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革命传统教育题材课文的教学

发布时间:2013-04-19 11:14: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革命传统教育题材课文的教学

杨忠敏,浙江海盐县元通小学。

翻开当前人教版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不少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课文。这些课文取材真实,人文内涵丰富。有描写战争年代浴血奋战、不畏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的文章,像《小英雄雨来》《飞夺泸定桥》《金色的鱼钩》《十六年前的回忆》等,人物描写生动形象,故事性强,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是教材中的传统课文;有描写和平时期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的普通人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文章,如《桥》《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等,富有时代气息,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此外,这些课文的体裁除记叙文之外,还有诗歌、议论文、通讯等文体,如《长征》《为人民服务》等,为多层面完成语文教育任务提供了更加广泛的视野。

这类课文数量占教材中的比重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其意义重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此重要的课文却面临着无奈:教师激情澎湃,学生无动于衷。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局面?

学生原因。革命传统教育题材课文的时空跨度大,学生没有生活体验,没有理解的背景知识,又加上教师的讲解苍白,找不到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切入点,课堂教学往往草草收场。

教师原因。教师在课堂中没有提供给学生充分自主感知文本的机会,没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而是用自己的解读替代学生的自主阅读,用标准化的体验模式去表达宏大却空洞的情感,人为拔高文本的人文思想内涵,忽视了对课文语言表达的关注,使学生难以理解文本,甚至是误解文本、曲解文本。

教材原因。这些课文在塑造人物、刻画人物的方式与手段也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作者和教材编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往往对人物进行高、大、全的艺术提升,过于强调这类课文的思想性,导致学生产生了脱离生活实际的距离感,缺乏阅读兴趣。

那么,革命传统教育题材课文的教学应当如何引领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叉点上融洽汇集,在接受思想熏陶、受到心灵震撼的同时,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习得语言的表达方式,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笔者试作一些简单的探索。

一、搭梯架桥,激发阅读兴趣

1.补充背景,搭建情感桥梁

由于革命传统教育题材课文所写的事件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学生阅读课文实际上是一种横向单一的平面型阅读,获得的阅读信息比较少。对这些背景不了解,就制约着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不要说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了。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提前引领学生走进影视、走向网络、走向红色经典作品,让学生实现纵向的、多维度的立体感知文本,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和判断,也为学生走入课文搭建好情感的桥梁。

2.链接生活,创设情感跳板

在教学革命传统教育题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从生活实际入手,力求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对接点,为学生搭设一个进入历史而又能回归现实的跳板,缩小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差。比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笔者在讲述“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句时,插入从圆明园流失的国家文物——兔首、猪首在拍卖会上的资料,让学生感到那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可对历史的思索还在继续,历史仍然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仍然生活在历史之中。这样的课堂设计就把这段遥远的历史与学生今天的生活、未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站到历史的长河中去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让文本知识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生命意义。

3.媒体介入,找到情感归宿

建构主义的教学原理认为:学习是情境的。作为远离学生活动经验的革命传统教育题材课文的教学,更是需要我们提供这种情境。当文本理解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或超乎学生想象时,我们应当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适时引入视频、图片等媒体资源,化抽象为具体,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租界的词句,谈谈自己对租界的认识,通过品味“大不相同”和“不大相同”,初步了解了租界与中国其他地方的不同,再播放关于租界的历史资料,介绍租界和中国百姓迥然不同的生活情景,最后,学生在对租界的质疑中,感受到了“中华不振”。拓展资料中租界的画面,伴随愤怒的诉说,冲击着学生的视野,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在学生的心中烙下了印痕。

二、聚焦语言,挖掘真实体验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和学习其他文章一样,在教学革命传统教育题材课文时,教师也必须引领学生沉潜到语言文字的深处,品味咀嚼语言的丰富内涵,挖掘真实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受到真正的心灵震撼。

1.推敲品析,积累语言典范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课文中有些词句虽然表层意思很容易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语感。如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学生总把目光聚集在对李大钊不畏生死的描写中,却对文中两次描写英雄对妻儿的关注的内容视而不见:“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一个“瞅”,一个“望”,仔细咀嚼大有深意。“从父亲这深深的一望中,女儿和妻子分别读明白了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把李大钊对家人的牵挂、对孩子的期望、对妻子的嘱托都挖掘了出来,使李大钊的形象更加饱满,更加真实。

2.运用想象,积累语言情感

《灯光》一文两处写到“郝副营长”对灯光的向往,一处写他“默默地沉思着”,一处写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教学时应紧扣“沉思”和“憧憬”两个语言生发点,引导学生想象:正值青春年华的郝副营长会想些什么?学生有的说:“他憧憬和父母、妻儿一起在灯光闪亮的餐桌上吃饭,谈笑风生。”有的说:“他憧憬学校、工厂、城市、乡村,到处灯火辉煌,繁华热闹。”……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畅所欲言,把郝副营长当时无言的心声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来,说出文字背后的意思。这样教学,学生就能更好地体悟文本的内涵。长此以往,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也会更厚实,语言情感积淀更丰厚,语言运用能力会不断加强。

3.关注表达,积累语言规律

叶圣陶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揣摩课文的表达形式,体会表达效果。如《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应该成为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文章开头,作者说:“1927428,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到了文章的最后,“……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28。’”像这样的前后照应,课文中有多处。在教学时,我们应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圈画出相关的语句、段落,仔细品味,在此基础上学习表达特点,感受人物形象,并在习作指导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做到读写结合。

三、巧用活动,丰富语文内涵

课堂毕竟有限,所学到的也毕竟是“小语文”,而课外所接触到的却是生活中的“大语文”。一堂课的结束应是学生新知识的开始。在一堂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打开“拓展”的大门,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去,以延续并扩大文本的作用。

1.立足教材,一“增”二“链”

教材是教学的“范本”,但不是唯一的“例子”,作为精心挑选的文本材料,其本身具有的典型性,是渗透民族文化教育的基本载体。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增加一些与所学文本类似的文章(即“增”)让学生阅读,达到巩固认知和补充知识的目的。如学习了《小英雄雨来》,我们可再提供《小兵张嘎》等阅读文本。“链”,即根据教材文本的内容,引入与文本有关的背景资料,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学《王二小》后,可以设计这样两个互动:(1)出示收集的少年英雄故事资料,引导学生阅读交流。(2)调查家乡的英雄少年。这样的活动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使学生加深并丰富了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从而超越了文本。

2.立足乡土,调查体验

全国各地都有丰富的革命英雄人物资源,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好这些资源,如可以调查家乡革命老军人、调查家乡的革命故事等等。另外,整个社会对“红色文化”越来越重视,学生体验的途径及形式更多更广了。我们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做文章,如将教学和建军节、建党节、国庆节等节日结合起来,抓住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契机。

3.立足阅读,整合提升

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环境,如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广播站等开展教育活动,并及时将各种资源整合。如可经常与学生一起阅读相关书籍,教师也在活动中充实自己,继而在课堂上做到充满激情,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用自己的感动感动着学生。学生也因而被英雄人物感动,被文本感动,实现课堂上多向、多层的情感交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4385583d0d233d4b14e69b2.html

《浅谈革命传统教育题材课文的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