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莴苣》的精神分析解读

发布时间:2016-01-31 15:41: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格林童话《莴苣》的精神分析解读

要:童话是人类本能幻想的产物,是经过修饰的潜意识内容的表达,反映了人类普遍问题及对问题解决的共同见解。本文尝试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了格林童话《莴苣》中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形成与展现,并探讨其人格发展与心理治疗的方向。

关键词:本我 超我 童话

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教授贝特尔海姆在其著作《永恒的魅力: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中指出,童话故事是所有人类和无意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母题和要素来自于人们对普遍的人类问题以及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形成的共同见解。童话是大家共同分享的一种对于愿望的满足,其中采取幻想的、英雄的方式使冲突得到解决,是抽象的梦。在这个梦中,必然存在着善与恶的冲突,以及真、善、美注定的胜利。本文尝试运用精神分析的有关理论对格林童话《莴苣》中所展现的冲突与解决进行分析与解读。

1.童话的精神分析意义

1.1童话的产生与本能愿望表达

童话产生于17世纪末的法国宫廷贵族和巴黎文艺沙龙,最早被作为娱乐消遣和成人道德训诫所使用。随着宫廷贵族游戏的人民大众化,被作为缩小的成人来看待的儿童也无差别地接受最初带有暴力与血腥气息的童话传播。

格林兄弟于1806年开始着力收集整理民间童话和古老传说,再加以润色、整理,并于1817年出版了《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即《格林童话》。 当时的德国在强大的封建压迫之下,也遭受着外族侵略。在《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中,我们可以发现诸多充斥着血腥力、诲淫诲色的篇目,例如《孩子玩屠宰游戏的故事》、《蓝胡子》等,而篇幅中涉及直接的攻击与性的暗示的表达就更为多见。

正如弗洛伊德所指出,人类先天存在着性与攻击的本能冲动。梦的实质,就是在幻想中满足本我冲动的过程。而童话的产生,首先完成的是梦的工作的第一步,潜意识欲望的满足缩合、转换成用语言表达的幻想。

1.2《格林童话》的发展、修改与自我的防御

在诸多学者对《格林童话》七个出版版本的研究中发现,格林兄弟对其做了细致精巧的修改。对篇目的增删、对文本的文学性加工,都是严格遵照使其成为一本适合孩子阅读、对孩子有益的教育之书这一目标而进行的。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删除不适合孩子阅读的篇目,像《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等为众人所熟知的篇目也在人物设定上做了较大的修改。例如对主人公下毒手的在初版都是生母,而在后来的版本中则一律改成了继母。而有些直接的性的暗示也做了相应的改变,例如《莴苣》中莴苣暴露与王子的交往的原话是教母,我的衣服变小了,不合身了,这是什么原故?不言而喻,这句话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莴苣已有身孕。而自第2版以后,这句话被教母,我拉你上来,比拉王子重得多,他一眨眼工夫就到了我这里替代了。

我们发现,格林兄弟在改编整理的过程中俨然扮演了严格的新闻检查官的角色,类似于人格结构自我所开展的工作。对原本流传的民间故事中的潜意识表达进行自我防御式的检查并修饰,进而将其隐意变成为人们可接受、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自我防御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帮助本我冲动能在合乎社会道德要求以及环境要求的范围内得到适当或妥协的表达,以不至于引起巨大的冲突。

2.格林童话《莴苣》的精神分析解读

2.1 人格结构间的冲突与表达

莴苣姑娘与生俱来就代表着本能欲望满足的代价,或者更准确的说,其名字的由来已然暗示了本我与超我冲突的妥协。也是初级思维过程的一种结果。

在莴苣尚未降临人世时,怀孕的母亲特别想吃后窗巫婆花园里长得绿油油、水灵灵的莴苣,并因此而面容憔悴。为了满足妻子的需求,丈夫便翻墙到巫婆花园里偷摘莴苣。无奈第二天妻子想吃的莴苣比前一天多了两倍,丈夫只好再次翻墙去偷摘莴苣。在他刚翻进墙时,便被巫婆逮了个正着,由于害怕,他答应了巫婆要求拿肚子里的孩子来换维持妻子生命的莴苣。妻子刚刚生下孩子,女巫就来了,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莴苣,然后就把孩子带走了。

在这段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妻子对巫婆花园里莴苣的欲望是一种本能的力量,它驱使着丈夫为满足本能的力量去做出行动,在这里,丈夫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自我的角色。而童话里的巫婆拥有令世人害怕的法力,象征着超我的禁忌。当本能的内驱力冲动上升到意识,而触犯超我的禁忌时,超我的报复与惩罚便以带走孩子交换莴苣来实现。对于巫婆而言,用莴苣换来了莴苣(姑娘),这是初级思维过程的结果。在她的眼里似乎并不存在本质的不同,都是自然生长的生命、她的照看的对象,只不过是一种投注释放的方式取代了另一种而已。她不允许他人偷摘花园里的莴苣,也不允许他人接近她后来照看的莴苣姑娘。

2.2认同与超我的形成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最早起源于前性器期,而其形成则与俄底浦斯情结有特殊与密切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超我的认同是放弃俄底浦斯情结中乱伦客体关系的结果。对于女孩而言,在男孩俄底浦斯欲望中起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阉割焦虑相类似的东西,首先表现为阴茎羡慕的禁欲和嫉妒,其中还有对允许她没有阴茎而降生的母亲的愤怒,其次则表现为由希望被父亲阴茎插入并授精的欲望引起的生殖器受伤害的恐惧。

在这则童话中,莴苣姑娘自出生起便离开了原生家庭,巫婆作为主要抚养者成为了其现实中的替代母亲。在原版童话中,巫婆被称作Mother Gothel”,是德文中教母的常见称呼,意指过度保护的父母。巫婆也实质地在莴苣姑娘的成长过程充当了一个严厉的过度保护者的角色——并以近乎苛刻的严厉将莴苣姑娘带离到与世隔绝的森林深处的高塔,以保护其不与异性接触并维持贞洁。这与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管束甚为相似。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儿童的强烈的愤怒与攻击的欲望被压抑,使用认同的方式与父母保持一致,冲突化解,儿童的超我得以形成。

在弗洛伊德的观察中发现,个体超我的严厉程度不仅与儿童期父母反对其本能欲望的严厉程度相一致,而更多地是儿童自己俄底浦斯欲望中攻击成分的强度所决定。因而我们便不难理解,当莴苣姑娘与王子结合的本能冲动满足时,她会如此不小心的无意泄漏了秘密——这实际是其严厉的超我惩罚的潜意识需要的驱动。王子摔下高塔被刺丛刺瞎了双眼、在荒野里流浪以及她本人被巫婆扔到荒野里受难,都是满足超我惩罚的需要。

3.讨论:作为来访者的莴苣姑娘

作为本能幻想的结果,童话也许就这样结束了:经受过苦难、治愈的泪水,所有的悲伤都逝去,与王子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我们不经思考,如果作为一个现实来访者的莴苣姑娘,她的生活将过得如何?

早期童年经历中与亲生父母过早的分离及巫婆的严厉抚养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是在婚姻生活中安全感的极度缺乏,在莴苣姑娘的内心可能深藏着对自我的一种低价值感受。从童话里看,莴苣姑娘所采取的自我的防御方式主要是认同,例与抚养者巫婆的认同,造成了王子的失明。而过多的认同会导致自我的迷失,造成神经症性的影响。

也许,只有当其真正修复了与亲生父母的关系,或者在婚后的生活中,与更多的人的接触、丰富其内心的体验与认知,莴苣姑娘的人格才能得到整合,与王子真正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舒伟,丁素萍.20世纪美国精神分析学对童话文学的新阐释.外国文学研究.2001.第一期.123-128

[2]查尔斯·布伦纳,杨华渝等译.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7,106-138,162-182

[3]杜燕萍.童话教学中的精神分析诠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7,3卷第4,48-49

[4]Maria M. Tatar, The Annotated Classic Fairy Tales .Norton .2002. 11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fc54ce30b4c2e3f562763b5.html

《格林童话《莴苣》的精神分析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