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饮湖上初晴后雨》优秀教案1

发布时间:2019-10-28 09:04: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古诗三首-第二课时《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人教(部编版)

17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课时目标:

  1.用上节课学的古诗学习方法继续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两首古诗。

2.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诗句中重点字词意思,理解诗句,想象画面。

教学重点: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悟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抓住关键字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背诵《望天门山》

  2.回忆学法

  3.揭示课题,正确朗读诗题。

  4.抓关键字,解诗题。

  (1)题目告诉我们诗写了祖国哪里的河山?(西湖和洞庭湖)

  (2)题目还告诉我们什么?(饮:喝酒,初晴后雨:天气变化)

  5.出示背景资料

  二、运用学法,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2.作者在西湖和洞庭湖看到哪些景物呢?用“   ”划出,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用圈圈出;

  3.运用结合注释、联系生活、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诗中美景,描述诗中描写的画面。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多音字:淡妆浓抹   镜未磨

  2.认读: 潋滟         洞庭   白银盘 

  3.分小组汇报交流两首诗意。

  三、抓重点字词,品味美景

  (一)《饮湖上初晴后雨》

  过渡:如果想把古诗读得更有韵味,我们还需好好地品读诗句的意思。

  1.感受晴雨,想象西湖风景之美

  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初晴”,哪一句写的是“后雨”。(板书:晴、雨)

  (1)走进晴日西湖。晴日的西湖是怎样的?你是通过哪个词读懂的?

  ①出示词语“潋滟”,根据注释理解: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图片欣赏(出示西湖晴日美景图片)。说话练习:

  中午,在阳光的照耀下,西湖就像_____________

  傍晚,夕阳西下,西湖睡眠金光闪闪,又像________________

  ③揣摩诗人心境。猜猜,诗人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会说些什么呢?

  诗中苏轼只用了3个字就道出了这层意思——晴方好。(换词理解“方”:正)

  (2)走进雨日西湖。雨天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①赏图读词。图文一起出示:朦朦胧胧、山色蒙蒙、云雾弥漫、烟雨蒙蒙

  ②看着这些景,读着这些词,雨中的西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说?

  理解“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出示注释)

  ③提问:置身在这样烟雨朦胧的西湖之上,你会有怎样奇妙的感觉?带着这感觉再读。

  ④理解“亦”:你知道诗句中“亦”的意思吗?(也)结合《三字经》“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孔子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词语“人云亦云”加深理解。

  ⑤指导对比朗读:下面,我们也来一次人云亦云,让我们用上这个“亦”字一起来夸夸晴雨西湖。(师:水光美!生:山色亦美!师:水光潋滟妙!生:山色空蒙亦妙!师:我看,晴是景。生:我看,雨亦是景。师:我看,水光潋滟晴方好。生:我看,山色空蒙雨亦奇。)

  2.探究比喻之巧,感受西湖风韵之妙

  ①过渡质疑:在艾青眼里西湖像一面镜子,而白居易眼中的西湖则像一幅图画。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西湖就像西子了呢?让我们来猜一猜,但猜要猜得有理有据。

  理由一:西湖和西子都美。(是的,请你美美地读一读。)

  理由二:它们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西”。(我想也是的,西子,西施,西湖,好巧啊,被苏轼这么一比喻,西湖从此就多了一个更秀美的名字——西子湖。板书:西子湖。)

  理由三:西子不管淡妆浓抹都相宜,西湖不管晴天和雨天都很美。

  ②引导对话,感受西子比西湖的巧。(师:如果说,晴天的西湖是浓妆;那么——:雨天的西湖是淡妆。师:如果说,冬天的西湖是淡妆;那么——生:夏天的西湖是浓抹……)

  ③小结:西湖无论何时,都是好的、奇的、美的、妙的,神的,就像怎么打扮都漂亮的西子。引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④出示后人评价语,感悟苏轼比喻之妙。(“道尽西湖好处。”“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

  (二)《望洞庭》。

  1.学习第一、二句——欣赏风景的美

  ①出示诗句,朗读,交流:写到的两样好景致(板书:湖光 秋月)

  ②闭上眼,听音乐,想象画面。(师描述:夜幕刚刚降临,月亮慢慢升起,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显得那么平静,那么悠闲。抬头,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把它皎洁的光轻轻柔柔地洒在了湖面上,湖水就泛起淡淡的波光……)

  睁开眼,想说点什么吗?

  ③眼前的湖光秋月图,让人感受到美好、舒畅,诗人刘禹锡用一个字把种感觉写了出来。(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和”:

  出示字典中“和”的7种解释,理解此处“和”的意思;

  齐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的美妙;

  ④观微课知“镜未磨”(播放微课视频)

  原来是像一面铜镜,而且是还没有磨亮的铜镜。 (板书:铜镜)

  ⑤读好两行诗。

  2.学习第三、四句——感受想象的妙

  过渡:好一个湖光秋月,好一个镜未磨。诗人一边看,一边想像,看得美,想得奇,难怪这首诗能流传千年。接下去,诗人接着看,恐怕,会看到更美的景,带来更神奇的想像了吧。

  ①读读后两句,想想诗人看着洞庭的山水,又想到了什么?(板书:像银盘)

  ②引导看四幅图,画的都是洞庭美景,哪一幅是根据刘禹锡的诗句画下来的。(全班选择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相机补充君山资料           

  ③欣赏如此美丽秀气的山水,你一定想到一些形容这山水的词了。(青山绿水 山清水秀等)

  四、诵读积累,拓展延伸

  1.引读全诗:喜欢洞庭湖吗?喜欢这像铜镜一般的洞庭湖吗?(个别读)喜欢这像白银盘一样的洞庭湖吗?(个别读)

  2.引导背诵:喜欢洞庭的人,肯定喜欢这首诗(课件:填空式____女生读)喜爱这首诗的人也肯定会爱上洞庭湖(课件:填空式___男生读)

  3.全班背诵:喜欢到了极点,就是诗已经不见,但是只要一看到湖诗句就冒出来了(看画面全班背诵)

  4.拓展: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另4

  李白《游洞庭》

  板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5《影子》人教(部编版)

5 影 子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影 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和宝盖、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4个字和斜钩1个笔画。

2.正确地朗读课文,体会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3.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

教学重

正确地朗读课文,识记前、后、左、右,在生活情境中辨别这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注意斜钩和卧钩的区别。

课前准备

1.查找有关影子的资料,学习简单的手影,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字卡片。(教师)

2.准备手电筒、不透明的小瓶子。(师生)

3.预习生字,熟读课文,观察影子的变化。(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谜语揭题,趣味识字(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谜语: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

2.揭示谜底,板书课文题目。指导识记字。

3.引导学生找一找自己的影子,说一说对影子的认识。

1.听谜面,认真思考,结合生活经验找到谜底。(影子)

2.齐读课文题目,读好轻声,认识字。

3.找一找自己的影子。想一想自己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它。

  为了切实地感受影子的存在,可以请学生在课堂中找一找其他事物的影子,也可以进一步巩固识记字。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用时:15分钟)

1.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3.多媒体创设情境:游戏闯关。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1)第一关:指导读音。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指名读。

点拨轻声的词怎样读:后面的字轻一点,短一点。

(2)第二关:指导字形。

①“:课件出示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火红的太阳照在建筑物上,在地上形成了影子。“日”就代表太阳,就代表建筑物,就代表影子。也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识记。

②“:引导学生区分字的上面部分和字的不同。

③“:出示动物图片帮助识记。

④“:引导学生正确区分”“的意思和用法。相机学习新偏旁

⑤“: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⑥“: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相机学习新偏旁

友:用比一比的方法识记。

(3)指导学生用加一加、记反义词、做动作、说歌谣等方法巩固识字。

1.认真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可拼拼音,有困难的可以问问同学或老师。

3.在游戏中识记生字。

(1)第一关:读准字音。

自由读一读:

影子、小黑狗、好朋友、跟着、前后、它们、左右。

注意好朋友在“朋”字后面要读轻声。

小组交流一下还有哪些字读轻声。(“影子、跟着、它们中后面的字。)

(2)第二关:记住字形。

观察课件,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识记“影”字。

对比颜色记忆

加一加识记:反犬旁加就是

交流发现宝盖加就是。同桌在纸上做送花游戏区别两个同音字。相机了解

联想记忆:一就是好。相机识记女字旁,并发现字做偏旁时要写得窄些。

编歌谣识记:两个,好朋友不分离。说一说其他带有新偏旁的字。

⑦“可以通过与作对比的方式识记。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巩固识记。

1.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字形。有的可根据汉字的字形,用形象的方法识记,如,就像一只小黑猫,睁着两只眼睛,四条腿并拢蹲在那里。有的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来记忆,如月+月=朋。有的可以用编口诀的方法帮助识记,如,辨析的字形,可以利用口诀左下有个工,右下有个口

2.结合它、好、朋的教学,认识新偏旁”“”“。可以引导学生适当拓展含有这三个偏旁的字,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3.指导读文时,形式要多样,读出节奏感和其中的韵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

1.多媒体出示情境图,配乐范读课文。

2.引导学生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共有几个小节。

3.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听学生发音,适时指点。

4.组织学生分组赛读。

5.指导学生自由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相机引导说话。

1.看图欣赏,认真听读。

2.自由读文,标记小节。

3.把自己认为最难读的一行找出来,小组合作,互相指导。重点练习:

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4.分别练读,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把句子的停顿读好。

5.用完整的句子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课语句生动有趣,两小节的句式结构相似,比较简单,可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同桌对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熟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组织评议(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请学生做小老师说一说字的笔顺。

3.在田字格内示范写

4.课件演示的笔顺,认识斜钩,指导学生书写。再出示分别带有卧钩和斜钩的两个字,区分卧钩和斜钩的书写。

5.课件演示的笔顺,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注意字的第三笔是提。

6.组织学生评议书写情况。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跟同桌说一说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2.仔细观察后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字的第三笔是竖,最后一笔横起笔在第三笔竖上。

3.练习书写

4.说笔顺,认识并书写斜钩。交流并回答斜钩和卧钩在书写上有何区别。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书写。

5.认真观察后书写,写后对照。

6.在小组内展示自己书写的字,互相评议并改进书写。

  本课要写的4个字中,撇的写法不一,教师要做好强调。字中有长撇,字中有斜撇、短撇,字中有短撇。认识并写好斜钩,区分斜钩和卧钩的写法。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手影表演,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儿歌《手影》,请学生认读。

2.教师表演手影,激发学生的兴趣。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跟有趣的影子交朋友,了解影子的秘密。

1.借助拼音认读儿歌。了解内容。

2.观看手影表演。说一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根据实际情况,也可播放皮影戏片段,激发学习兴趣。

二、图文对照,精读课文(用时:15分钟)

()学习第1小节。

1.指导学生看图说话,认识方位。

2.对照图片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3.设疑:和影子在一起玩儿,小朋友们快活吗?从图上哪儿可以看出来?小朋友们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4.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5.指导学生用常常说话。

6.指导学生讨论质疑:说影子是小花狗行不行?为什么?

7.请养过小狗的学生说说小狗是怎么跟着你的。

8.指导学生看图练习朗读。

9.指导学生回顾学习第1小节的过程,共同总结方法。教师板书学法。

()学习第2小节。

1.教师引导学生仿照学习第1小节的方法小组自学。

2.组织学生汇报,适时点拨。

(1)指名看图说话。

(2)指导图文对照读句子。

(3)引导学生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3.指导学生熟读第2小节。引导学生质疑。

()学习第1小节。

1.看图想一想,练习说话。

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太阳在小朋友们的哪个方向?影子在小朋友们的哪个方向?

2.读句子:影子//前,影子//后。

3.看图讨论,从小朋友们的表情和动作能够看出来他们很快乐,他们心里想跟影子比赛、捉迷藏,跟影子做朋友。

4.仿读、自由练读: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5.练习句式:我常常(      )

6.联系生活实际释疑:不行,因为影子是黑的。

7.家中有小狗的学生说说小狗喜欢跟着人跑前跑后的生活经验。

8.看图练习朗读,可以自由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9.总结学法。

()学习第2小节。

1.在小组内自学。

2.汇报学习成果:

(1)看图说一说,太阳在小朋友们的左面,影子在小朋友们的右面。

(2)想一想:小朋友们怎样走,影子会在他们的左面?(小朋友们往回走。)

(3)说出对句子的理解。

3.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1)预设:为什么会有影子?

(2)影子为什么会常常陪着“我”?

1.在理解第1小节的内容时,要注意图文结合,借助图片理解句子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说一说第1小节的内容,争取达到即时背诵的目的。

2.练习朗读时,引导学生看图讨论,观察小朋友的表情,体会小朋友心中的快活,朗读时要读出快活的语气。

3.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生活经验的引入,可以加深学生对儿歌的理解。

4.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可通过边读边做动作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三、游戏揭秘,合作探究(用时:12分钟)

1.提出目标:发现形影不离的秘密。

2.组织开展看、学、做的游戏。

(1)看:

教师做手影游戏,请学生观察,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解释影子产生的原因。

(2)学:

教师指导一组做示范,提出游戏要求:两人操作,一人拿手电筒,一人拿小瓶子;一人发出指令,一人记录。

相机指导学生完成游戏。

(3)做:

指导学生分组做实验。

3.组织学生汇报游戏结果。

(1)指导学生分组到前面使用道具演示。

(2)指导学生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根据学生的汇报,利用多媒体演示影子变化。引导学生巩固方位词。

5.出示课文内容。再次朗读,指导学生背诵。

1.明确游戏目标。

2.小组合作积极进行游戏。

(1)认真观察老师在灯光下和不在灯光下做的手影游戏,明白产生影子必须要有两个条件:光。不透明的物体。

(2)观察示范组的活动,弄清游戏要求。

小组做好分工。把手电筒当作太阳,把小瓶子当作自己,做做游戏。

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写出发现。

(3)小组进行分工,开展游戏,完成学生活动卡()

3.演示并汇报结果。

(1)小组合作演示太阳在动,影子也在动,体会影子的有趣。

(2)合作交流发现:

影子像在跟太阳捉迷藏。移动太阳,影子总是在背着太阳的那一面。

影子是黑色的。

太阳的位置不一样,影子的长短也不一样。

4.观察多媒体,说说自己的发现。

练习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太阳在(   ),影子在(   )

5.看课件再次朗读课文,根据提示尝试背诵课文。

1.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影子的形成过程,能说出生活中的一些影子现象即可,不要涉及过多的专业术语。

2.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3.教师要注重朗读训练,可引导学生采用小组读、接读、齐读等不同的朗读方式,在读中辨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体会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四、识字写字,迁移运用(用时:8分钟)

1.引导学生认识方位,识记方位词前、后、左、右

2.指导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练习说话,熟悉方位。

3.指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居住环境,用上前、后、左、右

4.指导书写。强调第一笔是平撇,与第二笔撇的写法截然不同。

5.组织学生练写、评议。

6.出示多媒体课件,简单介绍皮影戏。

1.做书后游戏,在活动中,辨别方位,识记前、后、左、右

2.以自己为中心,说说自己前后左右都有谁,通过实践来理解前、后、左、右

3.在小组内向同学介绍自己家周围的环境。

4.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交流总结书写要点:横稍长于上边的撇,下边的要写得扁些。

5.练写,根据同学、老师的建议,再写、再议。

6.了解皮影戏,欣赏皮影戏片段。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辨别方位,认识前、后、左、右4个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4e0b49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4.html

《人教部编版《饮湖上初晴后雨》优秀教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