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精编

发布时间:2020-06-30 10:40: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word/media/image1.gif

(交通运输)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运输)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十五”事业发展规划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〇〇五年十二月


、“十五”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我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委教育工委和交通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国全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学院办学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

五年来,学院办学层次由中专上升到专科,实现了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达到优秀级和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的奋斗目标;办学规模由2000年的2000发展到目前的11000多初步所占地800亩,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新校;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全国交通运输建设培养了近4000名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之上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基本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初步实现了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转变

“十五”期间,学院始终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努力促进新专业开发、重点专业建设的快速发展,目前专业数达到35个,教学系(部)8个,国家级试点专业2个,精品专业1个,省级试点专业2个,比2000年专业数增加25个,教学系(部)增加5个,试点专业增加4个。

在交通厅的大力支持下,学院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完成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新增教学实验实训设备4000多万元,建立了各类专业实验训实室80多个;建立了1000兆校园网和数字化图书馆,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环境,校园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十五”期间,学院切实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教学规章制度建设,严格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加强教学督导检查,强化系部工作评价(评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逐步使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了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创优的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了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转变。

二、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奠定了内涵式发展的基础

按照规划,十五期间引进180余名教师,其中教授级高工1名,副教授10名,具有中级职称教师20名,硕士25名。方面,学院鼓励教师积极提高,举办了西南交大、长安大学个工程硕士班;通过举办岗前培训班,邀请全国重点大学教授来校讲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通过开展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实行导师制,使批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外引内培,改变了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实力。目前,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职务83人,中级职务159人,博士1人,博士生7人,硕士42人,在读硕士58,“双师型”教师74人。

从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狠抓科研工作,科研实力稳步增强。十五期间,学院着力建立健全了科研管理各项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科研课题逐年增加五年来承担各类各级项目108项,主编、参编教材76,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15,部分论文被EI等三大检索收录

行政管理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招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学生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五年,学院锐意改革,改革了干部用人制度,实施了评聘分开;改革分配制度实行定员定编定岗和双向选择建立了教学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改革学生管理体制,建立了专职辅导员队伍改革后勤产业管理,成立了股份有限X公司理顺了产、教关系,提高了经济效益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80多个,规范了行政行为。

引入市场机制,按照“站稳省内市场,开拓省外市场”的原则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连续四年出色地完成了招生计划,其中连续年荣获全省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第名。在就业工作,学院组织领导有力、机制灵活高效、强化经费保障,将学生就业率各系、招生就业处的工作绩效挂钩,使就业率直名列同类院校前列

学院从思想教育、行为管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着手加强学生管理。初步建立了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成立学院宿舍管理中心;建立了学生心理成长服务、学生法律援助中心、贫困助学工作办公室、爱心服务社等维权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学生党建工作,丰富了学生文体和社团活动。

对外合作交流加强

学院加强校企合作对外合作路子不断拓宽多家知名企业和教育集团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日本丰田汽车有限X公司在学院建立了T-TEP学校;华为X公司和学院共建网络实训室;四川省交通智能X公司在学院建立了全省第个智能交通实训基地;印度NIIT信息技术学院和全美在线测评X公司ATA合作办学等。此外,学院各教学系都建立了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和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为师生提供实践场所,向学院赞助仪器设备、教学软件,参教材编写和课题研究。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企业为学院提供价值达400多万元的资助,参学院课题研究10余项。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校园安全得到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

十五期间学院建立健全了各系(部)党的总支委员会和机关党支部,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领导班子连续三年被交通厅党组评为“四好”成效显著的领导班子。五年来,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0期,培训师生共计4000余名,五年来发展新党员400多名。进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了以干部、教师、辅导员相互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进步加强师德建设,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组织教职员工、学生学习了各种法律法规,强化了依法治院,依法治教意识。坚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值班、预警制度,组织得力,措施落实,近几年来,学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年年达标,均被交通厅、温江县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坚持治校,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切实加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技能大赛”等项目共计57项,参总人数达13500余人次,产生奖项111个。五年以来,学院荣获厅级之上荣誉称号53次,教职员工荣获厅级之上表彰的70人次连续五年荣获厅属院校目标考核第名,2003年荣获全省职教先进单位,2004年荣获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解放思想,实现观念创新,是学院跨越式发展的前提要件。抢抓机遇,把学院做大做强,是学院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要求。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是学院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依靠全院党员和广大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团结奋斗,是学院跨越式发展的决定因素。


二、“十五”的机遇挑战

“十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进步深化改革,全面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十五”期间,我们将面临许多发展机遇,也将面临诸多挑战。

“十五”期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步完善、对外开放进步扩大、城乡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必然导致劳动者素质和人才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家的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客观地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相互衔接沟通,为人民创造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机会”。2005年全国职教工作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之上”。全国性的教育结构调整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目前,我省正处于建设西部强省的关键时期。交通运输行业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建设和谐四川、开放四川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根据四川公路水路发展建设规划,到2010年,公路总里程要达到13.6万公里,新改建公路2.5万公里。以打通十二个进出川大通道为目标,形成以成都为中心、市地州连接的高速或高等级公路骨架网,新增高速公路1052公里。大力加强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建设,实现90%乡通油路(水泥路),98%村通公路,40%的村通油路(水泥路),新改建通村公路20000公里,建成县通乡油路16500公里。到2010年,基本实现嘉陵江川境段全江渠化,整治航道304公里,渠化航道184.5公里,新建成港口泊位73个和乡镇客渡(货)码头及停靠点2176处。交通建设运输管理的和谐发展即将构建的交通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成人教育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将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十五”期间,四川的经济发展对四川教育事业改革的客观要求也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今后,普通本专科教育招生年递增8%左右,到2010年,全省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60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未来,我省将“进步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此举为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挑战机遇存。四川省七十余所普通高校中,高职学院占了大半。面对未来的形势,竞争将日益激烈。各高职院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必将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核心竞争力、教育资源”等展开激烈的竞争。“十五”期间,我院虽然成功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领先于省内同类院校,但国内流高职学院仍有较大差距。作为省内高职学院的排头兵,我院肩负着“科教兴业”的重任。为此,必须继续坚持贯彻“科教兴国”、“科教强省”的战略方针,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打造核心竞争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再上台阶,再铸辉煌。


三、指导思想战略目标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引名企进校园、融专业入社会;立足交通、面向社会;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学模式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力争未来的五年中实现新的跨

总体目标:

积极促进学院我省交通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建立企业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四川交通和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为四川交通提供优质的科技教育服务。

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锐意改革、强化质量,科学管理、和谐发展;到2010年,在校学生控制在12000~15000之间,专业达到50~60个;通过五年的努力,把学院建成交通特色鲜明、产学联系紧密、专业设置科学、教学模式先进、人文氛围浓郁、充满生机活力的全国示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四、任务措施

)科学发展、优化布局,构建职业和成人教育个体系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把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摆在突出位置。按照四川省交通厅川交发[2005]78号文件要求,积极稳妥的抓好厅属教育资源整合。全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进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合适规模;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的资源优势,为行业和社会服务。

努力构建交通职业教育体系和成人教育体系相互结合、优势互补的职业教育布局。根据各校区的自身特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完善优化全日制教育、各种函授和短期培训、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互补的教学形式。努力构建高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结合、职前教育职后培训结合、政府投资社会集资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

在学院的协调和统筹下,进步完善资源整合后的人事、财务、教学、招生就业和学生管理的运行机制,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通过思想磨合、功能区划、机制转换、执行交流的过程,达到资源整合的最佳效果,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整合后的整体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进步提高学院整体办学实力。

(二)内培外引、专兼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保障队伍建设资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积极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建设支“结构优、素质好、活力强、技能精、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十五”期间,投入人才工程建设专项经费不低于六百万元。

2.扩大教师队伍规模。到2010年,规模相适应,全校师生比达到1:16;按人才培养的规律,结合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引进符合专业要求的教师;通过到企业线聘任兼职教师、返聘退休教师、特聘教授等方式,积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建立600人的兼职教师资源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调整教师队伍结构。优化队伍技术职务结构,到2010年,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40%,其中正高职务占教师总数的5%左右;优化学历结构,具有硕士及之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之上;改善学缘结构,同学校完成某级学历教育的教师占该专业教师总数不得高于40%;改善双师结构,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大于80%;保持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完善教师梯队建设。

4.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学术梯队,培养省部级学科带头人,积极争取“天府学者”岗位。进步完善推进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认定培养制度。充分利四川省交通厅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专项基金,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在学院设立奖教基金或提供专项资助。

5.改善教师工作条件。积极改善教师工作条件,优化工作方式;创造条件为学术带头人配备工作助手,为教授和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提供必要的实验或工作用房;积极努力为教师上班、课间休息、资料查阅等提供良好的条件,为教师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

6.加强教师在岗培训。加强教师在岗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立逐步完善以更新和拓展教师知识结构及技能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师资培训体系制度。建立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7.创新师资管理模式。步创新师资管理模式,探索和建立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的开放式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人才“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师资管理模式。改革教师聘任制度,逐步推行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双线管理制度。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强化岗位考核,打破职务“终身制”。建立人才引进在户口、档案、家属安排、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方面的配套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完善的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三)重点突破以点促面,强化专业建设

1.突出品牌专业建设。步完善强化专业建设开发的管理,逐步建立高效的专业建设开发激励机制和质量约束机制,保持年新增专业数三至五个。重点突破,建设好“个国家级精品专业”、“个国家级试点专业”、“个省级试点专业”,在历史积累和现实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能代表学院办学特色的代言品牌。以试点专业为龙头,带动建设好十个左右院级试点专业;在各层次试点专业的带动和促进下,推动学院专业建设质量的全面提高。

2.加强精品课程开发。建设好已有的四门省级精品课程和十二门院级精品课程。力争未来的五年内产生国家级精品课程至二门、省级精品课程六至八门和二十门左右的院级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为依托推动、落实课程改革。以精品课程主讲教师为核心,带动培养大批具有较高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教学梯队。因材施教,鼓励各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和岗位群的需求,开发具有岗位群特色的校本教材,每个专业建设至二门校本教材;力争五年内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显著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五十门。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功能互补、资源共享、高效使用”的原则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机制和高效运行模式,挖掘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内涵效应,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长效机制。

引入国内外著名企业,共建融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开发服务于体的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汽车制造装配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旅游管理等7个实训中心。400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200个校外实训基地,完成相关专业在校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顶岗锻炼,同时承担科技开发、技术服务和培训等任务。

4.优化学分制运行机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弹性学制管理体制。“十五”期间,逐步扩展选修课的比例,增设更多满足学生就业需要、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涉及更多知识和技能领域的课程。进步提高校园信息的共享,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共轨”,提高工作效率,减化手续办理。改革实训运行模式和考核模式,加强学分运行实训教学的配套管理。增强教师在学分制教学管理中的积极性,加强教师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建立具有亲和力的学分制管理模式。加强学分制管理体制下的教学成本核算,以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本为目标优化学分制管理。

5.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完善更加科学、更加协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和教学激励机制。贯彻TQC(TQM)管理理念,切实落实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加大学生参质量评价的力度,广泛开辟社会监控质量的途径;“抓考风、促学风”,进步加强学风教风建设。

(四)科研促教、科技强校,全面加强科技工作

1.努力实现成果突破。切实抓好科研工作,充分发挥“科研出成果、科研出人才、科研出效益”的三大功能,通过科研培养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熟悉行业技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新梯队。“十五”期间,学院将继续加强科技研究工作的引导力度和支持力度,力争五年内取得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科研成果。结合行业建设管理,加强应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研究,争取在交通建设、运输管理和汽车安全检测等技术领域取得定成就。“十五”期间,被SCI、EI、ISTP等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论著和中文核心期刊的论著争取实现新的突破、专利逐年增加;科研经费年均增长力争达到10%;努力造就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群体,成为全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参者和组成部分。

2.切实强化教育研究。支持和加强现有的高等教育研究,力争取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的突破。加强教育模式创新研究,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切合市场需要的具有显著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积极联系行业、企业,研究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教育研究教学的良性循环。

3.大力加强基地建设。全力支持交通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精心组织、加快建设二至四个有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实验室,力争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持建立三到五个左右具有较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发展前景的应用型科技服务中心。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的同步发展,积极筹建人文科研试验基地。

4.稳步增长科技投入。“十五”期间,各部门、全体科技工作者要积极联系行业、社会企业,主动参行业建设管理和企业生产,努力争取科技经费。同时,为鼓励中青年学者和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研究,对“纵向”项目配套支持,投入科技经费每年不少于五十万,提供必要的学术活动经费。加大对科技成果奖励、被SCI、EI等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论著和教学成果的奖励力度。

5.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十五”期间,对外学术交流要逐步展开,以开放、超前、开拓的姿态做好教育、学术外事工作,在扩大对外影响和实质性交流上下功夫;积极争取举办具有较高水平的大型学术会议;每年选派教师赴国(境)外进行学术交流合作或教育考察。

(五)科学民主、精简高效,深化内部管理体制

1.落实责任,分级管理。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进步健全激励机制,进步推进院系二级管理。积极探索二级学院的全新管理体制,更加充分的发挥二级学院面向社会、多渠道筹资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学院的管理重心,切实赋予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明确学院的责权利,使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和综合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鼓励跨二级学院之间交叉渗透、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2.加强共建、突出特色。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在交通厅、教育厅共建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和发展共建成果,增强办学活力。各二级学院要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模式,加强交通行业和社会各界的联系,积极倡导二级学院企业互动联合办学;进步突出“引名企进校园、融专业入社会”的办学特色,增强各单位独立滚动发展的能力,为学院加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注重效益、运行配套。积极探索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机制,将投入产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重视资源投入的产出效益。深化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激励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各方面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保证改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4.精简机构、合理设岗。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科学设置机构,提高管理效率;合理设置岗位,进步完善岗位聘任制。健全、完善管理干部的选拔、使用、培养和管理制度,建立支高效、廉洁、务实的管理干部队伍。“十五”期间,专任教师达到教职工总数的62%,教学辅助人员达到教职工总数的13%,其它人员控制在25%以内。

5.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提高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健全、完善学院的咨询、决策、执行和监督系统,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加强政务督办,健全“院务公开”。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决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投身学院改革发展。

6.改进作风、高效服务。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以目标管理为龙头加强行政管理;以转变职能、规范服务为核心,建立起适应学院发展的办事高效、运作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工作管理机制,使学院机关的工作作风有明显改变,组织纪律有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有明显提高,服务态度有明显改善。

7.明晰产权、集约发展。继续探索校办产业的管理体制改革,进步明确校办产业和附属单位是保证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支重要力量。明确产业X公司、附属单位学院的责、权关系,从体制、政策等各方面支持校办产业和附属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增强现有股份X公司为学院作更大贡献的能力,加快X公司的集约发展。

8.重视德育、育人为本。深化学生管理体制改革,迅速提高专职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德育工作融入到学院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进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努力提高校园文化的格调和品位。丰富各类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素质教育,普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及心理素质,使学院毕业生成为富有社会竞争力的生力群体。

9.创新机制、出入畅通。积极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进步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努力提高生源质量。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的层次和专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建立辐射发达地区的就业咨询站,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十五”期间,确保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

(六)建管结合、侧重效益,加强基础设施共服务体系建设

1.强化建设过程管理、提升信息网络功能。要进步加强基础教学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理顺各种关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益和服务水平。强化基本建设全过程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发展适合规模发展的基础建设,优化校园环境,深入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加强以校园网为主干的校园信息建设,为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教学和学生管理信息的收集、发布和利用等提供更好的技术和网络条件。

2.改善教学基础设施、美化学院教学环境。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批国内流的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加强管理,提高实验、实训室利用率和实训教学水平,积极探索试验实训室的社会服务功能;切实强化对外联系,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改善教室条件,美化教学环境,建成适合规模的干净、整洁、功能齐备、设施完好的多功能教室。

3.增加图书科学布局、开拓馆际资源共享。数字化的现代图书馆。大力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大幅度提高印本文献的采集量,理顺藏书布局。加强文献数字化建设,积极扩大网络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大型数据库。继续完善图书管理体制,积极发展周边高校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和使用效益。

4.改善体育文化设施、建设校园主流文化。合理规划,加大投入,加强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强体育文化设施和器材的管理,切实提高使用效益。增强校园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建设具有历史底蕴、代表主流方向的校园人文景观。

5.理顺责权管用结合、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理顺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按照“统领导、分级管理、管用结合、开放使用”的原则,明确使用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利,强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实验技术、图书资料等公共服务体系技术和管理队伍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七)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显著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1.巩固深化后勤管理。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步明确后勤各服务实体学院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积极争取和利用地方政府对后勤社会化工作的统筹主导作用,完善竞争机制,有效吸收社会资金和信贷资金,确保后勤保障健康、协调发展。通过改革,建立更加适应学院教育事业发展的后勤服务体系,在更高层次上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

2.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完善的各类土地、房屋、物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增强资产管理的科学性;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学院土地资源的完整;改进物资设备采购和管理制度,加强采购重点环节的监督;加强对学院无形资产的管理,建立资产使用和评估制度,确保学院国有资产不流失。

3.营造健康的学生生活环境。多渠道投资新建学生公寓和人性化的生活设施,逐年修缮现有学生宿舍。以学生公寓管理、学生食堂管理、学生生活服务设施管理等为重点,营造健康、幽雅、温馨的大学生生活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好环境保障。

4.营造良好的教师生活条件。稳步提高教师待遇;按照国家政策进行住房管理,完善住房租赁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推进教职工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事业等进入良性轨道。

(八)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全面加强党的建工作

1.加强班子建设。切实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团结合作能力、科学治校能力、依法治校能力、民主治校能力、拒腐防变能力。坚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制度,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我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实施细则》,建设支适应学院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2.带好干部队伍。切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着力点放在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和教育管理、考核监督上,促进干部的健康成长。

3.建好职工队伍。切实抓好职工队伍建设,加强师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思想,当好“铺路石”;深入开展师德建设实践活动,开展评选“师德标兵”活动,以此为载体不断提高教职员工思想道德水平。

4.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抓好党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抓好党员活动室建设,积极开展助教、助学、助困活动,让学生成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抓好“双向培养”工作,加强党支部群众的联系和沟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5.巩固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创建成果。坚持依法治校,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和技能大赛;开展争创“文明单位、文明寝室、文明职工、五好家庭”和争创“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开展评选“十佳育人标兵十佳学生标兵”双十佳活动。

6.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切实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依托业余艺术学校、科技文化艺术节等载体,广泛开展目的明确、参面广、引导作用明显的文化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划、组织和落实,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7.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进宿舍,加强校园网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605f767b7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b.html

《(交通运输)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精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