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 雕 制 作 与 欣 赏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



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共青希望学校二零一一年十一月

.



.

山亭区徐庄镇共青希望学校
(一)活动成果
在《山雨》《山润》《山韵》课程的采集过程中,学校老师们细心地发现农家院落、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树根、树疙瘩,被山民们当柴禾烧掉怪可惜的,于是捡回几件,课余之间做了几件粗糙的根雕作品,此举恰恰触发老师的灵感,让根雕艺术走进课堂,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体验到创新的成功与快乐不正是我校最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吗?因此开展简便易行的根雕创作活动符合学生的精神需求,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同时,根雕艺术是发现和利用木本植物根部的自然美又加以艺术处理的、天人合一的造型艺术。它历史悠久,既实用又美观,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另外,学生在根雕创作过程中需要综合生活经验和美术、历史、自然、文学等各学科知识,才能够取得包括构思、立意、命题等过程的创作活动的成功,这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所以我们认为,根雕艺术的价值在基础教育领域亟待开发,作为我们农村学校正可以就地取材,托农村资源,将根雕艺术纳入校本美术课程,开展根雕美术教学活动,以促进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
于是学校立即成立根雕制作课题研究小组,带领全校师生走进根雕世界。我们在本校选择高年级各班爱好根雕的学生组为一个班,58人。这个班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同,程度参差不齐。但是农村的学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对自然界的认识比较多,动手创造的兴趣大,想象力丰富。而且有共同的爱好。
;.

.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造、实践、探究兴趣的培养,在实践探究中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抒发个人情怀。在进行实践中我们时刻注意对学生的培养,对根雕艺术及当地资源环境深入研究,考虑可能会出现的种种困难。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做了充足的准备,特别是在教学的初期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好的实践探究材料,和他们一起实践创造,安排实践探究的有效步骤。同时重视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和适应性。对一部分学困生重在培养他们的实践探究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里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就引导我们的学生去自己发现,主动去创造,去体验自己的独特经历。
备好课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我们根据班级学生和新课标对探究的要求,深入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备课以学生创造想象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审美为核心。这一环节,我们认真考虑了学生的能力,设计多种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创造想象方案,供学生参考。在后期,开始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设计一些他们喜欢的根雕作品,教师的工作是参与指导引领分享他们的成果,肯定他们的能力。上课时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创造,小组研讨后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在课外的辅导中,我们以引导学生如何观察想象为主,改变过去那种知识点的输灌强化。教师尽量创造条件,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欣赏古今各类优秀的根雕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要指导学生根
;.

.
据树根的形态、纹理、节疤、凹凸、曲线、窟窿等天然殊机异态,进行大胆的联想,经过前后反正、颠来倒去地观察、权衡,因材施艺、以势造型、勇于创新、不落俗套。最好让学生互助合作,集思广益,寻求最佳的创作方案。
在近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根雕教学模式:1.收集。我们组织学生走进自然,收集根雕原材料。大自然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根,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原材料。一块自然根不经加工就是一件根艺作品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但具有自然美的根材却是极其丰富的,到处都有。能否发现它的美,这取决于人们是否留心及审美能力如何。不细心的人一般是视而不见其美,引不起注意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观察,时时留意,处处留心,走亲串友时,田间劳动中等都可能有意外的收获。在山坡上、道路旁、梯田边,从农家的柴火堆和园林丢弃的桩头、废根中也能挑选到上佳的根材。同时让学生注意积累收集根材的经验,比如:有的根材表面虽已腐朽,但内里坚实且富于变化(如槐树根),剔除腐朽的部分后会呈现出美妙的造型和纹理。有的根材
半埋于泥土中,露在外面的部分形态很平常,但拔出树根后会发现埋于土中的部分造型十分独特。总之,积累了丰富的根雕素材,才能保证根雕创作的顺利进行。
学校先后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收集了2000余件根雕原材料,就这样,全校师生一点一点的收集,一点一点的积累。许多学生在收
;.

.
集的过程中喜爱上了树根。
2.制作。接下来就是指导学生对收集来的根雕原材料进行去皮清污、构思造型、雕刻打磨、清污上色。要求学生因材施艺,以势造型,互助合作,勇于创新。在长期的制作过程中,师生们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制作方法:去皮清污:去皮的方法有两种:鲜剥法和浸泡法。期间要小心处理,不要损伤根材和破坏纹理。·构思造型:选到一块具有自然形态美和创作价值的根材时,先不要急于动手雕刻,应根据生活经验,仔细琢磨,观察其造型,确定创作主题。在制作时要贯彻“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制作原则,围绕着主题思想的要求,巧用心计,合理取舍,因材施艺,做到巧藉天然,美有所用。·雕刻打磨:构思好后,就可动手加工,避免破坏它原有的色泽和纹理。·去污上色:上色的原料是清漆,反复在根材上涂3遍即可。
通过根雕制作,学生掌握了根雕的制作方法与技巧,既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又体验到了创新的成功与快乐。
3.命名。好的根雕作品配上好的名字,可为其增色不少。我们引导学生以千奇百怪的树根为载体,联系自然景观、现实生活、艺术作品、影视故事、历史故事、寓言童话故事、诗歌小说等艺术形象,运用夸张、幻想和抽象等手法对所选定的根材作全面而细致的观察,巧妙构思,借其形态、纹理、节疤、凹凸、曲线、窟窿等天然殊姿异态,进行虚实结合的大胆设想。并善于从平凡中找非凡,逐步确定创作的整体形象。从而对创作出的根雕作品进行巧妙命名。
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如《勇士》《情交》《师生情》《神虎望月》《鹤舞奔牛》《金凤饮茗》《呵护》《鸵鸟》《雄鹰》等
;.

.
400余件根雕艺术作品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4.作文。为了让根雕制作发挥更大的效益,我们就把它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同学们渐渐的都能把搜集的感受、制作前的构想、制作的程序、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和制作后的感悟等较条理的表达出来。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学生慢慢喜欢上写作,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了。
5.展评。学校还定期举办学生根雕作品及作文展览,获奖的同学就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选材、制作、构想等。这样学生不但能做,而且能说出自己的想法,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给予适当的物资奖励,让学生真正体验创造的成功幸福和喜悦。
返璞归真,亲近自然,是当代人的渴望与需求。根雕的制作,正是、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新的
教学内容。学校美术组的老
师集中全校师生的智慧,发挥农村自然资源的优势,把根雕艺术引进课堂,编写了《根雕制作》课程;并布置全省最大的校园根雕展室,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校学生制作根雕的图片、新闻
先后在山亭电视台、枣庄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在枣庄市首届中小学生“小哥白尼杯”实践与创
;.

.
新技能大赛中,我校的根雕制作课题《让根雕艺术走进山里娃的心灵》,荣获优秀组织奖,马运琳等同学也获得了个人奖励。吸引我区众多学校前来考察学习,在市、区素质教育督导检查中得到领导的高度赞赏。201048日我校成功举办了山亭区素质教育现场会。
在校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明确提出了“四多”。即要求校本课程教学中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点思考问题的时间,多一点知识消化反馈的余地,多一点进行活动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环境。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校本特色课程真正成为山区孩子快乐成长的沃土。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我们先后成功开发了《山雨》《山润》《山韵》《根雕制作》《奇石搜集与审美》等课程。根雕制作课题《让根雕艺术走进山里娃的心灵》获省级实验研究课题。
(二)下月的措施
过去的成绩是可喜的,不过我们对下一步的活动更是信心百倍:1、我们将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根雕原材料。
2、利用每天课外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根雕原材料进行打磨、清污、上色、命名等
3、我们还将举办一次作文竞赛,以根雕制作为主题,把自己搜集、制作、命名等制作根雕的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感及收获等写下来。评出优秀作文给予一定奖励。
4、同时,还将根
;.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ffd1b7fa7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b.html

《根 雕 制 作 与 欣 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