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整风整社亲历记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0年代整风整社亲历记
作者:张德
来源:《百年潮》2012年第03
196011月,党中央颁发《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十二,要求深入开展以贯彻十二条为中心内容的整风整社运动,以及时纠正党在农村工作中的一些失误,使中国广大农村尽快走向复苏。为了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十二条精神,中共张家口市委及时作出部署,于当年1213日从市、县、区、公社抽调5000多名干部组成工作队,深入到各公社、大队向基层干部、群众宣读和讲解
十二条。由市和桥东区抽调108名干部(实际进点74进驻到榆林公社4个大队和所辖村。
那年,是我走出一所中专校门被分配到桥东区工业局工作的第二年。我被抽调随一支工作队一起进驻到桥东区榆林公社梅家营村(今已归宣化县管辖,实行四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住在独身车倌杜永春大叔家。记得在公社召开的欢迎进点干部会上,时任公社党委书记赵纯向我们介绍当前农村形势时,还是重点突出和强调了阶级斗争的,要我们坚定对阶级斗争的信心,不要被阶级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
进点后,我便按照工作队的部署和要求,马不停蹄地开始走家串户,访贫问苦,扎根串连。每晚,房东杜大叔给我讲了许多村中发生的鲜活事儿,他耿直爽快,是个消息通,接触的人多,知道的事儿也多。从我所见所闻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当时农村之所以陷入严重困境,主要的是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倾错误的一再发展,农村干部在思想和作风上严重存在着五风,即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和干部特殊化风,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我所在的梅家营村和我们工作队进驻的榆林公社就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五风和高估产、高征购,一平、二调、三收款的现象。1960年榆林公社粮食产量445万斤,仅完成计划的59%,除完成征购任务,扣除饲料、粮种外,加上统销44.5万斤,存口粮319.5万斤,人均只有口粮213.5斤,人均每天不足6两。社员口粮标准大致分318级,最高的五六两,低的一两,平均为四两。老人一般为三四两,小孩儿一二两。记得有社员对我贴心贴肺地说:我村当头头的,尽管明知口粮少,饿死人,也不敢反映,生怕丢了官。社员们普遍指责搞瞎指挥的领导:这哪是闹生产,简直是瞎起哄。搞丰产方、大兵团作战、放火箭、献礼、报捷一哄而起,卡饭、扣锅、打骂、侮辱等胡作非为;个别领导不劳动记大分,开小灶吃偏饭等等。社员们干活是憋着气干糊弄着干,出工不出力,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田园接近荒芜,严重呈现出饥馑的危难情势。
为了赈灾济困,帮助村民渡过难关,经公社和村大队研究决定,村里临时办起了施舍救命的免费午餐。按照规定要求,实行固定岗位,包干负责,亲自帮厨帮灶,从打粮到分饭一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68dc32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31.html

《60年代整风整社亲历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