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09-28 10:13: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唐山三百首(五言绝句)新嫁娘词(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赏析:中唐人以白描叙日常生活,往往曲尽人情。朱庆余《闺意上张水部》写洞房花烛夜后的新娘,令人过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词》内容如朱诗之续,艺术上亦不相让。古时长言新媳妇难当,在于夫婿之上还有公婆。夫婿称心还不行,还得婆婆顺眼,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古代女子过门第三天(俗称“过三朝”,照例要下厨做菜,这习俗到清代还保持着,《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画眉入时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则更为紧要。所以新媳妇总会有几分忐忑不安的。“三日入厨下”直赋其事,同时也交代出新婚的特定程序。“洗手”本是操作中无关紧要的环节,写出来就有表现新妇慎重小心的功效——看来她是颇为内行,却分明有几分踌躇。原因很简单“未谙姑食性”考虑到婆婆食性的问题,颇见新妇的精细。同样是一道羹汤,兴许说有咸,有说淡。这里不仅有个客观好坏标准,还有个主观好恶标准。“知己不知彼”是不能稳操胜算的。她需要参谋,还要考虑谁来参谋。夫婿吗?十个男儿九粗心,他在回答母亲食性问题上,也许还远不如对“画眉深浅”的问题来得那么叫人放心。而女儿才是最体贴娘亲的,女儿的习惯往往来自母亲的习惯,食性亦然。所以新娘找准“小姑”“味”这东西,说不清而辨得出,不消问而只须“尝”。小姑小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总未成年,还很稚气,她也许心想尝汤而未敢僭先的,所以新嫂子要“遣”而尝之。姑嫂之间,嫂是尊长。对夫婿要低声问,对小姑则可“遣”矣。情事各别,均应服从于规定情景。这两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生活的生活情境,写的细腻传神。诗人写到“尝”字为止,以下的事情,就要由读者去补充了。这样反觉余味无穷,体裁的限制转化为表达的优长。由于诗人善于描写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里,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新嫁娘的形象,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哥舒歌(西鄙人)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tao第三声)赏析:这是西域边境人民歌颂哥舒翰战功的诗。诗以北斗起兴,喻哥舒翰的功高;以湖人“至今”“不敢”南下牧马,喻哥舒翰功劳的影响深远。全诗内容平淡素雅,音节铿锵和顺,既有民歌的自然流畅,又不失无言诗对的典雅逸秀。所以,沈德潜说:“与《敕勒歌》同是天籁,不可以工拙求之。”然而,即使以工拙求之,难道就失其俊美感人吗?怨情(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赏析: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诗。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人幽怨的情态。着重于“怨”字落笔。“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至于闺人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边的空地,解诗人可以自解。
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译文:傍晚时分心情郁闷,于是驱车来到京都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久会被那夜幕所笼罩。赏析: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认为:“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这种看法,虽有诗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符合诗人的当时的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千百年来,此两种观念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听筝(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注释:金粟柱:古称桂为金栗,这里当时指弦轴之细而精美。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形象跃然纸上。相传三国时代的周郎二十四岁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他精通音乐,别人奏曲有误,他就回头一看,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此诗当然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筝是古代一种弹拨乐器,即今称“古筝”“鸣筝”喂弹奏筝曲。题一作“听筝”,则喂听奏筝有感,就听者立题,从诗意看,以作“鸣筝”为有味。这首小诗写一位弹筝女子为博取青睐而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态,写的婉曲细腻,富有情趣。前二句写弹筝没人坐在华美的房舍前,拨弄弦琴,优美的乐声从弦轴里传送出来。“柱”是系弦的部件,“金栗”形容筝柱的装饰华贵。“素手”表明弹筝者是女子。后二句即写鸣筝女故弹错以博取青睐。“周郎”指的是三国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将,故称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谈弹奏有误时,即使喝的半醉,也要转过头去看一看演奏者。所以时谣说“曲有误,周郎顾”。这里以“周郎”自喻弹筝女子的知音者。“时时”是强调她一再出错,显出故意撩拨的情态,表示注意到她的用心不在献艺搏知音,而在其他。此诗的妙处就在于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生活这体现人物的心理状态的典型细节,将弹筝女子的微妙心理,一种邀宠之情,曲曲写出,十分传神。诗的写法象速写,似素描,对弹筝女形象的描写是十分成功的。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恋,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c52959a4afe04a1b071de90.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