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现状分析 张磊

发布时间:2014-12-27 21:56: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已实现温饱,正走向小康。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闲暇的时间增多,金钱的富裕,使人们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健康的需求。随着我国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人们更加认识到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重要。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一种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社会风气,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国民体质建设,是提高综合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需要。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的一项跨世纪的、客观发展体育的计划,也是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系统工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大面积提高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在查阅了前人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城市社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以及综合分析,据此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体育俱乐部、乡镇文体站、家庭体育以及社区体育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健身;健康;健身计划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country people have realized the warm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the trend is well-off. The social stabilit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living standards had the very big enhancement. The leisure time increases, the money wealth, made the people to start to have various demands, most important one item was to the health demand. Along with our country socialized medicine's reform, the people even more realized that and improves one's health important to the enhancement physique. Creates one kind of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forms one kind of advocation fitness, the participation fitness social convention, establishes the science, the civilized, the health life style, strengthens the national system construction, is enhances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the promotion socialism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need. All-people body-building plan is our country's one item cross-century, develops the sports plan objectively, is also widely is developing the systems engineering which in the mass sports foundation constructs, its primary purpose lies in the big area to enhance the Chinese nation the physical quality and the health standar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country people have realized the warm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the trend is well-off. The social stabilit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living standards had the very big enhancement. The leisure time increases, the money wealth, made the people to start to have various demands, most important one item was to the health demand. Along with our country socialized medicine's reform, the people even more realized that and improves one's health important to the enhancement physique. Creates one kind of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forms one kind of advocation fitness, the participation fitness social convention, establishes the science, the civilized, the health life style, strengthens the national system construction, is enhances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the promotion socialism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need. All-people body-building plan is our country's one item cross-century, develops the sports plan objectively, is also widely is developing the systems engineering which in the mass sports foundation constructs, its primary purpose lies in the big area to enhance the Chinese nation the physical quality and the health standard.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methods and so on logic analysis, in has consulted in the predecessor massive correlation data foundation, implemented all-people body-building plan to our country current city community the present situation to carry on the investigation as well as the generalized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sports club, the villages and towns literary style station, the family sports as well as the community sports countermeasure and the measure to the existence question.

Key words: Fitness; Health; The Fitness Plans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被现代化机械设备所代替科学技术与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社会进步加快。但在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同时现代社会也给人体健康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如人们因长时间的脑力劳动、紧张的工作和激烈的竞争使中枢神经系统负担过重加之运动不足造成人体机能不活动性萎缩、新陈代谢低下、适应能力降低和神经衰弱等现代文明病阻碍着人类的健康和自身的发展。现代生活对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是能够逐步加以克服的。除采用控制人口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之外大量科学研究和实践已表明体育运动是防治现代文明病的有效手段。通过体育运动来调节人们的精神增强人们的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改善生活方式这已不仅是人类个体发展的需要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需要

一、全民健身现状

(一)体育人口

体育人口是指长期和经常参加体育健康锻炼者在一个国家中所占整个人口的比例它是体育活动普及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200987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公布了我国体育人口为35.6%。据资料数据统计北京20014月对体育人口的调查结果为41.5%。天津就活动点参与主体的职业情况来看离退休人员居多在调查的612名对象中有508(占总数的83%)是离退休人员在职的仅有44人占7%此外还有60(占总数的10%)属于无职业、下岗人员或是外来人员等。辽宁体育人口为44.55%。山东东部城市体育人口占调查数的46.7%西部城市为21.2%。浙江省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体育锻炼的占96.37%每周参加三次以上锻炼的达36.55%其中每周参加五次以上锻炼的达10.35%。江苏每周参加一次锻炼的占35.6%不锻炼的占64.4%其中45.5%的男性和37.2%的女性42.5%的城市居民和23.0%的农民。河南16岁以上人口中体育活动参加者占总人口的29.51%不参加体育活动者占总人口的70.49%体育人口为992占总人口的10.73%。宁、苏、锡、常四城市体育人口为34.76%。西安参加体育锻炼之年龄特征为18~22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78.2%;55~66岁次之56%;25~50岁最少32.1%。澳门目前体育人口为38.4%。台湾体育人口2010年约1200万人。另外将中国与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体育人口状况进行比较中国体育人口明显低于这些国家。据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美国体育人口45%2010年英国体育人口45%2010年加拿大体育人口是48%。为了应对现代文明对人类健康带来的新问题一个全球性的健康促进战略正在形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质量的改变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大幅度上涨,这是我国总的发展趋势[1]

(二)体育消费

在个人年体育消费方面传统类、韵律类和竞技类群体主要在200元以下水平占有较大比例。辽宁2010年的体育消费中年消费150元以下的占1/2消费150~250元的接近1/3消费250元以上的为19%。山东东部城市全民健身人均消费量在101~200元和201~300元的人数占60%左右西部城市全民健身人均消费量在100元以下和101~200元的人数占65%左右反映出山东省全民健身消费位于中等价位和低价位水平与其他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宁、苏、锡、常四城市体育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总人数22%100元以下的占70.2%300元以下的占81.6%300元以上的占10%为数较少说明四城镇体育消费每年在300元以下而其中绝大多数又集中在200元以下体育消费水平中等偏上。恩格尔系数在1999年已下降为40.64%,达到小康水平[2]河南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比例不高仅有7.38%的人有到经营性体育场馆进行体育消费的意向对经营性体育娱乐场馆的门票城乡居民目前尚能承受较低的价格能承受1~3元的占55.47%10元以上的占17.22%。西安全民健身活动之价值取向为增强体力和健康占35.9%消遣娱乐占18.9%和同伴交流占13.6%调整情绪占11.3%提高运动能力的占9.7%其他占11.6%。粤北山区城镇人均生活费的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2010年恩格尔系数降低到53.75%。中国近几年由于改革开放经济收入逐年上升全国奔向小康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质量的改变参加体育锻炼人数逐年增加并对健康有一个新的认识对竞技体育比赛的欣赏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兴趣广泛。总之我国的体育消费水平趋势越来越高[3]

(三)体育设施

我国人均面积仅为0.6%。北京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为0.9m2。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共有体育场地5750共计41种类型。其中室内场地715占场地总数的12.4%;室外场地5035占总数的87.6%。上海2001年已建有56个公共体育场所119个健身苑2664健身点及各种健身俱乐部95%以上的街道和60%以上的居委会拥有了健身设施。广州有90%以上的发展商以体育配套设施作为小区的重点卖点之一商品住宅小区内的体育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武汉市6个社区共有体育活动场馆场地237个。西安每十万人拥有48.37个体育场地。澳门目前共拥有体育场地总面积为293737m2人均体育场地增加到0.63m2。台湾按19992100万人口计算平均每十万人拥有300个运动场馆这一水平已赶上甚至超过欧美的一些体育发达国家。以北京为例2005年达到人均活动面积1m22010年达到1.1m2的发展目标。要使北京市城乡普遍建有能够基本满足大众健身活动需要的体育设施还需要再建约138.2m2。目前北京远郊区县每一万人拥有活动场地面积为13847.3m2。工程遍及北京市18个区县的大街小港、公园、广场、小区和居委会。全国各省、市、区、镇、乡正以北京的速度向前发展[4]

)体育项目

全国及各市体育项目排序[5]

(五)体育辅导员

以北京为例2000年底统计结果为8550;2005城市社区和发达乡镇将建立一支质量兼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其总数不低于200002010年将达到30000名。全国社会辅导员逐渐地向普及型发展社区体育的开展将趋向正规化管理体育制度正在完善活动场所在不断的扩大[6]

(六)社区体育

武汉市六个社区下属61个小型社区社区体育组织(包括各类体育活动组织)152个。浙江省农村地区只有10.03%的人是在协会或者兴趣小组的组织中进行健身活动而大部分是自发地进行健身活动。江苏社区体育组织活动主要是球类与健身操舞。澳门社区体育经费的来源是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资助;由热心社会公益活动的团体和人士赞助;或向服务对象适当收取费用。厦门社区体育活动经费是多渠道的包括政府的支持、社会的捐助、自筹资金和其他来源。由于蓬勃的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得许多城市的运动快速的发展还使许多的农村的体育能够更快的发展并且大部分是自发地进行健身活动可以说社区体育正趋于现代化[7]

(七)体育制度

随着政府资金投入的增加、许多场地和其他体育设施的完善广大群众对体育锻炼健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国各市、区、镇、乡全民健身管理组织、管理人员、各种规定、制度等逐年形成文件管理法规逐渐趋于完善[8]

(八)活动场所

由于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相对封闭部分场馆的开放又带有盈利目的加之城乡居民享受体育设施进行活动的权利的意识淡薄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依然是公园、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占总数的71.2%。能利用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的只占288%。例如天津从活动场所看以公园、社区空地为主大部分场所是非体育场地设施;此外街道马路边也常常是居民锻炼的好场所。广州市选择在小区内的占47.3%小区外其他体育场所占52.7%。浙江首选是空地占48.35%其次为公路街道占35.75%其他依次为公园、居室、体育场馆、山间、河流、田间、林间等。今后我国政府应加大经费的投入和社会捐款及赞助使体育活动场所不断地增加;实现社区和住宅花园应建有各种体育场所、体育场馆及健身俱乐部的目标以此来扩大人均活动面积[9]

二、全民健身的认识

(一)全民健身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已实现温饱,正走向小康,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金钱的富裕,人们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需求,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健康的需求,国家体委群体司的调查表明,有95%的人认为有必要建立一套健身计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工作如何服务于市场经济,提高生产力,使全体人民保持旺盛精力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人们更认识到增强体质和少生病的重要;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一种祟尚健身、参与健身的社会风气,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国民体质建设,是提高综合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需要[10]

(二)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到上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就意味着到本世纪全体学龄儿童都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抓住学生的健身,就等于抓住了全民健身,所以学校体育是下世纪实现全民健身的关键和基础。目前,我国拥有3亿大中小学生,他们是健身的主体,学校是健身的主战场,抓住了学校体育也就抓好了下一代人的身体素质,为强国、强民奠定了物质基础[11]

(三)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为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必须建立科学的系统工程,使全民健身计划建立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上,使人们在科学健身中享受到实际健身效果。全民健身计划就起到了从宏观上给予科学指导的作用。终身体育就是从微观上为实现全民健身计划提供具体、科学、可行的方法,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与保证。二者目的一致,都是为实现我国体育的目的,增强人民体质。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不能丢弃原来的群体工作经验另搞一套,而是在原有广泛开展的群体工作基础上,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使全民健身计划得到发展。终身体育包含了我国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部内容,就是说在我国人人都成为终身体育者,都能养成自觉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那么我国的群体活动就会有一个新的飞跃和发展,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将迅速提高,我国的体育运动水平将进入更高一个层次[12]

总之,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接轨才是发展的必然。

三、全民健身趋势及发展对策

(一)全民健身的趋势

1.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为体育的发展创造条件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被现代化机械设备所代替科学技术与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社会进步加快。但在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同时现代社会也给人体健康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如人们因长时间的脑力劳动、紧张的工作和激烈的竞争使中枢神经系统负担过重加之运动不足造成人体机能“不活动性萎缩”、“新陈代谢低下”、“适应能力降低”和“神经衰弱”等“现代文明病”阻碍着人类的健康和自身的发展。

环境的变化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一系列不利因素 (1)城市人口膨胀人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 (2)环境污染植被减少土壤流失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招致大自然的报复; (3)整个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大大加快使人们常常处在紧张状态之中精神压力较大; (4)交通与通讯工具的现代化大大减少了人体活动的机会; (5)家务劳动社会化和家用设备电器化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力活动的成份降低; (6)食物结构的改变肉类食品和动物脂肪的增多使人热量的摄取过多等。于是出现了“运动缺乏营养过剩”、“生活能力下降”等现象高血压、冠心病、神经官能症、肥胖症等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13]

现代生活对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是能够逐步加以克服的。除采用控制人口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之外大量科学研究和实践已表明体育运动是防治现代文明病的有效手段。正如原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主席普罗科普所说机械化和自动化越来越多地夺去了人们的体力活动机会由于缺乏人体机能很快就会消退适当的体育运动是预防文明病的最好方法。

虽然现代社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社会发展也为体育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带来了社会物质产品的丰富和人们余暇时间增多两个积极的结果。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需要而且为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繁荣提供了可能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人们摆脱了长时间繁重的劳动工作时间逐渐缩短闲暇时间增多为体育活动的普及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4]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把人的“健康”定义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表现在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完全良好的状态。这一概念充分说明了现代社会对人体健康意义理解的进一步深入也说明了重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体育运动对人体的作用不仅体现为可防病治病而且表现在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与提高人的体质和素质等方面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明进步“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健康”已不再是哲理性的口号而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所追求的一个具体目标。

通过体育运动来调节人们的精神增强人们的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改善生活方式这已不仅是人类个体发展的需要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需要;不仅是保证人体健康和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而且是提高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全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需要。正是由于体育社会价值的发掘使人们认识到体育的功能和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广大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高涨形成了体育健身热潮。同时我国政府也对体育予以高度重视国家体育总局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和体育娱乐事业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各种体育与健身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

2. 体育的社会地位将会日益突出

按照国际上较为通行的观点衡量一项社会活动是否重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1)是否有令人信服的科学基础; (2)是否有坚强有力的政府机构、法令和社会习俗来保证执行; (3)是否被社会广泛认同、接受和采用; (4)是否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 (5)在青少年中是否得以反复灌输; (6)此项活动的一些准则是否被一致公认并广泛流传等。用这些评价标准对体育运动进行分析不难确定其社会地位。

首先普遍制定有关体育的法令法规。多年来我国以积极的姿态支持体育运动把体育事业纳入根本大法中同时制定了专门的体育法、健康法表明了对体育、健康的重视。在建国初期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明文规定“提倡国民体育”。我国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发展”。1995829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其中明确提出要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其他一些国家在该国的宪法条文中也有诸如“体育运动是人民的权力”、“体育为所有的人”等规定。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体育比较发达的国家都专门制定了体育法如日本1961年的《体育运动振兴法》、法国1975年的《发展体育运动法》、美国1978年的《业余体育法》等都是各国政府用法律的形式来保证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和顺利进行。

其次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当今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都已把体育视为国家的一项事业并在政府中设立了主管体育的部门或专门机构设有国家授权或认可的社会体育组织和团体负责体育活动的管理。政府体育主管部门与社会体育组织根据本国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和民众的爱好提出适当的口号以鼓励群众的参与。

第三把体育、健康纳入教育制度之中。我国注意改善全民族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并认识到增强全民体质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因此国家把体育纳入教育体制之中,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程。由于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使人在儿童和少年时期就开始接受体育教育并得以反复灌输和强化为其终身受益打下了基础。

体育课在我国均被列入学校的必修课很少有例外。各类学校体育课时从40-90分钟不等周学时为2-4加上课外体育锻炼基本上保证青少年学生每天都能参加体育活动。此外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还给予学校体育以特别的重视并有计划地安排活动内容。如我国东北地区学校体育执行季节制即在每年不同季节中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使青少年系统地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季节训练和竞赛还能发现许多运动项目的优秀人才。

第四各界人士对体育、健康的重视。体育在现代社会中多种功能的显现使许多政界人物越来越重视体育活动这不仅体现在政府和国家领导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有关事务性工作而且表现在体育活动已渗透到国家领导人相当繁忙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身体力行的参与者。

国家政界人物重视体育参与体育活动把体育放在显著位置其他社会各界人士也都对体育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各行各业也鼓励本行业职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把员工参加体育活动纳入企业文化的范畴。示范效应和多种鼓励措施使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大增全民参与的体育热潮经久不衰。

第五体育研究的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体育热潮正在形成高速发展的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国家对体育科研方向进行了调整有关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越来越占有重要位置。如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国都设立了专门的体育研究所、运动处或委员会等从事体育锻炼的研究机构。在国际学术活动中体育研究的比重也有明显的增加。

最后体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还表现在运动精神的广为传播如运动员在赛场上的顽强拼搏精神、为国争光的精神、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等正作为一种社会精神财富被社会各界广泛利用甚至体育比赛的公平竞争精神和方法也被各行各业所效仿。以上现象已充分表明体育、健康在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使人们能够不断地以最少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消耗获取财富物质生活越丰富人们就越是追求更多更高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要求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以充实生活内容。因此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体育的重要性将更加显现出来。

3. 体育将会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媒体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电视电台、书报杂志中有关体育的信息不断增加特别是对一些重大体育活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使体育、健康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活动。加之人们对自身以及对体育功能作用认识的加深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日渐深厚体育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大多数社会成员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加入体育活动领域体育活动的发展正在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5]

首先体育人口比例上升。进入6070年代以来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体育运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竞技体育高度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群众性的健身锻炼热潮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众多民众的参与不仅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和提高人口素质而且也促进了体育运动场地设施的兴建和刺激了体育经费的投入从而保证了体育的健康良性的发展。

其次观看体育比赛的热情高涨。体育融入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不仅体现在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增进自身健康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对重大体育比赛的关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关心已超出了对体育本身的理解。近年来竞技运动在我国已成为了人们最感兴趣的社会活动特别是对国际重大比赛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更是可以达到狂热的地步。如奥运会开幕式通过电视向全世界进行实况转播全球收视者超过20亿; 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除世界各国众多观众涌入韩、日现场观看外通过电视实况转播收看者上千亿人次。这不难看出体育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即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很难有哪一项活动能像体育运动那样博得社会多数成员如此着迷的热爱。

在过去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加之在体育管理体制、方式和观念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的普及。但是我们的党和国家一贯重视提高全民体质和健康强调健康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政府主管部门也于近年制定了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的政策措施———全民健身计划。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并参与其中,因为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16]

二)全民健身发展对策

1.体育俱乐部

体育俱乐部是社会化的体育组织也是大多数国家发展体育运动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体育俱乐部的类型应是 (1)学校课余训练单项俱乐部 (2)名人创办的单项俱乐部 (3)以俱乐部会员制的形式组建和创办的健身中心 (4)社会经营性体育场所 (5)高级的会员制单项体育俱乐部。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体育俱乐部的内部运作协调俱乐部的外部关系明确俱乐部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方向实行扶持公益性群众健身俱乐部发展的政策。

2.乡镇文体站

农民体育是全民健身发展的一大难点。能否解决好农民体育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关键。地方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体育。把现代体育比赛形式与古代遗风结合起来积极地进行加工、改良创新摒弃其中的封建迷信色彩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以乡镇文体站为支点以小康建设为载体促进农村体育发展。

3.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作为社区文化和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以街道为依托以体育、民政、文化等主管部门为指导社会各方面、各单位积极参与的管理机制刻不容缓[17]

4.家庭体育

重视家庭体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开展社会体育的共同经验。以家庭体育为重点注重老年体育、少儿体育并以此带动家庭体育乃至农村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就目前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情况来看真正有效的运行机制应是政府领导、单位负责、社会配合、个人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运行机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由此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1]展更豪等主编:《群众体育发展近期与长期目标的分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199)。

[2]马渝等主编:《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 12月,(23-25)。

[3]李相如等主编:《北京市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体育科学,200211月,(19-21)。

[4]谢惠蓉主编:《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变化》,教育出版社,2001年,(266)。

[5]冯立天主编:《中国人口生活质量再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33-37)。

[6]卢元镇主编:《中国体育社会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年,(18-19)。

[7]李相如等主编:《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体育科学,200211月,(15-16)。

[8]董新光主编:对全民健身体系基本涵义、特征和构架的讨论》,中国体育报,20035月,(7)。

[9]曹湘军主编:《体育理论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74)。

[10]王则珊主编:《群众体育学》,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2007年,(74)。

[11]徐迪生主编:《体育统计学》,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2010年,(116)。

[12]赵秀娟主编:《中国人该锻炼身体了》,北京青年报,20028月,(21)。

[13]国家体委科教司:全民健身计划文献资料汇编,国家体委科教司出版,2004年,(165)。

[14]冯立天主编:《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9年,(279-281)。

[15]青连斌主编:《城市生活方式》,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61-162)。

[16]杨桦,王凯珍主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演进与思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721-726)。

[17]田雨普主编:《中国群众体育探究》,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35)。

参考文献

[1]展更豪等主编:《群众体育发展近期与长期目标的分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

[2]马渝等主编:《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2月。

[3]李相如等主编:《北京市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体育科学,200211月。

[4]谢惠蓉主编:《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变化》,教育出版社,2001年。

[5]冯立天主编:《中国人口生活质量再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6]卢元镇主编:《中国体育社会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年。

[7]李相如等主编:《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体育科学,200211月。

[8]董新光主编:对全民健身体系基本涵义、特征和构架的讨论》,中国体育报,20035月。

[9]曹湘军主编:《体育理论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10]王则珊主编:《群众体育学》,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2007年。

[11]徐迪生主编:《体育统计学》,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2010年。

[12]赵秀娟主编:《中国人该锻炼身体了》,北京青年报,20028月。

[13]国家体委科教司:全民健身计划文献资料汇编,国家体委科教司出版,2004年。

[14]冯立天主编:《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9年。

[15]青连斌主编:《城市生活方式》,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16]杨桦,王凯珍主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演进与思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田雨普主编:《中国群众体育探究》,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

终于完成这次毕业论文的设计,在这次写论文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开始的时候对论文还是不太理解,不知道如何入手很盲目,对格式和文章的很多细节都不是很清楚,但是在指导教师姜桂萍老师给我的细心批改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论文任务,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教师姜桂萍老师和帮助我的同学们。最后感谢学院对我的教育和信任,才使我的毕业论能够顺利的完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994b91631b765ce050814f1.html

《全民健身现状分析 张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