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风筝》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1-07 06:00: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七年级《风筝》一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是一篇以表现手足亲情为主题的文章,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本文选材角度新颖,对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更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多角度、有创意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学生学情分析:

今天,《风筝》一文的教学面对的是一群无忧无虑成长的少男少女,这是他们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限制,对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的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2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亲情的含义,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四)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2、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及严厉的自责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 教学难点

1、理解部分句子的深刻含义。

2、文章的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的多向性。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

1)播放歌曲:由歌曲《三月三》引入:“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回忆。

2 导入新课:风筝,又叫纸鸢,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历代诗人谱写了不少形象生动的风筝诗令人赏趣,孔尚任曾在诗中描写儿童风筝飞不上天,急得怒骂天公,使一个天真而又刚健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呼出欲出。可见,儿童对风筝的喜爱程度,可是有个孩子却无端的被剥夺了玩风筝的权利,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风筝》。

3)了解鲁迅及作品:课件展示鲁迅生平、作品;学生自由朗读。

(二)整体感知,朗读思考。

听读课文并感知课件显示问题组: (1).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2).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可从“我”的角度,也可从小兄弟的角度谈。) [教师小结]:通过阅读,我们感悟到这篇课文有手足情;有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

(三)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生共读。(提问:作者是如何根据“我”的情感经历安排文章结构的?) 2)讨论明确:看风筝——忆风筝——议风筝。 (板书)

(四)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与作品对话:在预习提问的前提下,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以四人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问题卡片,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质疑,准备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投影仪展示学生的问题卡片。)

2)学生与学生对话: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下节课每组选派一名中心发言人陈述本组讨论结果,不同意见或尚未解决的难题可在老师的启发下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答案不必强求一致,学生可保留自己的观点,尊重其独特理解与感受。)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阅读《风筝》赏析作品。

2)准备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品味语句。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对课文主体内容再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交流探究。 师生与作品对话:

(一)师范读12自然段,生思考: 1、“我” 见到风筝为什么会产生“惊异和悲哀”的心情?(联系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多角度探究)

讨论明确:故乡放风筝的季节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过去,就放风筝,所以“我”感到惊异;同时,我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所以心头又不禁感到悲哀。

(二)指名朗读课文(3—4) ,四人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板书] “我”:嫌恶 小兄弟:喜欢

2、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在课文中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并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天真、活泼、聪明。

3、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明确: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

(三)自由朗读第5—11段。思考问题: 1、“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错了? 答案在第几段?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明确后在书上划出,这是本文重点,可让学生自由感悟。)

[教师小结]: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 3、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兄弟已全然忘却,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呢?

(提示学生结合语境思考与讨论。)

[教师小结]:作者的为人严肃认真,富有自省精神。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更因为自己对弟弟“精神虐杀”式的管束,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四)课堂总结,提出希望。

教师与学生对话: 1)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说明“我”对弟弟的自省。(板书)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也说明 弟弟和“我”的亲情。(板书)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含蓄而深邃。本文选取的是在小兄弟的心理早已忘却的儿时琐事,但在醒悟到这件事是对小兄弟心灵、精神的残酷虐杀后,强烈的愧疚之情体现的不仅是兄弟间真挚的亲情,还包含着善于反省和自责,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另外文章首尾两次描写的肃杀的冬景,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是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象征。空中浮动的风筝既是故乡春日的象征,更是美好理想的象征。一篇短小的散文诗,作者将深厚的亲情与严肃的自我解剖的精神融为一体,将自我批判与社会批判成功的加以结合,体现了含蓄而深沉的立意美。

(五)拓展延伸。

文中小弟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弟弟似乎全然忘却了,毫无怨恨。那么,如果弟弟没有忘,请你想象一下当哥哥有此行为后,弟弟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8ab890f03d8ce2f00662335.html

《初中语文《风筝》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