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古诗

发布时间:2019-05-06 11:44: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四年级上册古诗四首

(一)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简介

  白居易(公元772—公元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公元800年(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 《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词解:

1、 残阳-----夕阳。这里指晚霞。就是将落山的太阳光。

2、 瑟瑟------指碧绿色。

3、 可怜-----可爱。

4、 真珠------即珍珠。

5、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6、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一种诗体

 古诗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的颜色,一半呈现出殷红。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西下的夕阳,铺映在江水之中;阳光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这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就像一幅油画。

前一句中的“铺”字用得高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太阳接近地平线时斜射在水面上的状态,而且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显得很平缓,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后一句抓住残阳照射下江中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变化: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反射着阳光的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江水本身的深碧色。“瑟瑟”,本来是珍宝名,其色碧,故影指“碧”字。这里形容背阴处江水的碧绿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

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这两句写九月初三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上,凉露下降。此时风光,犹如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画。用“真珠”比喻露珠,不仅形象地道出其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由描绘一江暮色,到赞美月露,中间似乎少了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他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可怜”,可爱。“真珠”,即珍珠。

  想象拓展诗意:

傍晚,微风渐停,我漫步于江边,一道余辉轻柔地铺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乍一看,远处一片儿金色的,红色的,温暖而舒服,近处,则是深深的碧绿,透上了一层薄薄的纱。

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住了,九月初三的秋月,皎洁明亮,这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银弓,射向那茫茫空际中一颗颗圣洁的星星,落下来,化成一粒粒露珠,滴在了碧草上,晶莹剔透,瞬会儿,滑落到了叶尖儿上,如一粒粒饱满细腻的珍珠。

啊!这是人间仙境吗?这是玉帝的后花园吗?这是王母的行宫吗?这是七仙女的乐园吗?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却说,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在江上,很形象;这个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诗人通过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接,下与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唐宋诗醇》评: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另外,值得读者注意的是这首诗中的时间问题。   其一,《暮江吟》并非始终写暮色江景。如果只从《暮江吟》的标题看,此诗似乎应始终歌吟日落前后的暮色江景,但诗中可怜九月初三夜字,以及露似珍珠月似弓,则明显地是在写夜晚。按《辞海》里的解释:露是空气中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发热量,使得地面或地物表面的温度低于气温(但仍高于0),而凝结在其上的水珠。常见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由此可见,此诗标题与内容有不相吻合的地方,并非始终写暮色江景。理解此诗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个特点,不能机械地只从标题去理解内容。有人认为,此诗的标题与内容中的时间不完全相符是作者的疏忽或失笔。其实,这种情况在唐诗中是很常见的,如杜甫的《日暮》就从黄昏时分一直写到草露滴秋根;贾岛的《暮过山村》也从日落写到明月高悬。所以,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文学作品。   其二,《暮江吟》主要是写暮色江景。《暮江吟》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夕阳斜照在江面上的景色,这是最真实可信的暮色江景。后两句写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升的场景。诗中九月初三月似弓上下紧扣,写的是黄昏时的自然景色。这里的九月初三,点明时间,月似弓则是诗人看到的景象。当然,这种景象只能在日落后不久才能看到,因而这两句主要还是写暮色江景,而不像有些书上说的那样是写美丽的夜景   说后两句仍主要写暮色江景,有其科学上的依据。根据天文学常识,九月初三日,月亮位于太阳以东约45°,形状像个反C字形,即月似弓,日落后出现于西方、西南方低空中,可见时间局限于日落后23小时。从诗中看,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时,月亮的地平高度不会很低。太低了,由于树木、建筑、雾气等影响就不会看到。据此,读者可以推测出,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时,当在九月初三黄昏,即日落后不久。从民用时间看,仍属于傍晚,即的范畴。   其三,《暮江吟》写了三个不同的时间。通过以上分析,《暮江吟》前两句写的时间是日落前(一小段时间)或日落时;后两句主要写日落后(一小段时间),即黄昏;由后两句还引伸出夜里一段时间。这完全符合作者的观赏顺序,即作者先于日落前看到了残阳铺照,又于日落后看到了月似弓,再于夜间看到了露似珍珠。大多数资料都认为,月似弓露似珍珠是作者于夜间同一时刻看到的,前写天上,后写地下。其实这是因为缺少天文、气象常识,忽视了两种自然现象之间的时间差问题。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时,只能是在日落后不久。此时,由于太阳刚刚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热量还不多,凉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里露似珍珠之时,似弓之月却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线以下了。

(二)

秋夕

【唐】

杜 牧

yín zhú qiū guāng lěng huà píng 

屏,

qīng luó xiǎo shàn pū liú yíng 

萤。

tiān jiē yè sè liáng rú shuǐ 

水,

zuò kàn qiān niú zhī nǔ xīng 

星。

作者背景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他是宰相兼史学家杜佑的孙子,文宗大和二年26岁时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又曾为江西、宣歙、淮南节度使幕僚,武宗时先后出任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在政治危机日益深重的晚唐,杜牧不失为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他好谈兵,曾重注《孙子兵法》13篇,写过若干见解精辟的军事论文,对讨伐拥兵自重的藩镇,抵御侵扰不已的吐蕃,均有远见卓识。但在当时,杜牧虽有大志却难以实现,其本人行为又不免放荡,常遭人非议。在晚唐文坛,他又是一位自成风格、极有成就的诗人。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推崇不务奇丽,不涉习俗,自称苦心为诗,本求高绝(《献诗启》),在当时日渐浮靡的诗风中是别具面目的。他的诗作,无论感怀、咏史、吊古,均以豪健跌宕、含蓄清丽见长;尤其是他的七言绝句,或写景言志,或咏史寄情,都清丽流畅,饶有韵致,且意境深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宋人曾季狸称绝句之妙,唐则杜牧之,本朝则荆公,此二人而已(《艇斋诗话》),明杨慎称律诗至晚唐,李义山而下,惟杜牧之为最。(《升庵诗话》)都不无道理。

注词释义

1、 银烛------白色的蜡烛。

2、 画屏------有图画饰有彩绘装饰的屏风。

3、轻罗------一种轻而软的丝织品,可用来做团扇。轻罗小扇:用一种很薄的丝织品做成的小扇子。

4、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5、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

6 秋夕:指七夕,农历七月七日。

古诗今译

烛光月色冷淡地映照画屏,轻举罗扇追赶飞舞的流萤。夜色如水透着逼人的凉寒,独自坐看牵牛和织女双星。

【译文】

  初秋时节,屋内烛光摇曳,那摆在一隅的画屏被染上了一层清冷的色泽,身穿轻罗衣衫的宫女手执小团扇,在屋外追捕着飞萤。夜色渐深,凉意渐浓,她来到宫殿台阶旁的草地上,侧卧在上面,仰头观看那银河两边的牛郎织女星。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

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杜牧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这篇《秋夕》是一首从一个侧面反映宫女生活、刻画宫女心理的怨诗。诗的首句是点题,也是描绘宫女活动的背景。红烛(一作银烛)点明时辰(夕),秋光表示季节(秋),冷画屏则写出深宫环境。秋夜里暗淡的烛光映着冰冷的画屏,这仿佛是定格的蒙太奇,已奠定了整个画卷的基调。第二句写宫女的动作:手把团扇,扑打流萤。古诗中常以秋扇(无驱暑实用之扇)暗喻弃妇,这里正含蓄地用来表示宫女的处境。深宫寒夜,孤寂冷落,只有以扑打飞萤来驱散阴冷寂寞。第三句又转而写景,天阶特指宫内石阶,用凉如水来写夜色之深,写深宫内寒气袭人,这也就进一步烘托出的气氛,而且自然地将宫女的目光从地下引到天上:坐看牵牛织女星。一个字,含蕴丰富:宫女遥望夜空,寻找那被银河隔开的牵牛星与织女星,触景生情,深叹自己的命运还比不上神话中的男女主人公,因为他们还可以每年七夕相会,而自己一进深宫便永隔人世了!这是多么悲惨的现实!诗人巧妙地从动作写到眼神,从写到不言怨而怨自在言外(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普普通通的坐看二字,将宫女十分细微复杂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所以清人蘅塘退士孙洙评论此诗: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活(《唐诗三百首》)。杜牧的许多诗,都是深有寄托的。胡适先生早年在给沈尹默先生的一封信中说:我以为寄托诗须要真能言近而旨远……从文字表面上看来,写的是一件人人可懂的平常事情;若再进一步写,却还可寻出一个寄托的深意。……‘言近则越(浅近)越好。旨远则不妨深远。言近,须要不依赖寄托的远旨也能独立存在,有文学的价值。杜牧的这首《秋夕》之所以能千古吟诵不绝,恐怕道理也正在此。全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清新流畅,这些极常用的形容词与等极普通的名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意境深远的画面,又用坐看的习见动词使本来静止的画卷活动起来,使其蕴含的内容更加丰富,达到了言近旨远的效果。

《秋夕》是少年黄仲则年轻的时候模仿李商隐的作品,写得忧伤而深情,梦幻而朦胧,在文字和意境上都有李商隐的风格。诗写给一位相思的女子,两人的爱情可能因为种种社会及现实的原因而没有结果,所以两人只能长相思而相会无期,也不能说明相思的人是谁。后人也是通过考证才知道诗人黄仲则暗恋的可能是姑姑家的婢女。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诗人通过阴冷索寞的环境的描绘,暗示出宫女孤凄索寞的命运,表现出宫女孤寂的情思和幽怨。通篇未写一个「愁」字,而愁情浓郁,意在言外,极委婉含蓄之致。清人孙洙评此诗说:「层层布景,是一幅暮色人物画。」,说得极是。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三)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笆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 凉州词------也作“凉州曲”。凉州曲,唐宫调曲名。

2、 夜光杯------相传古代西域各族以美玉精制成的酒杯,夜间能发光。这里泛指精美的酒器。

3、 沙场------平沙旷野。一般用来指战场。

4、 卧:躺。

作者简介:

王翰:字子羽,晋阳人。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日与才士豪侠饮乐游畋,坐贬道州司马,卒。集十卷。今存诗一卷。
[简析]
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
1、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意思是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

葡萄美酒,是以葡萄酿造成的美酒;

夜光杯,指一种光能照夜的白玉琢成的酒杯。此句以奇丽的彩笔描绘出豪华的场面,并富有西域的特色。2、次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

琵琶是西域盛行的乐器,诗人用来渲染西域色彩。

马上催字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是催饮,有的说是催人出征,或解释为急促弹奏之意。从全诗风格来看,还是以催饮为宜。
34、三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在酣醉时的劝酒词,是说,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这两句历来颇多分歧,有的认为是极为悲痛之词,有的认为是略带悲凉之意,但从盛唐时期将士们的豪情及全诗的风格来看,似不宜有忧伤情绪的

【评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象的。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诗中的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以白玉精制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乐器则是胡人用的琵琶;还有沙场征战等等词语。这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傭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吧: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四)

陆游  []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 -----告知,教导。

2、 ------原来,本来。

3、 九州------泛指中国。

4、 ------统一。

5、 王师------ 南宋军队。

6、 中原------这里指当时被金兵占领的北方地区。

7、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8、 ------不要。

9、 乃翁------你的父亲。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一生创作诗歌9000余首,内容极其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渴望国家统一,风格雄浑豪放。

 

写作背景:

《示儿》是陆游写给儿子的遗嘱,是他的绝笔。当时他已经85岁了,人之将死,不言诀别,只念国家之悲,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诗词大意: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唯一令我牵挂悲伤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当南宋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举行家祭时,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注音:[jì]

作品名称:示儿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陆游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遗嘱诗 爱国诗

诗词原文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1]

作品注释

  示:告诉。告诉儿子。

  元:与原相同。

  但:只是。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中国。

  

陆游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你 ,你的。

  翁:父亲

  万事空:死去了,什么东西也不是你的,什么事都和你无关。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望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2]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也是陆游的绝笔诗。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生平简介

  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

陆游

亲陆宰。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封建家庭虽带给陆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爱国教育,但也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0岁时与表妹唐婉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硬逼他们夫妻离散,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为妻。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31岁游经沈园时,偶见唐琬夫妇,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屡次赋诗怀念,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唐氏读了陆游的钗头凤后悲痛欲绝,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去世了。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十二岁即能诗文,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桧已死,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三十一年孝宗即位后,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后因力劝张浚北伐,发生部下将领不合的情况,再加上主和派阻饶,朝廷立即动摇,而陆游亦被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例说张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职。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军旅生活使他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可说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虽然陆游满怀报国赤诚,但因朝廷腐败,只求苟安无意进取,他复国的壮志一直无法得到伸展的机会。

  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邀陆游入幕僚,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陆与范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致引起同僚讥讽;又因复国抱负和个人功名长久无法得到伸展的空间,故常有较放纵轻佻的行为,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自我嘲解。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淳熙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淳熙十三年,知严州。淳熙十五年,担任军器少监。次年(公元1189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之后历经多次升降官职,在1190年(光宗绍熙元年)之后的二十余年里,长期蛰伏在山阴老家农村,家居时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因为养生有术,嗜食薏米和木耳,到了晚年,依然耳聪目明。期间虽仍有向朝廷提出抗敌作战的主张,但始终遭受非议。最后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126日)与世长辞,享年86岁。

  陆游生活的时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积贫积弱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在十二世纪初,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昚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

陆游近景

陆游诗特征之一,是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和万死不辞的牺牲精神。这在他一生的诗作中都有充分的反映,直到82岁,他还高唱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的诗句。陆诗第二个特征是,对投降派尖锐的讽刺和坚决的斗争。另外,他也有壮志未酬的感叹和对理想境界的寄托,如《书愤》、《秋思》、《枕上偶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此外,他还有不少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等歌唱美好生活的诗句。陆诗的基本特征是现实主义。在表现手法上,他一般不直接对客观事物做具体刻画,而是抒写个人的主观感受,因此,他的诗概括性、抒情性强。陆诗在现实主义基础上,还极富浪漫主义情调。这主要表现在诗人对复国理想追求时的瑰丽想象上。他的想象主要是对抗金战争的想象,包括战斗的阵势、敌军的溃败及朝廷的中兴。夸张也是构成陆诗浪漫主义特征的一个因素。如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起倾斗酒歌出塞,弹压胸中十万兵”(《弋阳道中遇大雪》)等诗句,与表现陆诗悲壮、奔放的风格特征极有关联。陆诗语言不尚粉饰、奇险,追求明白如话,自然而精炼,《示儿》是在他临死前写给他儿子的。

后世影响

  历代文人,凡是读过《示儿》诗的无不为之感动。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其他评述陆诗,特别提到《示儿》这首的,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我与孔繁礼同志同纂的《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具有宗泽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这首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催人泪下,发人深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声。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质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灭亡之后,南宋政府从淮西调兵进驻开封城内,并从开封分兵收复了洛阳之后,刘氏在兴奋之际,想到陆游的子孙一定会遵从他的遗嘱,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长,那个歌舞湖山、奸臣当道的南宋小朝廷连暮气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况这方张之寇的蒙古大军呢?多亏广大爱国军民奋起阻击,才使得这个风雨飘摇的政权又延续了四十多年。这时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这是说,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现在他的孙子们却看到了种这局面,但是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帝国,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怎样告诉他老人家呢?以上所举两首诗,前一首洋溢着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激情,后一首抒发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儿》诗引发的。他们的爱国热情与陆游息息相通。他们都是我国爱国主义诗人的典范,即使至今也令后人难以忘怀.

陆游

但是以上诸人,大都是受了此诗的感染而引起共鸣,却未暇对它的内容作细致的分析。值得参考和向读者推荐的,要数当代朱自清先生的《爱国诗》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个项目: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再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项以民族为立场,范围更为广大。他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在历代爱国诗中,他特别推崇这首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1c370e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07.html

《四年级上册古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