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9-06-02 06:21: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课外文言文阅读

1.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逐走】竞跑,赛跑。逐,追赶。 【入日】追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足】够。   

【北】向北。 【大泽】大湖。    【道】中途,半路   【弃】遗弃。

【邓林】桃林。   【夸父追日(成语)】比喻决心大或不自量力。 

2.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战国策》

[ 注释 ] ①——搜求,寻找。        ②无敢——不敢。
长(zhǎng首领。这里用作动词,当首领。   ④违反。命命令,志。

不信——不老实,说话。  ⑥——跑,逃走。 ——对的。      

——于是,就。 ——害怕。

揠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落。       

       --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是吾剑之所从坠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从表达方式上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 ),最后一句是( )。

5.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6.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子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文中的 字解释。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1.解释加点字

入学舍( 默记( 如此(

若不见 父怒之( 不听其所为(

2.翻译句子

王冕者,诸暨人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原因是什么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解释加点字

席而菱( 欲以热也(

2.翻译句字。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鼠画逼真

原文: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着,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释:

东安:县名,现在湖南省衡阳一带。 善,精通,擅长。

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 轴:画卷

邑令:县令。

漫:漫不经心,随便。

旦:早晨。

必坠地:总是落在地上。

怪之: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怪,认为••••••奇怪,感觉奇怪,此处形容词做动词,意动用法。

物色:察看;观察

逮:等到,及。

踉锵:形容猫跳跃捕捉的样子。

然:这样。

为:是。

方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也。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问其故(2)。

一儿曰:我以(3)日始出时去(4)人近,而日中(5)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6),及7)日中则(8)如盘盂(9),此不为(10)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11),及其日中如探汤(1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13)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4)!

注释:(1)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认为。

4)去:离。

5)日中:正午。

6)车盖:如今雨伞,顶篷呈穹隆状,称为车盖

7)及:到了。

8)则:就。

9)盂:圆者为盘,方者为盂。盂是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0)为:是。

11)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12)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

13)决:裁决,判断。

14)孰为汝知乎:谁说你智慧多呢?孰:谁。为,同,说。汝,你。知,同,智慧。

小学课外文言文阅读译文

1.夸父追日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2.狐假虎威

[ 译文 ]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 寓意 ] 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揠苗助长

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刻舟求剑

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1 自:从。 是:这。

2 船已经前进了,而剑不能前进。像这样寻找剑,不也太愚蠢了吗?

3 记述; 议论。5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更加具体地楚国人的死板、愚昧。

6 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考虑情况的变化,按照事物的发展来办事。

郑人买履

译文: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走到走到集市上去买鞋子时,忘记把量好的尺码带在自己身上。他拿起鞋子,才想起,说: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 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的人。先自己测量自己的脚。然后把尺子放在他的座位上。3 不要墨守陈规,按教条办事,要知道变通,摆脱腐朽思想的束缚。

4 代词,指尺子; ……去; 代词,指尺子; 代词,指尺子; 代词,指鞋

王冕

1 :偷偷地; 辄:就; 痴:形容极度迷恋某种事物; 恬:坦然; 挞:用鞭子打。 曷:同,怎么,为什么。

2 王冕是诸暨县人。

一到夜里,王冕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读书。 3 吃苦耐劳,勤奋学习。

北人啖菱

1 啖:吃。 出:驱除。

2 菱是在水中生长,而他说是在土中生产,这是本来不知道的事情却硬说自己知道。

3 自己不懂的事物,不虚心求教,反而自吹自己知道,结果闹出笑话,充分反映出这个北方人的愚昧。(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鼠画逼真

译文: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做画,作了一幅题材为老鼠的画,献给县令。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地。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落在地上,而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到这时候,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得很逼真的,值得爱惜

方仲永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的时候,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两小儿辩日

译文.

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13f605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dc.html

《小学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