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100篇阅读理解详尽解析(一)

发布时间:2019-07-10 20:33: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00 篇阅读详尽解析(一)

《敲雪》

《母亲的金手表》

《白蝴蝶之恋》

《黄 蜂 筑 巢》

《从教第一课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

《藏起母亲的秘密》

《父爱昼夜无眠》

《美丽的谎言》

《妹妹扮演的角色》

敲雪

(1)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也许,外面下雪了。我想。我蜷着身子,强 迫自己再睡。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睁开眼, 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2)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 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 父亲。

(3)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 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 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 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 下。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 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 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 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 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 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卖果子的钱,父亲 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 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 “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 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从此,我们就把那些 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4)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 是不解。

(5)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 (6)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7)“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

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8)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 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9)“回去拿根竹竿来吧。”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10)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

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 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头上、脸上, 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 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11)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12)“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 (13)“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14)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楞着,听着外

面的风吹草动。“睡呀,你怎么了?”母亲不耐烦了。“你懂啥?这叫听雪!”父 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吃吃地笑,笑父亲 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么?

(15)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 “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 那是幻觉,睡吧睡吧。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我 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看了一 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16)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 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17)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18)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

都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 “爸,你尝尝,好甜呢!”

(19)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 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

(20)“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21)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拣起来吧,我吃一

(22)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 分)

2 选文第(3)段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

3 选文第(11)段中,父亲为什么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2 分)

4、分析选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 分) 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


5 选文第(18)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6 请分析选文中“父亲”的性格特点3 分)

7 为文章结尾处补充一段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议论性或抒情性的文字3 分)

参考答案: 1、父亲为了保护好能为我们兄弟上学提供书费保证的杏树、李树、桃树而整夜 去敲树上的雪,最后病倒了。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概括文章大意。做这类题主要交代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即可。本文很明显叙述的是父亲,他为了保护好能为我们兄弟提供书费保证的杏 树、李树和桃树整夜去为他们敲雪,最后却病倒了。 2、不能;第(3)段是插叙,交代父亲对这些杏树、李树、桃树的重视、喜爱、 悉心照顾以及这些树对我和几个兄弟读书的重要性,表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人 读书受教育的重视和对我们的爱,为下文父亲半夜听雪、敲雪和训斥我摘桃的情 节发展做铺垫。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段落的作用。问段落、句子和词语是否可以删去这类问题时, 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不能的。先弄清第(3)段讲的是什么:父亲交代父亲对这些 杏树、李树、桃树的重视、喜爱、悉心照顾以及这些树对我和几个兄弟读书的重 要性,表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人读书受教育的重视和对我们的爱,这里运用了 插叙的手法,貌似无关,其实不然,为下文父亲为何敲雪、为何摘桃给他吃却生 气做铺垫。 3.因为父亲怕晚上积雪会把树枝压折,影响收成,耽误我们兄弟几个交学费(上 学)。(只答怕影响杏树、李树、桃树的收成得 1 分)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表面上看,下雪会把桃树、李树的树枝压坏, 影响收成,深层次的是,这些收成是我们兄弟花钱买书的源泉,怕耽误我们上学, 看问题要全面。

4、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敲雪时动作的小心翼翼,表现了父亲对这些树的细心 与重视,表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个读书、上学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父亲对我们 的爱。 本题考查的是赏析题。句子是关于人物形象的描写,所以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 就能够分析出人物形象,“慢慢的”“轻轻的”“一点一点”的意思都有小心谨慎 的意思,要从父亲的性格(细心等)、父爱等方面说。具体而形象的表明父亲敲 果树的小心翼翼,表现了父亲的细心,体现了父亲对我们上学的高度重视,也体 现了父亲对我们的爱。


5、景物描写,写出了杏、李、桃的丰收景象,体现了父亲的辛苦没有白费,表 达了我们对父亲的爱和敬仰。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描写方式及其作用。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种,人 物描写又分为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等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环境描写有景物描写和社会描写。而环境描写的作 用可以分为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 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这道题中, 是景物描写,写出了杏、李、桃丰收的景象,体现了父亲的辛苦没有白费,表达 了我们对父亲的爱和敬仰(借景抒情)。

6、关爱子女,重视教育,坚韧,吃苦耐劳。(答出三点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根据分值回答要点,3 分,通常答出 3 点即可。 例如“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可以看出父亲关心子女“父 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 可以看出父亲细心周到;“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从这 里可以看出父亲重视教育,我们还能看出父亲吃苦耐劳等等。

7、答题要点:(1)能揭示主旨(2)运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3)语言流畅 优美。 本题考查的是补写。此段一定要是揭示文章主旨的文字,先要把握好文章主旨是 什么——父爱。作为一篇抒情性记叙文,抒情性文字更适合一点,这并不是说议 论性不行。抒情时,可以从父亲对我们怎么好、我们如何的感动、将来要怎么回 报父亲等等。 例: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任劳任怨,时刻为我们的教育着想的父亲。父亲, 请别流泪,我们爱您,将来会用我们的成绩回报您的辛劳!

母亲的金手表 琦君

⑴那只圆圆的金手表,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是非常笨拙的,可是那个时候,它是我们全 村最漂亮的手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到我家来,听说父亲给母亲带回一只金手表,都要看 一下开开眼界。每逢此时,母亲会把一双油腻的手,用稻草灰泡出来的碱水洗得干干净净, 才上楼去从枕头下郑重其事地捧出那只长长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打开来给大家 看。然后,她眯起眼来看半天,笑嘻嘻地说:也不晓得现在是几点钟了。我就说:你不 上发条,早都停了。母亲说:停了就停了,我哪有时间看手表。看看太阳晒到哪里,听听 鸡叫,就晓得时辰了。我真想说:妈妈不戴就给我戴吧。

⑵但我不敢说,我知道母亲绝对舍不得的。我只有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才偷偷 地去取出来戴一下,在镜子前左照右照一阵又取下来,小心放好。我也并不管它的长短针指 在哪一时哪一刻。跟母亲一样,金手表对我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 保证、一种象征。我虽幼小,却完全懂得母亲珍爱金手表的心意。

⑶后来我长大了,要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亲泪眼婆娑地要把这只金手表给我戴上, 说读书赶上课要有一只好的手表。我坚持不肯戴,说:上海有的是既漂亮又便宜的手表, 我可以省吃俭用买一只。这只手表是父亲留给您的最宝贵的纪念品啊。那时父亲已经去世


一年了。

⑷我也是流着眼泪婉谢母亲这份好意的。到上海后不久,我就在同学介绍的熟悉的表店, 买了一只价廉物美的不锈钢手表。每回深夜伏在小桌上写信给母亲时,我都会看看手表写下 时刻。我写道:妈妈,现在是深夜一时,您睡得好吗?枕头底下的金手表,您要时常上发 条,不然的话,停止摆动太久,它会生锈的哟。母亲的来信总是叔叔代写的,从不提手表 的事。我知道她只是把它默默地藏在心中,不愿意对任何人说。

⑸大学四年中,我也知道母亲的身体不太好,可她竟然得了不治之症,这我一点都不知 道。她生怕我读书分心,叫叔叔瞒着我。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第一个月的薪水一领到就买 了一只手表,要把它送给母亲。它也是金色的,不过比父亲送的那只江西老表要新式多了。

⑹那时正值抗日,海上封锁,水路不通。我于天寒地冻的严冬,千辛万苦从旱路赶了半 个多月才回到家中,只为拜见母亲,把礼物献上,却没想到她老人家早已在两个月前就去世 了。

⑺这份锥心的忏悔,实在是百身莫赎。我是不该在兵荒马乱中离开衰病的母亲远去上海 念书的。她挂念我,却不愿我知道她的病情。慈母之爱,昊天罔极。几十年来,我只能努力 好好做人,但又何能报答亲恩于万一呢?

⑻我含泪整理母亲的遗物,发现那只她最珍爱的金手表无恙地躺在丝绒盒中,放在床边 的抽屉里。指针停在一个时刻上,但那绝不是母亲逝世的时间。她平时就不记得给手表上发 条,何况在沉重的病中。

⑼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任凭宝贵光阴悠悠逝去。有一天,我 忽然省悟:徒悲无益,这绝不是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让我专心完成学业的深意,我必须振 作起来,稳步向前走。

⑽于是我抹去眼泪,取出金手表,上紧发条,拨准指针,把它放在耳边,仔细听它柔和 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1、本文以金手表为线索,写了与金手表发生的故事。请你阅读文章 2-6 段,填写下表。

4 分)

2、试分析③④段划横线的句子,说说和母亲的流泪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3 分)

3、分析第一段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

参考答案:

1、(4 分)


word/media/image1.gif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高度概括。首先仔细阅读 2-6 段,定位表格中已经给出的答案,第 2 段是

“我”偷戴金手表的事儿,观察可知“我”信中嘱托为手表上发条是在第 4 段,由此可推出

1)的答案在第三段,第 4 段“我也是流着眼泪婉谢母亲这份好意的。”概括可得:“我” 婉谢金手表,因为“懂得母亲珍爱金手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2)理解。“我”嘱托 为手表上发条“您要时常上发条,不然的话,停止摆动太久,它会生锈的哟”,从这里我们 可以看出“我”对金手表的牵挂。第(4)问在第 6 段,而在第 7 段的第一句话“这份锥心

的忏悔,实在是百身莫赎”,可看出“我”对母亲的忏悔之情。注意:虽说要求的是 2-6 段, 但是一定注意上下文,文章不是割裂的,是有联系的整体。

2、(3 分)母亲是不舍得女儿远行,并对女儿异地求学充满了担忧;女儿对远离母亲也很 不舍,并对母亲将她自己如此珍视的手表给自己充满了感动。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感悟作者情感。找到划横线的句子之后,反复品读、感悟,注意审题,“各 表达”,也就是分别阐述作者以及母亲的情感。在第③段主要讲的是我去上海求学前,母亲 送我流泪,求学在外,有哪个父母舍得孩子离开自己的身边?又有哪个母亲不为孩子担忧, 由此就可以明白母亲的眼泪是对孩子异地求学的不舍以及担忧;第④段主要是“我”同样对 母亲有着不舍之情,同时,母亲连自己珍贵的金手表——父亲留给母亲最宝贵的纪念品,送 给自己的感动之情。

3、(3 分)句子中郑重其事地捧”“轻轻地放具体形象地写出母亲拿金手表时的小心翼翼和 慎重,表现了母亲对金手表的珍爱,进而体现了金手表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赏析题。做这类题,挑出重点赏析的词汇,从这些词汇中可以看出人物形 象。“郑重其事”和“轻轻的放”都有小心谨慎、在乎的意思,具体而形象地说明母亲对金 手表的珍爱,从而让我们了解金手表在母亲心中的分量,表现出金手表对母亲独特的意义所 在。

白蝴蝶之恋

⑴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 来了一片沁人心脾的冷雨。

⑵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 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微地簌簌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奄一息,即将逝去。但它白得像一片 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多么可怜呀!

⑶她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痴痴望着它。忽然像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 处,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

⑷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 ⑸这已经冷僵了的小生灵发 蔫

⑹我用口呵着气,送给它一丝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 吧?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 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乎像丝一样细的脚。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翔出来是为 了寻觅什么呢?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⑺它活过来了,我竟感到无限的喜悦。

⑻这时,风过去了,雨也过去了。太阳用明亮的光辉照满人间,一切都那样晶莹,那样 明媚,树叶由嫩绿变成深绿了,草地上开满小米粒那样黄的小花朵。我把蝴蝶放在盛满阳光 的一片嫩叶上,我向草地上漫步而去了。但我的灵魂里在呐喊——开始像很遥远、很遥 ……,我还以为天空中又来了风、来了雨,后来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灵深处:你为什么把 一个生灵弃置不顾?……于是我折转身又走回去,又走到那株古老婆娑的大树那儿。谁知那


只白蝴蝶缓缓地、缓缓地在树叶上蠕动呢!我不惊动它,只静静地看着。阳光闪发着一种淡 红色,在那叶片上颤悸、燃烧,于是带来了火、热、光明、生命,雨珠给它晒干了,风沙给 它扫净了,那树叶像一片绿玻璃片一样透明、明亮。

⑼我那美丽的白蝴蝶呀!我那勇敢的白蝴蝶呀!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 活泼伶俐地在我周围翩翩飞舞了好一阵,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像一片小小的雪花, 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

⑽这时,一江春水在我心头轻轻地荡漾了一下。在白蝴蝶危难时我怜悯它,可是当它真 的自由翱翔而去时我又感到如此失落、怅惘,唉!人呵人……”我默默伫立了一阵,转身向 青草地走去。

1、作者在(2)、(6)自然段中,两次对白蝴蝶的外形描写都突出了它 的特征;

6 段中最后一句则强调他 的内在品质。(各用一词概括)(4 分)

2、、第(5)、(6)段划线句子中,作者为什么改称"白蝴蝶""小生灵"?4 分)

3、文中细腻的表现了""对白蝴蝶复杂曲折的情感,请各用一词概括的情感变化过程。

3 分)

怜悯—— —— ——赞叹——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白蝴蝶这一形象的认识。(4 分)

答案:

1、纤细 坚强

这道题是概括题,第一问在(2)(6)中都能找出“纤细”这个特征;找 6 段最后一句话“在 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可以看出它的坚强。 2、从白蝴蝶到小生灵的称呼的转变,表明了作者情绪的变迁。从单纯的名词变成了带有感 情的称呼,表达了作者对遭受风雨袭击的白蝴蝶的怜爱之情。 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感受。首先要区分“白蝴蝶”和“小生灵”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同样 是指白蝴蝶,前者告诉了我们它的外表,即白色的蝴蝶,语气很平常,而后者“小生灵”, 则带着作者的情感,带着喜爱之情,很俏皮的感觉。其次要阐明作者称呼变化所要表达的情 感,从现象到本质,都要说出来。

3、怜悯——帮助——内疚——赞叹——惆怅 这道题考查的是高度概括,是对整篇文章思路的把握。填空顺序非常重要,前后颠倒是不行 的。解题方法:先把给出的词语进行定位,然后按照顺序找出答案。“怜悯”大约在 1~5 段,“赞叹”在 9 段,然后可以看出,第 10 段是最后一空的答案,分析得知,“我”怅惘;

而在 6-8 段,则要分析出两种情感,第 6 段“我用口呵着气,送给它一丝丝温暖,蝴蝶渐渐

苏醒过来”,“我”帮助它苏醒,第 8 段,“后来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灵深处:你为什么把 一个生灵弃置不顾?……”,这是“我”的自我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白蝴蝶的内疚之情。 4、作者笔下的白蝴蝶,有着纤细的外表,看上去仿佛不堪一击。 但实际上,内心却是坚定的,不屈的,为了追寻属于自己的理想,宁愿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并且在 经历了被风雨击败的挫折后,依旧不放弃飞翔,是拥有坚定信念并能为之付出的典型。 这道题考查的是分析形象。首先要注意的是结合文章内容,也就是说,要有原文作为铺垫, 其次是你自己的认识(并非仅仅是作者的认识),形象分析可以从外形和内在精神品质两方


面分析即可。外表主要从它的颜色、体态等描写,精神品质主要从坚强、勇敢、不屈、执着 等方面描写。

黄 蜂 筑 巢

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却又不会大批

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 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尽,前面似

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 文件的小生命。

黄蜂的家族里。大部分没有办好移往冬天的手续。在阳台上,我听见一个细嗡嗡的声音 说: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我听见了这声音,不忍把这只蜂扫进尘土和枯叶里,便用扫帚挑起它,轻轻放到窗台上, 它像一个打秋千的小孩一样紧紧抓住扫帚尖,然后落在一片宁静的秋天里。

A 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 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

B 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面,那金黄应该是晚熟 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无月之夜的浓黑。这两 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夜与昼、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厉,无限与短暂。

它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仿佛它已经明了生命的期限似的,开始整顿自己。用 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拨弄两根长长的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 那是两根多么漂亮的触翎啊,它捋着它,一遍又一遍,如同一个清洁的爱美的人儿。

小家伙! 你原来是如此自爱呢!

可是我们原来是怎么认识你的呢?我原来还以为你是个四处寻衅的亡命之徒呢!你的屁 股后面总是挂着一支毒箭,随时准备刺向仇敌,我以为你是好斗的。黄蜂尾上针么,我至今 记得童年捅鸟蜂窝时,几只毛茸茸的小爪子紧紧抠住鼻子上的毛孔,然后狠狠一刺,……今鼻子还大着。

黄蜂就是马蜂,春天时竟在阳台的墙缝里筑了巢,嗡嗡营营,不时地有起飞和返航,小 小阳台一下成了热闹的空军基地,给一家人造成威胁。如果要想毁掉这个基地和里面的众多 歼击机也很容易,晚上用一团泥巴糊住墙缝,就全数死在里面了。但是……何苦呢, 毕竟是一些没有攻击过人的小生命,即便是黄蜂,也不忍去荼毒无辜。到了秋天它们自己 就完了。我说。

从春天到夏天,它们天天从我们的头顶、脸前飞来掠去,人无伤害之心,蜂子也决不主 动攻击,连误会也没发生。相安无事之下,我忽然发现了这些小家伙是非常有灵性,非常善 解人意的,它们仿佛看得见你的心里没有存着歹意。

后来,我越看越觉出它们的可爱、团结、忙碌,甚至把观察它们的活动当做了我每天的 乐趣。金色蜂群仿佛是阳光锋芒变幻孵化而出的生命,连同那嗡嗡的声音也像是夏日阳光的 声音呢……这些一粒一粒的、飞翔的小光芒啊!

再后来,就是寒露、霜降了。 它们挣扎在季节的墙边,坠落在时限的海关前,无限珍惜,异常温柔。它们当中没有一

个使用过上天配发给自己的箭。我听见这些陆续坠落阳台的小生命说:生活着多好啊,但是 我们,只有一死了。

明日立冬。明年请务必再来聚会呵,小家伙!

1、文中两次较详细地写黄蜂走向死亡时的举动,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阅读文章,填


写表格。(4 )(每空 1 )

2、文章写黄蜂筑了巢的生活,突出了黄蜂哪些性格特点?此间,作者对黄蜂的认识发生了

哪些变化?

3、把黄蜂的生命历程与人类联系起来看,你认为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至少写两点)(4 )

4、文章 AB 两处画线语句写得很精彩,请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4 ) 参考答案:

1(4 )(每空 1 )

这道题考查的是高度概括首先要在文中找到那两处黄蜂走向死亡的段落一处是在第四段,

“它像一个打秋千的小孩一样紧紧抓住扫帚尖 ”,即抓住扫帚尖,而作者“我听见了这声音,不忍把这只蜂扫进尘土和枯叶里,便用扫帚 挑起它”,表明了作者的不忍(同情、怜惜均可);第二处在第八段,黄蜂“它已经明了生 命的期限似的,开始整顿自己。用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可以看出黄蜂 在整理自己或整理胡须,看后文“小家伙!你原来是如此自爱呢!”,可以看出作者的怜爱之 情(赞叹、赞赏均可)。

2(5 )

特点:勤劳(1 )无伤人之心(不主动攻击)(1 )

变化:原以为黄蜂好斗(是亡命之徒)(1 )忽然发现它有灵性,善解人意(1 分,后觉得它可 爱(1 )

这道题考查的是分析文章的能力。找到黄蜂筑了巢在第 12 段,“不时地有起飞和返航”, 看出了黄蜂非常的勤劳;从“从春天到夏天,它们天天从我们的头顶、脸前飞来掠去,人无 伤害之心,蜂子也决不主动攻击,”我们可以看出黄蜂无伤人之心。关于作者对黄蜂的态度, 11 段注意标志性句子“可是我们原来是怎么认识你的呢?”,这是作者之前的态度——“我 以为你是好斗的”,通过慢慢的接触,“我忽然发现了这些小家伙是非常有灵性,非常善解 人意的”,到后来,“我越看越觉出它们的可爱、团结、忙碌,甚至把观察它们的活动当做 了我每天的乐趣。”

3、答到两点即可(4 ) 答案示例:(1)面对死亡要乐观、坦然 (2)对生活要热爱 (3)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4)人类应该向动物学习 (5)人类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生死观

这道题主要是考查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这篇文章主要表达的是对黄蜂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 黄蜂的喜爱之情;通过作者感情的变化,表达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生活如此美好”, 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与死的认识,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答案示例:(1)面对死 亡要乐观、坦然(2)对生活要热爱 (3)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4)人类应该向动物学习(5)人 类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生死观

4(4 )


示例:A 处:(1)语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垂死的黄蜂比作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2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蜂临死前优雅的形态,表现了黄蜂面对死亡的坦然、平静。(2 ) (2)语段抓住秋日阳光鲜明美丽的特点,写出了黄蜂临死前环境的优美(2 ),突出了黄蜂的 优雅与凄美(2 )

B 处:语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蜂身上黄黑相间的色彩比作套色版画(2 )纯金之黄 与无月之黑融合在一起,色彩鲜明,突出了黄蜂外形之美(2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语言的赏析。注意:任选一处,同时回答两处按一处分算。A B 处都 可以从修辞角度入手。首先答出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果是比喻的话还要答出把什 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A 处:(1)语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垂死的黄蜂比作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形象生 动地写出了黄蜂临死前优雅的形态,表现了黄蜂面对死亡的坦然、平静。(2)语段抓住秋日 阳光鲜明美丽的特点,写出了黄蜂临死前环境的优美,表现了黄蜂的优雅与凄美。

B 处:语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蜂身上黄黑相间的色彩比作套色版画纯金之黄与无月 之黑融合在一起,色彩鲜明,表现了黄蜂外形之美。

从教第一课

[]雷切尔·斯劳特

11986 年,我在北费城贫民区的一所天主教堂学校里开始了我的执教 生涯。

2)在当地,贫困就像是挥之不去的浓雾缠绕着人们的身心。

3)对我的学生们来说,痛苦、疾病、愚昧等不幸如同散布在街头巷尾 的空啤酒罐一样随处可见,俯拾皆是。

4)对于现实中的种种恶劣不堪,我的学生们已经麻木了。他们一天一 天漫不经心地踢着空啤酒罐,一天一天地混着日子。生活的艰苦与不平不会在他 们的心中激起任何的波澜。

5)但迪龙却不是如此。他和其他人一样家境贫寒,常常是一周七天里 都穿着同样的衣服到学校里来。

6)与旁人不同的是他的愤世嫉俗。在他的观念里,他命中注定要像他 的父亲一样在工厂的流水生产线上作牛作马,累死累活地过一辈子。但他不甘于 如此。

7)为此,他郁闷不平,心头总是憋着一口气。

8)我,一名新到任的满怀激情和抱负的英文老师向他保证,读书写字 可以为他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显而易见,迪龙对他现在身处的世界极为 反感。

9)于是我向他推介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他随手翻了一两页后,便 很客气地对我说它们太郁闷了,他不感兴趣。我感觉很挫败。

10)但是,我没有灰心。我想他不喜欢我选择的书籍也许是因为它们与 他的生活经历毫无共同之处。我一门心思地想要把他熏陶成为与我相似的文学爱 好者,于是又开始了另一次尝试。我把私人藏书里的当代流行作品通通搬了出来。 迪龙一边读,一边扬起了眉毛。

11)“这些书稍好一点。”他说,“但是对我没用。他们写的都不是我们 的事情。没有一本能帮得上我的忙。你知道我是怎样过活?你根本不知道那是什 么模样!”

12)我受够了。我憋着一口气说:“为什么不由你来告诉我呢?如果你 认为你比书中的作者经历了更多的不公,更多的磨难,干嘛不自己写出来?告诉


世界你的遭遇,你的感受,统统地写出来

13)那天以后,迪龙整整一个星期没有在学校露面。待到他返校,他就 像往常一样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到下课后,他在他的课桌旁踌躇了片刻,朝我 的桌子走过来。

14)我问他有什么事,他略有些腼腆地笑了一下,拿出一叠皱巴巴的纸 放在我的桌子上。我拿起来开始读。

15)意识到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令我很是激动,但是真真切切地让我感 到震撼的却是文章的内容。

16)迪龙的散文和诗歌记述了他在短短的 12 年里所经历的痛苦、挣扎、 愤懑和暴戾。字里行间充斥着粗俗下流的字眼和比喻。

17)尽管如此,他的作品依然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真实,像死亡一样凝重。

18)迪龙迫不及待地想要世界见识见识他的能耐,他想出版他的作品。

19)于是,他和我把他的作品投给多家出版社,在其中的几家得到了出

版。

2010 年之后,迪龙从一个懵懂少年成为了一个热衷写作并以此为生的

人。

21从我与迪龙相处的经历里我得到了一条至今仍坚定不移的信念“年

轻人的敢作敢为足以移山填海,改变命运,改变世界

22)只是我无法确定世界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2004 8 月)

11、为了要把迪龙熏陶成一个文学爱好者“我”都做了哪些尝试?阅读第

912 段依次简要概括4 分)

123)激发迪龙真实表达

1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句加点的两个“憋”字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 的心理。(4 分)

13、阅读第 17 段,结合全文理解“他的作品依然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真实, 像死亡一样凝重”这句话的含义。(4 分)

参考答案:

11、(1)推介古典文学作品(2)搬出当代流行作品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段落的一般概括能力。做此类题只需定位到要求的

段落,接着定位已经给出的概括的段落,推断出所要要求回答的大致段落。仔细 阅读 9-12 段,题中“激发迪龙真实表达”可以在第 12 段中找出答案,着重看 9-11

段,寻找“我”做的尝试:在第 9 段“于是我向他推介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

和第 10 段抓住关键“又开始了另一次尝试不仅找出“我把私人藏书里的

当代流行作品通通搬了出来,又再一次印证了第 9 段的尝试。

12、①他郁闷不平,不希望像他的父亲一样在工厂的流水生产线上作牛作马,累 死累活地过一辈子。或他郁闷不平,不甘于受命运的安排。②“我”屡次尝试后 受挫的生气与不快,以及不信说服不了迪龙的心理。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在题目中,要求联系上下文,


可知答案可能会在上下文中。了解“憋”字含义,有两个,一是勉强忍住,二是 气不通。在本文中,第一个“憋”字所反映的内容是在上文中,即勉强忍住的“憋”, “他命中注定要像他的父亲一样在工厂的流水生产线上作牛作马,累死累活地过 一辈子。”,第二个“憋”字也是对上文的理解,,“满怀激情和抱负”的我屡屡尝 试,得到的却是郁闷和挫败,“我”受够了,但是却不愿轻易放弃说服迪龙。

13、他的作品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生活,充满生命力,字里行间又流露出迪龙的 痛苦、挣扎、愤懑和暴戾,令人感到无比沉重。

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某个句子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小问题,为什么像新 生的婴儿一样真实?为什么像死亡一样凝重?新生的婴儿代表的是纯真是新生, 死亡的凝重代表的是可怕与黑暗。由此,再看第 16 段,“迪龙的散文和诗歌记述

了他在短短的 12 年里所经历的痛苦、挣扎、愤懑和暴戾。字里行间充斥着粗俗 下流的字眼和比喻。”可见,他的作品一方面像婴儿一般真实,充满了生命力, 同时,又流露着迪龙的痛苦、挣扎、愤懑和暴戾,令人感到无比沉重。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苗青)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 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 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 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含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 屏息也听不到那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 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也轻轻含住锁 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 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的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 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 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 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 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 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 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 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扣两声,停约 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 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 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 无声响。那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eaa888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b.html

《高考语文 100篇阅读理解详尽解析(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