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真正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11-11-29 19:25: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真正历史意义

            马俊华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便想说说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真正历史意义,因为我觉得,经过历史的阻隔和人们的解释,它们的意义已经变得模糊和扭曲。

五四运动的原因其实很简单。191954日,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学生,因为不满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以及北京政府准备在和约上签字的卖国行径,集会游行,烧毁了亲日派官员曹汝霖的宅子。这个事件得到全国很多城市和其他阶层的响应,最终迫使北京政府妥协,释放被捕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由此看来,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确立后,第一次由高校学生率先发起的爱国运动。可后来的人们,常常把这场运动与民主、科学的旗帜联系起来,究其原因,是把五四运动与此前的新文化运动混为一谈。

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9月,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为标志。后来,陈独秀受聘到北大教书,杂志也随着迁到北京,改名为《新青年》。因为地点转到北京,陈独秀又在北大,于是,主要撰稿人就变成也刚刚受聘为北大教师的胡适、李大钊等人。因此,严格说来,新文化运动是以《新青年》时期为开端。

《新青年》创办的历史背景并不复杂。辛亥革命胜利后建立了国民政府,确立了所谓的民主共和制度,可不久就被袁世凯篡权,积极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康有为之流也在积极进行复辟。《新青年》的创办,目的是探求一种适合世界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因此,新文化才是真正的旗帜。至于民主科学的口号,只是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可在倡导新文化之初,立新未成,破旧过火,喊出了打到孔家店的激进口号。因此,新文化运动只是开了探求新文化的序幕,其未来的道路则很漫长。

新文化运动真正走向深入,则表现在后来出现的东西文化大讨论中。虽然这场讨论也没有取得一致公允的结论,但要比初期的讨论冷静、深刻得多,建立新文化,既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传统文化复辟,更非科学、民主的口号所能涵盖。在这场运动中,当时世界流行的各种思潮都泛滥一时,虽没有形成真正的汇流和融合,但形成了回应世界潮流、建立具有世界意识的中国新文化,则是一个最为可贵的亮点。遗憾的是,这个问题随着东西文化大讨论的结束,也就不了了之。

可见,五四运动是对新文化运动的一种延续和发展,突出表现在爱国方面。至于科学、民主的口号,并没有突出表现在五四运动中,而建立新文化的主旨,更是如此。因为时间相隔较近,把五四运动或新文化运动合在一起说也未尝不可,但细究起来,科学、民主、爱国仍不能作为这场运动的旗帜!新文化运动的目的要远远比科学、民主的口号宽泛。

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对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的解释越来越走样,把科学民主爱国当成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即使这三点,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反复变化,经常是有科学民主而无爱国,有爱国而无科学民主新文化的远旨,则早已销声匿迹,夭折中绝。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正在于提出了建立中国新文化的要求。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大问题。即使看看现在中国文化的混乱局面,也会理解这个口号的重要价值。在走向世界的今天,中国仍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文化落后或文化离心,是当前中国文化的重要问题,它具体表现为中国人当前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上,造成了中国精神生存环境的恶劣乃至险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822871c964bcf84b9d57b76.html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真正历史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