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听聂幼犁这个名字是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的历史论文栏目,后来在

发布时间:2020-12-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最早听聂幼犁这个名字是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的历史论文栏目,后来在新历史教育沙龙群里准能吕老师提到过,也没有太在意,如今中国大学的教授多如牛毛,心想聂幼犁也不过是一个搞历史教学的高校教师吧。我对于大学里搞中学教育研究的老师,有一种天然的排斥,觉得他们没有真正的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对历史教学指手划脚,站着说话不腰疼,直到中国历史课程网论坛,请聂教师举行在线交流,谈新课程,谈考试命题,才真正领略聂幼犁教授的魅力,为他吸引。找本聂教授的编著,细心读研,一定会有所收获,下面就是我对聂教授主编的历史课堂教学导论的想法和感触,边读,边说,有些不恰当,请方家批评,指点。
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教学论导论
导论 建设务实有效的21世纪的中学历史课程
——与《历史教学》执行主编任世江先生的谈话
任:这次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教科书的编写是两个很关键的环节。本刊组织的讨论以这两个问题为核心。请你谈谈,历史课程改革应当有怎样的继承与发展?
聂:我很赞同你们组织的讨论。每期发表的文章和采访录都仔细看过。史课程有很多学科特点,历史讲的是人类社会过去的事情,讲人与人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博大精深,既宏观又微观地帮助人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懂得社会、认识自己,树立科学的又充满人情味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学科在提高中学生现代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住这一优势,扬其所长,应当始终是中学历史课程的指导思想。问题是在实践中,我们是否真正抓住了这一优势?或者说是否有效地发挥了这一优势?其有效性有多大?


任:你的意思是这次改革应当更加务实,追求效率?
聂:是的。教育是事关兴国的事业,其成果不仅是一个文件、一个研究报告,而是千百万学生的有效发展和行动。解放以来的中学历史课程曾有很多进步与创新,符合了那个时代的要求。进入21世纪,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史学有了相当的进步,中学生的“胃口”也已不是“饥饿型”,而是“营养型”“健康型”的了。我们应当学习前辈的进步与创新精神,改革中学历史课程。目前的现状是,大量调查表明,中学生“喜欢历史,不喜欢历史课”,如果没有政府的各种考试,相当多的基层学校会削减甚至取消历史课程。这里有众所周知的客观原因,但就中学历史课程本身而言,确实也有值得深思的、与时俱进的问题。


任:你能具体地谈一谈吗?
聂:好的。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潮流中,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迎接各种机遇与挑战,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团结全国人民为之奋斗。合乎潮流,顺乎民心。这表明,在今后的数十年内,我们的学生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康社会”的建设者,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成为世界进步过程中的“合作与竞争者”而不是“两大阵营”的“对峙者”。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这与过去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有着根本的区别。搞课程改革,首先要认清这一点。

任:确实如此。这次推出的中学历史课程应当是属于21世纪的中学生的历史课程。
聂:一语中的。过去的中学生所见所闻是有限形式的同种基调、同种色彩。现在的中学生几乎在信息的海洋中游泳。我们的中学时代听的和唱的是“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现在的中学生听的和唱的是“改革开放富起来”“常回家看看”,看到的是跨国集团登陆的彩旗;过去的中学生生活在计划体制的“稳定”“平衡”中,现在的中学生处处可以体会到商品社会的躁动与变革;过去的中学生面对的是领导培养、组织安排,而现在的中学生就已经开始感到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择业竞争……。所有这些都使现在的中学生不可能像过去的中学生那样“超脱”“单纯”而是倾向于在现状中谈未来,在功利中悟理想,在具体中看规律,他们常用很现实的归纳逻辑,少了许多从抽象的权威、信仰出发的演绎逻辑。再看我们的中学历史课程。虽然“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提了,但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方式——“斗争哲学”“冷战思维”仍渗透于字里行间,革命斗争有余,和平合作不足;政治军事见长,经济文化则短;巨头伟业居多,百姓生活太少……。即使讲经济、文化,也往往是“政治经济”“规律文化”,有的几乎是政治经济学的翻版,缺乏历史的偶然、多元、人性、对话、体验、感悟,还有自主、鉴赏等人文蕴含。这就从根本上拉大了与现在中学生的距离。


任:这也许正是你刚才说的“思想方式”所造成的吧?我也感到有一种差别,我们这代人聚一块儿,一谈就谈到“国家大事”上去,而现在的年青人,“热点”比较世俗化,话题比我们“平民”而时尚得多。
聂:这是其一。其二,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任何科学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从“左”的思潮中解放出来,重新确定的思想方法。但是真要做到却并非易事,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人的认识则更难。这一点,正是史学的重要特征和优势。史学不仅要将自己的直接成果贡献给人们--人类社会的昨天是怎么回事,更重要的是告诉人们如何在各种纷繁的社会证据中得到“实事”,怎样在复杂的社会问题中进行“求是”中学历史课程理应帮助学生形成这种思想方式和能力。社会的进步已使学生不满足于总是由我们告诉他们以往的事实和既定的解释、评价。由于以前的曲折和媒体信息的多样化,他们已经产生了怀疑……。他们需要学习和学会怎样知道过去的事实?为什么这样解释和评价?可现行的中学历史课程不仅没有充分重视当今中学生的这一时代特征,也忽略了史学“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一精髓,不仅没有将此作为明确的课程目标,而且在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一手材料?什么是二手材料?不知道如何分辨材料的有效性、可靠性,什么是事实本身?什么是对事实的描述?什么是对事实的解释的情况下,却要求学生去讨论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在学生还不甚理解过去人们的衣食住行、精神文化生活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去评价以此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在许多情况下,还给学生造成“教材写的,老师讲的就是历史”这样反科学的印象。这样的课程不仅不可能培养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反而强化了从某种概念或框架出发,选择或演绎事实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这使一门好端端的“聪明学”,人文素养的进步、创新学变成了做表面文章的“学舌学”,停滞、“僵化学”。这样讲,可能严重了些,但事实就是这样,我们的教学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b69b48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5.html

《最早听聂幼犁这个名字是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的历史论文栏目,后来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