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教学文档

发布时间:2020-11-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边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依靠揣摩词句,领会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2、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之美。 3、进行联想想象,体会小说中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4、感悟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学生爱世界、爱人类、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
1、欣赏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2、小说怎样表达普通生活中的爱。 三、教学难点:
1、体会小说的情感境界和人性之美。 2、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影响。 四、 第一课时
(课前布置预习,阅读课文,积累词语,着重了解人物的性格、心理。 一、 导入新课
(激情导入)多媒体出示《边城》图片,听阿杜歌曲《天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翠翠美丽而又忧伤的故事。
中篇小说《边城》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赞者认为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园诗的杰作”。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先生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因为在沈从文先生看来:“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故表现人性便是他创作的中心。在他众多的作品中,中篇小说《边城》就是这类内容的代表。 二、作家作品知识(多媒体课件显示)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三、感知课文,理清文中的主要人物及情节 1、明确主要人物 2、明确主要情节
(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主线)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板书)

3、仿照下边句子用一句话点评。要求概括出小说的主要基调。 《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 参考答案:
《边城》是一幅斑斓的民俗风情画。 《边城》是一首哀怨的抒情诗。
《边城》是老妪絮絮讲的一个完美的童话。 《边城》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
4、给“边城”加一个恰当的定语,要求概括出小说所写的主要方面。 明确:风光秀丽的边城 民风淳朴的边城
真情相待的边城 人性美好的边城 四、翠翠形象分析
1、请学生谈谈了解整篇小说梗概后对翠翠的初步印象,完成对翠翠形象的整体感知。

2、重点赏读第四节,抓住翠翠的语言与心理,感受她的心理活动,体会她对祖父的感情。 1 “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爷爷总会找来的。’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
2 当爷爷问翠翠敢不敢一个人看龙船时,“翠翠说:‘怎么不敢?可是一个人玩有什么意思?’
3 翠翠找不到祖父,当“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翠翠望着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4 当天色已晚爷爷还没出现,“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总相信爷爷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
5 翠翠被人送回家,“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的鲤鱼吃去了。

3、课文节选部分是在这个爱情故事的开端,试讨论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的情愫的。
学生合作探究,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并加以评判。
教师点拨,主要从课文中的语言等细节体会翠翠微妙的心理。
明确:沈从文描写翠翠这个人物,是从心理描写入手,把这个小女孩从情窦初开这一页慢慢翻开,完成了一部爱情心理觉醒之书。
五(一)分析讨论课文中人物间的亲情关系和爱情关系,感受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风情美。

1、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 3、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 4、睦邻之情 (二)风景美的欣赏 (三)品位语言美 (四)归纳主题思想
表现湘西的人情美、人性美。 表现湘西的淳朴民风、民情。 表现翠翠和祖父的心灵、人性。 六、作业布置
1、课后阅读《边城》全文。
2、写一篇有关“爱”的小短文,可选取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多种情感来写,注意突出细节,表现真情实感,恰当运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3d4928402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6.html

《边城教学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