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发布时间:2020-01-09 12:31: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岂有哑巴缪斯

余光中

    ①一九六五年的初秋,夏菁和我同客美国。他高踞落矶山顶,我远卧五湖平原,两地相隔,千五百英里。九月间,他飞去芝加哥,我则驾车去芝城迎接。参观了艺术馆后,太阳已经偏西,便负着落晕,冲着满地的秋色,驶回密歇根去。那夜月色清朗,平而直的超级国道,无声地流着,流一条牛奶的运河。怀乡人最畏明月夜,何况长途犹长,归途的终点也不能算家。于是两人对吟起唐人绝句来,一人一首,结果,是愈吟愈愁。事隔年余,仍记得当时,吟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真感到是那么一回事,一时鹅皮gooseflesh)都麻了起来。那实在是难忘的一夜。

    ②“鹅皮也好,鸡皮也好,诵诗而到高潮,我的反应之中,总会有这么一点生理成分。不是冒起鸡皮鹅皮,便是目润喉涩,最敏锐时,更有猝然中箭的感觉。英国诗人浩司曼在《诗的名与实》一文中,也曾经描述诗对他的作用,是生理甚于心智。他说,在早晨修脸的时候,他尽可能避免想诗,否则一句诗忽然涌现在心中,他的面肌紧张起来,剃刀便会失手。又说,随之而来,会有一阵寒颤,自上而下,扫过他的脊椎,且有泪水涌至眼中。最后,浩司曼说,胃部是这一切感觉的中心。高更也表示过,看凡高的画使他的胃不宁。

    ③绘画到底是空间的艺术,构图的节奏感对我们生理的节奏(例如呼吸和脉搏)所起的作用,似乎不如诗和音乐一类的时间的艺术,那么强烈。虽然十分喜爱绘画,但在面对一幅杰作时,我所产生的是一种深沉然而缓慢的感动。缓慢,是因为画家没有限你一定的时间去领会他的作品。音乐则恰恰相反,其节奏感完全取决于时间,人体的节奏感受到它的影响,随之疾缓起伏,所以我们在生理上对音乐的反应,总是更为迅速而直接。证之以我个人的经验,被一段美好的旋律感动时,我会生鸡皮,竖汗毛,麻头顶;但神往于一幅画的意境时,似乎很少这种生理的现象。

    ④尽管有少数诗人热衷于诗的空间表现,诗,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时间的艺术。而时间艺术的诗,对我们的作用,尽管是非常心灵的,也是颇为生理的。这一点,似乎有不少的读者,甚至作者自己,尚无明确的认识。缪斯,一半是神,一半也是女人。她紧扣我们的心灵,但同时也满足我们的耳目。缪斯如果成为哑巴,那么其所以成为女性的魅力,已经丧失了一半,不幸的是,中国诗的缪斯,已经显示出变哑的危机了。

    ⑤对于我,对于中年以上的某些读者,中国古典诗的朗吟(英文叫做chanting)是可以终身享受的一种高级乐趣。说得轻松些,它可以自娱,可以娱人,是雅人名士的一种消遣,一种修养。说得严重些,它成为欣赏古典诗的一个必要条件;短如一首五言绝句,不加千百遍的朗诵或低吟,是不可能充分心领神会的。我这一代的中年人,身逢抗战,经历种种的不幸,而比起现在的青年来,至少多一件幸事,那就是,懂得如何吟诵古典诗。小时候,我的父母和二舅父都会吟诗。他们虽未着意教我,毕竞耳濡目染,久之我也吟成了自己的一种腔调。其后这种吟哦,或高咏,或低唱,给了我无穷的安慰。今日,我的学生之中,甚至青年诗人之中,据我所知,十之八九都不会吟诵古典诗。某些青年诗人,恐怕还没有意会到这是一种不利,一种缺陷。默读唐诗,甚或用今日的国语出声诵读,固然也可以获致相当程度的了解;但比起曼声朗吟千百次后的那种领会,恐怕相去远甚。最大的原因,在于前者仅仅是心灵的吸收,而后者加上了生理的沉浸。所谓熟读唐诗,也就是要用生理的适应去帮助心灵的吸收,使那种节奏感,那种声调,进入肌肉,缠绕每一根神经。

    ⑥这样的分析,有些读者可能认为缺乏诗意。但是诗的生理作用,往往可以超越心灵的领会而影响读者或听众。我在美国授中国诗的时候,班上的金发孩子们对我朗吟的反应,总是热烈的,有些学生甚至要我教他们跟着吟咏。一位学生事后告诉我:他念这一班所留下的最深印象,是某次听我朗吟《国殇》。其间我也有时应邀去别的大学演讲,而当我在演讲时朗吟李白或杜甫时,完全不懂中文的听众,总是兴味盎然。这种反应,大部分属于生理。反之,我不懂西班牙文,而每次听到西班牙神父兼诗人劳治国(Father Carlos Orozco)朗诵洛尔卡炽热的抒情诗,总是感到一种绝大的过瘾。又如狄伦·汤默斯的诗,据有些人说,看起来很费解,听起来,尤其听他自己朗诵起来,反而很容易接受,至少会感到,那节奏之中,扶带着一股强大的说服力。再如乔叟那中世纪的英文,看起来好费劲,而听傅良圃神父(Father Fred Foley)念起来,忽然透明得多。不错,心灵是诗的殿堂;但是,耳朵是诗的一扇奇妙的门;仅仅张开眼睛,是不能接受全部的诗的。我几乎可以说,一首诗若未经诵出,只有一半的生命,因为它的缪斯是哑了的缪斯。在台湾,某些诗人铺张意象而无视于节奏的结果,已经使部分现代诗哑然无声,不能卒读。这样发展下去,也许有一天我们的新诗会哑掉,而古典诗的吟诵,也可能失传。(例如仅仅会说国语的读者,是不会知道什么是入声的,而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读成平声,哪里还有凄恻之感?)中国文学岂不变成了哑文学?

1)简析文章第段的作用。

2)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

3)分析文章为什么要以岂有哑巴缪斯作为标题?

4)结合全文,概括中国诗歌变哑的原因。

【答案】 1用我的切身经历和英国诗人浩司曼的例子点明诗歌是一种感性的艺术,极易触发内心情感,产生生理影响。引出下文主要内容吟诵在诗歌欣赏中的作用。容易使读者从感性上接受作者的观点。

2运用比喻,心灵是诗的殿堂”“耳朵是诗的一扇奇妙的门等,形象生动。运用对比,诗歌用眼睛看和耳朵听的不同效果,诗歌诵读前后的不同体会进行对比,突出诗歌诵读的重要性。运用一系列副词或关联词语,如不错”“但是”“仅仅”“几乎”“”“只有”“因为等,使句子间意义密切联系,起承转合结构关系非常清楚,强调了朗诵对于诗歌理解的作用。运用短句,使语言短小精悍,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表达内容果断,语气肯定。

3以一个反问的句式为标题,语气强烈,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针对目前诗歌领域缺少朗吟风气来写,反复强调了朗吟的重要性,并揭示了朗吟缺失的危害性,针砭时弊,发人深省。

4少数诗人热衷于诗的空间表现。年轻读者甚至青年诗人,十之八九都不会吟诵古典诗。默读唐诗,甚或用今日的国语出声诵读,体会不到诗歌的韵味。某些诗人铺张意象而无视于节奏。读者仅仅会说国语,不知道什么是入声。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文本,从内容、结构、写作技巧、效果等角度综合考虑。从内容方面来看,文章第一段介绍了客居美国吟诵唐诗的感受,第二段介绍了英国诗人浩司曼的观点,这两个例子点明诗歌是一种感性的艺术,容易使人情绪波动,产生生理影响。从结构方面来看,这是文章的开头段,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为下文写吟诵在诗歌欣赏中的作用做铺垫。从写作技巧来看,开门见山,先入为主,这样容易使读者更能接受作者的观点。

2)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反复阅读相关语句,从修辞、句式、词语的运用、语体风格等角度综合分析。答题时首先看其有无修辞手法,先明确手法,然后再结合文本分析情感效果。不错,心灵是诗的殿堂;但是,耳朵是诗的一扇奇妙的门;仅仅张开眼睛,是不能接受全部的诗的。我几乎可以说,一首诗若未经诵出,只有一半的生命,因为它的缪斯是哑了的缪斯,这段话用用了比喻和对比。把心灵比作诗的殿堂,把耳朵比作奇妙的门,新颖别致,生动形象。仅仅张开眼睛,是不能接受全部的诗的”“一首诗若未经诵出,只有一半的生命,因为它的缪斯是哑了的缪斯,虽然只是出现了单一的角度,但对比效果明显可见,将诗歌用眼睛看和耳朵听进行对比,将诗歌诵读前后的不同体会进行对比,这里用来突出诗歌诵读的重要性。其次,从词语运用方面来看,如不错”“但是”“仅仅”“几乎”“”“只有”“因为等,使句子间表述连贯,关联词语的运用起到了协调语意的作用,这也强调了朗诵对于诗歌理解的作用。再次,从句式风格来看,善用短句,如心灵是诗的殿堂耳朵是诗的一扇奇妙的门;语言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最后,从语言风格来看,直截了当,明快自然,表述肯定简洁,不拖泥带水,如仅仅张开眼睛,是不能接受全部的诗的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标题含义及作用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旨,,从标题的结构形式,标题与内容的关系以及标题的背景意义等多角度综合分析。首先,从标题的结构形式来看,岂有哑巴缪斯,这是一个反问句,语气强烈,设置悬念,缪斯本是魅力女性的代名词,前面加一限定条件哑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情节内容方面来看,本文的内容是关于中国诗歌变哑方面的,哑巴缪斯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从本文的写作背景和意义方面分析,根据文本最后一段这样发展下去,也许有一天我们的新诗会哑掉,而古典诗的吟诵,也可能失传。(例如仅仅会说国语的读者,是不会知道什么是入声的,而将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读成平声,哪里还有凄恻之感?)中国文学岂不变成了哑文学?,可知,这篇文章是针对目前诗歌领域缺少吟诵风气来写,反复强调了吟诵对诗歌的重要性,本文很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感,给读者敲响警钟,强调今天加强吟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原文,了解段落大意,勾画出重要语句,然后整理答案。根据文本第四段尽管有少数诗人热衷于诗的空间表现,诗,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时间的艺术。而时间艺术的诗,对我们的作用,尽管是非常心灵的,也是颇为生理的可知,中国是个变哑的一重原因是少数诗人热衷于诗的空间表现。根据第五段今日,我的学生之中,甚至青年诗人之中,据我所知,十之八九都不会吟诵古典诗。某些青年诗人,恐怕还没有意会到这是一种不利,一种缺陷,可概括出诗歌变哑的第二重原因是年轻读者甚至青年诗人,大多数不会吟诵古典诗。根据第六段在台湾,某些诗人铺张意象而无视于节奏的结果,已经使部分现代诗哑然无声,不能卒读可概括出中国诗歌变哑的第三重原因是某些诗人铺张意象而无视于节奏。根据文本也许有一天我们的新诗会哑掉,而古典诗的吟诵,也可能失传。(例如仅仅会说国语的读者,是不会知道什么是入声的,而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读成平声,哪里还有凄恻之感?)中国文学岂不变成了哑文学?可概括出中国诗歌变哑的第四重原因是仅仅会说国语的读者,不知道什么是入声。考生根据以上分析整理答案,分点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①用我的切身经历和英国诗人浩司曼的例子点明诗歌是一种感性的艺术,极易触发内心情感,产生生理影响。引出下文主要内容吟诵在诗歌欣赏中的作用。容易使读者从感性上接受作者的观点。

⑵①运用比喻,心灵是诗的殿堂”“耳朵是诗的一扇奇妙的门等,形象生动。运用对比,诗歌用眼睛看和耳朵听的不同效果,诗歌诵读前后的不同体会进行对比,突出诗歌诵读的重要性。运用一系列副词或关联词语,如不错”“但是”“仅仅”“几乎”“”“只有”“因为等,使句子间意义密切联系,起承转合结构关系非常清楚,强调了朗诵对于诗歌理解的作用。运用短句,使语言短小精悍,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表达内容果断,语气肯定。

⑶①以一个反问的句式为标题,语气强烈,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针对目前诗歌领域缺少朗吟风气来写,反复强调了朗吟的重要性,并揭示了朗吟缺失的危害性,针砭时弊,发人深省。

⑷①少数诗人热衷于诗的空间表现。年轻读者甚至青年诗人,十之八九都不会吟诵古典诗。默读唐诗,甚或用今日的国语出声诵读,体会不到诗歌的韵味。某些诗人铺张意象而无视于节奏。读者仅仅会说国语,不知道什么是入声。

【点评】(1)本题考查分析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文本,从内容、结构、写作技巧、效果等角度综合考虑。

2)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反复阅读相关语句,从修辞、句式、词语的运用、语体风格等角度综合分析。答题时首先看其有无修辞手法,先明确手法,然后再结合文本分析情感效果。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标题含义及作用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旨,从标题的结构形式,标题与内容的关系以及标题的背景意义等多角度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原文,了解段落大意,勾画出重要语句,然后整理答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据文献记载,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没有周公,则礼乐文明体系难以建立;没有孔子,则礼乐文明的精神就难以大白于天下,而这正是唐代以前周孔并称的原因所在。所以,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但从产生的次序看,则是先有礼乐文明,后有儒家学说。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因此,礼乐制度才是儒学的社会存在之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孔子关于仁有许多说法,最基本的是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相亲相爱的真诚情感。孔子以仁为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会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进而丧失其化民成俗的功用,这正是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他同时强调以礼为仁的前提,主张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纳入到礼的规范之中。如此说来,孔子摄礼归仁,以仁为礼之内在基础;同时又摄仁归礼,以礼作为仁的实践途径。因此,在孔子那里,仁与礼是互摄的。同时,他又认为,仁是礼的精神前提,礼乐规范应当归本于仁;仁的达成又以礼为前提,礼是仁道的实践途径。所以,仁与礼是互为前提的,仁礼互摄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所在。

    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一旦礼乐文明体系本身被解构,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被打破,它们便失去了和平共处和交流会通的思想文化平台,诸神的和谐也就被诸神的战争所代替,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文明变迁所特别应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儒家推行社会教化的礼乐制度,经过长期激进的反传统而被摧毁,丧失了社会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儒家本身的思想形态也经历了重要的义理转向,以重建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

    新时代,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进而重建儒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重建复兴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赵法生《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周代的礼乐制度源自殷商的祭祀礼仪,据文献记载,经过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

B. 儒家学派创始于孔子,反思了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

C. 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表现为礼丧失仁的基础,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丧失化民成俗的功用。

D. 中华天下体系形成于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近代以来儒家发生的两方面变化为现实前提,论证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性作用。

B. 这篇文章主要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严密的逻辑,推导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C. 第三段重点论述的是孔子对关系的认识:互为前提,互摄和相互成就。

D. 主体部分采用递进式结构,分析了礼乐文明与儒家学说、各种外来文化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了孔子,礼乐文明的精神才大白于天下,所以,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

B. 文化之间的和谐变成战争,与涵融它们的礼乐文明体系这一母体被解构、被打破有关。

C. 因为儒学思辨能力的提高和传统儒学向哲学的转变,所以儒学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

D. 新时代,如果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礼乐文明就会重建复兴。

【答案】 1C

2A

3B

【解析】【分析】(1A项,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错,原文说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B项,儒家学派创始于孔子,不能等同于儒家学派就是孔子,原文说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选项变成了儒家学派,偷换概念,且系统无中生有。D项,形成于错,结合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分析可知,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故选C

2A项,论证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性作用错误。论证话题错误,本文论证的是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作者的逻辑是礼乐文明内蕴于儒学,所以前面用来较多的篇幅二者的关系,并对孔子”“关系做了分析,因而,要重建复礼乐文明,须从儒学入手,而儒学从近代以来又遭遇两方面的变化,故而作者最后期待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这也是作者对标题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故选A

3A项,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错误。结合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分析,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结论绝对化。C项,儒学思辨能力的提高和传统儒学向哲学的转变错误。结合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分析,原文是不断的因果推导,选项的开头变成了并列关系。D项,礼乐文明就会重建复兴错误。结合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分析,原文只是说关键所在,不能推导出这一绝对化的观点。故选B

故答案为:⑴C⑵A⑶B

【点评】(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走过黑夜

史小溪

    ①那是许多年前的一次夜行,我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

    ②西边如血河般涌动的晚霞,开始凝作一片绛紫,又凝作苍茫,黛黑,黑森森的帷幕立刻遮盖了大地。

    ③我踽踽地走着,心上压着的悲哀、疲乏和沮丧,逐渐被一种恐惧全面掩盖。真后悔为什么不投宿前面经过的那个村子,现在落得进退维谷,晚了┅┅

    ④夏夜散布着燠热、干燥,恐怖在急剧漶漫着。四野的庄稼黑洞洞的,密不透风。模模糊糊的高空闪烁几点星星,遥远,幽暗。我开始逡逡巡巡——愈临近故乡,愈熟悉那些隐患地带及那些神秘传说,心也愈发地惶怵紧张起来。

    ⑤我觉得山坳平谷都似坟墓一般升腾着阴森、沉闷窒息,那每一刻孤寂都似乎在无尽长地延宕。大山的褶皱在苍穹下变得更深了,似倒竖起来的深不可测的孔穴。树林子、野蒿,黑森森的长厚了许多,那草丛刊中会潜伏狼么?狼!我顿时记起老奶奶们说的大苍狼叼走村里小孩的事,我的心呼呼地狂跳,全身置于一种极度紧张的威慑惊骇中┅┅

    ⑥离村子不远。现在,可怕的夜风吹过,荒草掀起一片起伏不断的飒飒声响,树叶也轧轧地碰撞着发出不绝的回应,连那往日淙淙的音乐一般好听的小河流水声也听起来骇骇的,惨惨的。突然,那突兀的红崖上传来呲怪子鸟的怪叫:呵呵呵呵┅┅”那声音似哭似笑,在黑暗中刺耳地令人不堪忍受地回荡。我感到一阵毛骨悚然,同时,就看到一团黑糊糊的东西向我扑来┅┅啊呀!我差点叫出声来,但定定神,黑影消失了,一切归于消隐,只有恐怖的印象和令人窒息的无边黑夜。我屏着气呼吸,战战兢兢循着黑夜的路,一边高度警觉四周的动静。转过那个小峁,是那棵黑森森的老树,我记起那棵黑森森的树上曾吊死过一个女人。头顶一颗流星陨落,恍惚中,我看到前面有亮点红红的一闪,陷现出一团黑影,接着,又暗淡下去。鬼火!一刹那,我的心又腾地瑟抖起来,仿佛大地陡然裂开了一道长长的缝隙,就要将我无情地吞噬进去。远处重又出现了那团黑影,蠕蠕地,和一明一暗的鬼炎重叠在一起。我屏着气,惊悸的瞪大眼睛凝视,不像幻觉;再定定神,是人,是吸烟的夜行人。我的心倏地感到一种软软绵绵的无力的松弛,人啊人┅┅

    ⑦那人在前面孤孤地走着,我在后面寂寂尾随。我们老是保持一节距离。我不敢拉得太远,也不敢向前靠去,我怕。父亲叮嘱过我:路上千万小心!这年代,人┅┅”人,那持枪的看守,对一个孩子都那么冷酷狰狞;那佩红袖标的人,竟恶狠狠地给瘦弱的父亲背上驮那么重的石头。父亲所以遭折磨,还不全坏在人!他上茅厕,不小心将衣袋里的红语录本掉下去了,人,检举了他┅┅

    ⑧苍穹的星星依然遥远幽暗。我们就这样走着。他一定察觉到他的后面有动静了,中途有好几次停下来,肯定是朝后面观望;此时,我也就立刻高度警觉地停下来。我想好了,这黑洞洞的青纱帐将到处是我的隐匿之地,若有不测,我立刻就会钻进去逃跑掉的。而当他重新起程时,我也赶快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就这样,一对夜行人,冷漠僵滞,彼此防范。他走,我也走;他停,我也停┅┅

    ⑨最后,大概是他终于捺不住了,停下来,向后大声召唤:是人嘛?

而我,一下听清了,那是同村宽厚和善的干爷的声音。我不由自己地喊了一声:是我┅┅唔唔┅┅”我不顾一切跑起来,再也忍不住地哽咽起来┅┅村里,传来狗汪汪的咬叫。

1我的心倏地感到一种软软绵绵的无力的松弛,人啊人┅┅”这里,为什么会感到松弛?又为什么松弛是软绵无力的,并感叹人啊人┅┅”

2    阅读文章第段,回答问题:这里写晚霞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句中对晚霞的色彩的描写有何作用?这段与下文有何关系?

3)精读文章⑦⑧两段,回答问题:文题中的黑夜除了指其本义夜晚外,还指文化大革命。请根据原文简要分析这一时代的某一特征。

【答案】 1)因为终于确定令自己的心瑟抖起来的黑影是人,恐惧而紧张的心顿时缓和了下来。因为在的意识里,人,冷酷狰狞,人与人之间关系极度紧张,互不信任,互相猜疑。

2)比喻。用血河喻晚霞,生动形象地写出晚霞的血红,用帷幕喻天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空的浓黑。句中色彩的描写,渲染了恐怖气氛;通过描写晚霞的色彩变化,写出天色愈发浓黑而夜晚终至的过程,也表明了密切关注天色的心理。这都为下文写的恐惧张本(铺垫)

3人性的冷漠猜忌无情。如第段借父亲的叮嘱,第段描写两个夜行人冷漠僵滞,彼此防范,无不体现出这一点。时代(社会)的混乱。父亲叮嘱中的这年代,人┅┅”父亲所以遭折磨,还不全坏在人!的感叹,委婉地告诉我们当时社会状况的混乱。

【解析】【分析】(1)此处主要分析松弛”“软绵无力等描写心理状态的词语,以及人啊人等语言描写。根据语境是在黑夜独行全身置于一种极度紧张的威慑惊骇中,各种恐惧不断袭来时,忽然发现前面有人,我屏着气,惊悸的瞪大眼睛凝视,不像幻觉;再定定神,是人,是吸烟的夜行人,又联想到父亲叮嘱过我人的可怕时,才有的一系列复杂心理活动。结合具体情境分析即可。(2)分析可知,西边如血河般涌动的晚霞,用血河喻晚霞,黑森森的帷幕立刻遮盖了大地帷幕喻天空。景物描写的作用有:渲染、烘托、营造某种氛围;引出下文,为下文内容做铺垫;交代人物身份、人物活动背景场所;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理;象征、暗示、深化小说主题;展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本题因为是开头的景物描写,从衬托人物心理和为下文做铺垫的角度分析即可。

3)原文78段与时代特征相关的情节有:父亲叮嘱过我:路上千万小心!这年代,人┅┅’人,那持枪的看守,对一个孩子都那么冷酷狰狞;那佩红袖标的人,竟恶狠狠地给瘦弱的父亲背上驮那么重的石头。父亲所以遭折磨,还不全坏在人!他上茅厕,不小心将衣袋里的红语录本掉下去了,人,检举了他”“他一定察觉到他的后面有动静了,中途有好几次停下来,肯定是朝后面观望;此时,我也就立刻高度警觉地停下来”“就这样,一对夜行人,冷漠僵滞,彼此防范”“他走,我也走;他停,我也停。据此概括出时代的混乱,人性的冷漠。

故答案为:因为终于确定令自己的心瑟抖起来的黑影是人,恐惧而紧张的心顿时缓和了下来。因为在的意识里,人,冷酷狰狞,人与人之间关系极度紧张,互不信任,互相猜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4c2a2c74b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f.html

《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