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生态文明建设讲话

发布时间:2019-06-12 00:56: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6篇生态文明建设讲话

目录

1.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观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精神

3.在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4.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暨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动员会上的讲话

5.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6.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江西的袁州样板(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观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9524日)

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9119日)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镇化总体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这是全局、大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要翻烧饼。各地区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和推进城镇化。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1212日)

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劈山填海,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1212

许多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口号,但思路却是大树进城、开山造地、人造景观、填湖填海等。这不是建设生态文明,而是破坏自然生态。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1212日)

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不能照搬照抄城镇建设那一套,搞得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1223日)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必须采取一些硬措施,真抓实干才能见效。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20191026日)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我国古人说:城,所以盛民也。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1220日)

山水林田湖是城市生命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随意侵占和破坏。这个道理,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古人就认识到了。《管子》中说: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事实上,我们现在一些人与自然和谐、风景如画的美丽城市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逐步建成的。

——《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1220日)

要停止那些盲目改造自然的行为,不填埋河湖、湿地、水田,不用水泥裹死原生态河流,避免使城市变成一块密不透气的水泥板

——《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1220日)

要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1220日)

要着力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自然遗产。要整合设立国家公园,更好保护珍稀濒危动物。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2019126日)

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三江源和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加强沙漠化防治、高寒草原建设,加强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决守住生态底线,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在青海省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节选)》(2019824日)

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强城市绿化,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9526日)

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引领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持之以恒开展义务植树,踏踏实实抓好绿化工程,丰富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人人出力,日积月累,让我们美丽的祖国更加美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用自己的努力造福子孙后代。

——201942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作总结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19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92019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习近平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

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

习近平指出,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习近平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习近平指出,要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地,及时制定新的改革方案。

习近平强调,要提高环境治理水平。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加大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主动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

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持之以恒抓紧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抓住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突出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十条土十条,加强治污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有针对性治理污染农用地。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国家对农村的投入要向这方面倾斜。要推动绿色发展,从源头上防治环境污染。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发展新动能。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高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发展清洁能源。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形成内需扩大和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要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和协调有序的国土开发保护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坚持统筹兼顾,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发挥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协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

李克强强调,要依靠改革创新,提升环境治理能力。逐步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健全多元环保投入机制,研究出台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方面的改革,把更多力量放到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事中事后监管上。抓紧攻克关键技术和装备。强化督查执法,大幅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

韩正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深刻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各地区各部门要狠抓贯彻落实,细化实化政策措施,确保能落地、可操作、见成效。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力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标本兼治、突出治本、攻坚克难,防止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咬定目标不偏移稳扎稳打,坚定有序推进工作,扎扎实实围绕目标解决问题;切实依法处置、严格执法,抓紧整合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与队伍;确保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的统计考核数据真实准确,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在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根据讲话整理)

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已建成示范片如何保持问题。二是今年示范片如何建设问题。三是以日当月,严把时令,加快村庄绿化问题。

一、绿化的问题。近几年,我市借助公路网化、城乡环卫一体化、路灯实物奖补、四德工程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一系列政策,对农村的硬化、亮化、净化、美化、文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六化(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文化)中,绿化最为重要、最为迫切。村庄绿化方面,具体而言,就是村内缺绿化、村外缺绿化,尤其是连村路没绿化。从前几次观摩看,村庄的绿化档次代表了村庄的层次,凡是绿化好、绿化管护好的村庄,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绿化区域上,要突出抓好村内主要道路、房前屋后、空闲地和进出村路、连村路两侧的绿化。尤其在示范片的绿化上,连村路很重要,村与村、片与片要全部用绿化带连接起来,这样才能形成整体的景观效果。今年市农工办要将示范片村庄的连村绿化作为考核和奖补的重要内容。在绿化形式上,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有条件的,提倡在进出村路及连村路两侧留足绿化用地(可以租地),成组团地多栽密植,展示景观效应。条件一般的,也要在进出村路及连村路两侧栽植行道树,树下种植花草,改善生态环境。在特色彰显上,要解放思想,认真研究,大力推行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成方连片、规模绿化的模式,充分彰显自身特色,留住村庄景观记忆。土山镇谭家进村路整村栽植紫荆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莱阳市濯村一条街种植一种果树,目前已成规模,非常有特色。小草沟全部栽植银杏,如果再保护几十年,就会成为全国第一,游客肯定络绎不绝。通过前期调研发现,今年我市有不少镇村做了很好的探索。比如,夏邱镇计划在卸甲庵村围绕茶园和古村落保护整村种植竹子;虎头崖镇计划在宁家村围绕垂钓产业发展,整村种植美国百日红(紫薇);平里店镇计划在郑家村围绕发展红色文化,整村种植藤蔓月季。再如,有的村庄一条路栽植一种果树,形成石榴一条街、柿子一条街、梨树一条街等。这些果树易管护、花期长,既有景观效果,又有经济效益,也很好。同时,还要注意理清苗木的产权关系,确保栽一片、活一片、成规模一片。相信经过三四年的细心管护,这些村庄必定形成规模景观效果和独有的特色亮点。另外,生态文明乡村旅游线路涉及的五个镇街,要抓紧绿化和调地。4月底,市里将督导一次。

二、环卫一体化的问题。当前,省委宣传部每年对县市区进行两次满意度调查,群众也对我市环卫一体化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此,环卫一体化运行必须逐年加大投入,坚持常抓不懈。一是抓托管覆盖。目前,市天美市容环境服务中心正与程郭镇进行托管交接,为今年托管工作开了个好头。下步,市里还将积极与金仓、永安、朱桥、三山岛、郭家店等镇街做好对接,尽快达成意向,不断提高镇街环卫托管覆盖率。二是抓规范运行。尽快完成镇街垃圾桶标签安装,实现标签化管理全覆盖,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三是抓队伍管理。落实好村级保洁员实名制管理,实施好保洁员每日上岗不低于5小时要求。充分发挥好片区管理员的作用,做到规范监管。加快推进支村两委划片包保卫生保洁监管制度,实现村级保洁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三、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问题。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今年各级农村工作会议重点部署的工作。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一是彻底清理四大堆。要坚持大街小巷、房前屋后、进出环村路和沟渠坑塘一并清理,实现全域清理、干净彻底。二是抓好清后保持。要坚持春节前后、麦收秋后四次清理不动摇,加强环卫一体化运行和日常督导、检查、评比,巩固好清理成果,严防清后反弹。三是抓好田间地头农业垃圾清理。最近烟台对主干线两侧的地膜、反光膜污染问题高度关注。对此,市农业局要牵头抓好主干线两侧地膜、反光膜的污染治理,抓出几个集中清理收集区域的试点,为全市面上白色污染治理积累经验。当前,各镇街要抓好阶段性突击清理,坚决消除白色垃圾污染。四是抓好农村建筑垃圾清理。要选好建筑垃圾掩埋场,研究清理运行机制,确保农村建筑垃圾得到及时清理。

四、农村亮化的问题。去年,我市开展了首批村庄亮化工作,全市近400个村庄亮了起来。今年和明年,市里还将继续开展农村路灯亮化实物奖补,最终实现农村亮化全覆盖。今年的路灯亮化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在村庄提报上,去年已安装路灯的村庄,今年市里一律不再配发路灯;凡今年计划安装路灯的村庄,规划一旦上报市里,一律不再作出调整。在安装要求上,农村路灯配发只规划一条主街,其余街道一律不开口子;为避免安全隐患,路灯安装必须走管道地埋线路,不准走明线。凡去年走明线的村庄,必须马上整改;到验收时一旦发现还有未安装完的路灯,市里一律收回,并重新分配。近期,市农工办要会同住建局路灯处,深入镇街村庄,做好督导、指导和审核工作。

五、示范片项目化管理和已建成示范片村庄管护的问题。在项目化管理上,市农工办、财政局要认真研究项目化管理和资金奖补办法,既确保资金监管到位不出事,又能充分调动镇村建设投入的积极性。在已建成示范片村庄管护上,一方面,要保持好村庄环境卫生,严防四大堆反弹;另一方面,要重点管护好绿化苗木,及时浇水、施肥、锄草、打药,坚决避免让绿化带成为围了小栅栏的菜园,确保绿化成活率。

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暨两减六治三提升

专项行动动员会上的讲话

201911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暨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动员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扎实工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扎实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合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滨海*。对于这次会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前阶段,相关职能部门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了今天会上下发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刚才,3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讲出了攻坚克难、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张区长对专项行动进行了具体部署,针对性指导性非常强,各大块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全局、事关长远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工作成效。节能减排有力推进,加大钢铁、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落后设备和产能的淘汰力度,全区进入无化工时代。环保设施建设加快,以城乡一体发展为统揽,基本实现供水、供电、燃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区域全覆盖。民生环保扎实开展,大力推进绿色滨海*”建设,高标准建成了五大城市公园和四条生态走廊,全区造林折实面积25.9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3.8%,仅去年我们就投入2.2亿元用于整治市区河道。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建立健全了生态文明考核体系和多方联动、全民参与的环保监管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基础进一步夯实。我区成功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和省级生态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谋求国家永续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进十三五规划,使之成为引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遵循。去年12月初,习总书记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作出重要指示,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聚力创新,内含了以创新为引领,让绿色发展成为鲜明优势;聚焦富民,不仅是增加收入,还要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市第七次党代会强调要把良好生态作为立市之本、发展之道、惠民之要,加快建设富有盐城特色、彰显生态绿色的全面小康。这些重要指示和要求表明,生态环境的位置很重、份量很重,也充分说明,生态环境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全区上下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讲民生的高度,以更高的共识、更深的警醒、更强的自觉,切实担负起抓好生态保护、提升生态质量的重任,全力以赴打赢一场环境整治的攻坚战。要深刻认识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滨海*的内在要求。强富美高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环境美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生态不文明、环境不优美,经济强就会缺少基础支撑、难以为继,百姓富就会存在缺憾、降低含金量,社会文明程度高就会名不副实、难以令人信服。多年来,我们在取得经济迅猛发展新业绩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历史欠账总是要还的,每一代人都责无旁贷。只有还自然一河清流,还百姓一方蓝天,才能无愧于大自然对我们的丰厚馈赠。我们一定要以等不起、坐不住、拖不得的紧张感,下定决心、咬定目标,群策群力、决战决胜,切实拉长补齐生态环境这块短板,全力建设经得起历史、实践、人民检验的新滨海*。要深刻认识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滨海*实现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对滨海*而言,产业、城市、生态必须三足鼎立、共同提升,其中生态建设是前提和基础。如果依然按照过去粗放式发展,成本将越来越高、路子会越走越窄。为了一个亿的gdp,把环境破坏得一塌糊涂,回过头来可能花10个亿都修复不了。这种寅吃卯粮、杀鸡取卵的做法得不偿失,要坚决摒弃。生态环境就是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杆秤上的秤砣,虽小但压千斤。要让秤准确、平衡,就必须让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齐头发展、协调融合。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淘汰落后产能,腾出环境容量吸引集聚更多的高端资源要素,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另一方面,要发挥环保对产业转型的倒逼作用、生态对城市提升的支撑作用,使产业结构加快调高调轻调优,让城市更生态更宜居更秀美,早日走上生产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的绿色发展之路。要深刻认识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现在,全社会对良好生态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污染问题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老百姓关注更多的不是gdp增长了多少、工业总产值有多大,他们更关心空气是不是清新、河水是不是干净、环境是不是整洁,生态环境问题解决不好,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社会问题,甚至演变成政治问题。这次中央环保督察组在江苏督察期间,市里每天都要交办超过10件的环保信访件给滨海*,说明我们在环境问题上的薄弱环节较多。群众的诉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作为负责任的党委政府,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力度、整治力度,通过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让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优良美好的环境中。

二、切实抓好专项行动的关键和重点

省、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已经相继出台,这既是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的具体动作,也是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区结合实际,也相应制定了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和目标都很明确,就是要用3年时间,有力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改善环境质量,有效控制环境风险,争取生态环境根本性好转的拐点早日到来。只有专项行动实施到位了,到201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我们才有把握初步呈现出滨海*环境美。落实好这次专项行动,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精准发力,抓好问题整改。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向江苏反馈的问题中,涉及滨海*的有14项整改任务,共包含3个重点问题和11项共性意见建议,这些整改任务涉及范围广、难度大、情况复杂,每一项都是头等大事,每一项都要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推进时间节点,逐项对账销号。中央环保督察组在盐城督察时交办我区的17件信访件中,目前还有文港路烤漆房废气扰民、第一沟河水黑臭、育才路活动板房搬迁等5件尚未整改到位,这些问题有的还没有制定整改方案,有的制定了整改方案未执行到位,有的整改完成又出现反复,相关责任单位要立刻行动,主要负责人亲自上手,坚决按照要求整改到位,不留尾巴。同时,要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梳理面上存在的其他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尽快补齐短板,切实堵塞漏洞。

二要瞄准源头,转变发展方式。从全区产业结构来看,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化工、钢铁等重污染企业在滨海*已经基本搬迁停产,但是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耗较高等问题依然很突出。如果不在结构调整上伤筋动骨,环境保护就难以实现脱胎换骨。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造纸、纺织、印染等传统行业实施更严的落后产能淘汰标准,对能耗偏大的企业,要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推动清洁化改造,从源头上为生态环境减负。要把排污达标作为一个刚性任务,排出时序进度,列出标准要求,对排污不达标的企业要重点整治、限期达标,否则坚决予以关停,确保节能减排指标不折不扣完成。要实施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对超出区域环境容量、不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项目一律不上马,从严把好新上项目环保关,确保新上项目体现绿色发展要求、符合滨海*产业发展方向。

三要突出为民,着力做优环境。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必须以动真碰硬的劲头攻克最突出问题。治水方面,要以提高群众直观感受为标准,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抓通榆河、新洋港等重点河道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快整治新老城区、集镇区、工业园区黑臭水体,坚持多管齐下,特别是加强城镇雨污分流和配套管网建设,实现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治气方面,要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力整治工业废气、道路运输扬尘、工地堆场扬尘、秸秆焚烧、餐饮业油烟等痛点难点,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提升、重污染天数持续减少,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77%以上,让群众享有更多蓝天。治土方面,要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编制土壤污染防治方案,强退二进三污染土地监管和治理修复。要紧盯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畜禽养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等重点领域,切实加大治理力度,特别是要加快提高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树立底线思维,深入排查危化品行业风险隐患,从源头减少风险源,切实防控环境风险。

四要深化改革,建立长效机制。要落实保护优先机制,切实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科学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严守生态保护、耕地保护、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决不能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极限。要确立向改革要动能、靠制度增活力的理念,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大力强化排污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鲜明导向,切实完善排污许可制度、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实行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继续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等工作,让企业在市场倒逼下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要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在全社会推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鼓励市民在绿色出行、节水节能、垃圾分类等方面身体力行,使全区企业和群众都成为绿色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和监督者。

五要铁腕监管,强化环境执法。环境执法是落实环境保护责任的撒手锏。这次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提出了更高要求、下达了硬性指标、明确了具体措施,如期实现这些任务,必须从严监督、铁腕监管。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环境违法行为,认真执行新环保法等法律法规,坚持标准严、检查严、督查严、惩处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要建立健全环保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机制,设立红黑榜,对环保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提高其违法成本。要加大环境问题公开曝光力度,在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开设专栏,落实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等有效措施,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虚心接受社会监督。

三、努力形成各尽其责、有效落实的良好局面

两减六治三提专项行动是一场硬仗,是对全区干部队伍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的一次新检验。各大块各部门必须以勇于担当的精气神、攻坚克难的拼搏劲、众志成城的向心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区里已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各专项治理也相应成立了工作组,具体牵头部门要结合治理要求,尽快制定下发各专项实施方案,确保专项行动开好局、起好步。各大块各部门要坚决执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全力推进。这里要强调一点,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旁观者、局外人。不能一讲环保就是环保部门的事,各大块各部门管发展的都必须管环保,管业务的都必须管治污,真正做到责任明晰、齐抓共管、确保实效。

二要强化督查考核。省、市已经借鉴中央环保督察工作方式,建立环保督察机制,对各地各部门专项行动推进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察。我们也要结合滨海*实际,制定督查检查方案,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并把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纳入全区年度目标任务综合考核,形成倒逼压力。区委、区政府将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将专项行动落实情况和考核情况向社会通报。

三要强化责任追究。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从省到市是动真格、硬碰硬的,区委、区政府也将以铁的纪律来保证工作的落实。完成不了,就必须追究责任,不能讲情面、留余地。对存在专项行动推进不力、未完成年度重点任务、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恶化等情形的,要依照相关条例办法,一查到底、严肃追责、绝不姑息,努力起到问责一例、教育一批、唤醒一片的效果。

同志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区上下要紧紧围绕省、市决策部署,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加快补齐生态短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滨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作示范

努力打造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

——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近两年人民群众的环境诉求之多,从来没有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之高,从来没有过;宏观形势与政策的环境制度刚性要求之严,从来没有过;发展中面对的环境改善与生态建设任务之艰,从来没有过。这就是当前发展所面对的客观形势,也是关系我们发展观与政绩观的重要问题。这次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是经过长时间准备和深层次斟酌的。大会选择在高淳区召开,有着特殊的考虑。一是高淳的生态环境水平是全市一个标杆。高淳在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主要监测指标一直位居滨海*第一、江苏前列。在这里,我要和大家通报一组数据。今天上午十点,高淳地区pm10的小时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为城区60微克/立方米的一半,前20小时的均值是37微克/立方米,还不到城区84微克/立方米的一半;城区pm2.5浓度指数为6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良好,而高淳pm2.5浓度指数为3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优。相比于市区的环境质量,高淳的环境质量更好。二是高淳的生态战略坚守是全市一个重要示范。尽管遭遇了经济危机的困难挑战,尽管面对着周边地区的激烈竞争,高淳都不为所动,始终坚持这个战略。三是高淳以生态为先的发展正在取得重要成果。上午,我们现场考察了高淳的一些典型地区、产业和项目,不仅看到了自然山水之美、城乡形态之美,而且体验到了绿色产业之美、人文和谐之美。高淳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成效和实践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反思和借鉴。

刚才,区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交流发言,希望大家能够从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中汲取养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互相学习、帮助和赶超。市里为推进这项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面向未来的战略使命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和产物,是人类在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推动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年9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一步表明了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生态文明建设,是习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三大重点之一,是《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要求的五个示范之一。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省委、省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两个率先的重要标杆,提出了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目标。作为江苏省会,滨海*有责任有义务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率先走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从实施绿色滨海*”战略到提出环保优先方针,从建设东部城市绿色中心到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到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无论是在发展战略上,还是在建设成效上,我们都在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和突破。特别是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更趋清晰、举措更加扎实、成效更加明显,我们提出生态为基方针,强力推进控能压煤工作,坚决取消镇街gdp考核,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顺利创成国家森林城市,赢得了各界的广泛肯定。特别是今年八月份,我们顺利完成亚青会的环境质量保障任务,也使得我市的生态环境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这些成绩和进步来之不易,凝结着全市各级各部门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近年来滨海*生态环境质量形势不容乐观,总体上进入了环境问题敏感期,突出表现为四个矛盾:经济规模扩大与环境承载不足的矛盾,产业结构偏重与自身资源有限的矛盾,生态基底良好与环境污染严重的矛盾,群众环境诉求提高与环境质量改善滞后的矛盾。这不仅严重制约着滨海*持续成长的空间,而且严重羁绊着第二个率先的进程,已经成为新一轮科学发展绕不开、躲不过的一道

只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强攻环境薄弱指标,率先基本现代化目标才能圆满实现。对照全省最新修订后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滨海*总体上是达到序时进度的,但是在资源环境类指标上,进度始终落后,而且时有反复。2019年苏南基本实现现代化综合评分结果显示,在生态环境方面滨海*排名苏南五市最后。2019年,滨海*万元gdp能耗0.7926吨标煤,与2019年省定0.5吨标煤的目标差距仍然很大。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这个短板,滨海*“创成率先大业的目标就难以如期实现。

只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滨海*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稀缺、环境容量有限的城市。国土面积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倒数第三,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江苏平均水平的66%、全国平均水平的45%左右,城市生产生活所需的煤炭、原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自给率几乎为零,但是单位gdp综合能耗却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3位、在江苏排第2位,单位国土面积cod负荷高达江苏平均水平的2.4倍、全国平均水平的15.5倍,二氧化硫负荷达到江苏平均水平的1.7倍、全国平均水平的9.2倍。如果我们保持既有的发展方式去完成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更高目标,不要说一个滨海*,就是几个滨海*也无法承受。特殊的禀赋和严峻的形势深刻启示我们,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换取增长的发展道路已经失去了市场、没有了空间,不仅发展理念上已不合时宜,发展形势上已不允许,而且在发展实践中也已客观走不通。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科学发展的倒逼机制,又是我们必须突围的华山天险一条路

只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顺应群众环境期盼,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才会持续提升。滨海*人民对绿色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对绿色福利的期盼更高。然而,近年来市民对生态环境却越来越不满意。今年1-8月份,滨海*市环境污染举报中心接到的市民投诉达到1.6万多件次,约占全省投诉总量的1/3;近几年人大政协的建议提案,越来越多地向生态环保领域聚焦。特别是去年以来,滨海*雾霾天气频发,引起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广泛关注,其中不乏一些尖锐的批评之声。最近,省里首次公布了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滨海*虽然因迎接亚青会采取了系列措施排名第五,但仍与省会第一窗口应有的第一环境形象不相称。我们能否实现第二个率先,关键还要看一个群众评判指标。如果城市经济发展了,但绿水青山消失了;人民收入提高了,但安全感和幸福感下来了,这样的现代化成果必定不得民心。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一再强调群众的意见就是最好的镜子,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如果不能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人民群众幸福感就会大有滑坡。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新的理念思路

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为基作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争先领先的锐气,着力强化生态观念、优化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完善生态制度,加快形成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力拓展持续成长空间,率先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到2019年,环境基础设施要还清旧账,燃煤消耗总量要实现负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要扭转恶化趋势。到2019年,环境基础设施要实现城乡全覆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生态环境质量要明显改善,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世人赞叹的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

实现这样的美好愿景,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思维观念,不能拘泥于陈旧的思路举措,不能受困于落后的方法手段。纵观滨海*发展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取得发展建设成就,核心就在于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不断创新思维思路,改进方式方法,实现工作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紧迫的任务、长期的事业、全新的探索。我们必须更新理念,必须科学谋划,必须手段有力,必须先行先试,闯出一条新路子,开创发展新境界。

更新理念,就是要加快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先进的理念引领科学的发展,越在当下越是如此。生态文明源于人类对发展的深刻反思。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放在首位、作为根本,大力塑造和弘扬生态文化,切实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占据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行为,改变我们的生活。要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一种价值观念,要求我们多点道法自然的淳朴,少点人定胜天的霸气;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哲学,要求我们绝不能把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对立起来,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生态文明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我们既要对自己负责,又要对他人负责,既要对当代负责,又要对未来负责;生态文明是一种行为准则,要求我们践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过上身体好、心态好、有担当的文明生活。

只有普及和强化生态文明的理念,才能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绿色的财富观、健康文明的消费观,才能孕育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才能真正引发全社会最自觉的行动,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成效。

科学谋划,就是要牢固坚持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的工作方法。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仗接着一仗打,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要以宽阔的视野加强顶层设计,决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仅仅局限于植树造林、局限于节能减排、局限于生态修复,而要从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多层面进行全面考量、一体设计、协同用力,既关注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关注本地区的建设,又加强跨区域的协作,构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格局。要用缜密的思维加强系统谋划,决不能简单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决不能再走还了旧账、又欠新账的老路,既要抓住主要矛盾、也不放过次要矛盾,既要有硬件设施建设的支撑,还要有软性服务的保障,既要用标准去约束、用执法去监管、用价格去调控,又要用政策去帮扶、用服务去引导、用制度去规范,切实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新体系。要以高效的组织加强统筹推进,既要有经济战线、文化领域的责任分工,又要有政治改革、社会重建的持续破题,既要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倒逼机制,又要有严格的督查考核指导体系,既要有政府层面主动作为,又要放手发动企业和社会参与,汇聚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手段有力,就是要高度重视和综合运用法治的、科技的、市场的建设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还比较习惯于使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实行简单的财政拨款和项目审批,而运用科技、市场、法制等手段还远远不够。许多地区的节能减排工作,之所以难以突破且时有反复,一个核心影响因素就是手段乏力,突出表现为法规制度不够严肃、市场发育不够充分、科技支撑不够到位。我们要想让滨海*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就必须真正用好法治、市场、科技三大手段。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根本体现,要在遵循自然规律和市情实际的前提下,加快健全多层次、宽领域、高标准的地方法规体系,让环境法治成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手段,守住生态文明的底线。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要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积极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引导和激励海内外各方面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激活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内生动力。科技是破解难题的锐利武器,要发挥滨海*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科技智力资源优势,紧扣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组织科技攻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和谐共生。只有三种手段综合运用,才能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先行先试,就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体现率先、带头、示范的追求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战略任务,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在研究、探索和实践。习总书记要求江苏在率先带头先行内涵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标杆。如果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不能做到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就根本无法抢占先机,何谈什么带好头、作示范,甚至为全省全国积累经验?因此,必须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的魄力、奋勇争先的劲头。

先行先试,就是要坚持把争取和落实国家级、省级各类试点政策作为一个关键抓手,让更多国家级、省级的载体、项目、资金及其他试点政策为我所用。争取先行先试,既是我们自加压力,同时也是要在国家的指导下,提高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敢闯敢试,就是要广泛借鉴国内外城市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滨海*实际,大胆探索尝试,率先创新突破。特别要尊重各行政区、开发区的首创精神,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强化基层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

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这次会议制定出台了滨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规划》和相关举措,与十二五以来作出的相关部署是一脉相承并纵深拓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涉及面广,任务繁多,周期很长。这里,我就不再一一细谈,着重强调四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要求。

一要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构建生态空间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开发内容和开发强度,使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相适应。按照生态平衡理念构建空间布局,最重要的是必须保证一定面积的生态保护区。目前,北京、深圳、武汉等先进城市都已经开始建立基本生态控制线制度,以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武汉的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中,城市生态空间用地(含水域)不小于总面积的70%。我们当前最紧要的任务也是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尤其要科学划定和严格守住生态红线,确保生态红线区域达到全市国土面积的22%。生态红线是警戒线高压线,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红线是滨海*城市的生命线,也是生活在滨海*的每一个人的生命线,一旦划定就要强力管控,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能踩、不能碰,决不允许越雷池半步。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出台了两深化九整治整改行动计划,并提出了36项具体整改措施,其中一项措施就是由人大常委会做出生态红线控制的《决定》,通过加强人大的法律监督,保证生态红线不以领导人的意志而转移。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城市空间和国土开发上来。一方面要将多心开敞、轴向组团、拥江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要求,切实体现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上,坚决遏制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趋势。重点加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配套,促进产居平衡,减少钟摆式工作生活模式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要把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落实到土地出让、规划审批、项目建设和产出的全过程,提高土地开发的效率和效益。新加坡的国土面积还不到滨海*的十分之一,但其单位土地的gdp产出是滨海*20倍,所以滨海*土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整个市域范围内,要按照优化提升、重点开发、生态保护三类功能区要求,进一步落实城中、东南、西南、江北和南部五大片区功能定位,实施分类指导、分片推进,引导和激励各主城区聚焦主体功能、突出发展重点、加强生态保护,科学有序地实施空间开发。

二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是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决定了一个城市的资源消耗和环境质量水平。从近年来滨海*各产业的能耗来看,石化、钢铁、电力、水泥四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但其耗水量、耗煤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比均在90%以上。尽管通过技术、装备、管理的提升能够降低资源耗量和污染排放,但如果产业结构不发生根本性变化,能耗和排放指标不可能出现根本性改善。所以,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总的方向是优先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这两类产业的比重得到较快提升。从中央战略导向和现阶段发展实际来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和技术,蕴藏着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潜在的市场需求不可估量。要突出培育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和智能电网等节能环保产业,尽快形成绿色产业增长点。在着力发展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同时,要继续不遗余力地滚动实施三高两低企业整治,不断提升整治标准,每年都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使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不断减小。

加快推进开发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行园区企业清洁生产,使园区不仅成为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高地,而且成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高地。

三要强化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加快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当前,空气、水等生态产品,以及市容环境的质量,是群众诉求最为集中的问题。必须以铁的手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一手抓废物处理和循环利用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建设,一手抓以绿化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通过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让群众看到变化、看到希望、看到前景。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控制燃煤总量,确保到2019年煤炭消费量控制在3240万吨。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措施,坚决刹住施工扬尘污染,大力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推进电力行业和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加快高污染企业搬迁步伐。对水污染治理问题,要重点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和污水管网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体制。水污染治理的根本就是要确保污水经过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而不是直接排入水体,雨污分流工程不能只是简单的将雨水和污水分流开,所有新区域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必须同步建设到位,现有区域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也要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扩建和完善,使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到2019年,使95%的主城生活污水和70%以上的镇街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让黑臭河道恢复清流。加快推广应用资源利用先进技术和装备,使各种城市废弃物得以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真正变身为城市矿产。要把绿色滨海*”建设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林地、水源、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大矿山宕口等区域生态修复力度,提升城乡园林绿化设施建设、养护和管理品质,切实把一个秩序井然、天生丽质的滨海*展现在世人面前。总之,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这个问题上,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我们的决心都不能动摇,必须以实际成效,兑现向人民群众做出的庄严承诺。

四要促进消费模式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光靠改变生产方式远远不够。从滨海*情况来看,目前全市工业污水cod年排放量约为2.2万吨,而生活污水cod年排放量超过了6.6万吨;工业用电量仅占全市用电量的40%左右,包括服务业和生活在内的用电量则占到了60%左右。由此可见,生活方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消费模式更具根本性意义,也更有潜力空间。特别是滨海*已经进入了消费升级阶段,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必将加剧资源环境矛盾。

要加快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大力推广使用绿色交通工具,鼓励引导居民公交出行、绿色出行。当前滨海*的城乡建设任务量很大,要着眼长远,更大力度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和低碳环保施工,优化建筑标准和施工设计,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城市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要鼓励居民简约适度消费,切实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工作,使广大市民实现绿色低碳消费。市委市政府已经按照中央和省里的精神,制订实施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相关制度,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引导全社会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有力的组织推进

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高度的思想境界,也需要科学的决策水平,更需要有效的组织实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从四个方面抓好组织实施工作。

要强化制度建设,凸显生态管理的强控性。生态文明的实现,既要约束破坏生态的负面行为,又要激励尊重自然的积极行动,而制度和政策恰恰具有这样的激励约束功能。要严格落实五个最严制度,抓紧制定和修订与之配套的相关政策办法,提高现有制度的实施成效。要严格落实科学决策的制度规定,对涉及群众环境权益的重大事项,严格执行集体决策、社情民意反映、专家咨询、环境评价、责任追究等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重大决策失误,实行严格问责。完善环境信息发布和重大项目公示、听证制度,健全公众参与决策机制。加快推进环境资源税费改革,积极探索污染物排放有权使用和交易制度,有效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谁保护谁受益、谁损害谁补偿的利益导向,驱动微观主体的行为变革。

要优化组织领导,体现生态建设的系统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决不能板块式组织,决不能碎片化推进,必须构建系统化的组织领导体系。市级层面要加快组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总指挥部,与现有绿色都市建设总指挥部合署办公,在原有六个工作指挥部基础上,增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工作指挥部,切实做到政策整合、工作衔接、力量集成。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也不是哪位分管领导的事,各级各部门都要把这项工作摆在优先位置,协同推动目标任务落实。市各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在落实规划、争取政策和实施工程方面一致行动,提高实际成效。各行政区、开发园区一把手要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过问、高位协调,构建起务实有力的工作机制。

要完善考核监督,强化生态指标的导向性。环境污染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根本改观,既有环境基础监测能力不足的因素,又有考核导向不够清晰和监督处理不够有力的因素。要运用信息化、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加强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市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在内的全社会能耗统计制度、碳排放统计制度以及pm2.5监控制度,大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精准度。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决定着我们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要研究和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和特点实行差别化考核政策。在干部评价考核中进一步增加生态权重,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硬指标。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力、工作不作为的,要给予问责。同时,要加大社会监督力度,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让群众检验我们的工作。

要营造社会氛围,激发生态保护的自觉性。优良的环境是全社会共同享受的公共产品,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产品的时候,也需要付出共同的努力,形成一致的行动。西方有个吉登斯悖论,讲的是人人都说环保重要,可一旦触及自身利益就不愿意行动。这个悖论的存在告诉我们,要形成一致的行动,社会成员要有内在动力。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真正做到从人人了解到人人自觉。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想出一些管用有效的办法,鼓励引导市民群众自觉关注生态,主动投身环保,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被动参与者变成主动参与者,从被动监督者变成自我监督者。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每位市民都要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养成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生态是最公平的福利,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也是一项短期内不容易出政绩的工作,甚至是一项短期内可能影响gdp增长速度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建设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是一块试金石,它既考验我们的领导能力,更考验我们的政绩观。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在已经不是拼资源、拼速度的时代,而是到了求质量、求效益的阶段。市委看一个区工作怎么样,不会仅仅看生产总值增长率,而是要看发展质量和效益,看民心民意,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所以,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打破思想误区和思维惯性,不为gdp增长率所累,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就是要坚守生态文明理念,总量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速度宁可慢一点,也要实一点,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就是要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不怕困难,舍得投入,把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一件一件解决好。我们特别要看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领导干部想要干事、想出政绩,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反对为了追求短期效应搞花架子,反对为了让领导认可而搞形象工程。还是那句话,领导干部应该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觉悟和境界,用十年挖一口井的心态建设生态文明,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件事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滨海*的生态文明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建设的前景才会充满光明。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江西的袁州样板

——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学习**书记在宜春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结合我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个简单发言。

一、在认识上要避免落入四个误区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摆在了相当高的高度,总书记在多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集体学习上,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生态理念融入建设全过程绿水青山、民生福祉等新论断,总书记也对江西提出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样板的重要要求。省里多次召开高规格的生态文明工作推进会议,每次强书记都亲自部署。这次,强书记在宜春调研期间,提出的一个总要求、四个持之以恒重要指示中,有一项就是要持之以恒地推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我个人认为,我区抓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认识要到位,尤其应注意避免落入四个误区

1.要避免落入传统主义的误区。这次调研,强卫书记对锦江河长制提出了很高评价,称赞在很多做法上有创新,当场就指示省水务厅要总结经验,在全省进行学习。所以,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要创新观念,不能沿着传统思维。比如,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低碳发展试验区就是一条创新的好思路,只要我们按照这个思路推进,我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就可以创出自己的特色和经验。

2.要避免落入狭隘主义的误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少数部门的事情,需要全区各部门都重视起来,抓好推进。经过长时间调研、修改,去年7月底,区委、区政府出台了《袁州区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具体提出了六项重点任务、十大示范工程,一共涉及80项具体工作,每项工作还有若干具体要求,责任主体几乎攘括了所有政府部门还有一些乡镇、街道。这就需要全区各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这样我区示范区建设才会取得好成效。

3.要避免落入片面主义的误区。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三层认识:一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二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绿色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这次调研讲话中,强书记再次指出,省委、省政府突出强调绿色崛起,目的就是要通过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倒逼产业转型,促进发展升级。这一届来,我区狠抓四大产业升级,就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抓住了主要矛盾,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4.要避免落入形式主义的误区。抓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低碳发展试验区,不是口号,要要务实行动,要对照任务目标,抓好责任落实,要结合项目建设、产业升级,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

二、在方向上要牢牢抓住四个关键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千头万絮,总的要求是对照既定方案,抓好工作落实。但在方向上,我认为有四个关键必须抓牢:

1.要抓好示范区创建这一关键。创建省级示范区,是当前我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今年全省一共15个名额,宜春就是我们和上高比拼,大概月底就开始申报,十月份出结果,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这段时间,最紧要的就是在创建的45个评价指标上下功夫,这次指标的分值占70%,拿下了指标,做好后续工作,就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当前主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区直相关部门要就涉及到的指标,加强与省直对口部门沟通,争取好分数,这一块工作目前看还比较薄弱;二是要抓紧协调市直相关部门,把三区各项指标的佐证材料都准备充分,因为这次我们是以大袁州的身份参加。

2.要抓好规划对接这一关键。根据省委、省政府绿色崛起的方针,市里提出十三五时期建设丰樟高循环区、袁上万绿色区、昌铜生态区三区,这一思路获得了强书记的认可,并要求全市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3月初,市人大代表市委、市政府来我区调研绿色区建设时,我建议要抓紧把总体规划,尤其是产业对接的规划做起来。市里也一直高度重视,上礼拜,市发改委带领近20位专家组成的团队到三区和各县进行了调研。如果规划对接充分,也对我们未来的争项争资工作找到另一个突破点。在袁上万这个阵营里,我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也有优势,所以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主动对接,保证我区规划与市里规划相互一致。

3.要抓好低碳发展试验区建设这一关键。低碳发展试验区是涵盖全区四大产业,覆盖了全区经济建设主战场,写入了国家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是全省重点推进的30个建设平台之一。我们一定要抓住上级重视、政策倾斜的机遇,一定要把低碳发展试验区抓出成效,创出特色和亮点,使之成为全省、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

4.要抓好生态治理这一关键。一是要坚守基本农田、区域生态保护、水资源三条不能逾越的红线。二是要强力推进矿山治理和污染修复,一些项目策划、可行性报告、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都要尽可能地更早启动。三是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严格的环境功能区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三、在举措上要突出抓三个一批

1.要大力推进一批绿色产业。以生态+”理念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抓好省级工业园区申报工作,在成功获批的基础上,着手准备省级清洁化试点园区建设,在园区甄选20%以上的规上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为将来园区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省级工业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以油茶产业、花卉苗木产业、富硒产业和生态休闲农业、绿色有机产业为主体,推进绿色、有机品牌发展战略,打造袁州绿色农产品品牌。三是做好服务业融合文章,挖掘袁州禅宗文化,红色文化、戏剧文化、茶文化等资源,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推进好袁州养老养生产业、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型服务业发展,

2.要精准打造一批展示平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要有转变,要让群众看得见、体会到、得实惠。一是创建一批生态牌子,可以配合市里开展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等创建,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示范乡、村。在抓好农村清洁工程的基础上,更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二是在生态治理上,可以大力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在新坊、慈化、西村、金瑞等资源相对富集、矿山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打造一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三是在环境保护上,我们除了可以打造一批城乡风景林,还可以在工业园区和城镇污水处理上取得突破。四是在生活观念上,在袁州新城区开展节能减排试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3.要巩固建立一批绿色制度。在巩固三条红线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河流湖泊管理与保护、生态文明追责、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等制度。在市里启动绿色信贷推广工作基础上,探索设立绿色债券和绿色发展引导资金。为袁州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380e4d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c.html

《6篇生态文明建设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