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绛《老王》“愧怍”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0-02-14 02:42: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解读《老王》中“我”和老王的关系

中师二班 李想 130110105

关于《老王》的文本解读版本颇多,而其中颇具争议的是“我”对于“老王的态度的理解是同情?是施舍?还是···而这其中把握了“我”和老王的关系似乎就把握了整篇文章的关键

首先从文章的标题着手,“老王”,这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名字,相比于其他纪念类文章标题的指名道姓,例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老王”似乎更倾向指一类人——那些在我们生命偶然经过,过后就可以连他叫什么都忽略的人,这些人之于我们就像飞鸟经过天空了无痕迹因此 “老王”绝不可能是我们的至亲或是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人,由此看来,对于“我”来说老王不过是萍水相逢或者至多是“熟悉的陌生人”,记不记得他的名字又有什么差别呢?而这一点在后文的描写中又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其次文本的语言风格的角度,《老王》通篇是“我”对老王这个人的回忆,语言相当客观直白。例如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这一段是文章开头对于老王身世的交代,全都是站在一个第三人的角度,用白描的手法,不带任何个人情感的描述。这种客观的背后暗暗隐藏了“我”对老王的态度——一个认识的人,仅此而已。而这一点在对比杨绛的其他文章更为突出。以《我们仨》为例,这本书是杨绛对于自己家人的描述,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作为母亲和妻子的爱意: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作者用梦境的形式展示了她和家人分离的不舍,诗化的语言背后流露出作者对家人浓浓的爱。而这和《老王》的文风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从人物刻画的角度,与其他叙事类文章的生动详实不同,《老王》中对于老王直接刻画可谓能简则简。对于老王的外貌描写只有两处:对于他田螺眼的描写以及老王最后一次送鸡蛋和香油时的“面如死灰”。特别注意的是作者在这之后还加了个比喻“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④,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面对老王病入膏肓,作者并不着急而是觉得好笑,这一点更充分证明了老王在“我”心里并不重要。而引用老王的话也只是提及其中的只言片语,这便体现了 “我”对于老王的交情并不深,对他的了解不多。同样以《我们仨》为钟书面目黧黑,头发也太长了,穿一件夏布长衫,式样很土,布也很粗。他从船上为女儿带回一只外国橘子。圆圆见过了爸爸,很好奇地站在一边观看。她接过橘子,就转交妈妈,只注目看着这个陌生人。两年不见,她好像已经不认识了。她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地监视着,晚饭后,圆圆对爸爸发话了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钟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这是圆圆的原话,我只把无锡话改为国语。我当时非常惊奇,所以把她的话字字记住了。钟书悄悄地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圆圆立即感化了似的和爸爸非常友好,妈妈都退居第二了。圆圆始终和爸爸最哥们这一段在对钱钟书和圆圆的刻画上都极为细致,从穿衣打扮到语言神态,反映出杨绛家里日常的生活情趣

综上所述,在“我”的眼中老王只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可以被任何其他人取代。而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中国自古就有“亲疏有别”的传统,对自己家人更关心一点也是情理之中。但这仅仅是从作者角度看待这段关系,对于无亲无故的老王而言杨绛一家就是他的亲戚,他对于他们有特殊的情感,尽管到这份感情到他生命结束也不被人知晓。而正是由于作者之后逐渐意识到这种情感付出上的不对等才导致之后的“愧怍”和“幸运 不幸”之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8285f2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4.html

《关于杨绛《老王》“愧怍”的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