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李贺

发布时间:2020-02-10 01:31: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赏析及练习

赏析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翻译

  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摇摇欲坠,阳光照耀着铠甲,如鱼鳞熠熠生辉。凄厉的号角声战栗在秋日的晴空,夜色中塞上泥土犹如胭脂般凝成,浓艳得近乎紫色。红旗不展,轻兵悄悄地临近易水;天寒霜浓,战鼓阵阵,响声不起。为报答君的赏赐和恩宠,手持宝剑甘愿为他们战死。

  ·赏析

  1.首联写了什么?

  答:首联写景叙事,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以及守城将士的严阵以待。黑云象征敌军,形容敌军来势汹汹。甲光黑云构成对比,显示了守城将士的雄姿勃发和威武雄壮,含欣喜赞美之情。

  2.“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压,运用夸张手法,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双方交战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3.第二句怎样描写守军的?

  答: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借日光和铠甲来侧面烘托了守城将士的雄姿英发,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4.赏析颔联

  答:颔联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勾画出战争规模之大,点名了战斗的时间,渲染凄凉悲壮的气氛,点名了交战时间之长,凝夜紫的特写,特有表现力,用胭脂比塞上泥土,侧面烘托了战地的悲壮画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仍处于不利地位,为友军的驰援做铺垫。

  5.赏析半卷二字。

  答:半卷二字含义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运用了借代、拟人手法,借指援军。

  6.赏析临易水声不起

  答:临易水即表明交战地点,运用荆轲易水送别的典故,暗示将士们具有慷慨赴死的壮怀激情。声不起表面指鼓声不响,实际运用拟人手法,指鼓声呜咽,侧面烘托了战场的壮烈和战士们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7.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

  答:尾联运用了黄金台玉龙剑的典故,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坚定决心。

  8.本诗描绘的两个场景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答:前四句分别用了黑云”“甲光”“金鳞”“秋色”“夜紫等色彩,构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形象的再现了守城将士英勇杀敌的情景;后四句用红旗”“黄金”“玉龙等色彩,写出了友军的驰援,表现了战士们誓死报答朝廷的决心,作者善于用色彩,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中心

  这首七律诗,作者用浓墨重彩描绘了守城将士及友军奋勇杀敌的场面,赞颂了边塞将士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以及忠于朝廷,誓死报国的坚定决心。主题:孤城将破,将士们拼死守城,不负君恩。

练习

1、“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的诗句是)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

3、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诗中引用典故,表明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的句子)是: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黑云压城城欲摧”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文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5、首联写景又叙事,渲染_兵临城下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_

6、诗的颔联分别从_视觉 __听觉 角度来描写,运用_夸张 _比喻 相结合的手法表现边关将士的威严之势。

7、全诗采用了 夸张 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

8、这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 爱国热情

9、“半卷红旗临易水”最易让人联想起的一句诗是“ 风萧萧兮易水寒 ”,给人以悲壮之感,可见战争的残酷。而“ __半卷红旗_”这一细节更加重了悲壮的气氛。

10由“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你联想到什么?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

11半卷红旗临易水一句充满暗示性,请就此略作分析。

  临易水用荆轲刺秦、易水诀别的典故,暗示将士们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

12半卷红旗临易水作者捕捉半卷红旗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3、全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这首诗描写了三个时间的画面,请分别用三个短语概括:敌兵压境、浴血奋战、夜袭敌营。
1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诗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报国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尽忠报国)的决心。

1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一句中 “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

” 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 “” 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16、描绘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

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

17、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胭脂凝夜紫”所展现的画面。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的鸣响起来,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18、赏析佳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两句诗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及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待淋漓尽致地提示出来。构思新奇,形象饱满。

1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

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

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0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你分析它妙在何处。

示例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首句描写了城头黑云密布低垂,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形势危急的情景;次句描写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守军将士威武雄壮,严阵以待。黑云甲光对比,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示例: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

示例:在色彩和形象上,首句与次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相互映衬。渲染了紧张气氛。

21、一般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色彩的词语,而本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请指出诗中表现出的各种色彩,指明其作用,重点赏析第一句中表示色彩的词语。

1)黑色,金色,胭脂色,紫色,红白色,交织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描绘了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换的战争风云。(2 压城的黑云比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的雄姿英发,两相比较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22、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用意?

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或: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忠君报国的心愿)

23、对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诗,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甲光”,杨慎却称自己确曾见到过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不知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

24、阅读全诗,试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手法:作者刻意使用浓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

内容:作者通过对战斗场面的描写,表现了将士们保家卫国、奋勇抗敌的英雄气概。

25、下面对本诗理解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6、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bb32d51360cba1aa911da42.html

《雁门太守行李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