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训名句整理 -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

发布时间:2017-08-12 05:29: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代家训名句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系列

读书篇

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父子之间不可溺于小慈,自小律之以威,绳之以礼,则长无不肖之悔。……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富者之教子须是重道,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子弟之贤不肖系诸人,其贫富贵贱系之天。世人不忧其在人者,而忧其在天者,岂非误耶?
  (宋)家颐《教子语》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仇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学业在我,富贵在时。在我者不可不勉,在时者静以俟之。
  (南宋)何耕《示子辞》
  评:机会也不能静等,也要抓住机会,有时要制造机会。
凡人进德修业,事事从读书起。多读书则嗜欲淡,嗜欲则费用省,费用省则营求少,营求少则立品高。读书之法,以经为主,苟经术深遽,然后观史,观史则能知人之贤愚,遇事得失亦易明了。故凡事可论贵贱老少,惟读书不同,贵贱老少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此夫子所以发愤忘食、学不及也。
   爱觉新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于工作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明)郑晓《训子语》
多读书则气清,气清则神正,神正则吉祥出焉,自天佑之。读书少则身暇,身暇则邪间,邪间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
  秀才本等,只宜暗修积学,学业成后,四海比肩。……
  士人贵经史,经史最宜熟,工夫逐段作去,庶几有成。
  不合时宜,遇事触忿,此亦一病,多读书则能消之。
  (明)吴麟徵《家诫要言》
先儒谓今人不曾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此教人读书知义理之道也。要知圣贤之书,不为后世中举人进士而设,是教千万世做好人,直至于大圣大贤。所以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古人是如何?此才是读书。若只是浮浮泛泛,胸中记得几句古书,出口说得几句雅话,未足为佳也。
  (清)朱伯庐《劝言》
古人读书贵精不贵多。非不事多也,积少以至多,则虽多而不杂,可无遗忘之患。此道如长日之加益,而人颇不觉也。是故由少而多,而精在其中矣。一言以蔽之:无间断。间断之害,甚于不学。……排岁月次第,以中下之资自居,每日限读书若干。一岁之中,除去庆唁祭扫交接游宴之事,大率以二百七十日为断。此二百七十日须严立课程,守其道而无变,十年之间,经书可毕。且如此绳绳不已,则资之钝者亦敏,而书可渐增。再加十年,子史古文俱渐次可毕矣。
   (清)汪帷宪《寒灯絮语》

  

  

  

  

  

  

  

  

  

  

  

  

  

  

  

  

  

  

  

  

  

  

  

  

  

  

  

  

  

  

  

  

  

  

  

  

  

  

综合类

夫家所以齐者,父曰慈,子曰孝,兄曰友,弟曰恭,夫曰健,妇曰顺。(清)孙奇逢《孝友堂家规》

朱伯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 奉必须令人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 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其质朴,训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 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辞严法肃。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 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见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 戒多言,言多必失。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倚。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 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 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 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父之兄弟,谓之伯父、叔父,其妻谓之伯母、叔母,服制减于父母一等者,盖谓其抚字教育,有父母之道,与亲父母不相远。而兄弟之子谓之犹子,亦谓其奉承 报孝,有子之道,与亲子不相远。故幼而无父母者,苟有伯叔父母,则不至于无所养;老而无子孙者,苟有犹子,则不至于无所归。此圣王制礼立法之本意。
  评:在过去的大家庭中,这种论述是非常符合现实的。但现在这种亲情在小家庭模式下,已几乎没有说服力了,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抚养孩子社会化的发展,即使是同胞,亲情也会越来越淡。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刘备《敕后主辞》

评:要把品德放在自修和育人的第一位。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 (北宋) 邵雍《戒子孙文》

评:教育的精力应主要放在中等生身上,其效率才最高。

以孝悌为本,以忠信为主,以廉洁为先,以诚实为要,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

善须是积,今日积,明日积,积小便大。一念之差,一言之差,一事之差,有因而丧身亡家者,岂不可畏也! (明)高攀龙《高氏家训》

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骄养太过的,好看不中用。(明)姚舜牧《药言》

位之得不得在天,德之修不修在我。毋弃其在我者,毋强其在天者。(明)袁衷等录:《庭帏杂录》

志之所趋,无远不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爱觉新罗.玄烨:《圣祖庭训格言》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誊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 (西晋)羊祜:《戒子》

藏精于晦者则明,养神于静则安。晦所以蓄用,静所以应动,善蓄者不竭,善应者无穷。  欧阳修《示子》
  评:外表憨厚,要木讷,内心清楚,精明,这样就叫大智若愚。我则有点相反的味道,要少说话,同时,要内心专一纯正的做事,读书,这样才真正地自然而然地内藏大智,外表若愚,孔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看来,若敏于言而讷于行,则小人一个了。

言忠信,行笃敬,乃圣人教人取重于乡曲之术。盖财物交加,不损人而益己;患难之际,不妨人而利己,所谓忠也。有所许诺,丝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所谓信也。处事近厚,处事近厚,处心诚实,所谓笃也。礼貌卑下,言辞谦恭,所谓敬也……
  行高人自重,不必其貌之高;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一孝立,万善从,是为肖子,是为完人。(明)姚舜牧《药言》

少年人只宜修身笃行,信命读书,勿深以得失为念。所谓得固欣然,败亦可喜。
  器量须大,心境须宽。
  一念不慎,败坏身家有余。 (明)吴麟徵〈家诫要言〉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流,积为江河;星星之灼,燎于原野,其始至微,其终至巨。

沉默缓畏,遇物和而有容,语言举止务淹雅凝重,喜怒不形于色,然后可以为佳士。 (北宋)梁焘《家庭谈训》
  评:对稳重的人人们容易产生信任感,我以前有点嬉笑无度,今后要注意这一点,要想着说话,不要抢着说话,要举止安详大方,要内心纯正专一淡泊。要怕人说聪明、脑子好,不要怕人说蠢、笨、呆、痴、傻。

才不宜露,势不宜恃,享不宜过。

做人要存心好,读书要见理明。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即为主人。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亡家两字,曰淫与暴。

女训云:家之和不和,皆系妇人贤否。何谓贤?事舅姑以孝顺,奉丈夫以恭敬,待娣姒以温和,接子孙以慈爱,如此之类是已。何谓不贤,淫狎妒忌,恃强凌弱,摇鼓是非,纵意徇私,如此之类是已。天道甚近,福善祸淫,为妇人者,不可不畏。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司马光《训俭示康》

公(张文节,宋真宗时宰相)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以顿俭,必致失所。岂若事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司马光《训剑示康》

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起家的人,未有不始于勤而后渐渐流于荒惰,可惜也。

居家之要,在勤俭二字,既勤且俭,尤在忍之一字。

家处穷约时,当念守分二字;家处富盛时,当念惜福二字。

俭者,君子之德。世俗以俭为鄙,非远识也。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俭则可以传子孙。
君子岂不为子孙计?然其子孙计,则有道矣。种德一也;家传清白,二也;使之从学而知义,三也;受以资身之术,如才高者,命之习举业,取科第,才卑者,命之以经营生理,四也;家法整齐,上下和睦,五也;为择良师友,六也;为娶淑妇,七也;常存俭风,八也。

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亲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法昭禅师偈云: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词意蔼然,足于启人友于之爱。 (清)张英《聪训斋语》

毋以小嫌而疏至亲,毋以新怨而忘旧恩。 (明)许相卿《许云屯贻谋》

铭金人云: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至哉斯戒也!能走者夺其翼,善飞者减其指,有角者无上齿,丰后者无前足,盖天道不使物有兼焉也。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鼹鼠五能,不成伎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①铭金人即孔子在洛阳的太庙前看到一个铁铸的人,三缄其口,背后有铭文。
  ②鼹鼠有五能,能飞,但飞不过房屋;能爬,但爬不上树顶;能游,但游不过河谷;能打洞,但藏不住身体;能跑,但跑不过人。

虚伪诡诈,机谋行径,我非不能,实不为也。非惟天不可欺,即人亦难瞒。
  丈夫处世,发奋自强,何事不可为,何地不能到,乃忌人才能,忌人学问,忌人富贵?
  男子识见要远,度量要宏。
  贪之一字,凡事皆忌,若读书则惟恐不贪多务得。贪书未有不成学者。(明)王汝梅《王氏家训》

贫人弗说大话,妇人弗说汉话,愚人弗说乖话,薄福人弗说满话,职业人弗说闲话。
家之兴替,全不系乎富贵贫贱,存乎人之贤不肖耳。贫贱而好修饬行,兴隆之道;富贵而纵恣背理,败亡之辙也。

亲戚不悦,不敢外交;近者不亲,不敢求远;小者不审,不敢言大。
  慎终如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春秋)曾参《告子言》

宏行寡言,慎备自守,则怨责之路解矣。  (魏)嵇康《家诫》

君子之言,多长厚端谨。小人之言,多刻薄浮华。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农桑本务,商贾末业,书画医卜皆可食力资身。人有常业,则富不暇为非,贫不至失节。
  (明)许相卿《许云村贻谋》
凡子侄,多忌农作。不知幼事农业,则知粟入艰难,不生侈心;幼事农业,习恒敦实,不生邪心;幼事农业,力涉勤苦,能兴起善心,以免于罪戾,故子侄不可不力农作。

   (明)霍韬《家训》
《庄子·达生》载:孔子到楚国,在林中遇见一个粘蝉的驼背老人,只见他得心应手,从树上捕蝉从不失误。孔子问他何以能做到这样,老人说:天地虽大,万物虽众,在我眼中却只有蝉,我专心捕蝉,从不分心,怎么会不得心应手呢?孔子对弟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瘘丈人之谓乎?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明)庞尚鹏《庞氏家训》

人之有子,须使有业。贫贱而有业,则不至于饥寒;富贵而有业,则不至于为非。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561120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76.html

《古代家训名句整理 -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