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实现脑卒中防治标准化、规范化、全程化

发布时间:2023-01-08 16:05: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20实现脑卒中防治标准化、规范化、全程化
改进卒中医疗质量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重大疾病。近年来,我国每年脑卒中的新发病人数在200-250万之间,每年约150万人死于脑卒中。
中国吸烟人群、超重或肥胖人群、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迅速攀升,中国的脑卒中防治形势严峻。近几年,由于我国卒中防治相关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卒中的防治工作、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然而,中国的卒中医疗质量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3小时内静脉溶栓、合并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方面差距尤为显著。为了改善我国的卒中医疗质量,降低卒中患者的复发风险,以及缩小国内外卒中诊疗差距,我们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董强教授就脑卒中的防控、医疗质量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01
现阶段我国卒中医疗过程质量指标的执行情况
我国卒中流行分布区域广泛、医疗体系复杂化、卒中医疗质量参差不齐,亟需对卒中治疗规范化、一体化。20154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发布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以下简称《指南》),在美国心脏/卒中学会发布2018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处理指南》后,编写组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进展,《指南》进行更新。


在过去5年中,全国大约有近4, 000家医院的脑卒中质量控制中心通过中国卒中中心联盟(CSCA)构成“中国卒中中心网络建设”。在此联盟中,全国的医院遵循《指南》提出的建设标准和建设流程,改进卒中医疗质量。
目前,我们仍在模仿美国‘跟着指南走’的质量控制模式,在过去的五年内获得了显著成效。在评价脑卒中医疗质量的13个关键绩效指标(KPI)中,中国有近70%KPI指标已与国际标准水平接轨,但还有一些KPI指标离国际标准水平相差较大,例如静脉溶栓使用率,无论从适应症内或超出适应症来看,使用静脉溶栓的病人的比例仍远远落后于美国。截至目前,中国国家数据库的数据显示,中国近24%的医院使用静脉溶栓治疗,而同期的美国医院则接近80%,差距显著。
02
缩小差距的关键:遵循指南,提高静脉溶栓使用率
目前,绝大部分伴有房颤的卒中患者采用的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而不是口服抗凝剂治疗,这可能与医院设置的医疗流程有关,医生担心给患者使用口服抗凝剂带来的出血风险,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抗血小板治疗。
为何中国医院较少使用静脉溶栓治疗?董强教授总结了如下原因:
①不同地区,卒中病人的急救不仅与医院的急救体系有关,也与病人的教育相关,所以卒中发生时,他们错失了“时间窗”内有效的静脉溶栓治疗;
②短暂房颤与卒中的发生、复发密切相关,在卒中患者中,由于部分医院全程监测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7814d0e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e.html

《2020实现脑卒中防治标准化、规范化、全程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