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感想

发布时间:2018-09-29 13:18: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环境教育的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教育与环境的产物,人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但是,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人所创造的,环境被人所改变,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同时,这种学说把社会划了分界线,有明确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分。马克思在《提纲》中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论述有力的批判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等错误思想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指出:“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旧唯物主义信奉“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他们坚信环境能决定一个人的好坏,也非常强调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能的东西。如欧文说:“社会上存在着的一切罪恶都是根源于社会制度。”在他们看来,人的思想与行动是被环境和教育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环境变了,人才会变,环境没变人也不会变。他们无法正确解释环境如何改变以及教育者的知识从何而来的问题,将其概括为社会将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先知者,他们与生俱来就被安排为教育者,另一部分则是只能接受教育的无知者。这种学说承认了那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教育者,也心甘情愿地让其凌驾于教育之上。

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是过于绝对和片面的,即使是在同样的环境下,也会出现不同的人,哪怕环境不变,不同的人也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与改变,因为社会是所有人的总和,人组成了这个社会环境,同时也在改造与创造环境。而且,教育者也不是由上帝指定并派来民间的,教育者本身一定是受过教育的,并且在他教授的过程中他仍一直在不断接受教育。因此,马克思指出了这最根本的问题将其概括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举个例子工厂里工人每天都在生产产品如果以此为比喻学校是一个工厂,学校生产的产品就是学生,学生是由老师培养出来的。可是,产品与学生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不具备思想,是一个物品;而后者是有自我意识、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可自我发展的。所以我认为将一个学校比喻成一个工厂,其中是带有贬义意味的。例如:前段时间,河北某中学因为规定学生作息时间精确到分钟秒钟,限制学生娱乐以及有很多奇怪刻薄的规定而被比喻成高考工厂,引起社会讨论。何为高考工厂,学生每天按照时间作息,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没有额外的课余生活,老师只给予课本知识,学生在其中像一个电镀板一样,老师不断在上面电镀零部件,经过三年学习,最终将学生送至高考平台。这种教育,剥夺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可能,或许只能将学生送进高校,却没有教育其如何在社会中与人相处,如何向善求真,如何在衡量学习与兴趣爱好的关系,如何跳出理论框架走进实践,如何在实践中获得书本不曾教给我们的东西,我想,这是教育更深层次的意义归根结底,学生这种“产品”是自我参与生产的产物,是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己的,即这种“产品”是自我完成的。因此,学生成长成才,不能完全依靠老师,老师在其中只处于引导地位,而不是决定性因素。由此比喻,也能大概了解环境和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并不是最主要的。

再来探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在旧唯物主义观念下的教育者他们常常只知道自己是教育者而忘记了自己还一定是受教育的并事实上继续受着教育从而也让自己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孰不知,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这个双方关系里,两者地位应当是大约平等的,在教育过程中两者均有其自己的收获,两者应当互相提高,共同进步。在教育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角色分界线是那样的泾渭分明,教育者常常对学生说“你们要”、“你们应该”、“你们必须”……这种教育者角色过强属于教育领域的常见问题这种问题不仅出现在学习内在社会上也有过之而不及引申至家长教育小孩,以及一些官员对待下属,这种句式也经常出现。他们常常像发指示一样使用“你们”(不包括自己本身的“你们”),这种站着制高点般的教育通常也让人难以接受,也不会被信服。在我看来,教育者应当时刻意识到自己也是被教育者,或许除了知识理论的掌握,更多的是,其拥有被教育者没有的经验,经验或好或坏,只能是分享,而不能单纯地将自己所谓的经验之谈强加于他人身上。所以,一名教育者忘记了自己教育者的身份再站在被教育者面前时,他给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局限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长辈与孩子的关系,也可以是文本与读者的关系。与其说是教育,不如称其为交流,一种真正意义上主体客体完全交融的教育。

环境不能铸造人,而人却能改变环境,同样,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的失败过多的归于环境与教育两者的因素,看到一个人的成功,也不应该羡慕其拥有优渥的条件,我们更应该去注意到自身因素,注重体验与实践,努力全面发展,相信凭借自己的主动性,能够改变环境,创造环境。另外,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摆正位置,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没有明确界限的时候,如此境界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8e116e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a.html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感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