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必背知识点

发布时间:2018-12-13 19:23: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初一语文上必背知识点

文言文

11.《论语》十二章

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1) 孔子说:“学习以后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恼怒,不就是修养好的人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个方面反省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于探求学问,三十岁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而能听得进去不同意见,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越过法度。”

(4)温习学习过的知识,能有新得体会和发现,你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孔子说:“学习知识却不加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凭自己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

6)孔子说:“颜回的品行好啊!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的品行好啊!”

7)孔子说:“了解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贵富,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身上的优点而学习对着他们身上的缺点,改掉自己身上相同的缺点。

10)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1)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能被夺去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可能改的。”

12)子夏说:“广泛学习,坚定意志,恳切求教,思考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中间了。”

重点字词解释:

1)说:同“悦”,愉快。 2)愠:生气,恼怒。 3)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4)日:每天。 5)省:自我检查,反省。 6)为人谋:替别人谋划事情。

7)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8)信:诚信。 9)立:有所成就。

10)惑:迷惑,疑惑。 11)天命:上天的旨意。 12)逾矩:越过法度。(13)罔:疑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4)殆:疑惑。 15)堪:能忍受。(16)好:喜好,爱好。 17)夺:改变。 18)笃:坚定。 19)仁:仁德。

15.《诫子书》

原文:

/君子/之行,/以修身,/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作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终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重点字词解释

1)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2)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3)无义:没办法。 4)明志:明确志向。

5)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 6)广:增长。

7)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8)励精:振奋精神。 9)险躁:轻薄险躁。险,轻薄。

10)治性:修养性情。 11)驰:疾行。

12)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13)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课文内容理解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本来用意是什么?

答: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2文章主要从学习做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作者一直强调的是一个“ ”字,学习须要“静”,做人须要“”把失败归结为一个“ ”字,把“”与“”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本文论述了多层关系:学与静、 才与学、学与志。

4、出自本文的成语: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5、学习的最佳境界:淡泊宁静

6、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例: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文义周密深刻

7、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8本文中心论点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9、《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险的句子是: 险躁则不能治性。

10、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1、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2、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3、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8.《狼》

译文: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给狼,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仍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户。

课文内容理解

1、写出几个关于狼的成语、谚语、俗语。点拨:成语: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鬼哭狼嚎,狼吞虎咽

2、歇后语:狼吃狼——冷不防7俗语:披着羊皮的狼;前怕狼,后怕虎。8故事:《东郭先生与狼》、《狼和小羊》

3、《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四个情节:故事的发生——屠夫遇狼。发展——惧狼、御狼。高潮和结局——杀狼

4、主旨:像狼一样的恶人或恶势力,无论怎样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咏雪》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侄儿侄女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中午时分。过了正午(朋友)仍然没到,陈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大门外玩耍,朋友便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没有来,已经离开了。”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真不是人!和朋友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道:“您和家父约定正午时分,到了正午您却不来,这是不守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朋友听后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牵拉陈元方(道歉),元方进入大门不回头看。

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主旨

《咏雪》写了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安家里的一个生活故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生活的画面。

《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小小年纪即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品质,同时也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答: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3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用原文句子回答)

答:“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聪明、勇敢、明理(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

5咏雪诗积累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穿井得一人》

译文: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杞人忧天》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在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积聚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方的虚空之处,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课文内容理解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这则寓言生动刻画出一个怎样的赫耳墨斯形象?

答:课文的寓意是什么?生动刻画出一个妄自尊大、爱慕虚荣者的形象。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

2、《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故事主要写了哪些情节?除此之外,你还懂得了哪些道理?

答:①情节:蚊子扬长避短战胜了狮子,后因骄傲自满被蜘蛛网粘住

②道理:要战胜对方必须知己知彼,要善于以己之长攻敌所短;面对强手和困难,应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3《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说话、念词不要产生歧义。

4《杞人忧天》这则寓言讲了什么事?寓意是什么?

答:杞人担心天坠地崩,身无所寄而寝食不安。开导他的人认为,杞人的做法完全是庸人自扰,无根据地瞎担心。告诉我们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古诗文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主题: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次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月亮的其他称呼吗? 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盘、玉蟾、桂魄、蟾蜍等。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主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

《天净沙.秋词》马致远

主题:此曲描绘了秋天黄昏的景色,烘托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主题: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主题: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

《行军旧日似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主题:全诗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主题: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主题:这首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主题: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主题:本诗体现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

《潼 关》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主题: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从诗中,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文学常识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2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3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4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

5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称为“元曲四大家”。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6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的诗集有《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1913年他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7冰心原名谢婉莹。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诗集《繁星》《春水》。她的创作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8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

9孔子,名 ,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被称为“孔圣人”、“至圣”,与“亚圣”孟子合称孔孟。他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10杜甫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11毛泽东18931226—19769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2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卧龙先生。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作为一代历史伟人,他最大的功绩就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

13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代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著名文学家。代表作《聊斋志异》。

14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作诗集《女神》《星空》等。

15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自幼好学,一生坚持抗金,为权贵所嫉。 他是一个富有才华而又多产的作家。他的诗歌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16谭嗣同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名著阅读

、简介:

1、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2、《西游记》共100

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 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 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西游记》中人物形象分析

1唐僧:心地善良,信仰坚定辨真假,乱施善心,胆小软弱。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号三藏。在他身上,封建儒士的迂腐和佛教信徒的虔诚集于一身。

2悟空:生性桀骜不驯,爱憎分明,疾恶如仇,英勇无畏。法号行者,唐僧大徒弟,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

3猪八戒: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贪恋女色,忠勇和善良,知错就改,法号悟能,唐僧二徒弟 ,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

4沙和尚:。他性格稳重,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默默奉献。法名悟净,唐僧三徒弟,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月牙铲。

二、《朝花夕拾》

1《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是回忆性散文。

2人物分析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以及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

(1)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质朴善良、愚昧迷信、勤劳)

(2)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

(3)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妥协、懦弱)

(4)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严厉、慈爱)

(5)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6)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关爱学生,是鲁迅先生颇为敬畏之人。

3鲁迅原名 周树人 ,字 豫才 ,浙江 绍兴 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时,原题为《 旧事重提 》,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 回忆性散文 集,共 10 篇,是一部蕴含着 温馨的回忆 理性的批判 的作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9e7238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d5.html

《七年级语文上必背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