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新起点,新未来”及“卷柏”-2021年高考语文最新作文模拟题解析范文馆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新起点、新未来”主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为了让高一新生顺利开启崭新的学习生活,南粤中学将举办成长分享会,拟邀请一位优秀的高三学生,做主题为“新起点,新未来”的发言。该校高三年级学生会提出了三名人选。
文佳,进入高中后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她与同学合作的模拟政协提案在“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表现出色,被带到了全国“两会”,倍受社会瞩目。刘江,痴迷于程序设计,在学习高中课程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成功申请了一项国家专利,多所高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张晓,出生于中医世家,早已立下从医志向,为考上最好的医科大学,他全身心投入学习,高中三年的成绩一直居年级前列。
作为高三学生,你认为哪位同学更合适在成长分享会上发言?请给南粤中学高三学生会写一封信,推荐其中的一位同学,表达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标准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由四个小段落构成:
第一段,为背景叙述。南粤中学将举办一次成长分享会,准备邀请一位优秀的高三学生,做主题为“新起点,新未来”的发言。在这一段落中,最重要的是这次分享会的主题。考生要明确这场分享会的面向的是高一新生,对高中三年生活或多或少有点迷茫的,有点不太适应。如何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前行,激扬青春,既是高一新生的困惑,也关系着分享会要给出的答案。这为第二段作了铺垫。
第二段,是三位候选人的基本情况介绍,各有千秋。文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刘江痴迷于程序设计,并成功申请到国家专利;张晓早已立下学医志向。可以说,这里三个人都散发着魅力,每一个人的“履历”都是令人欣羡的。无论谁最后上台发言都不会有异议,所以选谁不重要,关键是能说出个所以然了。
第三段和第四段,是写作任务和写作要求阐述。考生要给南粤中学高三学生会写一封信,推荐其中的一位同学,并阐述理由。所以这篇作文外在的形式是一篇推荐信。
这篇作文,难度最大的地方不是选择一位合适的候选人,也不是说出一两点比较合理的理由,而是么把视野扩大,把立意挖深,既立足于推荐合适人选,完成了写作任务,而又能写出更深层的内容来。
1

以文佳为例,这位童鞋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早已立下从医志向”,思想多成熟的孩子呀。这让人想起那句熟悉的话来:一生只为一事儿来。事实上,明确的目标与不懈的努力是实现理想的不二法门。很多时候,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要看在成长阶段埋下了一颗什么样的种子。
回到这篇作文写作任务上来,出题人难道只是希望我们推荐一个确凿的人吗?肯定不是。表面是推荐合适人选,实际上是作出一种价值选择和榜样示范,这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想到一篇时评,留给大家更多思考:
这两天,北大清华毕业生去街道就职的新闻在朋友圈刷屏,而另一条被顶上热搜榜的话题“一些年轻人怎么活得这么累”则成了一些网站热议的焦点。几个看似不相干的话题却折射出当代年轻人普遍的尴尬与窘境。提出疑问的人们恐怕也没有察觉,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每一代中国年轻人与时代的赛跑,他们肩负着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用一代代的努力让中国悄然崛起。
1.文佳:综合发展,素质成长2.刘江:兴趣作帆,向梦远航3.张晓:志存高远,行之不懈
志存高远,行之不懈
南粤中学高三学生会:
展信佳!我是本校的一名高三学生,得知我校将邀请一位优秀的高三学生在成长分享会上进行“新起点,新未来”的演讲,帮助高一新生顺利开展新的学习生活,在这里,我很荣幸能向贵部门推荐张晓同学。下面,我将阐述几点推荐的原因。
首先,我认为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未来”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最近,一条“一些年轻人怎么活得这么累”的热搜话题,成了网络热议的焦点。“年轻人”本意味着“青春”和“活力”,可是如今为什么在这里折射出的却是他们的尴尬与窘境?我想,“没有目标”就是最好的答案。这些迷茫的年轻人们,把本应为目标而努力的奋斗过程,变成了没有目的的重复劳动。这才是他们疲惫的源头。张晓同学出生于中医世家,很早便立下了从医的志向。俄国著名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目标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方向支撑,张晓同学才拥有了那些年轻人丢掉的“青春”与“活力”。
2

其次,有目标,更要有行动。美国首屈一指的个人成长权威人士博恩·崔西说过:“要达成伟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诀在于确定你的目标,然后开始干,采取行动,朝着目标前进。”目标是帆,行动是桨。考取北大考古系的留守女孩钟芳蓉的经历正好印证了这句话。许多人认为,她选择考古系是一时脑热,但她却在采访中说道,选择考古系是因为受到了敦煌研究院原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钟芳蓉不仅在做选择时经历了一番深思熟虑,也为这个目标做出了切实的努力,才能最终圆梦北大考古系。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而播下一种性格,便能收获一种命运。行动决定命运不外乎如是。
要目标,要行动,但这依然不够!如果没有不懈的坚持,也一样很难实现对未来设立的目标。从寒窗苦读的学子,到耕耘不辍的科学家,再到奔赴一线的战疫者,这种身份的转变和理想的实现,少不了陈薇院士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张晓同学为了自己的学医目标,行之不懈,保持优秀,从未放慢追逐理想的步伐。他们都有着“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般蹀躞,以此为归”的坚持力,怎么不令人动容。
有努力,没有目标,就像在大海中失去航向的船只,徒增迷茫;与之相反,有目标却不曾为之付出努力,空余灯塔,就会失去了它曾经的意义。有目标,有行动,更要有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我想,这便是我推荐张晓同学的原因。
愿我们大家都能如张晓同学一样,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我们国家正需要这样的青少年,愿中华民族的未来有更多这样萤烛末光的青少年们,增辉日月!
最后,希望学生会能够采纳我推荐张晓同学在成长分享会上发言的建议。谢谢!
推荐人:南粤中学某高三学生
20201012
“卷柏”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种叫“卷柏”的植物,它的奇特在于,它会“行走”。当它感受到水分不充足的时候,就会把根拔出来,卷成一个圆球。由于体轻,风会把它吹走,当遇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它会迅速地把根扎下去,暂时安居下来。
一位植物学家做了个实验,将卷柏周围用挡板围住。于是,当卷柏又“行走”时,被挡板阻挡,它只好又回到原地。如此几次之后,卷柏认清了这个事实,也就在原地扎根了,再也不“行走”了。它打定了心思不走,便将根深深扎进土壤里,长得比任何一段时间都要好。
对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结合内容及含意,阐述你的看法。

3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要读懂“材料”。
这是一则相对传统的寓意型材料作文,侧重对材料的准确解读,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乃至主旨,并由此立意、构思、行文。换言之,材料只是提取观点、确立主旨的依据,只要扣住你所提炼出的观点写作就被视为符合题意或切合题意。比较而言。它与情景式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这种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相对比较宽泛,限制性不强,强调“形似”而情景式任务驱动型作文往往更强调“就事论事”偏重“形似”且“神似”。
首先,就本则作文试题而言,从照题目要求出发,如果立片言以居要,蔽之以一字,那就是“变”:第一自然段是卷柏“自身寻求变”。对当下状况(“水分不充足”)的不满、离弃抑或是逃避实际上就是对新现状(“水分充足”)的渴求、奢望和追寻。由此可以命意:不受羁绊,自由追求。
第二自然段是“外力强制变”。这个外力就是“挡板”。而第二自然段比第一自然段,无论在分量、比重,还是在终极性结果方面都显得重要许多。若再对第二自然段进行细致分析,则可概括为“五变”,依次为“环境变”(“一位植物学家做了个实验,将卷柏周围用挡板围住”)、“行为变”(“当卷柏又‘行走’时,被挡板阻挡,它只好又回到原地”)、“思想变”(“卷柏认清了这个事实”)、“习性变”(“便将根深深地扎进土壤里”)、“效果变”(“长得比任何一段时间都要好”)。由此可以命意:心摆正,让心安定,才能更好生长。
其次,综合整个材料,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不难找到稳妥的立意角度:1.与其逃避环境不如改变自我。2.置之死地而后生。
最后,应该看到,材料的倾向性还是比较明显的。围绕“行走”,第一段强调“行走”,跟着“感觉”随意走,其结果是“暂时安居下来”;第二段则是“打定了心思”“不‘行走’”,其结果则是“长得比任何一段时间都要好”。——材料用意是不是已经明确了?
二要明白“要求
这里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界定了你阐述看法的对象或范围,即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且用“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再次强调材料的价值,换言之,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就是离题至少是偏题;
4

二是要求“选好角度”,意即角度很多,但有优劣之分,需要你做出明确的选择方可。其他常规要求不再赘述。
再来说说审题偏差问题。
在此宏大的框架之内,可殊途同归地表述出字面各异的命意。而考生立意的偏颇形形色色,实质只有一点,那就是看不透材料的本质,抓不住材料的内核。具体表现为如下三点:
第一、顾此失彼,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如:将材料立意为——借助外力,专心、专注、专一,浅尝辄止,基础重要等等,这或是由抓住第一段丢弃第二段,或是抓住第二段丢弃第一段所致。
第二、束手就擒,尽显被动屈就色彩。如:有同学将立意确定为“既来之,则安之”,流露出的是一种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在弘扬正能量方面显得力量薄弱。
第三、解读粗疏,分辨概念马虎大意。有同学将立意确定为“选择”,须知“选择”是一种带有自主性的行为,而第二段“被挡板挡住”之后的卷柏,已经没有主动选择的可能了。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被逼入绝境。
白居易曾提出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我们考生写应试作文也一定要顾及文章济世匡时的功能,要高扬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励志、劝学、向善、敦品为着眼点,拓宽广度,挖掘深度。这样才能写出较高品位的考场作文来。绝不能疏于经营,胡乱草率从事。要想在主题上趋向丰腴饱满而规避干瘪空洞,就得考虑内容因素的多元与对立,黄果树瀑布之所以壮观,就因为有巨大的落差。不妨在拟定题目时,着意在二元对立因素方面出彩,比如上述“与其逃避环境不如改变自我”中的“逃避环境”与“改变自我(适应环境)”、“置之死地而后生”中的“死”与“生”都构成落差与映衬,比照与对立,这样一来,文章中也容易在举例论证时,构成正反对比,彰显自己的观点态度,以收到旗帜鲜明之效果。

01用生命书写勇者无敌
勇者是无敌的,但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勇者,必须像孟贲一样,具有置生命、官位、万贯家财于不顾的勇敢,将用生命书写“勇者无敌”的灿烂与辉煌。
勇者,是懂得舍生取义的英雄。英雄是在关键时刻逞出来的。甲午海战中,被日军偷袭的北洋水师狼狈不堪,但军队的斗志并未被击垮。当“致远”号身中九弹,船身倾斜,仍在丁汝昌的指挥下全速冲向日本旗舰时,勇者的精神瞬间暴发出来。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儒家的舍生取义”精神,却彰显无疑,同
5

时也暴露出大清王朝积贫积弱的国情。面对列强,我们不仅需要勇者,更需要智慧,我们应该改革弊端,强大自己,才有制海权,才有话语权。因此,正如麦克阿瑟所说:在战场上,“只有勇敢的人,才配活着”
勇者,是敢于破釜沉舟的强者。有一副对联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雄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它揭示了勇敢顽强精神的真谛。齐楚白勺之战时,齐桓公见楚国兵马多于己方,且长勺地处楚国境内,对楚国地形十分有利,如果打持久战,自己终会寡不敌众。于是齐桓公下令,每名战士只得携带三天的口粮和兵器,其它的杂物全部抛弃。将士们见自己若不在3内取得成功,必将挨饿受冻,便都做好了决一死战的决心。次日,齐桓公亲自督战,一鼓作气,将楚国打败。自此扭转了楚强齐弱的情况。从此走上称霸诸侯的道路。可见,勇者成为强者,还须具备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胆量干劲。
勇者,是舍弃万贯家财的智者。勇者需要智慧的辅助,才能成为英雄。90年代亚洲经济危机,刚刚起步的三星集团面临巨大的压力。最黑暗二年,三星集团资金池一度见底,在艰难境况下,集团号召员工捐出自己家的金银首饰,帮公司渡过难关。上至总裁,下至普通职员,纷纷出力,使公司得以继续运转,渡过了那最黑暗的时期,成为今天世界电子产品巨头。勇敢、强悍,不是莽撞和硬拼,头脑发热,而是善于运用头脑,理性和智慧地处理问题,化解矛盾,走向成功。所以说,生活需要的是勇者,而真正的勇者是敢于善于运用智慧,理性地处理问题的人。
综上所述,倘若没有丁汝昌的舍生取义的勇气精神,北洋水师的伤亡会更大;倘若没有齐桓公那“破釜沉舟”的一计,齐国也许无法成就千秋霸业;倘若没有三星员工理性的相助,苹果也许将会独占鳌头。但所幸的是,世界上没有倘若。因此,成功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理性和智慧。勇者无敌,狭路相逢勇者胜;智者无敌,对手如林智者赢。

02心若有向,何必随风
《诗经》有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一个清醒者,即使自己不被理解,忧愤难安,然而心底沉稳已有答案,不需要别人勉强苟同。这份心底沉稳,多像是已打定心思不再随风而去的卷柏的信念。一切只因心中有了方向,便不再难安,便心底沉稳。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深沉地,坚定而又执著地从汪国真笔下涌,喷发着令人心惊而又难忽视的力量,这是他的《旅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旅程。“垂下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垂下,将自己的心沉稳;扬起,将自己内心的信念与方向化作高高扬起的旗帜!生活的旅程并不困苦,且本就如此,打定心思,像不再逐风的卷柏,在坚实的大地上深深扎根,完成一场人生中不同寻常的旅程。
6

“如何才能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轻轻地,深情而又伤感地在席慕蓉笔下缱绻着,像汩汩的泉水,轻柔美丽而又令人感到清冷。她有了自己的目标,用最美丽的时刻遇见一人。于是,她沉稳内心,“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最终以《一颗开花的树》的面貌,长在她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她前世的盼望,颤抖的叶更是她等待的热情。我想说,她是幸福的,因为她有着内心坚定了的目标,并朝着那个方向大步前进。这走的每一步,都像打定心思向下扎根的卷柏;这走的每一步,都像是通往幸福的阶梯。即使被她“无视地走过”,即使花瓣凋零,心碎满地,但这朝着目标方向大步向前的心悸与执着,将带给她永生难忘的幸福。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无奈地,悲凉又凄清地从徐志摩笔尖划过,像是寒冬的一道冷风,尖刀般在心头割过一道伤痕。他是一片云,盲目又茫然地飘荡在广阔深远的天空,谁也抓不住他,他是一个《偶然》;然而,他也没有抓住任何人,因为他是一片云,游荡在没有方向的天空,追逐着自由,却失去了所有。这像随风而卷、不愿永久安稳的那株卷柏,看似无拘无束,回头却发现,不断追逐的人生是多么荒凉。”都是因为一路上,一路上,大雨曾经滂沱,证明你有来过。“磅礴地,感人而又迷离地唱出的,是来自林夕笔下的《百年孤寂》追逐不属于自己的方向,走过大雨滂沱,最终也是无解。当我闭上眼再睁开眼,只看见沙漠哪里有什么骆驼?”追得越高,贬低得只有自己;扎下根,或许那一寸天地有自己的幸福。
人生有太多的路要走。盲目地随心而动,随遇而安,也许有片刻的美好,最终只能“风过疏竹,雁渡寒潭”,一切归于空寂;但如果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不随性妄动,也许有片刻难熬,但最终收获的,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美好世界。

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0d5d6a3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f9.html

《专题01 “新起点,新未来”及“卷柏”-2021年高考语文最新作文模拟题解析范文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