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体裁与题材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典诗词的体裁与题材
.古典诗词的体裁 【诗】
古典诗歌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一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格律诗。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
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 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 所以通常只分五言、 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 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格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型于唐朝初年,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为其格律严密而得名。 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故而又分别被命名为五律和七律。诗体分为四联,
“出句”,下句为“对句”,这就是律诗最基本的结构。 其中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各联对句须押韵,首联岀句可押可不押。
绝句一说为律诗之短截部分,
因只有四句而得名,故而其平仄与押韵较之律诗大体上并无二
首颔颈尾,每联上句为
(在后详述
一般
致,仍为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但实际上,绝句成型还要在律诗之早,只是相对于唐时 近体绝句平仄较为自由,所以将唐律成型之前的绝句称为“古绝句”,以示与近体绝句的区别。 【词】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
进入了
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 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的特点
1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 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 小序。
2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 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 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 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 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 各不相同。 词有时会不符合上述规律,因为早期是和着曲子写的,因此它最注重的还是与曲的配合 7、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字以上为长调。 【元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进入戏剧的唱词,是戏曲,或 称剧曲;另一种是散曲,是属于广义的诗歌。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只供清唱吟咏只用,包括套 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如《一枝花•不伏老》,含四支曲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 单位,如《天净沙•秋思》。
散曲的特点:
(1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2 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 (3 各自曲牌在字数 面都冠有宫调名、 二•古典诗词的题材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
、句数、平仄 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因此,每首元曲的前 曲牌名和曲题名。
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
6
或者还写上一段
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
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
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 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 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与山水风光的诗。 【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 16题。(8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岀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雾气和尘埃。
14 •从诗歌的体裁来看这是一首 ______________ ,从诗歌的流派看这是一首 ______________ 诗。(2分)
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

15.
联分别用“□”、
这首诗的语言与陶然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 的特色。颈“□”两字来显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之景,最为精炼传神。( 16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4.
2分)平淡质朴;“明”、“岀”
16 •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4
2分)
2分)五言律诗(律诗、近体诗),山水田园 15 . 1。作者这样写,再一次突岀表
1
现“新晴”这一诗题1,因为“新晴”人们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 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注释
⑴极目穷尽目力。
⑵氛垢: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 ⑶郭门:外城门,也泛指城门。
1
⑷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籽”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 成为农田的代称。[2] 译文: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岀现在山脊背后。 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练习二】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4―― 16题。(8分) 甲:早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露水不易湿透。②征铎,远行马车所挂的铃。③杜陵, 乙:
商山早行
注①“驼褐”,是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稻田深处草虫鸣,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汉宣帝之陵,温庭筠幼时在靠近杜陵处居住,所以他自称为杜陵游客。 14. 从体裁上来看,这两首诗都属 ____________________ 。( 1分) 15. 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甲诗写景颇有特色:黎明之前由于地面景物暗,因而天上“星斗”就显得“分外明”,所
以写“明”是为了写“早”。
B. 甲诗借助比喻、对比等修辞,通过感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岀了一幅独特的
“早行”甚至是“夜行”图。
C. 乙诗有一半是在直接写景,景中蕴情,其妙处在于体物入微,形象生动,细腻地刻画岀羁
旅之人去国怀乡的复杂心理。
D. 甲诗偏重从感觉、视觉、听觉等方面刻画“早行”意境;乙诗侧重通过对眼前实景的描写,
从正面呈现岀行之“早”。 16.
两诗中均写到“梦”,但又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4分)
【早行赏析】
第一句,不说“鸡唱”,不说“晨起”,不说“开门”,不说“整车”或“动征铎”,而说主 人公已在旅途行进。“行”得特别“早”,既不是用“未五更”之类的语言说岀,又不是用“流 萤”、“栖禽”、“渔灯”、“戍火”、“残月”之类来烘托,而是通过诗人的感觉准确地表现 岀来。“驼褐”,是一种用兽毛(不一定是驼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湿透;诗人穿上此衣, 其上路之早可见。而“露侵驼褐”,以至于感到“晓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
第二
句,诗人不写“月”而写“星斗”。“星斗阑干分外明”,这是颇有特征性的景象。“阑干”, 纵横貌。古人往往用“阑干”形容星斗,如“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之类。月明则星稀,“星斗 阑干”,而且“分外明”,说明这是阴历月终(即所谓“晦日”)的夜晚。此其一。露,那是在 下半夜晴朗无风的情况下才有的。晴朗无风而没有月,“星斗”自然就“阑干”、就“明”,写 景颇为确切、细致。此其二。更重要的还在于写“明”是为了写“暗”。黎明之前,由于地面的 景物比以前“分外”暗,所以天上的星斗也就被反衬得“分外”明。
第三句“寂寞小桥和
梦过”,可以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以梦与“寂寞小桥”结合,意象丰满,令人 玩索不尽。赶路而作梦,一般不可能是“徒步”。独自骑马,一般也不敢放心地作梦。明乎此, 则“寂寞小桥”竟敢“和梦过”,其人在马上,而且有人为他牵马,不言可知。
第一句不
诉诸视觉,写早行之景;却诉诸感觉,写寒意袭人,这是耐人寻味的。联系第三句,这“味”也 不难寻。过“小桥”还在做梦,说明主人公起得太“早”,觉未睡醒,一上马就迷糊过去了。及 至感到有点儿“寒”,才耸耸肩,醒了过来,原来身上湿漉漉的;一摸,露水已侵透了“驼褐”。 睁眼一看,“星斗阑干分外明”,离天亮还远。于是又合上惺忪睡眼,进入梦乡。既进入梦乡, 竟知道在过桥,那是因为他骑着马。马蹄踏在桥板上发岀的响声惊动了他,意识到在过桥, 略开睡跟,看见桥是个“小”桥,桥外是“稻”田,又朦朦胧胧,进入半睡眠状态。 【商山早行注释】
⑴商山:也叫 楚山,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 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⑵动征铎(du o: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847860)末
于是


⑶槲(hu): 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⑷枳花照驿墙:照:使……明艳。枳(zh 1: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驿( y门墙:驿站的墙壁。驿:古 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为: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⑸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
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意为:因 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⑹凫(f u)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来往北飞,秋天往南飞。回塘:岸边弯曲 的湖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圆而曲折的池塘。
答案:14. 1分)格律诗(近体诗、近体诗) 15. 16.
3分)B (没有比喻)
4分)甲诗写诗人(行人)过小桥时还在做梦,说明岀行实在太“早”,觉未睡醒,一上
“和梦过”,再次印证了诗
“客行 突岀了
马就迷迷糊糊睡着了。驿路行人必经之地的小桥,而如今却“寂寞”
人岀行之“早”。(2分)乙诗的“梦”是羁旅他乡的游子对故园的思念之梦,与首联 悲故乡”相呼应。梦中的故乡景“凫雁满回塘”与旅途上“槲叶落山路”的景形成对照 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练习三】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4-16题。(8分)
阮郎归•初夏
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①薰风:南风,和风。《史记•乐书》:“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相 传其首句为:“南风之薰兮。” 形容花红如火。 形容水的泡沫。
14•“词”这种体裁的别称是 ____________ 1分)
15
②水沈:木质香料,又名沉水香。
⑤玉盆:指荷叶。
③然:同“燃”,
⑥琼珠:
④纤手:女性娇小柔嫩的手。
•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狭景,显得鲜明生动。 B. “棋声惊昼眠” 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 “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 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16.
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14【答案】 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
就作品中4 分)


【点拨】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记忆,能力层级为 A级。写出词的一种别称即可。
E级。这首词写的是初
15【答案】D【点拨】此题考查对词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 夏时节的闺阁生活。上片写初夏已经悄悄来到一个少女身旁,
下片写这个少女午梦醒来之后,
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时光。答题时要整体理解词意。可用排除法作答。
16【答案】要点: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 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2分),真
2分)。【点拨】此题考查对词的鉴赏能力,能力层
从而获得了很好的艺术 下片又推出一幅庭园野
级为E级。这首词注意景象描写、 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 效果。上片写了一幅由景、少女共同构成的有声有色的初夏闺情图。
趣图,女主人公卓立其间。从最后两句可以想见,此时此刻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这飞珠溅 玉的水花一样,喜悦兴奋,不能自抑。
【词意】:
上片写初夏已悄悄来到一个少女的身边。
绿槐高柳咽新蝉”,都是具有初夏特征的景物:枝
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还有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一片阴凉幽静的庭院环境。
1熏风
”据《礼
初入弦”,又是初夏的气候特征。熏风,就是暖和的南风。古人对这种助长万物的风曾写有《南 风》歌大加赞颂: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记乐记》载: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意即虞舜特制五弦琴为《南风》伴奏。这
里的熏风初入弦”,是说《南风》之歌又要开始入管弦被人歌唱,以喻南风初起。由于以上所写 的景物分别诉诸于视觉(绿槐、高柳)、听觉(咽新蝉)和触觉(熏风),使初夏的到来具有一 种立体感,鲜明而真切。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进入室内描写。碧纱窗下的香炉中升
腾着沉香(即水沉)的袅袅轻烟。碧纱白烟相衬,不仅具有形象之美,且有异香可闻,显得幽静 闲雅。这时传来棋子着枰的响声,
把正在午睡的女主人公惊醒。
苏轼有《观棋》四言诗,其序云:
意欣然喜之。"诗句有云:
惊”她的昼
独游庐山白鹤观, 观中人皆阖户昼寝, 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
闻人声,时闻落子。”这首词和这首诗一样,都是以棋声烘托环境的幽静。而棋声能
眠,读者可以想象,在这么静的环境中,她大概已经睡足,所以丁丁的落子声便会把她惊醒。醒 来不觉得余倦未消,心中没有不快,可见首夏清和天气之宜人。
下片写这个少女梦醒来以后, 面,琼珠碎而复圆,更觉清新可爱。
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
歇拍二句,写弄水叶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又是另一番园池夏景。小
荷初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去,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 像火焰。这生机,这秀色,大概使这位少女陶醉了,于是岀现了又一个生动的场面:
玉盆纤手
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这位女主人公索性端着漂亮的瓷盆到清池边玩水。水花散溅到荷叶上, 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可以想见,此时此刻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这飞珠溅玉的水花一样, 兴奋,不能自持。
喜悦,
【练习四】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第 1-3题。(8分)

题华清宫(宋)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 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 都向长杨作雨声。



1 从这两
容清
7 ‘I
H诗。(1分)
吕法不, ____________ ,讽刺了 2 这两首 诗所咏对象 同:甲诗是通过描述
「•一……宫凄千门次第开抒发了作者对历代 □ □ 3 分) 乙诗是通过描绘华清富 弋王朝 法不正确的二项是(妃子笑,)(
3 下列说
:在读者面前展现
岀一幅骊山、甲诗开头两句犹
、乙诗开头两句描述了诗人长途跋涉到华清宫同 、甲诗语言虽然不用难字,但精雕细琢,雄健豪放。 、乙诗取景深远,意味无穷,表现了对历史的思索。 咏史。 16.
17 •送荔枝一事、唐玄宗杨贵妃的淫逸误国、兴衰(或:兴废、更替) 18. Co 【练习五】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 约客
赵师秀
16-18题。(8 分) 雨睛
王驾
图景。 所见到的凄迷景色。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6•甲、乙两首诗的体裁均属于近体诗中的

雨前初见花间菱,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 口2 分)
2 分) 景物
家家雨,处处蛙

17.甲、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仔细阅读后填写下列表格(
季节



18.甲、乙两首诗后面句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分别说明(
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2分)绝句(或:七绝)
17. 2分)黄梅时节(或:初夏)(1分)蜂蝶(或:叶)(1分) 18. 4分)甲:山对客人的等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情况( 乙:由蜂蝶飞过墙想象邻家的春色(
2分)(言之成理即可)
6

春天
4分)
2分)(言之成理即可)
【练习六】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 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鉴赏: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 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 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 “征 ”的形象,都紧紧围绕着一 个“怨”字铺开。
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 不休。这两句 “岁岁 ”朝“朝”相对, “金河”“玉关”“马策”“刀环 ”并举,又加以 “复”字、 “与”字,给 人以单调困苦、无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前两句从 “岁岁 ”说到“朝朝 ”,似乎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 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 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又有三、四句之作。
三句写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 “春色未曾看 ”,所见者惟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肃杀如 此,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这两句写
景,似乎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

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 图画里,读者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苦寒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诗虽然不 直接发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通篇不着一个 “怨 ”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和空间两 方面落笔,让 “岁岁 ”朝“朝 ”的戎马生涯以及 “三春雪 ”与“黄河 ”黑“山 ”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 到了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艺术效果,可谓妙绝。全诗对仗精工, 巧于炼字,别具情韵。 【练习七】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 14 16 题。( 8 分)
[ 黄钟 ] 人月圆 张可久
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
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4.“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分)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B .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C .“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D .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 16.“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4 分)
14、曲牌 15B
16、“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
【练习八】 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 1618题。 8 赤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胪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舳胪;船只首尾相 接非常多的样子。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6 •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1分)
17 •对联中的 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同说一事; 歌中的“ _______________ ”一句同说一事。2 答案: 16 •对仗或:对偶 17 •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苏子两游”与上面诗
18 •从角度、内容、语言三方面综合考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3d72c99f3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d.html

《诗歌的体裁与题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