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

发布时间:2023-10-14 06:17: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
作者:毛三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年第09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才有可能更好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在以下方面;.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知能力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由审美感觉上升为审美知觉的能力。审美知觉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直接呈现于感官,二是整体形象体验,三是情感反应。三者缺一不可。艺术作品所描摹的形象之所以能唤起人们的美感,是因为经过语词、线条、色彩、声响等中介,使审美主体回忆起既有的表象。但在中学教育中,学生由于经验不足,有时却不能唤起美感。这是因为审美知觉的基础是客观事物,包括时间、空间、能量、信息等物质存在形式。而在语文教育中大多是教材中那些经过了折射的时间、空间的存在形式,对这些整体形象的把握程度如何,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态度。
如果仅仅把语文学科教育中的自然现象作为自然形态,而不能识得其中的情与理,那么,即使唤起了学生的表象记忆或想象,也只是一般性感知,而不是审美感知。深蓝色天空中的一轮金黄的圆月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的火烧云水面上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等景物描写,都不只是通过语言中介的自然景象;《党员登记表》《荷花淀》诸篇中的景物描写都远远不是景物的表象,不是一般的知性,而是赏心悦目的情性。教师那种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说教并不是美育,因为审美感知是学生本质力量的体现,是生命的体验。语文审美教育必须培养学生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审美想象力
想象,在心理学上的意义是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智力结构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审美想象是审美移情的深刻化,即人在审美观照中,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对象之中,使之物化,从而体现出人的性格思想。正如高尔基所说:想象——这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与事物以人的品质、感觉、甚至还有意图的能力。通过语文学科的美育培养想象力,对人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鉴赏活动中,审美主体从来就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受主观感情的驱使,发现、补充、丰富审美对象,赋予它新的活力、新的生命;审美客体总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潜藏着感染、诱发审美主体的力量。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激发鉴赏者的想象。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语文审美教育培养审美想象力,就是要把作品的艺术美和现实社会联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加以比较、融合,进行再造想象。这是使学生凭借教学活动唤起内心视象,由原有的表象推出新的表象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语文教材中诸如《土地》《白杨礼赞》《樱花赞》等课文都是培养想象力的极好凭借。
培养想象力应当特别重视移情现象。审美想象本质上就是移情的深刻化,是情感的物化。审美观照中的移情,是审美主体的情感向感知和想象的表象移入,而不是向客观对象移入。这是由于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质同、形似、神合等方面的联系,而不是脱离了客观事物的想入非非。没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审美经验,就难以构成由此及彼的联想,难以发生想象活动。因而,语文审美教育必须根据效应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获得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审美想象与形象记忆和情感记忆分不开,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才可能把感知到的表象进行综合、创造,发挥想象在审美判断中的作用。语文审美教育培养想象力的途径,一是通过作品鉴赏;二是适量地背诵诗文,储备记忆材料;三是观察自然和社会,增强形象记忆和情感记忆。记忆和积累越多,想象力就越丰富。.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直觉是一种高敏度的感知能力,是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把握,具有更大的悟性。直觉的猜想、假说往往是科学发现和美的创造的起点。然而,在现实的语文学科教育中,学生接受的多是知识条文、文学概念,儿童时代那种整体知觉的内心世界往往由一种与之互不相干、互不一致的东西所代替。这种教育方式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直觉思维能力因此大大下降了,人的成熟似乎与人的创造思维形成了矛盾。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在常规教学中,把阅读教学确定为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把讲授归纳为对人物形象和景物的分析,把原有可以把握的整体形象肢解开来,这些做法都会扼制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语文学科教育中的文学作品鉴赏课和课外语文教育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客观事物并不在眼前,而只有一个想象中的世界。但是通过语言符号,经过想象、联想,在阅读者的头脑中便形成了表象。这个表象不一定是具体的这一个,而是经过了创造的那一个,是对自然、对社会的直接观察和感悟,具有更高的价值。让受教育者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去观察自然、了解社会,能够使他们获得更加直接的表象,而且这种表象是任何人无法割裂、肢解的整体形象。审美直觉和心理学上的形象直观不尽相同,审美直觉形象更带有模糊性,因而具有更大的创造性。鉴赏中无意识与知觉表象交替出现,还未形成有意识的明确形象,或隐或现,带有神秘感。学生在心理上被诱导,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这就是语文审美教育的即时效应;而诱发创造性,发展直觉思维能力则是语文学科教育的延时效应。直觉思维能力是人的重要素质之一,也是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之一。.培养美好的情操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情操,简言之,就是情感和操守,这是由情感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会轻易转变的心理状态。美好的情操能够产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情操既是德育的任务也是美育的任务。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渗透在其他的心理因素之中,又是审美心理的诱因。情感往往同个人的要求、愿望、理想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而又具有个体性;情感还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易变性。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不够稳定,操守尚不坚强,情绪极易冲动。因而,以美育人,以美怡情,培养高尚美好的情操,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许多古代诗文都表现出修身养性、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现代作品《自序》《荷花淀》《百合花》《坚强的战士》《党员登记表》等篇中的人物形象更是闪耀着为追求真理,实现伟大理想的美好情感和崇高操守。内在情感是人整个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情感的稳定性形成每个人特有的操守。语文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坚定的意志。.全面发展个性
人的历史,始终是其个性发展的历史。审美活动是一种个性选择。学生自觉地拥抱美的世界,充分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德育是受动式的教育方式:理性反思、启迪智慧、激发完善自身的意志力量;以其逻辑力量和说服引导引起学生心灵震动,锻炼个性。美育则是主动接受教育的方式:审美陶冶对性格的洗礼,主要依赖含有理性成分的情感因素,感染调动学生,使其自我教育、自我调节。教师以情感春风化雨,点滴入微;学生以心灵沐浴春风,欣然接受。语文教育是全民的素质教育,语文审美教育正是凭借教学美、教师美、教材美为学生创造美的世界,唤起他们的共鸣,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塑造美的心灵。这种美化效应主要表现在强化和移化方面。强化效应是加强巩固学生原有的性格特征。教学中启而不发的现象,从美育的角度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移化效应。学生总是从教材、教师的教育之中,寻找与自己的性格特征、经验结构相吻合的内容,并使自己的个性进入稳定、强化的情境。便是一种自觉的美化状态;导而弗牵就是要创设一种使学生自觉追寻移化效应的情境。归根结蒂,启而不发、不愤不悱就是因为审美对象(包括教师、教材)与审美主体(学生)的个性总体取向相去甚远。要使学生顺应于审美对象就必须加以诱导,使他们把注意力转向那些暂时还不熟悉的审美对象,打破稳态平衡,实现移化效应。个性的发展正是在强化和移化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实现的。语文审美教育以其自身的特点最有利于实现强化和移化效应,发展学生的个性。
毛三艳,武昌职业学院讲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53ab1a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b.html

《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