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的密营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6 19:09: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东北抗联的密营文化研究

盖开云1 陈建霞2

【摘 要】东北抗联密营是只在我国东北呈现出的一道独特的、有一定地域特点的文化,它深刻地印证了当地的社会和历史发展痕迹,为研究当代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场景再现。

【期刊名称】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期】2019(000)006

【总页数】2

【关键词】抗联文化;密营文化

1 东北抗联密营文化的历史溯源

根据古书记载,东北最古老的土著民族肃慎人的居住环境为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尝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使穴居的真实面貌更为引人入胜,又充满难解的疑惑。

东北地区的民族至少在一两千年前就有了夏则巢居、冬则穴处的习俗。所谓巢居,就是在树上搭设临时住处,比较凉爽便于度夏;穴处则是住在地上挖穴的屋子里,利于保暖抵抗严寒,也可以说是地上一半地下一半的屋子。这种地穴或半地穴的房子,甚至个别地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存在。满、赫哲、鄂伦春等民族冬季住宅都曾有过这种形式,东北民间把这种屋子称地窨子地窝棚。这样的居所是东北特有的气候环境决定的,是在物质匮乏条件下自然而然产生的居所。

大部分抗联战士都是当地人,其中有一小部分是收编的土匪,他们对这种房子的建筑都很熟悉。如抗联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出生于吉林省永吉县的一个农民家庭,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陈翰章出生于吉林省郭化县的一个满族家庭。加上大部分的抗联战士也都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所以说密营在抗战时期的东北广泛存在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东北抗联在特殊时期创造了组织之完备、斗争之顽强、叫世人瞩目、令敌人胆战心惊的密营文化。

2 抗联密营文化的建筑格式的剖析

女真人普遍的冬季居所的建造形式,《金史》中是这样记载的: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这是东北民族特有的创造,源于因地而宜的生存智慧。东北抗联密营的建筑格式,早期有马架子式和地窨子式,中期有霸王圈式,晚期还出现了较隐蔽的天然式密营,把自然山洞作为密营。也可以说这几种形式的密营在不同时期都有交叉出现过。不管哪种形式的密营,首先考虑的问题是隐蔽、安全,这样就不得不考虑利用地形作伪装,所以密营的房址一般选在比较隐蔽、背风向阳并且有水源的地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b538deff5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a.html

《东北抗联的密营文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