肖申克救赎

发布时间:2014-09-23 18:01: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摘要: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通过对主人公——监狱犯人安迪〃杜福雷执着于希

望并最终获得自由的描绘,说明了人只要坚持希望就可能达到目标的哲理,具有明显的现实启示意义。

关键字:希望,自由,救赎,现实意义。

《肖申克的救赎》(Shaw shank Redem ption)是我看过的最震撼人灵魂的电影之一,以前就已经看过的,那时就感觉这是一部很让人振奋的电影,几年后,当我在选修课(法律与电影)

的课堂上再次重温这部经典的时侯,心中的感动依旧。在如今这样一个信念严重缺失的时代,重读该片,无疑对我们唤醒希望、坚持信念有着不容置疑的巨大作用。正像该片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所说那样:这是一部似乎可以把勇气借给需要勇气的人的电影。所以它才会被很多人定位为最伟大的不朽的经典励志片。

一、影片简介《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具有老式好莱坞风格的电影,确切地说,是“卡普拉式的好莱坞古典主义风格”的电影,调子平静而略带压抑,叙事平缓而张弛有度,整部电影的光影运用也以暗淡为主。在剧情上,该片遵循了类型片电影的经典模式:主人公陷入困境——寻求结束困境——行动逐步升级——摆脱困境(高潮)——尾声”

1947年,主人公——年轻的银行家安迪·杜沃伦被控谋杀妻子和其情夫而被判无期徒刑,关入肖申克监狱。(2) 安迪开始适应肖申克的监狱生活,并和老犯人(包括黑人瑞德)一起建立友情,本片即是从瑞德的视角,讲述安迪的狱中生活。(3) 安迪利用专业知识帮助狱警哈德利免税地继承了兄长的遗产,使这位最凶残的狱警请犯人们喝啤酒。(4) 典狱长诺顿利用安迪为他洗钱记账,漂白他的非法收入。安迪坚持不懈地向州议会写信请款,为监狱建造了图书馆。安迪把狱警关在广播室门外,擅自播放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犯人们都静静聆听。5)年轻犯人汤米证明安迪没有杀人。典狱长为了留住安迪为其服务,杀死了汤米,关安迪禁闭。安迪和典狱长的冲突达到顶点。(6) 19年筹划后,安迪越狱成功,并揭发典狱长诺顿受贿,令其身败名裂,在办公室内自杀。影片在安迪越狱成功,在狂风暴雨下向天伸出双臂而达到高潮。7)尾声:瑞德获得假释后,找到安迪,老友重逢,画面定格在碧海蓝天

的瑰丽景色,全剧终。

二、影片的几大亮点及其感想1)安迪与恶势力的不懈抗争。缅因州年仅30岁的银行家安迪1947年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及其情人而被判无期徒刑,蒙冤入狱。弱不禁风的他在高度现代化管理下的肖申克监狱里目睹和体验了那里的混乱、肮脏、恐惧、绝望。他努力适应那个环境,但并非接受、并非屈服,并非为监狱体制以及里面其他潜在的规矩所转化,他仍然保持着完整自我。其标志之一就是在入狱1个月后,他向狱中无所不能的狱友瑞德买了一个小鹤嘴锄来雕刻石头,继续以前的兴趣爱好。他还运用智慧游走在典狱长、狱警、普通犯人和鸡奸爱好者之间,却没有与这些恶势力同流合污,仍保持着自我的尊严和原来的价值观。在面对惯以性暴力侵犯他人的囚徒“三姐妹”强烈、频繁的攻击时,安迪每次都毫不迟疑地反抗,即使总是被弄得伤痕累累,却仍然没有丝毫妥协。

)安迪对自己价值观念的执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一贯地坚持,特别是在极端严苛的条件下。安迪即使在监狱这个特殊的、非常恶劣的环境中,也仍然坚持这些价值观念而不妥协不放弃,例如他对知识启蒙作用的信念,对保持个性爱好的执著等等。在影片中,正是因为他对知识启蒙作用的坚定信念,当他被典狱长分配到狱中图书馆做管理员后,他为了给图书馆购置更多图书以及有更好的读书环境,以使更多的监狱犯人获得知识的熏陶和感化,他决定向参议院申请拨款资助,扩建图书馆。为此,他虽然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却还是决意每周都给联邦参议院写信申请基金,如此不间断的写信坚持了6年,终于得到了参议院200美元的基金资助。为了得到更多的资金,他又决定改为每周写两封申请信终于在1959年使图书馆获得了每年500美元的拨款。而安迪帮助狱友汤米获得高中文凭的做法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重视,对知识启蒙和改造心灵作用的坚信。在辅导汤米之前,安迪对汤米说的话体现了安迪身上最闪光的性格特征,即他的不屈不挠、坚持不懈:“不过我们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全心全力,不可半途而废。”尽管汤米没有读写的基础知识,但安迪的坚信和坚持,使他乐于教导,终让汤米顺利获取了高中文凭。安迪对自己价值观念的执著还体现在他对自身音乐爱好的坚持上。有一次,他在参议院寄赠来的一些旧物中发现了一张唱片,他虽然知道自己没有权利私自播放唱片,但他仍在典狱长办公室的留声机播放,并为音乐的魅力震撼和吸引,陶醉于其中。当时音乐通过广播传遍整个肖申克监狱。当后来闻声赶到的典狱长隔着被安迪锁上的玻璃们命令他停止播放音乐和打开门时,安迪反而把留声机的音量放大,冒着被处罚的危险继续陶醉在音乐声中。后来安迪被关紧闭两周,但他毫不后悔。)安迪

19年的挖掘之路。片中最动人的、也最能表现安迪不屈不挠坚持精神的是他在肖申克监狱里,以非常人的毅力19年如一日的用一个小石锤在墙壁上挖出了一个洞,从这个洞穿过下水道成功的逃出监狱,实现了多年向往的自由。影片用了很多艺术手法来刻画安迪这个人物不屈的斗志、执著和坚持,但没有一个设计如这个情节那样深深触动观众的心,其关键在于安迪能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坚持相信和创造出可能,其超强的执著和忍耐力并非我们平常多数人能做到。我们能想象出安迪每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隧道里用小小的鹤嘴锄小心翼翼地敲打着冰冷的石墙,白天则在监狱广场上悠闲漫步以避人耳目,实际上是把晚上掘出的泥土用裤兜运送出来,洒在广场上。19年的漫长时间是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考验。电影还通过描绘安迪冷静的头脑、睿智的应对和巧妙的设计等等这些特点,和其不屈的斗志一起构成了一个丰满的、正常却又超常的人物形象,避免人物走向偏执和怪异。

三、电影的现实意义

该片主人公安迪为了追求自由而坚韧执著的奋斗精神使该片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任何人,不论他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只要追求不息,奋斗不止,终能达到目标。在片中,

我们处处能看到安迪即使面对困境仍然不放弃目标、坚持不懈的情景,如他在监狱内与体制的化身——狱警、狱长、牢房、以及其他想要制服他,使他服从体制、泯灭自我追求的恶势力的抗争;还有他为了获得资金资助来扩建图书馆而六年如一日写信申请的不懈坚持;最为动人的是他用一把小锤从墙壁上挖出一个逃生之洞的惊人毅力。是的!在安迪身上所体现的是“希望”救赎了“自由”,有了希望,肖申克不过是一座形同虚设的监狱,有了希望,一把小小的锤子便可以救赎生命,可以救赎自由。有了希望,安迪可以在救赎自己的过程中尽情的享受每一个小小的乐趣,并将这乐趣传播开来,将希望播种在每个人心里。曼德拉说过

心,是一个人最强壮的部分。假若我们的心不停息,希望,就始终存在。”最后,用安迪留给瑞德的那封信作结尾吧:心怀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最好的事,心怀希望就永远有希望。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可以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它们无法达到,也触摸不到,那就是希望。“希望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就会永远相伴随。“希望是关不住、锁不牢的,是有翅膀的鸟,是流动的空气,是息息尚存的呼吸,是永远无法遏制的,是任何黑暗都无法染指的,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有了希望就一切皆有可能。

影片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错案: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误被指控用枪杀死了她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无期徒刑……接下来就是,这个并没有犯罪的守法公民被投进肖申克监狱,并且将在这里渡过余生。监狱长手里拿着圣经,文雅地对他和其他新来的犯人说:按上帝的要求去做吧!“救赎就在里面”。然而,肖申克监狱这把改造罪犯的法律之剑,操剑者与被关在这里的人并没有区别,同样干着违法的勾当。事实上,这个法律的强制之地恰好是法律之光照耀不到的死角。电网圈禁下的大墙内,犯罪被视为正常的行为,犯人之间恃凌弱、执法者随意置犯人于死地的事情随时都在发生。不同的是,执法者手里拿着圣经和电棒,一边高唱着灵魂救赎的赞歌,一边大打出手。一个在肖申克监狱改造了50年的老年罪犯布鲁克斯被假释了,但高墙以外的生活对他已经没有意义,他恐惧自由,为了继续留在监狱,他企图用刀割断朋友的脖子。50年的监禁生活使他的灵魂“被彻底改造了”,他变成了一个与正常社会互不容纳的人。离开监狱后不久,老布鲁克斯用一根绳索吊死在外面的自由世界里。 安迪用一技之长为监狱的狱警理财,甚至帮助监狱长洗钱,使非法收入合法化,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代价却是失去了永远的自由。一个年轻犯人的到来打破了安迪平静的狱中生活:这个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监狱服刑时听到过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谁是真凶!但当安迪向监狱长提出要求上报这一情况以争取重新审理此案时,却遭到了断然拒绝,并受到了单独禁闭一个月的严厉惩罚。为了防止安迪获释,监狱长不惜设计害死了知情人!

andi获取自由的希望彻底破灭了。他终于明白,依靠法律的公正重新使自己得到拯救在肖申克已经没有可能,他想获得肉体的解放和灵魂的自由,必须依靠自己。安迪用20年的时间为最终获取自由做着秘密准备,在狱友瑞德的非正式帮助下,安迪越狱成功,并巧妙地领走了部分监狱长存的黑钱,告发了监狱长贪污受贿的真相。

影片结尾,监狱长看见安迪留下的一本圣经的扉页上写着:“监狱长,您说得对,救赎就在里面。”看着为藏匿工具而镂空的圣经,监狱长这才领悟到其实安迪20年来一直都没有屈服过。而这时,警方正向监狱赶来逮捕监狱长,结局是监狱长饮弹自尽,完成了自己对自己所犯罪行的救赎。

这部影片深度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权利在一个特定场景中变得至高无上的时候,法律就变成了滥施权利的帮凶。监狱长在肖申克监狱是上帝和权利的象征,拥有主宰犯人命运的生杀大权。这一切都印证了这句格言的正确性:“没有约束的权利必然滋生腐败和犯罪,”商品社会中人对金钱的无限追求使人性的弱点不可遏止,一个口口声声要拯救罪犯灵魂的人,最终深陷犯罪的泥沼不可自拔,执法者比犯人的灵魂更需要得到救赎……

这部影片也折射出一个美国式的担心:必须将权利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从而,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的政体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一方面政治权利处于制衡的体制下,另一方面,社会与媒体的监督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权利的无限膨胀,还能有效地维护人的尊严

 《规训与惩罚》是法国思想家福柯的名著,这里取其名字来谈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一些感受。《肖申克的救赎》是部令人反复回味的经典之作,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探讨影片的成功之处。现在仅仅从法律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安迪是为成功的银行家,但是因为妻子和教练偷情而被认为是谋杀者被投入监狱。在监狱里的近20年里,他和布瑞克及瑞德成了好朋友。其中布瑞克的命运最值得人们思索。因为他的命运已经折射出了刑罚制度的潜在的一些缺陷。

  布瑞克在监狱里从事图书管理工作,他入狱差不多40年了,监狱的管理制度很奇特:从入狱的那一刻起,每个人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你的名字消失了,代之以数字。你的起居、集合、劳动、放风等都被监狱的制度格式化了。总之,它以模糊你的个人特征为目标,在那里,一切都被规训着。布瑞克已经习惯了监狱的一切。一切行为都被人监管与命令着。每个人只有服从的份。时间让人无声的改变着。于是时间同时也创造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悖论:监狱是限制人的自由的,但是,当要解除对你的限制,恢复你的自由时,你却是本能的害怕与拒绝!布瑞克要被假释了,要出狱了,他的朋友为他高兴的同时也很伤感,毕竟那份友情割舍不断啊。于是他做出了惊人的举动——他要杀人,想以此来留在监狱里。最后他还是出狱了,但是,与监狱里被规训的有序的生活相比,外面的世界无疑是混乱不堪的,他记得入狱时,世界上刚刚发明汽车,路上只有零星的汽车在跑着。可是现在,马路上车如潮水一般汹涌,而他则成为车海里的一叶飘摇的小舟。他的宁静的世界被彻底颠覆了,于是在旅馆里,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旅馆的梁柱上,写着布瑞克曾经来过此。

    罗马法的格言曾经说:哪里有社会,哪里就有法律。法律是为人类而生的。对于刑事法而言,刑罚的发展无疑是一步步在进化与人道化的。刑罚之所以应该存在,不是因为刑罚本身具有某种值得追求的内在价值,而是因为它具有服务于有益于社会的目的的工具价值。早期的刑罚无疑是让人恐惧与残忍的,这恰恰是立法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但是到了西方的启蒙运动时代,刑罚的人道化得到了确立。刑罚的目的由早期的报应刑转到了教育刑。生命刑得到了限制与废除,自由刑得到了发展。这被看成是法律文明的标志。但无论惩罚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们的主要对象仍然是人的肉体。可是惩罚并不是作用到人的肉体后便戛然而止,它还通过监视和强制方法塑造人的灵魂。作为惩罚的自由刑由此演变一种通过惩罚肉体而实现精神约束的方式,这种方式在消灭了公开暴行的现代政治社会被进一步表述为规训。因为规训权力的拥有者是握有社会主流话语权的各类组织。于是规训便可以被看成是对两种刑罚理论的有选择性的综合:它不仅肩负着道德与法律的双重责任,同时还是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

    自由刑是作为教育刑的代表而出现的,它以人的回归社会为目的。它设想人在回归社会时已经没有人身危险性了,社会这时才是安全的。在《肖申克的救赎》里,我们看到了自由刑对人性的摧残。每个人都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已经成为一个个的空洞人,或者说沦为规训后的工具。这样的人固然已经没有了社会危险性,但是,这还是人本身具有的特征吗?

    可见,规训带来的惩罚仍然是可怕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5a80a7bccbff121dd36836b.html

《肖申克救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