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11-08 11:11: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河南省《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通知》的要求,结合专业布局和发展规划的要求,现就学校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基本原则
1.坚持综合改革。把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置于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全局中统筹考虑,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教育教学、科研创新、资源配置、内部治理等综合改革措施来推动专业建设。
2.坚持分类发展。鼓励支持各专业依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需求导向,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各有聚焦、各有侧重呈现专业建设成效。
1



3.坚持示范引领。通过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形成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态势,及时总结完善和推广经验,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建设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4.坚持动态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开展方案审核、中期检查、反馈预警、结项验收、绩效考核,根据建设实效差异化支持,建立淘汰机制。
(主要目标
按照巩固优势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发展新兴专业的建设思路,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争取到2022年,建设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点15个,力争实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突破。通过进一步改善专业办学条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使部分专业率先成为国内省内同层次同类专业中具有先进水平、特色鲜明的专业。
二、主要任务
做实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任务,突出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和质量保障等建设成果。
(一)建成一批高质量专业。各立项专业对照行业、国内外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现状,评估自身办学实际,突出需求导向,打造与专业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细化培养目标、2



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等各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与优势,在深耕细作、扎实推进中做强做特,形成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高等教育高质量专业。
(二)培养一批应用型创新人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力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各类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探索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河南省产业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紧抓本科教学内涵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课程、教材、课堂的改革与建设,推进应用型教学模式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价制度,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差异探索形成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与模式。
(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完善政策制度激励教师投入本科教学,保障高层次人才配备到本科教育。加强教学团队负责人选拔培养,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在职培养、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水平,并着力培养或引进国内知名的教学名师、教学团队负责人,打造一批教学热情饱满、教育教学能力过硬、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
3



(五)开发一批高水平的课程教材与平台资源。优化专业内部课程结构,加强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加强一流课程和教材建设力度,强化教学信息化和实验教学中心等平台建设,促进科研平台到教学资源、科研成果到课程内容、科研素养到创新意识的转化,深化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业建设协同创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项目实施 (一)申报条件
申报专业须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专业,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各项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并且达到《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通用指标体系》(附件中提出的申报推荐条件。
1.专业定位明确。服务面向清晰,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
2.专业管理规范。切实落实本科专业国家标准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有序。近三年未出现重大教学安全责任事故。
3.改革成效突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内容更新及时,方法手段不断创新,以新理念、新形态、新4



方法引领带动新工科、新文科建设。
4.师资力量雄厚。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广泛开展,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整体素质水平高。
5.培养质量一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毕业生行业认可度高、社会整体评价好。
(二)遴选原则
鼓励已开展工程教育认证试点专业申报;鼓励新工科、新文科等示范性本科专业积极申报;鼓励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积极申报,建设特色明显、质量一流的本科专业。
(三)遴选办法
按照条件审核的原则,由各学院(对标自评、择优申报,学校组织遴选推荐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
(四)项目建设
1.依据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指标体系,学校制定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通用指标体系》(附件),明确一流本科专业申报推荐条件和结项验收标准。
2.总体进度。每个专业建设周期一般为三年,2019年开始遴选推荐,建设期满组织结项验收。
5



3.项目管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项目管理,教务处统筹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立项专业所在学院(是项目建设主体,负责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具体工作。
4.经费支持与奖励。学校支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每个支持30万元,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每个支持50元、奖励经费30万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申报立项的除外)立项专业可根据实际用款需要确定建设周期内每年投入额度,校根据申报情况予以统筹调整。
5.保障措施。学校将对入选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的师资队伍、资源分配、招生就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为专业发展增强活力,有效下移管理中心,坚持放管服改革,切实保障项目建设单位顺利推进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工作。
四、考核验收
(一)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采用年度报告考核和结项评估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重点关注建设成果,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果丰硕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终止项目建设。
(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期满,由教务处组织专家,依照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任务及《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6



建设通用指标体系》进行验收评估。
(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结项时,学校组织经费审计和责任审计。凡项目未能如期达标的,学校将收回项目结余结费并视情况追究项目负责人和所在教学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五、附则
本实施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评估督导处)负责解释。
附件: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通用指标体系》


7



附件
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通用指标体系
一级二级 指标 指标 1. 专业目标与要
1.1培养方案
主要观测点
指标内涵 等级A 等级B
专业培养目标较明确;培养目标与国家要求、会需求及学校定的吻合度较高;培养方制定修订有同行家参与
业生师比超过合标准在10%之内
等级C
业培养目标含糊清晰;培养目标与社会求及学校定位的合度不高;培养方案制修订过程无同行家参与
业生师比超过合标准10%以上
1.1.1 目标与要求 2.1.1 专业生师比
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具体;培养目标与国家要
培养目标与国家要求、社会需求及学校定位的吻合度;求、社会需求及学校定位
培养方案制定程序规范严谨、科学;培养方案制定修订的吻合度高;培养方案制过程中有同行专家参与
定修订有同行专家参与充分 专业教师指从事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专业所有在校生/专业专任教师即为专业生师
专业生师比满足教育部规定的专业类合格标准
2. 2.1师资师资队伍 结构
2.1.2 专业教师结构
专业有完善的专业负责人制度,专业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教师年龄结构合理;45岁以下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在50%以上;专业教师本、硕、博学位师资队伍结构各项指标中至少一个学位与本专业相关或在本专业相关行业领全面达到评估标准的要域具有从业5年以上经历的老师比例不少于75%;主讲 教师高级职称比例不低于40%;有一定比例的外单位兼职教师
专业教师具有半年以上企业或行业实践经历、参与企业具有行业、企业背景或参技术开发合作或取得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参与与与社会服务教师的比例专业相关的社会服务的比例不低于30% 达到30% 本达到本专业相主要标准但仍有不足 本专业相关标准较明显差距
2.1.3 具有行业背景教师
具有行业、企业背景或
具有行业、企业背景或与社会服务教师与社会服务教师比例未达到30%但不低比例未达到15% 15%
8



一级二级 指标 指标
主要观测点 2.2.1 教师教学获奖
指标内涵 等级A 等级B 等级C
2.2教师教学和科研创作水平与业绩
近五年专业教师参加各类校级及以上教学竞赛获奖、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类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
专业教师教学获奖比例
获省级及以上等级奖,或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创达到30% 新创业项目获得省级及以上立项;单人多次获奖的不重复计算
近五年,专业教师以第一署名单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及以上学术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教师科研3项指标均达作品等合计不少于2//年、科研项目经费不少于3到评估标准
//年(理工类专业)或1//年(文管类专业)全专业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不少于1 专业实施青年教师上岗培训制度;近五年50岁以下(不50岁)的专业专任中青年教师接受培养,包括参加3个月及以上的国内外学术访问或课程进修、去行业单位参加3个月及以上实践锻炼、在职攻读硕博士学位、参加各类教学会议或培训、各类省级人才培养对象验收合格;单人多次接受培养的不重复计算
近五年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达到90%以上;专业课程中近五年由高级职称教师授课比例除以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0.8;企业行业兼职教师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业教师教学获奖业教师教学获奖例未达到30%但不低于例低于15% 15% 2.2.2 教师科研和创作情况 2.2.3 中青年教师发 2.3.1 教学任务承担
教师科研1-2项指标达师科研指标均未到评估标准 到标准

业建有青年教师专业建有青年教师上岗岗培训制度,但执行情培训制度,且执行良好;
况一般;专业中青年教
专业中青年教师培养比师培养比例未达到30%例达到30% 但不低于15% 2项指标均达到评估标准 1项指标达到标准
业无青年教师上训制度或有制度未执行;专业中青年教师培养比例未达到15% 2项指标均未达标
2.3教师精力投入
2.3.2 参与学生指导 2.3.3 教学研究与改
近五年专业教师参与指导本科生科研项目、学科竞赛、比例达到60% 学术活动及各类比赛和创作的比例
近五年专业教师参与各类教改项目、发表教学论文、出比例达到70% 版教材的比例
比例未达60%但不低于比例未达30% 30% 比例未达70%但不低于比例未达40% 40%
9



一级二级 指标 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内涵 等级A 等级B 等级C
3.1.1 实验室建设及管理
实验室有管理制度,但实验室管理制度完善,
执行情况一般;实验室专业有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生均面积、生均执行良好;实验室面积、
面积、仪器设备值低于教学仪器设备值符合相关专业的国家标准
仪器设备值达到国家标家标准但不低于
准的60%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稳有稳定、充足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长期稳定的校定、充足,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不少于3个且有合作协议;面积和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不设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利用率高;指导教师数量和业低于3个;满足实践教学务能力符合实习、实训需求 要求,利用率高;指导教师数量和能力符合要求
图书符合国家规定且逐
专业图书符合国家规定并不断充实,中外文期刊(文献年充实增加,期刊、文献数据库)能满足教师的日常教学、科研和学生专业学习
数据库能满足师生需要;
需要;专业网络课程资源占专业课程总数比例高,使用
专业网络课程资源占比情况良好
高、使用较好 教学日常运行经费和专业建设经费能满足专业教学要求;专业使用教学经费合理合规,执行良好;具有一定的自筹经费的能力
教学经费足额拨付,满足教学需求;经费使用合理,执行良好;有一定的自筹经费能力
实习、实训基地满足教学要求,长期稳定的校实习实践基地数低于3个;指导教师基本符合要求,但仍有不
书基本符合国家定,期刊、文献数据库基本满足师生需要;专网络课程资源占不高或使用情况一般 学经费基本满足学需求;教学经费执行情况一般
验室管理制度缺或有制度但未执行;实验室面积、仪器设备值低于国家标准60% 3.1教学条件
3.1.2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3.1.3 图书与信息化资源
有长期稳定的校实习实践基地
3. 教学资源
图书不符合国家规定,期刊和文献数据能满足师生基本要,满意度低;专业网络课程资源明细不足 学经费不能满足需求或教学经费行较差
3.2教学投入 3.3社会资源的利
3.2.1 教学 经费 3.3.1 合作 教育
校企等合作教育实施情积极开展校企、校地、校所、校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况良好;建有合作教育人合作教育措施具体、可行;建有校企联合实验室等人才才培养平台;近五年有企培养平台;行业企业对专业办学或人才培养有经费支持
业经费资助
作教育实施情况 对合作教育不够重视,实施效果不明显

10



一级二级 指标 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内涵 等级A 等级B
业核心课程设置本符合国家标准,时序关系存在一定偏差;课程群(或模块)方向明确,关联性一般 类型课程学分比比较合适
教学大纲内容较完整,毕业要求、教学标、教学内容对应关系一般;大纲制定程序较规范,执行效果一般 践教学环节的设本满足人才培养要;实验开出率不低于80%,综合性、设计性验课程比例不低50% 均志愿录取率不50% 请转出的比例不50% 等级C
业核心课程设置符合国家标准,时序关系不合理;课程群(或块)设置方向不确,关联性差 类型课程学分比不合适
4.1课程体系结构
4.1.1 核心 课程 4.1.2 课程构成比例 4.2.1 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符合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符合国家标准,专业核心课程时序关国家标准,专业核心课程系合理;课程群(或模块)方向明确,设置合理,相关时序关系合理;课程群性强 (或模块)方向明确,置合理,相关性强
课程体系中必修课与选修课、通识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合适,其中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占总学分各类型课程学分比例合比例不低于15%,实践类课程(包括毕业设计(论文) 占总学分比例符合国家要求
教学大纲完整明确,毕业
各课程都有完整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标明确,与毕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清晰,课程教学内容能有效支撑课程容对应关系清晰;大纲制
教学目标的达成;课程大纲制定程序规范,执行效果良定程序规范,执行效果良好;教材选用合理
好;教材选用合理
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充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充分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实验课程分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设置合理,实验开出率90%以上,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率、综合性和设计验的课程比例占全部实验课程的80%以上;实习教学计性实验比例符合要求;划性强,过程管理严格 习教学计划性强、管理严 专业近五年的志愿录取率
平均志愿录取率不低于90% 申请转出的比例不高于10%或申请转入的比例不低于10% 4. 培养过程
4.2课程教学的实
部分课程缺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质量一般 践教学环节的设能满足人才培养;实验开出率低80%,或综合性、设计实验课程比例低50% 均志愿录取率低50% 请转出的比例高50% 4.2.2 实践 教学 5.1.1 招生录取情况 5.1.2 转专业情况
5.15. 招生学生与生发展
源情
近五年本专业学生申请转出比例和外专业申请转入本专业的比例

11



一级二级 指标 指标
主要观测点
指标内涵 等级A
专业具有完善的课堂内、第二课堂、校外实践等各方面学业指导的制度与措施,指导效果明显;业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的比例高,成效显
专业具有完善的学习过程跟踪和评估机制,执行良好;专业毕业率和学位率在合理区间
等级B
业具有学生课堂学业指导的制度措施,但执行一般,指导效果不明显;学生参各类创新创业项情况一般
业有学习过程跟评估机制,执行般;专业毕业率和学位率基本合理
业生就业质量指一般,近五年年终就业率不低于70%,在本专领域内初次就业不低于50%;学生对专业教学的满意度一般;人单位对毕业生体评价尚可;专业有较善的毕业生和用位跟踪反馈机制执行一般,或者有一年间隔性的第三方
等级C
5.2学生学习指导与跟
5.2.1 学业指导与创新创业
专业具有完善的学生课堂内外学业指导制度与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成效明显;近五年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包括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比赛及获奖情况,参加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发表论文、作品,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参与创业等
业关于学生学业导的措施不完善,执行差;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比例低

5.2.2 学习过程的跟踪与培养效果
专业具有完善的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的机制;专业近五年的毕业率和学位率
业学习过程跟踪评估机制缺失;专业毕率和学位率明显高或过低
5.3就业与发 5.3.1 就业质量与满意度
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较好,近五年年终就业率不低于90%,在本专业领域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包括近五年应届毕业生年终就业70%;学生对专业教学的率、在本专业领域内的初次就业率;学生对专业教学满满意度高;用人单位对毕意度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评价高;专业建有完善业生总体评价高;专业有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反馈机制或第三方调查机制
完善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反馈机制并执行良好,或有连续两年及以上的第三方调查
年终就业率低于70%生对专业教学的意度低;用人单位对毕业总体评价低;专业无善的毕业生和用单位跟踪反馈机制,或未开展过第三方调查

12



一级二级 指标 指标
6.1教学质量监控 6.2持续改进
主要观测点 6.1.1 质量标准与监 6.2.1 反馈与改进
指标内涵 等级A 等级B
主要教学环节的量标准比较齐全;建立的质量标准基本可行;不定期开展质量监测,数据详实程度一般
等级C
主要教学环节的量标准不全;建立的质量标准可行性差;未进质量监测和质量
形成完善的持续进机制
6. 质量保障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实习、考试、课程设计、毕标准齐全;建立的质量标
业综合训练、毕设设计(论文)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准科学、可行;定期开展标准齐全、合理;对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进行定期监测,质量监测,依据可靠、依据可靠、数据详实可查
据详实
专业建有教学各个环节的持续改进机制,执行良好
有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较完善的持续改形成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执行效果一般
的环路,执行良好
7 附加项目
7.1专业特色
指在专业建设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产学合作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学生能力培养、教学管特色鲜明
理与改革等方面开展的特色工作及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有一定特色,但需进一步提炼
无特色
注:本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26个观测点,另加一个附加项目。针对各项观测点进行ABC等级评价,所有26个观测点中获16个及以上A级且无C级,则专业所在学院(部)可推荐申报。建设期满,凡在26个观测点中获得A级不少于23个且无C级的专业,视为项目建设完成,可以结项。


13





XXXX学院办公室 202017日印发
14




1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912460354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34.html

《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