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宋史苏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关中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徙知徐州。河决,汇于城下。轼诣武卫营,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诗托讽,御史李定等遮其表语以为讪谤,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既至杭,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民得之,生祠以报。六年,改授翰林承旨。在翰林数月,复以谗请外,出知颍州。绍圣初,御史论轼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昌化,故修耳地。初俄官屋以居,有司犹谓不可,轼遂买地筑室,修人运甓畚土以助之。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七苏轼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B.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C.明年春/又减价集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D.明年春/又减价/集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幼时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长称字以表示礼貌和尊敬。 B.礼部,尚书省所辖六部之一,掌管典章制度、祭礼、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等。 C.《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因其言简义深,有《春秋三传》为其注释。 D.路,宋元行政区划名,文中“本路”的“路”与“烽火扬州路”的“路”意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少从母学,因才受荐秘阁。他年少的时候,母亲教他读书,并把知道的古今成败得失以及其中的关键所在告诉苏轼;又因为才识被欧阳修举荐。
B.苏轼除弊革新,为官一心为民。他任职关中时,针对民贫役重的现象,察访旧制弊端,为百姓修订新的规定,给予百姓服役的自主权,百姓从中获利。
C.苏轼优待士子,防疫未雨绸缪。他主管礼部贡举时,放宽对士子的约束,让他们尽力发挥;任职杭州时,筹钱修建治病场所、慢慢积存钱粮来防备疫情。

D.苏轼为民所爱,还能与民同乐。因为他平等待人,所以深受惠州当地人的喜爱,在儋耳竟有百姓帮他修建房屋;在儋耳时常和当地的老百姓一起游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轼庐于其上,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4分) 2)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民得之,生祠以报。(4分)
14.从文中来看,苏轼请求外放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把握语意的基础上,比对选项的差异,排除错误项,选择正确项;也可通过分析语法结构,充分利用标志词,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等帮助判断。 11.【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A项,古时汉族男子二十岁冠礼、女子十五岁笋礼后才取字。 12.【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章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并进行仔细比对。
A项,“并把知道的古今成败得失以及其中的关键所在告诉苏轼”错误。根据原文“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可知,是苏轼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旨。 13.【参考答案】

1)苏轼在城墙上搭建茅屋住,派官吏分别堵塞缺口来守护城墙,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2)苏轼二十年间两次到杭州(任官),(杭州)百姓感激他,修建(他的)生祠来报答他的恩德。
14.【参考答案】①苏轼担心不被大臣宽容,请求出任地方官,结果出任杭州。②在翰林院因为谗言,请求出任地方官,结果出任颍州。
【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他十岁时,母亲程氏亲自教授他读书,苏轼听到古今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旨。嘉祐二年(1057年),他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十分惊喜,苏轼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欧阳修认为苏轼才识兼茂,把他推荐到秘阁。关中百姓贫困,徭役沉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南山木筏,从渭水进入黄河,经过砥柱山的险要地区,负责运输的衙吏接踵倾家荡产。苏轼调查了运输南山木筏的利害关系,为他们修订规定,允许衙吏自行选择水工和因时制宜决定木筏是行进还是停止,从此以后运输的危害减少了一半。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决口,洪水汇聚在徐州城下。苏轼到武卫营,带领他的士兵们拿着春箕铁锹出来,修筑东南长堤,苏轼在城墙上搭建茅屋住,派官吏分别堵塞缺口来守护城墙,终于保全了徐州城。调任湖州知州,苏轼上表感谢。又写诗寄托讽喻。御史李定等人摘录苏轼谢表上的话认为苏轼所写的诗是毁谤朝廷,想置他于死地,织罪名很长时间,(却一直)不能决断。元祐三年(1088年),苏轼暂代知礼部贡举。适逢大雪纷飞十分寒冷,(参加贡举考试的)士人坐在庭院中,寒冷得说不出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禁约,使他们得以施展全部才能。元祐四年(1089年),因为积久评论政事,苏轼被当权大臣恼恨。苏轼担心不被大臣宽容,请求出任地方官,管理杭州。苏轼到杭州,杭州饥瘟疫一起发生。苏轼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
一。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汤药,派人带着医生分街坊给百姓治病,救活了很多人。苏轼说:“杭州,水陆交会的地方,因瘟疫死亡的人常常比其他地方多。于是集中多余的公款二千缗,(苏轼)又拿出自己的黄金五十两,办起治病场所,慢慢积蓄一些钱粮收治有病的百姓。苏轼二十年间两次到杭州(任官)(杭州)百姓感激他,修建(他的)生祠来报答他的恩德。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改任翰林承旨。苏轼到翰林院几个月,又因为谗言请求出任地方官,出任颍州。绍圣初年,御史弹劾苏轼执掌内外制命的时候,所起草的制词诰命,是讥讽指斥先朝。于是苏轼以本官任英州知州,还没有到达英州,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惠州。苏轼在惠州居住了三年,心境淡泊而没有什么怨恨不快,人无论聪明的还是愚笨的,都能得到他的欢心。又被贬为琼州别驾,在昌化居住。昌化,旧儋耳郡地。开始时苏轼租赁官屋居住,官吏还说不可以,苏轼于是买地建房,儋耳百姓搬砖运土帮助他。苏轼独自和小儿子苏过相处,以著书为乐,常常和当地的父老乡亲交往,好像要在这里终老一生。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在常州逝世,终年六十六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a976281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0.html

《文言文《宋史苏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