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0-02-26 21:07: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管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3、霍桑试验 是指梅奥领导的于 1924 1932 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①工作场所照明试验 ②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③大规模访谈 ④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内容: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③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4、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5、核心资源 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能被完全模仿和不能被完全替代的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6、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7、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8、伦理道德——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9、社会责任——企业不仅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还应承担“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后者就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10、全球化管理——管理者需要在不同地区、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情况下进行管理工作。

12、全球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世界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程度。
13功利主义道德观——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P30 14利至上道德观——能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
15公平公正道德观——管理者不能因种族、肤色、性别、个人爱好、国籍、户籍等因素对部分员工歧视,而那些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的行为是善的。
16社会契约道德观——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12

17推己及人道德观——认为遵守儒家仁、义、礼、智、信的行为规则是善的。
18管理的基本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19、道德发展阶段(3个层次)——前惯例层次。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决策的依据是本人利益,这种利益是由不同行为方式带来的奖赏和惩罚决定的。惯例层次。受他人期望的影响。包括对法律的遵守,对重要人物期望的反应,以及对他人期望的一般感觉。原则层次。受个人用来辩别是非的道德准则的影响这些准则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一致,也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不一致。

第二部分

1、决策与计划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2、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面对的问题的相关因素是确定的,从而建立的决策模型中的各种参数是确定的。

3、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决策者可能不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也不知道概率。

4、风险型决策——也称随机决策,决策者不知道那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

5、战略决策——是指组织为了长期的发展,制定出目标和方针,以及为达到发展目标而采取的重大措施所做出的决策。

6、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是属于战略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

7、业务决策——又称日常管理决策,是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

8、计划——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9、战略性计划 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寻求组织在行业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10、战术性计划 是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11、指导性计划 是指规定某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给予行动者较人自由处置权,指出重点,但不把行动者限定在具体的目标上或特定的行动方案上的计划。

12、具体计划 是指具有明确目标的计划(不存在模棱两可)。

13、成本领先战略 企业强调以低成本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故又称为低成本战略。

14、特色优势战略 又称为差异化战略,企业力求在行业内独树一帜,使产品或服务具有

与众不同的特色。

15、目标集聚战略 又称为集中战略或重点市场战略,即选择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量体

裁衣为这个细分市场服务而不是为其他细分市场服务。

16、目标管理的定义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过程。它使组织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部门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17、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

18、网络图——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任何一项任务都可分解成许多工作,根据这些工作在时间上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它们的先后顺序,画出一个由各项工作相互联系、并注明所需时间的箭线图,这个箭线图就是网络图。
19信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就成了信息。
20决策——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第三部分

1、组织 ——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协同行动的集合体。

2、组织设计——就是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3、组织结构——是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

4、职能部门化——是一种传统而基本的组织形式。职能部门化就是按照生产、财务、管理、营销、人事、研发等基本活动相似或技能相似的要求,分类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

5、产品或服务部门化——是按照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对企业活动进行分组,设立部门。

6、地域部门化——是按照地域的分散化程度划分企业的业务活动,继而设置管理部门管理

业务活动。

7、顾客部门化——是根据目标顾客的不同利益需求来划分组织的业务活动。

8、流程部门化——是按照工作或业务流程来组织企业的业务活动。

9、管理幅度的含义—— 管理幅度也称为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指

挥和领导的下属的数量。

10、职权的定义—— 职权是组织内部授予的指导下属活动及其行为的决定权,这些决定一旦下达,下属必须服从。

11、直线职权——是指管理者直接指导下属工作的职权(比如总经理对一生产经理的管理)。

12、职能职权——是一种权益职权,由直线管理者向自己辖属以外的个人或职能部门授权,允许他们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制度,在一定的职能范围内行使的某种职权(比如质检部经理对生产部车间主任的管理)。

13、参谋职权——是指管理者拥有某种特定的建议权和审核权,可以评价直线方面的活动情

况,提出建议。

14、集权——是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中,也就是说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命令和指示来办事,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上级的指挥。

15、分权——是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

16、授权——是指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

17、管理幅度——也称为组织幅度,指组织中上级主管够直接有效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

量。

18、组织层级——由于组织任务存在递减性,从最高层的主管到最低层的具体工作人员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层次,这种层次就称为组织层级。

19、员工招聘——是指组织及时寻找、吸引并鼓励符合要求的人到本组织中任职和工作的过程。

20、绩效评估——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

21、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及其关系进行调整,

以适应组织未来发展的要求。

22、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思,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第四部分

1、领导——是管理的一项职能。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的本质(领导的实质)是影响力。

2、领导权力 就是影响他人的能力,就是能排除障碍完成任务、达到组织目标的能力。

3、激励——是由动机推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和加强的作用。

4、保健因素 又称“维持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工资等。

5、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处理得好可以使人们产生满意情绪,处理不当也不会导致不满。

6、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7、负强化—— 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

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8、沟通——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来使个人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

9、正式沟通——是指以企业正式组织系统为渠道的信息传递。

10、非正式沟通——是指企业非正式组织系统或个人为渠道的信息传递。

11、上行沟通——是指下级将信息传递给上级,由下至上的沟通;

12、下行沟通——是指上级将信息传达给下级,由上至下的沟通;

13、平行沟通——是指同级之间横向的信息传递,也称横向沟通。

14、单向沟通——是指没有反馈的信息传递。

15、双向沟通——是指有反馈的信息传递。

16、团队沟通——是指组织中以工作团队为基础单位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方式。

第五部分

1、控制——是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2、前馈控制——也称预先控制或事前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

3、同期控制——也称现场控制或者事中控制,也称过程控制。是对正在活动中的人、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4、反馈控制——也称事后控制或成果控制,是对结果进行总结。

5、统计性标准—— 也叫历史性标准,是以分析历史数据为基础建立的标准。

6、预算控制——就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的利用,从而使费用的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

7、库存控制—— 对库存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降低各种与库存有关的成本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8、标杆控制——是以在某一项指标或某一方面实践上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或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或组织内某部门作为基准,将本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措施或相关实践的实际状况与这些基准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比较,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改进的策略和方法,并持续不断反复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
9平衡积分卡——是由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构成的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之所以取名为平衡计分卡是因为它的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
10消极防御型创新——

11.积极攻击型创新——

12.品种创新——

13.产品结构创新——

14.工作流程——

15.新产品——

16.领先战略——

17.追随战略——

18.模仿战略——

19.投入期——

20.层级组织——

补充部分

2.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 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人际技能——它或称人文技能 亦称人事技能 它是指成功地与別人打交道并与別人沟通的能力。

5.差别计件工资制——是指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的制度。

9.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道德在本质上是规则或原则 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有关注主体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 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

10.道德准则——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

11.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遵守有关法律 经济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 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

13.信息——是由数据生成 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 如报表、账册和图纸等。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 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14.信息的加工——是指对釆集来的通常显得杂乱无章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別和筛选 使信息条理化、规范化、准确化的过程。 (鉴别-筛选-排序-初步激活-编写)采集——加工-储存-传播-利用-反馈

15.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16.确定型决策——是指各种决策方案未来的各种情况都非常明确 决策者确知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条件、决策过程及未来的结果 在决策过程中只要直接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可知的执行后果 就能作出精确估计的决策。

17.非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不能预先确知环境条件可能有哪几种状态或各种状态的概率无从估计 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致可行 但供选择的若干个可行方案的可靠程度较低 决策过程模糊 方案实施的结果未知 决策者对各个备选方案的执行后果难以确切估计 决策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19.战略决策——是对涉及组织目标、战略规划的重大事项进行的决策活动是对有关组织全局性的、长期性的、关系到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进行的决策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特点。
20.管理决策——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金、物资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及经营组织机构加以改变的一种决策具有局部性中期性与战术性的特点。

21.业务决策——是涉及组织中的一般管理和日常业务的具体决策活动具有琐细性、短期性与日常性的特点。

22.计划——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达的组织以及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制定的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的管理文件。从动词意义上上说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而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23.长期计划——是指5年以上的计划。

24.短期计划——是指1年内的计划。

25.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期 通常五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26.战术性计划——是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27.指导性计划——只规定某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给予行动者较大自由处置权它指出重点但不把行动者限定在具体的目标上或特定的行动方案上。

28.具体计划——是指有明确规定的目标和一套可实行的操作方案。

29.成本领先战略——企业强调以低单位成本价格为用户提供标准化产品其目标是要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成本生产商。

30.特色优势——企业力求就顾客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帜。它选择被产业内许多客户视为重要的一种或多种特质并为其选择一种独特的地位以满足顾客的要求。 31.目标集聚战略——企业选择产业内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并量体栽衣使其战略为它们服务而不是为其他细分巿场服务。

32.组织设计——就是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

33.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安排。

34.职能部门化——就是按照生产、财务管理、营销、人事、研发等基本活动相似笑非笑或技能相似的要求分类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 35.产品或服务部门化——按照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对企业活动进行分组。

36.地域部门化——就是按照地域的分散化程度划分企业的业务活动继而设置管理部门管理其业务活动。

37.顾客部门化——就是根据目标顾客的不同利益需求来划分组织的业务活动。 38.流程部门化——按照工作或业务流程来组织业务活动。

39.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力量。

40.职权——是指组织内部授予的指导下属活动及其行为的决定权这一决定一旦下达下属必须服从。

41.直线职权——是指管理者直接指导下属工作的职权

42.参谋职权——是指管理者拥有某种特定的建议权或审核权评价直线职权的活动情况进而提出建议或提供服务。

43.职能职权——是一种权益职权是由直线管理者向自己辖属以外的个人或职能部门授权允许他们按照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职能范围内行使的某种职权。

44.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髙层次上的集中也就是说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命令和指示办事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上级指挥。

45.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组织高层将其一部分决策指挥权分配给下级组织机构和部门的负责人使他们充分行使这些权力支配组织的某些资源并在其工作职责范围内自主地解决某些问题。

46.授权——就是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

47.员工招聘——是指组织及时寻找、吸引并鼓励符合要求的人到本组织中任职和工作的过程。 48.绩效评估——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

49.组织变革——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明确组织活动的内容或重点并据此对组织中的岗位、机构 岗位的组合以及结构 机构间的权力配置进行调整以适应组织发展的要求。

50.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51.狭小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礼仪制度、组织结构、行为方式等物化的精神。

52.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实施并完成领导职能的主体是领导者。

53.领导权力——通常就是指影响他人的能力在组织中就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

54.集权式领导者——就是把管理的制度权力相对牢固的进行控制的领导者。

55.民主式领导者——这种领导者的特征是向被领导者授权鼓励下属的参与并且主要依赖于其个人专长权和模范权影响下属。

56.激励——是激发和鼓励人们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釆取行动的过程。

57.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 58.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59.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60. 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61.沟通——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来使个人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

62.正式沟通——指以企业正式组织系统为渠道的信息传递。

63.非正式沟通——指的是以企业非正式组织系统或个人为渠道的信息传递。

64.上行沟通——指下级将信息报告给上级是由下而上的沟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494ce2f74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0.html

《管理学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