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语文2 找春天(教案)

发布时间:2020-02-29 20:57: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 找春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生字,会写“春天、寻找”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

正确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师生同唱歌曲,想象歌曲呈现的画面。

2.(课件出示春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联系上学路上观察到的景象,说一说春天有哪些独有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导学: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教师配乐范读)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1)字音:“寻、掩、探、嫩、鹃”都是前鼻音,“遮、触”是翘舌音。

(2)识记方法。

①比一比,加一加,猜字谜。

◆比一比:脱—说 袄—被 探—深 鹅—鹃 解—触

◆加一加:女+古=姑 扌+大+电=掩 角+刀+牛=解 角+虫=触 木+土=杜

◆猜字谜识字:◇一羊长得丑——羞 ◇竹当货币来支付——符

②分类呈现,通过理解词义来加深对生字新词的识记。

A.(课件出示词语:棉袄、嫩芽、音符、杜鹃)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组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识记生字“袄、嫩、符、杜、鹃”。

(课件出示棉袄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各种棉袄,强调衣字旁的字与衣服有关。

嫩、符 (课件出示多种植物嫩芽图)让学生猜一猜、辨一辨,增加其感性认识;(课件出示各种音符图)让学生认一认,如果学生较陌生,可稍加讲解,然后把嫩芽图和音符图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点点嫩芽”和“音符”有什么相似之处?再回到课文中,读一读“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这句话。

杜、鹃 (课件出示杜鹃花、杜鹃鸟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识记字形。

B.(课件出示词语:探索、触到、遮遮掩掩、寻找)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组动词,识记“探、触、遮、掩、寻”。

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早春的小草,做“慢慢探出”的动作,体会“探”中所内含的新奇感。

引导学生用手指轻轻地触一触自己或同桌的脸颊,感受“触”的轻、快。

遮、掩、寻 同桌合作做“遮、掩、寻找东西”的动作,识记字形。

3.回归课文,在朗读中强化识字。

(1)出示句子,检查自学生字的情况。

①我们几个孩子掉棉,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找春天。

②春天像个害的小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③小草从地下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④树木吐出点点芽,那是春天的音吧?

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⑥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到了她。

⑦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2)指名分别读句子,检查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

(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三、明确要点,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齐读,并口头组词。

2.(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解书写要点。

注意“冫”和“氵”的区别。“中”字第一笔竖在竖中线左边,最后一笔长竖在竖中线右边。

上小下大。为了使上下对称平衡,结构紧凑,“寸”的横要稍微写长一点儿。

左右相平。注意“女”字做偏旁时字形的变化。

女字旁的提收笔在横中线上;“良”的最后一笔在书写时要收敛点,不宜太舒展,捺写舒展,捺脚高。

“口”字靠上,“土”中的两横注意排列均匀,最后一横延伸至“口”的下部。

“木”字做偏旁时,捺要变成点;“卯”起笔要略低于“木”字,第三笔是撇,末笔竖收笔低。

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艹”横长盖下,第七笔的笔画名称是“横折折折钩”,末两笔大体平行。

左窄右宽。“兆”字先写撇再写点、提,竖弯钩的弯稍短,撇止于横中线上,点在横中线稍下。

上半部分舒展,包住下边。“木”的竖稍微写短一点儿,写在竖中线上;“口”整体偏左。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集体评论后学生再练写,同桌互评。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扫清了字词障碍,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快去试一试吧。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速度慢一点,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8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完后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释疑解惑。

(1)课文的题目是“找春天”,课文中的孩子找到春天了吗?他们都找到了些什么?课文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春天?

(2)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做好记录。

(3)由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及时予以鼓励、表扬。

4.教师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听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闻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触到了春天的什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本课时所学知识,还可以通过师生互说共同复习所学知识。

2.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大自然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把自己的发现拍成照片或用笔记录下来。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2.能说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重点

指导读好课文的语气和重音;能说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巩固。

(1)玩“找春天”游戏:教师将写有14个会认生字的花形卡片打乱顺序后放在一边;再将写有14个会认字拼音的叶形卡片打乱顺序后放在一边。教师说出一个音节,让学生上台找出对应的拼音、汉字,并准确读三遍。

(2)指名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朗读,其余学生写出相应词语,组内互评互纠,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几个孩子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双手触摸,终于找到了春天,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1、2自然段,体会孩子们的心情。

(1)自由读第1、2自然段,思考:

①“我们”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寻找春天的?(急切。)你是从哪些词语、句子中体会到的?(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脱掉、冲出、奔向。)

②“春天来了!”这个句子为什么要说两遍?(连用两个感叹句,以欢呼起笔,突出了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喜悦的心情。)

(2)朗读交流。

①谁来读这两个自然段?(指两名同学读)

②学生交流,说一说:他们俩谁读得好?为什么?

③教师指导:第1自然段用连续两个“春天来了!”表达了孩子们无比激动、喜悦之情,朗读时语速稍快,声音响亮,读出孩子们兴奋的心情;第2自然段,抓住“脱掉、冲出、奔向”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我们几个孩子”去寻找春天时那份无比急切、激动、兴奋的心情,朗读时语速较快,重读这几个词语。

2.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早春的特点。

(1)自由读,想一想:你喜欢这段话吗?为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

①这段话写得真有趣,把春天比作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A.指名做一做“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动作。

B.联系生活中害羞的小姑娘的情状,指名说说春天为什么像“害羞的小姑娘”。(因为春天刚刚开始,一切呈现的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景象。)

②“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两个叠词用得好,既写出了早春景物变化细微的特点,又让读者对“寻春之旅”充满了遐想。我还知道很多这样的词语,如:蹦蹦跳跳、来来往往、开开心心等。

(3)指导朗读:朗读时头脑里要有“害羞的小姑娘”的画面,两个叠词读得轻而缓。“找哇,找哇”,并列反复,重音落在“找”上,语气词“哇”要读得气息深长,读出“找哇,找哇”所蕴含的耐心与期待之情。

3.学习第4~8自然段,感悟春天的美好。

过渡:孩子们仔细地找哇找哇,春天这个害羞的小姑娘到底藏在哪里呢?

(1)学生自由朗读第4~7自然段,想一想:孩子们在哪里找到了春天?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自由交流。

①读读这4个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自主交流。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等词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画面。

③启发深入思考:

A.为什么说探出头来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将草芽和眉毛的图片放到一起,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短而细小。)

B.早开的野花是什么样子的?(抓住“一朵两朵”体会早开的野花十分稀少,很难发现;再引导学生想象野花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样子,理解野花的明媚。)

C.树木吐出的点点嫩芽又是什么样子的?(将树木逢春初吐的芽苞图与音符图做比较,体会树木吐出的一个个嫩芽就像一个个音符。)

D.“解冻的小溪”是什么样子的?(视频播放冰冻的小溪解冻,溪水欢快流淌的片段,再播放婉转、悠扬的琴声的音频,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溪水活泼而不张扬的特点。)

④学生齐读第4~7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早春的画面。

朗读指导:第4~7自然段,四段4个疑问句,均读出疑问的语气,突显出孩子们找到春天后又惊奇又喜悦的心情。根据这组句式的特点,重音分别落在“眉毛、眼睛、音符、琴声”4个词语上。怎么朗读好重音呢?

①用温柔绵长的声音把“眉毛”轻读、轻吐出来,“眉”的读音拖长,“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表现出小草青青浅浅、稀稀疏疏的样子,给人以美好、亲切的感受。

②早春的野花十分稀少,藏在草丛里很难发现。为了表达发现之后的喜悦之情,可以把“眼”的读音拖长,“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

③用“音符”形容嫩芽,说明嫩芽初发,比较小。读这个词时,“符”的读音可拉长,尾音上扬。

④读“琴声”时,“声”的读音拉长,尾音上扬,表现小溪的欢快。

小结:“我们”找哇,找哇,找到了春天的“小草、野花、嫩芽、小溪”,还通过想象画面,把这些景物想象成春天的“眉毛、眼睛、音符、琴声”,多么美妙啊!

⑤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口语训练。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或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⑥合作朗读,男生读前半句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女生读后面想象的句子。

⑦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过渡:春天除了藏在小草、野花、嫩芽、小溪里,还会藏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还会找到更多春天的足迹吗?

(3)教师引导朗读第8自然段。

①学生自由读,同桌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

②重点探讨。

A.“看、听、闻、触”这几个动词有何作用?(这几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我们”是如何找到春天的,同时也说明春天是有色彩、有声音、有形体的,生动、形象。)

B.“荡、摇、叫、笑”表现了什么?(春天的活泼可爱和充满生机。)

C.句末的省略号有何作用?(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告诉大家春天已经到来,就在我们身边,呼吁人们快去寻找春天,同时也与课题相呼应。)

朗读指导:通过重读“看到、听到、闻到、触到”,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孩子们急于分享、想大声告诉全世界的心情。

内容拓展:由这几句话,老师想到了一些诗句,一起读一读吧。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红水暖鸭先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⑤春天只在这些地方吗?试着用“她在……”的句式说一说。

示例:春天来了!她在田野里长,在小树上摇,在菜地里笑,在小燕子嘴里叫……

4.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外实践,作业设计

1.以“我眼中的春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从下列任务中任选其一,然后组成小组开展活动。

读春天:朗读、积累有关春天的诗文。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际,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一唱春天的歌曲,演一演发生在春天的故事。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学片段

◆寻找春天,感悟美好(教学重点)

师:春姑娘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能发现春姑娘的踪迹。当我们发现她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会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哪儿找到了春姑娘。(生读)小朋友已经知道春姑娘藏在哪儿了吗?

生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生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

生3: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就像是春天的音符。

生4: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

生5:春姑娘还藏在柳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里。

师:(适时给予恰当的肯定和引导,并板书:小草、野花、嫩芽、小溪、柳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春姑娘已经被同学们找到了,她很高兴能和同学们见面,所以她带来了一首歌送给同学们。(播放歌曲《找春天》)让我们一起用美美的声音读课文第4~8自然段,谢谢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美妙的歌儿。

生:(激昂地)好。(富含感情地朗读)

师:“我们”已经找到了美丽的春姑娘,“我们”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触到了春姑娘的什么?

生1:“我们”看到小草已经发芽了、花儿开了、柳枝绿了、溪水解冻了、鸟儿们飞回来了。

生2:“我们”还看到桃花、杏花开了。小朋友们在春天里放起了风筝,他们可开心啦!

师:你们的眼睛可真锐利!

生3:“我们”听到了鸟儿们清脆的叫声,还有溪水叮叮咚咚的流淌声,它们好像在合唱呢!

生4:“我们”闻到了花儿、草儿、树儿散发出来的春天的香味儿,“我们”甚至还闻到了鸟味儿。

生5:“我们”触到了春天的柳枝、溪水、花草,还有春天蒙蒙的细雨、柔柔的微风。

师:你们说得棒极了!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吧!

赏析:这是个典型的“找春天”的教学活动,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紧扣“找”字,设计精练合理的引导和精彩的鼓励话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能很明显地发挥出来。学生动脑、动口又动情,开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如看、听、闻、触,运用自身的情感体验,入情入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可爱。教学中,教师创新地让学生质疑、解疑、释疑,体现了教学的重点,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此片段教学,教师能娴熟地贯彻课改精神,使学生、教材、老师三者之间发生共鸣,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教学之初,我以歌曲导入,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又将“春天”这一主题自然引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2.以读促思,以读悟情。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最好的方法,也是融理解和表达为一体的综合活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多形式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领悟作者所表达出的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演示表演,快乐心境。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我引导学生通过表演动作、演示课文来理解“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意思;通过出示眉毛和草芽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其共同特点。这样寓教于乐的活动,既调节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18c0da8d6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6.html

《二下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