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常见的情绪反应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疫情之下常见的情绪反应
新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爆发并迅速影响全国。目前,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及生命健康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疫情的突发、快速传播和可致死性,在威胁人类躯体健康的同时,不可避免会造成人们的心理应激,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包括个体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反应变化。
在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的应激,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个体对应激的心理反应存在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积极的心理反应即大脑皮层觉醒水平提高,情绪紧张而亢奋、意识清醒、注意力集中、思维清晰、反应敏捷、行动果断,能够准确地评定应激源的性质,做出符合理智的判断和决定。消极的心理反应表现为过度焦虑、紧张,意识不清醒,认识水平降低,情绪波动比较大,思维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判断和决策能力。心理反应过程中与人们的心身健康密切联系的主要是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反应和变化。在重大疫情下,处于应激状态的人们,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常见的情绪反应包括恐慌、担心、焦虑、多疑、愤怒、激惹、冲动等。焦虑、多疑
焦虑是最常出现的情绪性应激反应,是人们预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不良后果时所表现的紧张、恐惧、担心等情绪状态。伴随疫情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政府的大力宣传,大部分人可能都已经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重性,但是由于疫情初期无法分辨谁是感染者或携带者,许多人可能会感到难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而且由于疫情的突发性,人们对于疫情新情况的掌握可能难以满足自身需求。目前又处在我国传统春节这一特殊时期,在意识到疫情严重性之前,许多人都无法确定自己是否与一些感染者有过接触,担心无意接触被感染,导致自身安全感急剧下降,出现了普遍的焦虑、多疑情绪,表现为坐立不安、反复多想,特别关注身体的各种感觉,将自身各种不舒服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系起来,怀疑自己是否生病,甚至怀疑政府公布疫情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各种“阴谋论”的奇怪想法。当听说周围有人感染时,可能还会反复回忆自己是否有过接触,焦虑不安,甚至偶有咳嗽、鼻塞,就开始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感

染的肺炎”,焦虑感更甚。还有部分人可能过分关注疫情进展消息及周边人群的感染情况,反复查看相关内容,过分防护,也加重了紧张、焦虑的情绪。惶恐、不安
惶恐是一种遇到灾难时内心害怕,十分不安的情绪反应。由于对疾病本身具有恐慌情绪以及科学防护信息的缺乏,部分人还可能会出现“疑病,不敢按电梯、触摸门把手”“反复洗手、消毒”“不出门、更不敢去医院”“感觉谁都像携带者”等行为及想法。这些想法和行为可能会推动焦虑发展为恐慌情绪,导致产生一系列盲目从众和造谣行为,甚至对各种“阴谋论”深信不疑并积极传播,比如:哄抬物价,宣传迷信,抢购囤积消毒液、口罩、食品、药品等。愤怒、暴躁
愤怒暴躁是与挫折和威胁有关的情绪状态,由于目标受到阻碍,自尊心受到打击,为排除阻碍或恢复自尊而引发,多伴有攻击性行为。随着疫情隔离措施的不断加强,人们获得信息的手段也变得单一,面对各种社交媒体上充满“戾气”的文字,例如,有人哄抬口罩及消毒液价格、携带者隐瞒病情导致病毒扩散等,有些是针对那些喜欢吃“野味”的人,有些针对武汉人,有些是甚至针对管理者的防控不利,而且文字下面的评论里也不乏赞同者、批评讽刺者、散播者。在这种面对疫情风险和人人自危的压力情境下,在看到这一条条无法分辨真伪的信息时,一种莫名而生的愤怒情绪就在心底滋生。这种愤怒暴躁的情绪,反而可能被一些不怀好意者利用可能成为网络暴力及各种谣言的实施及散布者。有些人各种压力下变得极度敏感,有时可能因为过分敏感,因一点小事就急躁、发脾气,甚至出现冲动行为等。抑郁、悲伤
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孤独、无助、无望等情绪状态,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欲下降等身体不适感,严重时甚至有悲观厌世的想法。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观察一段时间。有些处在隔离状态的人可能整日忧心忡忡,既希望能尽快被排除感染回归正常生活,又担心自己被确诊为感染者连累亲人,害怕面对现实,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悲伤、绝望,对一切都似乎失去了兴趣,也难以感到愉悦。每天都十分疲劳、精神不振,也很难集中注意力或思考,还可能出现睡眠问题。此外,由于突然由正常生活进

入医院或家庭隔离状态,对这一突然的变化一时难以接受,出现表情淡漠、目光呆滞、食欲差、体重下降、失去平日兴趣、易怒等状态,一些女性还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甚至在想到现在的疫情和生活时,看着每天不断增加的确诊及死亡人数忍不住心痛、哭泣。当疫情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时,还会感到绝望无助。在当前的紧张疫情防控形势下,不断出现的悲观消息,以及身边其他人传递的沮丧情绪,都可能成为压倒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低落抑郁的情绪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生活规律的紊乱,比如食欲减退或猛增,体重出现明显的波动,以及连续几天失眠或睡眠过多等,长期低落的心情还可能造成机体免疫力的下降等,降低的免疫力又会增加病毒感染的概率。部分密切接触者会认为这种疾病无药可治,或者担心自己传染给子女,没尽到保护责任,或者害怕隔离解除后不被大众接受等,或周围的亲人有人因为感染而去世而感到悲伤难过,而出现消极自杀念头或行为。恐惧、害怕
恐惧是一种遇到灾难时惊慌害怕、惶惶不安的情绪反应,没有信心和能力战胜危险,欲回避或逃跑。由于对疾病本身具有恐慌情绪,加上网上各种难辨真假的谣言,许多人很容易就会出现恐惧害怕的情绪。特别是一些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病痛的折磨本已经使得他们心力交瘁,但周围的亲人及医护人员可能都佩戴者厚厚的防护用具,使得这些疑似感染者对亲人或医护人员本应有的亲切感和信赖感被恐惧感代替。频繁的调查、消毒及医学检查都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得他们对于自身病情更加担忧。有的人甚至出现疑似症状时甚至害怕就医,害怕在就医过程中,反而被病毒感染,因此宁愿心存侥幸,先相信自己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但随着症状的不见好转又害怕拖延耽误治疗,同时又害怕就医后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惶惶不可终日。一些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由于工作本身充满了感染的风险,再加上疫情防治工作繁重,又要面对许多患者的负性情绪甚至攻击行为,也容易让医护人员产生担心和恐惧情绪。盲目乐观
盲目乐观是一种在面对自身不了解事物时,不根据实际情况而高兴得太早得情绪反应。面对这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式,党和政府都在不遗余力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及生活不收影响。作为个人,面对疫情适度的乐观是必要的。但是,

部分群众抱有“疫情很遥远,不会有危险”“我抵抗力强,不可能感染”的错误想法,产生盲目的乐观情绪,更有甚者认为事不关己、不听朋友及家人的劝说,不做防护。事实上,即使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措施,也不可能保证一定不被感染,更不必说不做防护的危险性。这部分人不切实际的盲目乐观,不仅是对自己生命健康的忽视,更是对周边朋友以及家人健康的不负责任。此外,当后续疫情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时,部分人可能过于乐观,认为疫情已经过去,进而放松预防措施,开始旅行、聚餐等,这些还有可能导致疫情的反扑。孤独、寂寞
孤独寂寞是一种缺少人陪伴,感到孤单寂寞或内心没有着落的情绪反应。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导致疫情扩散,目前许多地区都已经实行了隔离和限制出行措施,长时间的隔离导致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缺乏,会使得人们感到孤独寂寞。还有部分特殊人群,由于疫情可能导致自己孤身一人在异乡隔离,春节也无法与亲人或朋友团聚,使得孤独及寂寞感更强烈。自卑、自责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在心理学上,自卑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自责是一种因个人缺点或错误而感内疚谴责自己的情绪反应。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存活期较长,一些患者潜伏期不易被察觉,使得人们担心自己一旦确诊会使之前与自己有接触的亲人朋友有被传染的风险,而感到十分内疚,有极大的自责感,感觉自己是“追魁祸首”,连累了家人和朋友。有些人可能存在对疾病的耻辱感和自罪感,使得他们不敢也不愿意主动、公开就医。有些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从归因上归结于自己的某些错误,是遭了报应,甚至是犯了罪。有些人从认知上认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这是非常可耻的事,丢人的事,认为患病了别人会指责自己、笑话自己等。挫败、无助
挫败无助是一种受到挫折或失败以后的一种失落及缺乏支持感。特别是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由于疫情发展迅猛,各类疑似症状患者太多,医院病床不能满足需求,许多患者无法得到立即的救助,只能安排居家隔离观察。一线的医护人员每天都承担着高负荷的工作,还要面临着有被感染的风险,当在遇到症状比较严重而无法住院的患者,或者患者对医院检查、确诊不及时而发泄不满时,医护人

员容易产生职业挫败和无助的情绪。此外,由于病毒感染患者身体基础条件差,有的患者年老多病,目前针对病毒感染又缺乏特效药,当治疗无效,患者病情迅速发展甚至死亡时,或由于隔离操作不当而感染病毒,甚至传染给身边同事或家人时,还会产生严重的自责、无助心理。冲动、激惹
冲动激惹是一种感情特别强烈,理性控制很薄弱的心理现象。由于目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各类疑似患者激增,由于医疗资源有限等原因,某些症状较轻患者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无法得到及时的救助,由于病痛的折磨及内心的恐慌,少数人可能产生激惹、冲动等不理智的行为。此外,目前疫情正处在暴发期,情况变化无常。许多人压抑的情绪不能释放,就可能在某些情况下突然暴发,宣泄情绪,导致一些冲动不理智的情绪及行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突如其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情境。人们对于突如其来的应激会感到焦虑、恐惧、愤怒、无助等情绪反应,甚至有的人会出现心慌、头昏、胸闷、出汗、颤抖等生理反应,这些都是人们面对重大危机事件时的正常心理反应,所以我们不必感到惊慌。正确的监测和识别并排解这些负性情绪才是关键。如果我们监测到自己的情绪状况持续恶化,如伴有严重的失眠、焦虑、抑郁等,而且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改善和缓解,可以尽快向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寻求帮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5f38bface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f.html

《疫情之下常见的情绪反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