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

发布时间:2017-06-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核心
作者:黄翅清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年第04
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形态演变,定量测算泛珠三角旅游产业的聚集度,界定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业的核心、边缘区域。研究结果显示,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业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发育典型,已形成拥有主次两个中心的双核心-边缘结构,旅游产业正处于核心集聚阶段转向边缘扩散阶段的过程,旅游产业空间结构形态仍呈现核心集聚型的特征。 一、引言
核心边缘理论是由美国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J.R.Friedmann)在其著作《区域发展政策》(1966)一书中,根据对委内瑞拉区域发展演变特征的研究,提出来的关于区域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的解释模型。他认为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是由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组成,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并可以将国民经济发展和空间一体化过程看作是两者之间权威与依附关系格局变动的过程。
随着核心-边缘理论的不断完善,国内外学者尝试将其应用于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区域管理研究中。D.B.Weaver以核心-边缘理论为分析模型,对加勒比海地区Tobago岛和Barbuda的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AndreasPaPatheodorou通过分析旅游业的发展轨迹,认为区域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市场和空间距离。在国内,汪宇明认为核心-缘理论是一种区域空间结构系统,并为区域旅游规划中资源整合、土地利用功能配置和圈层构造等提供了认知模型。张河清等以衡山旅游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核心-边缘理论探讨其核心旅游区与边缘旅游区域的相互关系,并得出旅游产品开发战略。卞显红以上海市为实证对象,分析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指出其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机制。陈非等认为核心-边缘模型能够为研究区域旅游发展动力和空间特征提供理论指导,并运用该理论剖析海西旅游经济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机理。
20037月,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概念正式在国内提出来,创新了中国传统的行政区经济与流域经济合作模式,并成为了中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区域合作体。由于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的良性互动,许多学者对泛珠三角旅游资源整合策略、旅游合作空间演化机制、旅游合作利益机制、旅游产业结构[1112]及旅游协作模式[13-15]等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学者对泛珠三角旅游产业的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研究方面较为薄弱,实证分析较少。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核心边缘理论来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业空间格局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形态演变,定量测算泛珠三角旅游产业的聚集度,界定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业的核心、边缘区域,进而根据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出基于核心边缘理论下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旅游竞争力提升等提供意见和建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e3bc5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1.html

《基于核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