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分级

发布时间:2020-05-26 00:13: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烟叶分级就是按烟叶类型、质量优劣划分成若干个等级,以便于按质论价,便于卷烟工业配方使用。烟叶分级标准是指对烟叶商品等级所做的统一技术规定。主要包括烟叶分级技术要求、验收规格、验收规则等内容。烟叶分级标准以文件(字)标准为主,实物标准为辅,是分级、收购和工商交接的依据。现行的烤烟分级标准是国家技术监督局于

200044日批准《GB26351 992(烤烟)第2号修改单》的42级,于2000年烤烟收购起实施。

一烟叶分组

烤烟分组是指依据烟叶部位、颜色以及其他和总体质量相关的主要特征,将同一类型内的烟叶进一步划分,是划清等级的基础。分组体系包括主组和副组两部分。主组是为生长发育正常,调制适当的烟叶设置的,包容了正常条件下生产的大部分烟叶。主组的分组因素是部位和颜色,是依烟叶着生部位和基本色(黄色)深浅划分的。副组主要是为区分那些因生长发育不良或采收不当或调制失误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低质量烟叶,正常生产条件下这类烟叶所占比例是有限的。42级国标分13组。

1、主组划分

部位分组:

不同部位的烟叶有着不同的外观特征,同时也具有不同的内在质量。按照烟叶在烟株上的着生位置的不同,自下而上分为五个部分,分别称为脚叶(P)、下二棚(X)、腰叶(C)、上二棚(B)、顶叶(T):

本标准本着简便易行的原则,认为脚叶与下二棚、上二棚与顶叶外观特征与内在质量较为接近,因此,将部位划分为下部(X)、中部(C)、上部(B)三个组。

不同部位烟叶外观特征的变化一般具有下述规律:

部位由下至上,叶片厚度由薄趋厚;叶片颜色由浅趋深:

叶片结构由疏松趋紧密;叶脉由细趋粗;叶形由宽圆趋窄;叶尖由钝趋尖。一般情况下不同部位烟叶的外观特征见下表

颜色分组

颜色分组指按烟叶基本色(黄色)深浅把烟叶分成不同的组别。烟叶基本色是指鲜烟调制后呈现的正常颜色包括柠檬黄、桔黄、红棕三种。现行烤烟分级标准将烟叶按基本色深浅划为:

柠檬黄色组、桔黄色组、红棕色组。a柠檬黄色组:

烟叶表面呈现纯正的黄色,在习惯称呼的淡黄、正黄色域内。产生于下部、中部、上部。用英文字母L表示。b桔黄色组:

烟叶表面以黄色为主,并呈现较明显红色,在习惯称呼的深黄和金黄色域内。产生于下部、中部和上部叶。用英文字母F表示。c红棕色组:

烟叶表面呈现红黄色或浅棕黄色,在习惯称呼的红黄和棕黄色域内。产生于上部叶。用英文字母R表示。特别强调的是:

红棕色是基本色,指的是正常生长、调制所形成的烟叶颜色。而那些因调制不当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红色、棕色,如烤红、潮红等,是不能视为红棕色的。

完熟叶组

完熟叶组用英文字母H表示,产生在上二棚以上位置(包括上二棚),烟叶达到高度或充分成熟,油分稍有,烟质(地)干燥,手触摸有干燥感,叶面皱折,颗粒多,有成熟的斑点,叶色深。

经部位和颜色二次分组,主组内共划分出下部柠檬黄色组(XL)、下部桔黄色组(XF):

中部柠檬黄色组(CL)、中部桔黄色组(CF):

上部柠檬黄色组(BL)、上部桔黄色组(BF)、上部红棕色组(BR)和完熟叶组(H)等八个组。2副组划分

副组是指因生长发育不良或采收、烘烤不当以及其他原因所造成的低质量烟叶,依据其外观影响质量的主要特征而划分的组别。有:

光滑叶组(S)、杂色叶组(K)、青黄烟组(GY)和微带青叶组(V)。

杂色叶组

杂色叶组是按烟叶杂色特征及面积指标划分的一个副组,用K表示。杂色是指烟叶表面存在的非基本色的颜色斑块(不包括青黄色)。包括轻度洇筋、局部挂灰、蒸片、严重烤红、严重潮红、全叶受污染、青痕较多、受蚜虫损害叶等。烟叶表面任何杂色面积占全叶片20%(占20%)的叶片均称为杂色叶。杂色叶归入杂色叶组定级。杂色叶按部位分为中下部杂色组和上部杂色组两个组,分别以CXKBK表示。

光滑叶组

光滑叶组是按烟叶光滑特征及面积指标划分的一个副组,用S表示。任何光滑面积占全叶片20%以上(合20%)的烟叶均称为光滑叶。其外观特征是烟叶表面平滑或僵硬、无颗粒、手触有似触塑料或硬质纸的感觉,喷水后不易吸收。由于光照不足的原因,这类烟叶多产生于中下部烟叶,而上部叶因营养不良或成熟度不够也会产生光滑叶。光滑叶归入光滑叶组定级。

③xx黄烟组

a

青黄烟组是指按烟叶含青度和含青面积指标划分的一个副组,用GY表示。黄色烟叶上含有任何可见的青色且不超过三成。这一定义规定了青黄烟的界限:

下限为任何可见的青色,不论其含青程度多么微弱:

上限为不超过三成(含三成),也就是说,或者是含青面积或者是含青程度不超过三成即视为青黄烟。超过三成者则视为不列级。微带青叶组

微带青叶是从青黄烟组中进一步划分而来的一个副组,用V表示。青黄烟组中有部分烟叶其含青程度和面积均极微,而其他品质因素又尚好,这类烟叶的使用价值与青黄烟组中含青较高的烟叶相比差异较大。黄色烟叶上叶脉带青或叶片含微浮青面积在10%以内的烟叶,该定义规定了微带青叶的允许范围:

或者叶脉带青,或者叶片含微浮青面积在10%以内,二者不得同时并存。若叶脉带青和叶片含微浮青并存,则不属于微带青范畴。对叶片含微青10%以内的理解包为:

xx程度为微浮青(xx程度更弱):

面积不超过10‰综合主组和副组划分,烤烟分组共划分13个组别,其中主组8个,副组5个。

二分级

1分级因素

通常我们将用来衡量烟叶等级的外观特征称为分级因素,也叫品级因素。主要有七项分级因素:

成熟度、身份、油分、叶片结构、色度、长度、残伤允许度。

分级因素包括品质因素和控制因素。品质因素指反映烟叶内在质量的外观因素。这些因素是烟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是衡量烟叶质量优劣的依据,分级标准按烟叶等级的高低,规定不同的品质因素指标,要求该级别烟叶必须达到相应规定。控制因素指影响烟叶内在质量的外观因素。他不是烟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而是因受某些外引影响而产生的。由于其存在导致了烟叶质量的下降,所以标准中对不同等级的烟叶予以不同比例的限制。这个限制是允许度,允许某等级存在某种比例的控制因素,但绝非必须存在一定比例。

七个分级因素,各因素程度档次下表:

2定级原则

烤烟的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长度都达到某级规定时,残伤不超过某级允许度时,才定为某级。这一原则表明:

标准中对各级品质因素的规定都是最低档次要求,而控制因素规定的是最大允许度。只有当烟叶品质因素达到或超过某级的要求,而控制因素不超过该级允许度时,才可定为某级。

根据分组和分级因素,现行的分级标准共有42个级别,其中:

下部柠檬黄色4个级,桔黄色4个级:

中部柠檬黄色4个级,桔黄色4个级:

上部柠檬黄色4个级,桔黄色4个级,红棕色3个级:

完熟xx2个级:

中下部杂色2个级,上部杂色3个级:

光滑xx2个级:

微带xx4个级,xx黄色2个级。

三验收规则

最终等级的确定,当重新检验时与已确定之级不符,则原定级无效:

一批烟叶界于两种颜色的界限上,则视其他品质先定色后定级:

一批烟叶在两个等级界限上,则定较低等级:

一批烟叶品级因素为B级,其中一个因素低于8级规定,则定C级:

一个或多个因素高于B级,仍为B级;青片、霜冻烟叶、火伤、火熏、异昧、霉变、掺杂、水分超限等均为不列级,不予收购:

中下部杂色1级(CX1K)限于腰叶、下二棚部位;光滑叶1S1)级限

于腰叶,上、下二棚部位;青黄1级(GY1)限于含青二成以下的烟叶;H组中H1F为桔黄色,H2F包括桔黄和红棕色;中部微带青质量低干C3V的烟叶应列入X2V定级;中部叶短于35CM者在下部叶组定级;杂色面积小于20%的烟叶,允许在主组定级:

CX1K杂色面积不超过30%,超过30%为下一个等级:

B1K杂色面积不超过30%B2K杂色面积不超过40%,超过40%为下一个等级;褪色烟在光滑叶组定级;对基本色影响不明显的轻度烤红烟在相应部位、颜色组别二级以下定级;叶片上同时存在光滑与杂色的烟叶在杂色组定级;青黄烟叶片上存在杂色时仍在青黄烟组按质定级:

扎把要求为自然把,每把25—30片叶,把头周长100—120MM,绕宽50MM;需用同等级烟叶扎把,烟把必须扎紧牢,不可将把头顶端包住,烟把内不得有杂物。

四验收规格

1烟叶水分指标:

由于烟叶的含水量能随着本身吸湿性的大小和空气相对湿度的高低而增减,为确保烟叶商品安全,必须规定适宜含水指标。经过反复验证,规定适宜的水分指标是:

初烤烟自然含水率为16%—18%,并根据自然气候的不同情况,二、三季度初烤烟水分掌握在16%—17%,一、四季度16%—18%为宜。在收购初烤烟叶时,普遍采用经验性感官检验方法,由感官确定烟叶的干、稍干、适宜、稍潮、潮五种不同物理状态的类别。

2砂土率:

砂土率系指调制后烟叶自然粘附的尘土,而不是人工有意掺加的。初烤烟不超过

1.1%;复烤烟不超过1‰砂土率检验方法分感官检验和质量检验两种,这里只说感官检验,即手抖拍烟把无砂土落下,看不见烟叶表面附有砂土即为合格。

3等级纯度允差:

等级纯度允差是指混级的允许度。烟叶是农产品,而分级还限感官方法,在分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误差,出现一定程度的混高混低现象,因此纯度允

差的规定是基于这一客观情况,根据等级高低分别规定为:

上等烟10%,中等烟15%,下低等烟20%。责任编辑:

xx

烤烟的烘烤技术

烤烟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育苗、大田生长和烟叶烘烤三个阶段。烟叶烘烤是反映和决定烤烟品质和生产效益的关键的环节之一。它涉及到烟叶采收质量、烤房设备、烘烤工艺和实践经验等众多因素的有机配合。所以说烟草的烘烤是一个涉及多类知识的系统的工程并不过分。

一、密集型高效能烤房

随着烤烟生产理念和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沿用多年的自然排湿式传统烤房逐步被改造和替代。近年来,在国家各级烟草管理部门的技术引导和资金扶植下,一些智能化,密集型的高效能的烤房得到迅速发展,并显示了独有的优势。新型烤房和与其配套的新技术的到出现,把烟草生产带入智能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一个新领域。初显了烟草生产并入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端倪。

我们以河南、云南两省烟草种植区普遍使用的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它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这种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主要由装烟室、加热室和热风循环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装烟室采用双门结构,容积约为7090立方米。室内两侧墙壁上有三趟搭放烟杆的沟槽,中间设搭烟架。这些小窗口是观察窗,这里设两个排湿通道,中间的是热风循环通道。两侧墙壁上还有两个备用的排湿口。

这里是加热室,下面是加热炉,炉上边六根铁管是换热器,它除承担散热作用外还是加热炉的烟囱。这是加热室和装烟室的过渡间。热风循环控制系统由循环风机、鼓风机、数字化控制器、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组成。干球温度计检测的是烤房内的温度、湿球温度计检测的是烤房内的湿度,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的差值,我们这里称为干湿差

点火后燃烧炉产生的热量经换热器到达燃烧室顶部,换热器散发的热量被循环风机吸入装烟室,而煤烟经管路直接排到炉外。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热气流穿过上层、中层和下层烟叶的缝隙到达装烟室的底层,再经热风循环通道回到加热室进行新的加热循环。烟叶在热风从表面流过时被加热烘烤。当室内温度过高时,补风门开启,冷空气进入以调整室内温度。而当室内湿度过大时,可打开排湿门降低室内湿度。在烘烤过程中,干湿球温度计随时监测着装烟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情况,并根据事先制订的烘烤工艺,控制循环风机、鼓风机和补风门的工作状态,从而以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等多种方式完成整个的烘烤过程。

2、密集形卧式烤房的主要特点

采用强制热风循环和温湿度自动控制。实现了烘烤过程的数据化和科学化,控温、控湿准确性高。降低烟叶烘烤风险,有效改善了烟叶的烘烤品质。

降低了烤房高度,装烟卸烟方便,从而减轻了烘烤作业的劳动强度。

装烟量大,每座烤房可装烟45005000公斤,提高了生产效率。

燃烧和换热效率高,降低了耗煤量。每公斤干烟耗煤成本仅为普通烤房的5070%左右。

加热室与装烟室分离,可以保证烟叶和烤房的安全。

二、烟叶的成熟采收

因为烟叶的采收质量与最终的烘烤品质密切相关,所以要介绍烟叶的烘烤技术我们还要从烟叶采摘这一环节说起。不成熟的烟叶和过熟的烟叶在烘烤中变黄和失水速度与正常成熟的烟叶差异较大,极易烤青、考黑或烤成杂色烟。给烟叶的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准确的识别烟叶的成熟程度,适时采摘是烟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根据烟叶在烟株上的着生位置和成熟时间的差别,我们把一颗烟株上的烟叶分为:

下部烟叶、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从下部烟叶开始成熟到上部烟叶全部成熟,整个采收过程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1、下部烟叶的成熟特征

在烟株封顶后的510天,就应注意采收下部烟叶了。除了从采收的时间上估算外,还要注意烟叶成熟时的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叶片应出现绿中泛黄的现象。但下部叶片因通风差,采光不匀等因素的影响,叶面颜色往往分布不均匀,所以要先看叶耳和叶基是否为黄绿色,再看叶尖是否开始转黄或枯尖。二是烟叶主茎与烟株茎竿的夹角要比没成熟的烟叶明显增大。

三看叶脉应该出现褪色或变白。四是采摘时应有清脆的断裂声,断面光滑,符合这几个条件的下部烟叶就要及时采收了。

2、中部烟叶的成熟特征

中部烟叶一般是在封顶后的3040天开始进入成熟期。通常是在下部叶采收完成后,停710天后再进行采收。成熟特征是:

叶面落黄8成左右,主脉全白发亮,支脉变白,茸毛大部分脱落,叶尖叶缘下垂。

3、上部烟叶的成熟特征

上部烟叶要保证充分成熟后才能采收,一般是从封顶后5060天开始。主要识别特征是:

叶面落黄9成左右,主脉支脉变白发亮,茸毛脱落,叶面皱折明显,有时会出现明显的成熟斑块。为了防止烘烤后烟叶出现挂灰,顶部四到六片叶要待成熟后一次性采收。

4、采收注意事项

采摘烟叶时要掐住烟叶茎根部,上下稍用力,尽量减小采摘后留下的伤口,更不能随意扭折,造成烟株茎皮损坏。

采下的烟叶在搬运、装车和堆放时要避免挤压、摩擦和日晒,要放置阴凉处。堆放时要尽量松散,不可太高,避免发热烫伤。

三、编烟和装烟

编烟和装烟是烘烤前的两个重要工序。合理地编烟和装烟能保证同类烟叶所需温度的均匀一致性。如果编烟和装烟的疏密和部位不合理,烘烤中易出现烤糟和烤青的问题。那么,对编烟和装烟的要求是什么呢?

1、编烟的技术要点

一编烟要在编烟房或阴凉处进行,要搭架编烟不要拖地编烟,编好的烟叶要在遮荫处悬挂。

二是编杆前要把烟叶正确分类:

一类是成熟叶,另一类是欠熟叶,还有一类是过熟叶和可利用的病斑叶。编杆时要把三种类型烟叶分别编杆,保证同杆同类。编好的不同类别的烟叶要分隔清楚不能混淆。

三是每撮的烟叶要叶背靠叶背。叶基对齐并露出烟杆头4厘米左右,注意绑扎结实,防止脱落。烟杆两端各留出8厘米空头,以备搭挂用。

三是要疏密得当,要求大叶两片一撮,小叶三片一撮,撮与撮间均匀一致。通常一点五米长的烟杆,每杆编烟5060撮,重量约810公斤。重量大含水多的叶片编烟宜稀,每杆可比常规少510撮。叶片较小时每杆要比常规多编510撮。撮与撮间疏密要均匀一致,严禁一半密一半稀。

2、分炕装烟的原则

根据装烟室内的温度差异我们把室内的空间划分高温区、中温区和低温区。我们介绍的烤房采用的是下排湿方式,上棚为高温区,过熟的烟叶要装在上棚。中棚属中温区应装适熟的烟叶。下棚属低温区,欠熟的烟叶应放在下棚。这样利用温度的差异弥补成熟上的偏差,可使同炉的烟叶质量趋近一致。这就是我们前边讲的编烟时要分类编杆的道理所在。

装烟时要把握的是装烟密度要适宜,疏密一致。通常相邻两个烟竿的距离为812厘米,普通烤房改密集型烤房的装烟竿距为1215厘米。要确保水平和垂直方向装烟密度均匀一致。

烟竿两端的烟叶与墙体或邻杆烟叶要紧密接触,不留空间,否则热气流就会集中流向这些空间,造成同棚烟叶受热不均匀。

原则上,上、中、下三棚都必须装满烟叶,才可烘烤。但若一次采烟量不足时,宁可只装上、中两棚,不可稀装下棚,如两棚装满有剩余,可在门口处搭挂,密度要疏松些,而且两路要对称。

3、装烟时应注意的问题:

装烟前检查温度计水壶是否缺水或漏水,确认纱布头已深入水槽中,两个风机是否同向运转

装烟室过潮和过热时不要装烟,过潮时应先点火驱潮,过热时要开门降温,待温度和湿度正常后再装烟。

当日采收、编杆的烟叶要当天烘烤。

装满炕后要把室内杂物及散落的叶片清理干净,然后关闭装烟门并封严以防散热。

四、烘烤工艺

密集型烤房与普通标准化烤房的烘烤机理相通,其不同之处在于装烟密度大和实行了强制通风。密集型烤房的烘烤基本模式仍然是三段式烘烤工艺。对于不同素质的鲜烟,还可在基本模式基础上灵活调整,实施应变烘烤。这样就降低了传统烤房烘烤中对人为因素的依赖程度,使烤烟质量变得更加稳定可靠。下面我们按烘烤过程分段介绍烘烤方法。

1、变xx阶段

烟叶变xx阶段要达到的目标是:

叶片塌架变软,变xx达到簧片xx筋微带xx

基本工艺条件

干湿球温度

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温至38℃,并保持稳定,误差不超过1℃。干湿球温度相差2℃3℃,误差不超过

0.5℃;稳温时间要视烟叶变化情况而定,一般为3072小时,当烟叶达到8成黄左右时,以平均4小时升温l℃速度,将温度升到42℃,干湿差由2℃升到4℃左右,并延长时间,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这段稳温时间约为812小时。

坚持通风

变黄阶段要持续强制通风,风机先高速运转24小时,然后低速连续运转。缩小棚间温、湿度差,促使各棚烟叶的变黄与干燥尽可能均匀一致。

灵活控制的因素

灵活控制升温速度

通常雨天烟、薄烟、过熟烟、贪青烟或处于海拔较低的烟区,升温宜快,适当缩短38℃前的低温阶段。而旱烟、厚烟、适熟烟、处于海拔较高烟区,升温宜慢、相应延长38℃前的低温阶段。灵活控制干湿差

对素质不高、易于烤黑的鲜烟,应将干湿差扩大到3℃5℃,这样可以预防硬变黄现象。对素质较高、有烤青倾向的鲜烟,应缩小干湿差,保持在1℃左右,这样可以杜绝烤青现象。

灵活控制变黄程度

对品质优良、易于烘烤的鲜烟,可提高变黄程度达910成黄。对素质较差、不好烘烤的鲜烟,应将变黄程度降低到78成黄,让没有变黄的青色部分留给以后定色阶段较高温度下再变黄,这样可以预防把烟烤黑。

2、定色阶段

定色阶段要达到的目标是:

适时适速定色,提高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要做到42℃叶片全黄,48℃叶脉全黄。在干燥程度上要达到:50℃时叶片半干,54℃时叶片全干。

工艺条件

转火升温

烟叶在42℃稳温完成变黄要求之后,开始加大烧火,缓慢升温,转入定色阶段,这个过程的转换俗称转火

不适时转火会出现烤黑或烤青烟现象,所以转火时间的早或晚,升温速度的快与慢,是定色阶段关键环节。为了做到适时转火升温,烟农常采取分时段升温方法,其操作要点是:

以平均3小时升温1℃的速度,用12小时将温度由42℃升至46℃,湿球要稳定地保持在38℃39℃。再以平均2小时升温1℃的速度,用8小时左右时间将温度由46℃升至50℃

湿球仍保持在38℃39℃。然后,以平均每小时1℃的速度升温到54℃,湿球要稳定在39℃40℃间。最后,在54℃左右稳温1220小时,确保全炕烟叶干片定色。

连续强制通风

定色阶段循环风机要持续高速运转,保证热量供给和湿空气顺利排除。当各层的叶片已基本干燥后,可转为低速运转。

灵活控制的因素

灵活控制升温速度

对于变黄快的烟叶,在转火后应快速升温定色。

对于变黄慢的烟叶要慢速升温定色,使残留较多的青色在转火后,靠更高的温度和较慢的升温速度完成变黄和定色。

灵活控制干湿差

对于素质高、烘烤潜质大的鲜烟叶,要采用相对较高的湿球温度,确保烟叶进行充分和完善变化,实现烤黄、烤熟、烤香。比如在38℃42℃时,干湿差可以达到3℃42℃50℃时,湿球稳定在39℃50℃54℃期间,湿球稳定在40℃左右。

若鲜烟叶素质不高、不太好烤,则宜控制相对较低的湿球温度。

3、干筋阶段

干筋阶段的主要目标是:

确保全炕烟叶全部烤干烤透,不出湿筋、湿片,无洇筋现象。

工艺条件

温湿度控制

干球温度以每小时1℃的速度由54℃左右升温至68℃。其中当升温到60℃时,要适度顿火稳温,等全炕低温区的烟叶完全干片定色后再继续升温,当温度达到68℃后,稳温1220小时。在稳温过程中,当烟筋仅剩3厘米左右未彻底干燥、但已干缩呈紫色时,即可停止加煤,鼓风机仍需持续运转6小时左右才可停止工作。

湿球温度的调整方法是,自干筋期升温开始,逐渐关小进排湿口,使湿球温度迅速调整至4142℃,最高不超过43℃,最低不低于41℃。直至干筋结束。

减小强制通风

干筋阶段初期循环风机要保持高速运转,保证热量供给和湿空气顺利排除。当各层叶片已基本干燥后,可转为低速运转。直至炉火熄灭,烤房内温度低于50℃后,才能关机,以防止风机电机损坏和烤房内局部过热而损害顶棚烟叶。

4、特殊工艺措施

低温定色

在烘烤返青烟时,除早转火促残存青色在较高温度下完成变黄外,更应坚持在47℃时充分延长时间,并将湿球温度保持在34℃36℃。以较低的温度和较强的通风使烟叶干燥达60%以上,确保烟叶安全定色。

湿球前低后高定色

烘烤身份较薄、颜色较淡的烟叶时,在干球温度达50℃之前,湿球温度应保持在35℃38℃间,确保叶片干燥达小卷筒。在干球温度为50℃54℃时,要采取较高的湿球温度,约39℃41℃。这样不但可以顺利定色,还可增进烟叶品质。五常见的烤坏烟现象

1xx黄烟

青黄烟是指烘烤后黄多青少,浮青、黄片青筋,青黄烟的香气质差,刺激性和清杂气重。

xx黄烟产生原因:

叶片采青,成熟度不够。采收后烟叶没分类编杆,成熟程度差异过大。热炉装烟,烘烤起点温度过高。

烘烤中变黄不够,升温过早。转火升温过快,使定色前期烟叶干燥过快。在50度前烟叶未达黄片黄筋,升温后部分烟叶易青筋。

2、黑糟烟

烤后呈黑褐色,光泽暗淡,品质低劣的烟统称为黑糟烟。产生的原因常有:

含水较多烟叶在定色期升温过急过猛。进风排湿面积偏小排湿不良。装烟过密,烤房升温性能跟不上。多数叶没能及时定色。编装杆时烟叶疏密不均匀。

3、挂灰

烘烤后叶面上有灰黑、灰褐、灰白、黑褐、红褐色等杂色斑块的烟叶都称挂灰烟。过熟叶、打顶过低的烟叶和留叶数少于三片的顶部烟叶容易挂灰。变黄期温度忽高忽低。变黄期温度过低,烟叶不失水。定色期4546℃前升温速度过快,常伴随有糟烟。4546度后升温过快,常伴随有蒸片。定色期至60℃前烤房温度降低较大且时间长。干筋期降温易形成基部挂灰,并常伴有洇茎。

以上介绍的只是烟叶烘烤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地域、气候、烤烟品种、烤房类型和工艺措施等多方面的差别,烘烤时许多因素都要因地制宜,合理调整。这就需要农民朋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总结经验,加深对烟叶烘烤特性的了解和把握。在烟叶烘烤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成熟的工艺路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6190c60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2.html

《烤烟分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