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内商业市场的调研及规范方案

发布时间:2011-09-13 22:36: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校校内商业市场的调研及规范方案

——以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为例

摘要: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校园经济开始吸引更多的关注。目前,高校校内商业市场的不完善,使得大学生校园商业活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高校的校园文化、校园秩序和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本文从以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为例,从校内商业市场的概况、存在问题以及规范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高校规范校园市场提供借鉴。

关键字:高校校内商业市场 校园文化 规范

1.高校校内商业市场的概况

1.1高校校内商业市场的概念

伴随改革开放,中国高等教育到了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普通高等学校规模均有较大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高职(专科)在校生平均规模(不含独立学院和分校点)由上年的6903人提高到7666人。也就是说,一所高校平均有60008000个潜在的消费者,这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市场,我们将它称之为“校内商业市场”。

具体而言,高校的校内商业市场就是指校园内学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并且有学生参与的商业性活动,其一般以盈利为目的,是一个与“校外商业市场”相区分的概念。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学校的后勤管理逐渐社会化,大量商业、娱乐、消费设施走进了大学校园,今天的大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商业空间,以及自身特定的消费群体。

1.2高校校内商业市场的特点

高校校内商业市场具有十分明显的特点。第一,消费群体稳定、需求量大。由于高校内居住着学生、教职工、后勤人员,这就决定了市场要以这些人为消费对象。高校人口密度大,消费集中,购买力旺盛,使其具有对象稳定、需求量大等特点。第二,涉及商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校内商业市场所设计的商品大多是学生、教职工普遍需要的产品,如中性笔、电话卡;各类辅导班,如计算机二级辅导班、驾校培训班;各种服务,如外卖派送,电脑维修。高校消费群体不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很难进入该市场。第三,涉及商品和服务的质量较差。校内市场商家流动性强,往往注重前期销售,忽略后期服务。不少同学反映,商品质量出现问题没有完善的售后服务。第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大多数校内商业活动是由学生直接与商家联系组织的,属于学生自发参与的社会活动,学校对其没有明确监管制度。据了解,全国2000多所高校,绝大多数对校内商业市场没有统一规划,也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规范校内商业市场。

1.3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校内商业市场概述

西安科技大学分为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在校生规模超过2人,仅临潼校区就有学生1万余人,远远超过60008000个潜在消费者的平均规模。目前,在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校内商业市场的参与者就有近百家,包括二十一世纪英文报、疯狂英语、英语学习报、自考代理、海文考研、文登考研、学府考研、人信考研、手机卡代理、驾校代理等等, 76.6%的学生参与过商业活动。校内商业行为一方面给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例如考研辅导班,确实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一方面由于商业市场的无序、混乱,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众多的麻烦,并在一定程度上吞噬着校园的文化氛围,据调查,大学生中不相信或不完全相信校内代理的占89%61.3%的大学生认为商业市场影响着校园文化。(见图表一)面对高校内的商业行为,如何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已显得十分重要。

图表一、学生对校内代理看法

2.校内商业市场商业行为的分类

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的学校,又是师生生活的一个小社会,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着。高校作为一个相对固定商业市场,消费需求量大,需求面广,消费群体集中而稳定。这些都为校园内部的商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动力,也使高校成为众多商家争夺的市场,堪比古代兵家的必争之地,而多数高校对进入校园的商家管理上还不够成熟,商业市场并不够规范,导致各类商业团体蜂拥而入。进入高校的商业团体大致可分为以下类:

2.1通过校方认可并受校方监督的商业活动

这部分商家均为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经营者与校方有关部门签订协议,并按照规定的项目经营。他们所支持的商业活动多是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例如学校超市、洗衣房、眼镜店等等。这部分商家遵循学校的有关规定,有正规的店面。这部分商业行为占校园商业行为总量的9%,但是却拥有校园商业市场70%的消费者群体。

2.2未经学校许可而直接进入学校进行商业宣传的商家

由于学校市场广大,学生的消费能力较高,而高校对校园商业市场的管理十分不完善,很多商家为了谋取利益而私自进入学校市场这部分商家鱼龙混杂,有正规公司也不乏不法分子浑水摸鱼,大多数的学生尤其是大一的新生认为学校是一个相对安全纯静的地方,也就放松了对上门推销宣传的警惕,以致于上当受骗。同时,由于学校缺乏监督机制,很多商业行为利用学生维权意识不强的弱点,轻视学生的权益甚至无视学生的权益。据调查显示 94%的学生认为这一类型的商业行为服务质量差,73.5%的学生受过其欺诈。

2.3通过在校学生代理而进驻学校市场的商家

这部分商业行为在学校的市场占有大多数,他们多为考研学校、外语培训学校、第二学位等培训学校,当然也不乏其他各类商家。这一类商业行为虽然通过学生代理给了学生锻炼自身的机会,也给在校生带来了一定的收入,但是他们缺少一定的秩序和监督,学生代理与商家往往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效益过度为自己做宣传而影响学校正常的校园文化生活。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学生组织例如学生会、社团联合会以及各社团的活动宣传板常常会被各式各样的宣传单所覆盖。这类商家在学校较为固定,但宣传人员分散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不定期的会在学校食堂门口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发放传单,不仅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随地乱扔的各宣传单也极大的损害了学校的形象。(见图表二、三)

图表二、校内商业市场的优势

图表三、校园代理的劣势

2.4学生自主创业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又恰逢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校大学生都切身的感觉到了形势的紧迫,多数人都面对着毕业即失业的现实,因此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招聘会角逐中给自己多一些筹码,许多的大学生都选择了在校“创业”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而提高自己竞争力。他们发现学校里存在的商机,并“自主创业”,但由于资金等现实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人的自主创业只能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下,大学生主动投身于实践,自力更生,虽然是件值得鼓励的事情,但是却由于他们缺少秩序性与合法性因此常常被学校有关部门所制止。

进驻学校的商家大部分都是与在校学生联系较为紧密的,有很多商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是有益无害的,但是由于现在缺乏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造成学校商业市混乱,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也给同学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3.校园商业行为存在的问题

3.1对于校园文化的冲击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范围内,在长期育人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然而当商业文化进入校园时,由于商业生产所固有的价值规律作用的盲目扩展和多元利益主体对私人利益的无限追求这一商业文化的特性对人的价值观念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蔓延校园的商业化氛围已经渐渐将原有的学术氛围笼罩,越来越重的商业氛围冲击着校园文化,对于学校原有品性是非常巨大的威胁,过多的商业气息影响了学术气氛的营造,造成了重视商业利润忽略知识积累以及学术浮躁现象的蔓延(见图表四)

图表四、校园商业市场对校园文化影响的表现

在商业活动中,活动主体都具有经济性和理性双重特征,经济性总是要求其以谋取最大利润,最佳效益为目的,这种理性原则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是有利的,但是商业活动带来的这种功利思

想与大学一贯倡导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相矛盾在价值取向上促使学生有意无意的企望能够像商业活动一样,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于是在学习和工作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思想,使得对金钱物质的追求与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要求相悖谬。

3.2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校园商业市场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校园商业市场的发展给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

3.2.1对价值取向的影响

随着商业文化的侵袭,对于原有的大学校园文化冲击的同时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同样是一种冲击。在传统观念中,大学校园是学子们的象牙塔,是通往圣人之路光明大道,是应该有着崇高理想的圣地,而学子们大都以读圣贤之书,崇尚高尚的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文化在校园内的扩展已使得部分学生改变了原来的价值取向,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浪潮在校园内此起彼伏。同时,由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增加,所以越来越多的学生大学期间已经开始从事一些商业活动,尽管这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带来眼前的经济补给,但是一些商业文化中不的思想也渐渐感染了这些学生,这与大学里教书育人的初衷相违背

商业市场的发展必然会产生对校园文化的冲击,而在校园文化与校园商业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汲取校园商业文化中的有益之处才是大学生学习商业文化的真谛。

3.2.2对消费观念的改变

大学生是社会财富创造的生力军,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同时大学生也是社会上不可忽视的消费市场主体,大学生的消费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近阶段消费时尚。而校园商业市场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消费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校园商业市场的发展,使得一些庸俗的奢华的商业产品涌入大学校园,助长了大学生消费的盲目性和攀比性。

商家抓住大学生追求时尚的特点,利用广告进行大肆宣传,很容易误导那些盲目追求时尚而迷失自我的学生作为生活比较集中的大学生而言,一种新的东西往往会成为时尚的标志,甚至成为一种流行,若为商家利用这一心理,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

3.2.3对学习环境的影响

大学是学习的场所学习氛围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而商业文化的进入使得这种氛围遭到破环。在人们印象中,学术研究只能在实验室或者研究所中进行,然而现在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科研项目、学术会议都成为了商家赞助的对象,借助这些学术成果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商业信息得到了更的宣传,而过度的追求商业效益往往忽视学术研究的真正意义以及学术成果的推广。

3.3广告泛滥

如今漫步在校园之中,处处可见一些销售培训的小广告,不仅如此仅一个学生宿舍就可以找出一本书那么厚的传单,这些传单多是一些商家的促销活动或者一些产品的销售广告。目前校园商业广告五花八门,总的来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纯商业广告,主要有企业文化宣传,产品宣传,商业服务宣传,商业赞助宣传和商家优惠酬宾宣传等形式;第二类是次商业广告,主要有发布家教,考证,培训,求租,招聘,转让等多种形式;三种是不法广告,主要有办假证,寻枪手,考试答案等形式。这些广告在校园内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孔不,无论是在正规的宣传栏里在图书馆的外围墙壁上在宿舍楼外围墙面上抑或是在教学楼的宣传栏里,甚至一些标志性建筑上都是这些广告。据不完全统计,40%的学生认为商业广告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

校园内的商业广告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欺诈性在商业广告中往往有一些文字游戏,这种商业广告在外部商业市场中早已存在,谋求最大利润的商家同样将这些广告带入了校园,一些消费者往往在购买产品后才明白那些广告的真正含义。例如很多办学质量不过关的培训学校通常通过口头承诺100%安排就业,合同上却写100%推荐就业这样的文字游戏来迷惑、引诱消费者或者通过与某些公司内外勾结,以给公司实习费的方法把学员安排至公司以完成学校包就业的承诺,随后再由公司将学员裁掉。而太多的考生及家长因为所谓的就业保障而选择了一些盲目上马、资质平庸的办学机构。

误导性校园商业广告中以商家的促销活动广告为最多,而这种商业手段在社会上尽管已经屡见不鲜,是在校园里却异常的火爆,部分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相对肤浅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商业活动的认识不够深刻,所以很容易受到这些商业促销广告的诱导

虚假性。由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是他们毕业后面临的第一难题,而一些不法广告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在一些招工广告上面肆意的吹嘘,什么工作不用发愁,月薪30005000,另外还有什么四六级考试答案,计算机等级考试答案,考研答案等一些不法广告,一些对于这些广告认识不够深刻的学生就因为这些广告而受到蒙骗。

3.4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目前校园市场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其法律法规出台的速度,所以就目前而言 ,校园内的一些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情仍然频频出现,校园消费者的权益一直未能得到有力的保护。

校园商业市场的销售队伍庞大而复杂,难免有损害广大学生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这些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诈骗从商业广告到有预谋的欺骗再到诈取钱财,这种事件频频发生在兼职工作这一方面,一般是以高薪兼职为幌子,要求交定额押金,之后那些所谓的招工人员就消失了第二,假冒伪劣产品不少校园消费者从一些非正规的校园销售者中购得产品后不久就发现这些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但是由于找不到原来的经营者只能就此作罢。

4.校园商业市场规范之对策

4.1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引导学生积极组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

大学是塑造人熏陶人完善人的精神领地,大学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提升人的智慧培育人的个性完善人的素质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最大程度上赋予人以应有的精神含量,丰富、提升、净化人的气质人格和境界,并通过每个受教育者精神的提升而提升整个社会知识的格调,熏陶大众的心灵,纯化国家的品味,活化民族的精神。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高智力群体,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整个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面对校园商业化建设校园文化,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尤其重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其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相吻合的价值观。

首先,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清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促使广大青年学生加强人生观的改造,用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金钱社会,应对商业化的校园。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树立正确理想。

其次,把思想政治工作同文化、管理、活动等载体结合起来,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渗透到学生的全部生活中去,让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交流感情、增强信心,帮助大学生认清商业活动的目的,始终把握“学习”这一主业, 能够明确自己的方向,决不能顾此失彼,本末倒置。

再次,当代大学生对现实社会十分敏感,但了解不够,认识不深,很容易因现象掩盖本质而造成偏见。既然他们的眼光已直接关注着社会,就应该引导他们到社会实践中去,让他们以亲身感受及所见所闻来检验其价值取向的正误。不仅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要努力使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行为达到统一。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动之以,晓之以理,春风化雨,做好大学生心灵深处的转化工作。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重要的不是制造多大的声势,而是要给学生创造正确观念产生和成长的温床,因为自然生长的东西根深蒂固,生命力强,能经得起困难的磨练和实践的考验。

4.2加强校园商业行为的管理,规范校园商业化市场

商业行为介入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据统计,92.5%的学生期望校方出台相关政策,对校内商业市场进行管理。加强商业行为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加大大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引导,保持校园文化的健康开展,应落实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确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确保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品味。商业活动中要注重校园文化底蕴的铺垫,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教育、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生活中,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因次,与商家合作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要遵循学校为主导,商家为从属的关系;二是要遵循活动的主题,商家赞助活动的条件必须服从而不能冲击活动的主题;三是要遵循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导向;四是要遵循校园文化活动中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秀传统,只有这样,校园文化活动在与商家合作中才不会偏离方向。

其次,顺应趋势,主动介入,正确引导,有所选择。把握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规范商业在校园的定位,促进校园商业活动的健康进行和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避免校园文化活动带来过重的商业色彩,关键是要把握好与商业行为合作的“度”。商业行为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反应了市场经济的深入,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因而具有进步性。学校有关组织必须承认它的合理性现实性,采取积极的姿态,主动介入到商业行为赞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运作当中去。以学校组织的合法身份,引导校园文化活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特别对“些活动可以争取商业赞助”、“企业可以赞助校园文化活动”、“商家赞助条件和回报条件如何才可以接受”等问题,要有明确的规定,帮助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者学会选择。一般来说,娱乐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可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家赞助,学术科技为主题的活动可选择高科技含金量的商家赞助,政治性、思想性很强的活动不宜找商家赞助。特别提出的是,对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社会形象差,甚至是别有企图的企业,绝不允许其赞助校园活动。

再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推进商业企业赞助校园文化活动的有序运作。合理布局校园商业网点及销售商品的类型,划定商业经营区域、规范各种商业操作形式。避免校园文化活动商业化倾斜的影响,必须改变目前校园文化活动拉赞助的自发和无序状态。一要明确校园文化活动各主管部门的责任,对商业行为赞助校园文化活动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审批部门主要审批活动的主题、规模、时间、地点、举办者、与商业企业合作的方式和回报条件。二要加强活动过程的监督,及时纠正活动中的商业色彩。校园文化活动从计划、组织、实施到完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主管部门必须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看是否按审批的要求进行。三是要依托校园文化的主管部门,建立商业行为进入校园的中介机构,推荐规范化管理。中介组织的建立可以推进商业行为进入校园文化活动的社会化运作。中介组织主要作用是代行学校主管部门对进入校园文化活动的商业行为进行监管,制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活动的商业行为管理措施,监督商业行为和活动组织者签订严密的合作协议,对拉赞助的资金提出适用建议,处理商家和活动组织者合作中的争议问题。中介组织还可以平时拉赞助,建立学生活动基金,待学生活动的使用。四要强化学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责任,从活动经费,活动条件等各方面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健康开展提供支持。

4.3坚持校园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统一,使校园文化和商业文化统一于学术性,并积极引导商业赞助向学术性活动倾斜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还原校园应有的学术氛围,让商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主体的有益补充,真正起到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作用。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这样去做。

首先,必须坚持校园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统一。从现实角度来看,校园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在这一背景下,仍然坚持校园文化的单一性,会使校园文化失去应有的活力而变得死气沉沉,这是不切实际的。然而,任由多元化中的商业文化自由发展也是不足取的。因为客观存在的校园文化优劣高低并存,如果缺乏正确而及时的引导,则会造成文化的泛滥,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在顺应多元化趋势的同时,必须注重建设主导文化。当前,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应以弘扬时代主旋律、倡导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要特征。只有建设这样的主导文化,才能有效地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抵制低级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使校园文化的商业性统一于学术性。校园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商业色彩不可避免的进入高校这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校园文化来满足,必然使校园文化总体上带上了商业文化色彩。商业文化的功利性和学术性固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兼顾的两个方面。但校园文化作为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作风、传统观念、价值追求、行为准则、生活习惯的综合体学校依赖这些组织内部的文化观念体系,能使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下。因此,学校只有更注重学术氛围的营造,才能使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更好的发挥出来,才能真正影响学生和教师更好的学习工作。

此外,还应积极引导商业赞助向学术科研活动倾斜。国外一些实例告诉我们,建立捐助学术研究等的机制,是鼓励和促进学术水平提高、文化事业繁荣的重要保证。国外许多大公司、大企业家都对学术研究和文化事业投下巨资,他们已将此认为是一件对社会有益的高品位的行为。这一点在当今社会正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共识。但是,人们至今还未充分认识到,那些离现实较远的学术活动、文化事业正亟待社会给予物力、财力支持,特别是高校的学术科研事业。因此,必须努力引导商家公司更多地赞助高校师生的学术科研活动。而且,这也必然会取得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4.4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监督和引导,为学生创业创造有利条件,规范大学生创业行为

首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开展普遍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据统计,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在校生中82.7%的学生期望在大学期间更够自主创业。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同时,还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

其次,通过管理创新,优化创业环境,营造创业氛围。据调查,79.5%的在校学生认为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不具备良好的创业条件,这些不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条件中,50%的学生认为学生资金和时间上的限制对创业最为不利,24.6%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缺乏对创业者的信任。另外,还有13.4%的学生认为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对学生创业持不鼓励态度。鉴于此,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建立创新创业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通过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商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广告和营销策划大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启发创新思维和灵感;通过开展创业论坛、经验交流、典型事迹报告、课题研究、模拟实践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素质,促进大学生创业群体的沟通和交流。

最后,宣传毕业生创业典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高校要把理论宣讲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校园网和校园广播等媒介,加大对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

5.结语

商业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广泛复杂的过程,引导校内商业行为与校园文化相协调,对和谐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我国高校校园市场上还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很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我们这次调查研究主要从校内商业市场的角度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要进一步的开拓和运作高校市场,深入的分析高校市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谭颖华.商业主义对我国高校的渗透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3

[2]郭孝锋.商家赞助学生活动现象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015

[3]胡光志,陈文在.校园经济的开发和利用[J].决策探索,2006

[4]孙若南.大学校园服务业及其在市场经济下的改造[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8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d7e19c0d5bbfd0a795673b9.html

《高校校内商业市场的调研及规范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