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问题?

发布时间:2018-09-18 21:21: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什么是问题?

什么是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中发现问题的研究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占国全面提高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富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研究,是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的研究成果。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是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在一定主体(教师个体或集体)的组织引导下,围绕某一综合主题,按照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能力、各种课程资源,使一定的活动主体——学生学习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试图解决综合主题的所有问题的过程。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确定目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中,在创设情境后,学生要根据情境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确定主题,所以,问题是这一教学模式的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在教学中至少要完成任务包括:什么是问题?什么是发现问题?为什么要发现问题?怎样发现问题?那么,什么是问题呢?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到对于平时好象比较熟悉的“问题”,现在要真的对问题下个定义却又感到十分的困难。甚至说查不到资料,因此,我通过各种途径开始查找关于什么是问题资料,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感到很困难,而且感到查找资料需要方法和能力,还发现这方面的综合研究存在一定的空白,很有研究的价值。下面是我在网上和书籍中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经过初步整理提供给大家,这些资料如何使用,是用我给大家提供的现成的资料,还是能够为教师教学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这就由教师自己决定了。一、关于问题概念的主要观点介绍1、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如这次考试一共有五个问题;(2)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如立场问题、思想问题;(3)关键、重要之点。如重要的问题在于学习;(4)事故或意外。如那辆车出问题了。 2、百度百科中是这样认为的:词语:问题,注音:wèn,tí 英文:question英文释义:n.问题,疑问,询问 v.询问,审问,怀疑 。中文释义:①要求解答的题目:考卷上有六个问题|我提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②需要研究解决的疑难和矛盾:交通问题|不成问题|没问题|写什么是一个问题,怎么写又是一个问题。③关键;重点:问题在于廉政|问题在于资金。④意外事故:出问题|发生问题。3、有人这样认为:“对于问题的简单定义是目标——反应冲突。我们必须或需要去获得或拥有什么但我们无法做到。你能想什么东西是你必须或需要但却无法得到的吗?它可以是一份兼职工作、一个特别的朋友、更好的生活条件等。你可能必须或想要做好这门课以维持或提高你的平均分数,这个分数反过来会影响分配给你教的学生情况,并最终影响你获得一个教师职位的能力。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用了“必须”和“需要”两个术语。“必须”是指那些对你来说是绝对必要的事情,你“必须”呼吸。另一方面,“需要”是指那些你拥有了会很好但对你的幸福并不是最基本的东西,冰激凌就是一种“需要”。分清你追求的目标是“必须”还是“需要”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必须实现“必须”,但没有“需要”我们也能生存。对超出你能力范围的或无法得到的“必须”或“需要”的追求都是问题,其差别自己在于种类和程度的不同而已。” 4、美国的纽威尔和西蒙对问题所下的定义:“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对这件事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就构成问题。”简言之,问题是个体未能直接达到目标所处的情境。对于“问题”纽威尔和西蒙提出了“问题空间”概念,并把“问题空间”分为三个状态:(1)初始状态:个体经验、已有的有关条件等。(2)目标状态:期待获得的结果。(3)达标通路:由初始状态如何转化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5、也有相当多的心理学家认为,一个陈述出来的问题包含三个基本成分:(1)给定: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启始状态的表述。(2)目标: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即目标状态的表述。(3)障碍: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构成了障碍,必须通过思维活动,排除阻力,才能达到目标。 6、我国的心理学专家陈琦则认为,问题一般都包括四个部分:(1)目标:在某个情境下要干什么。(2)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具备哪些有关的知识技能。(3)障碍:需要解决的因素。(4)方法:可用于解决问题的程序、步骤、策略等。 通俗地说,“问题”好比一个想要过河的人所处的境况,当站在河的这一边,其目标是河对岸,一时没能过去时,这条河就成了“问题”。这里的“河”,使得主体和目标之间有了距离或空缺,这种距离就是“问题”,要过河的人所感到的空缺感就是一种“问题空间”。问题的存在最能激发人的思维或行动的动机。为了“填补这个空缺”主体就要思考:也许能找到现成的桥或船可以利用,也许有自身的体力或技术可以利用,也许可以借助岸边的某种自然物作为工具等等,总之,问题是当主体确立了目标,但又不能直接达到目标时所处的状态。 7、有人认为:对于“问题”这个概念,采用广义的解释。其表现形式可以通过设问以疑问句出现,也可以呈现为布置的任务、或是创设或模拟情境中,真实的状态下,学生所面临的困惑、挑战、机遇、欲达的目标等。“问题”既包括中国教师所熟悉的布置作业练习题或出考题所提出的封闭性问题,也包括中国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让学生解决如“一题多解”或“一解多问”之类的半开放性问题,更包括某些西方教师所熟悉的全开放性问题。“问题”的功能不同,形式表现也不尽相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问题类型。从“问题”的目的的分类: 1)以复习为目的的“问题”如有的教师把“问题”放在课前的温故知新上,有的教师则把“问题”放在讲完新课布置作业的巩固新知里。(2)以引发兴趣为目的的“问题”如有的教师以“问题 为课的导入,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的教师用”记者采访“的形式,问题在采访中呈现,使作为记者或被采访者的学生兴趣盎然。(3)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的的“问题”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自行发现问题,通过查询工具书、资料、作读书笔记等解决问题。以发展思维能力为目的的“问题”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一题多解、一解多问等;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探究答案、猜测结论,预测后果、作出问题解决方案。按照“问题”的开放程度分类,包括:封闭性问题该问题的界定明确,解决问题的条件基本或完全具备,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现成的,或是问题解决的方法虽然是确定的然而需要问题解决者自行探求的,答案或结论只有一个,且通常可以判定其为正确的或错误的,答案对教师来说是已知的,而对学生来说是要求解答的。这类问题称为封闭性的问题。如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就课文中的故事,提出有关“故事中有哪些人物?”“那天早晨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基本围绕着老师的指定的信息来源转。半开放性问题该类问题的界定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现成的,需要问题解决者自行探求的,且是呈系列的;答案或结论也是系列的。这类问题介于封闭与开放性之间,在教学改革中是较常见的问题类型。如小学语文课《丑小鸭》中教师提出的半开放类问题: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鸭子,从哪里看得出来?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天鹅,为什么?丑小鸭经历了种种不幸,终于长成一只美丽的天鹅,从中你想到了什么?开放性问题该类问题是指问题的界定有时不明确,解决问题的条件并不完全是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开放的,需要问题解决者自行探求的,答案或结论不止一个,有些无法简单判定其为正确与否的,这类问题称为开放性的问题。对全开放性问题来说,“问题”可以是问题提出者提出,也可以是问题解决者自己来发现,并自行界定;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由问题解决者自主评估与选择,问题的结论也不是唯一确定的。现实中大量有待解决的问题多半是全开放性的问题。8、有人认为:问题是不足,问题是矛盾,问题是困惑。问题用公式表示:问题=标准-现状 按照这个公式推理,如果标准高于现状,结果是正数。就说明有了问题。如果标准等于现状,结果是零,就说明没有问题。如果标准小于现状,这说明不但没有了问题,而且可以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9、有人认为:问题就是某一事物的现状和自我期待值的差值。一般来说,差值越大,问题越大!问题其实就是你期望的东西和你体验的东西之间的差别。101988年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指出,“问题”是对人具有智力挑战性质的、没有现成的直接方法、程序或算法的待解问题情境,“问题解决”中的“问题”具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常规的问题;另一类是应用问题。对“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无论怎样去表述,无论采用哪种角度去界定,有些特征是共同的: 1)因人因时的相对性 问题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或相对性,对于某人是问题,而对于他人并非一定是问题;对于某人,此刻是非常规问题,随着知识与能力的增长,过后可能变成常规的问题,或者构不成真正的问题。 2)难度适宜的挑战性 难度值太小(太难)的问题,未体现“可接受性”特征,学生无从探索,构不成真正的问题;难度值太大(过易)的问题,未体现“障碍性”特征,无从引发学生思考和进一步深入研究,这种常规性问题不属于“问题解决”中的“问题”。 3)问题情境的环绕性 真正的问题要能使“知识逻辑”与“认知逻辑”之间引发内部矛盾冲突,并且在当前情境状态下还没有完全确定的解决方法或法则,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在此情境环绕中,能自主引发更多的学习资源。 11、外国的学者认为:人们在对问题解决进行研究时,往往会首先碰到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是问题,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碰到了属于问题的那种状态?一般情况下,人们在遇到某个事件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分析其中已知的是什么,未知的是什么。这实际上是人们在自发地对所碰到的情景进行表征。研究者认为,对问题的定义与对问题的表征是无法分离开来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可以把问题表征为三种状态,即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中间状态。当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是已知的,但是如何从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路径是未知的时候,就存在了一个问题(problem)。R.M. Gagne认为问题“必须是个体首次遇到的,且无现成的可回忆的经验加以解决的那种情境”。Gagne的这个定义比较好的限定了问题的情景,对我们研究问题解决提供了基础。但他强调的是问题的个体性,首次性,及非提取性,而不对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做出特殊的规定。 12、《学习者提出问题的教学》一文的作者认为:“问题”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它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碰到了新情景、新课题,而自己却没有现成的对策,这就构成了问题。 问题可归为两类,一类是问答式的问题,它具有陈述性和简单性。例如,质量m,重力加速度g,与重力G三者关系怎样?(可陈述G=mg),一类是求解式的问题,它具有程序性和复杂性。例如:人造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什么是7.9km/S?(首先要有向心力知识,万有引力知识,及两者结合等)。 在现实中有这样的课堂: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回答得也热闹。一堂课下来,课堂内恰没有学生静静思考问题的时间。从问题类型来看,事实性问题太多,理解性问题极少,应用与综合性的问题几乎没有。其实,这样的教学不是问题性教学。究其原因,我们很多教师没有搞清什么是问题? 以问题而言,以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为原则,对于一个好的问题应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能和学习者已有的知识、能力发生冲突后有多种解决途径; 2)学习者能据此导出其他新的问题; 3)问题中的各个要素能整合、归类、表格化; 4)能借助于观察或实验验证,能被哲学原理或数学公式推证得出; 5)能引起学习者共鸣,值得讨论。 提出问题的三个阶段: 提出问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分析问题情境; 看出问题的实质; 用语言概述问题。 13、伍尔夫在1987年出版的《发问的艺术》一书中指出,从价值取向划分把问题分为四种类型:推理性问题;假设性问题;迁移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 14、格拉格和阿什勒根据问题答案的特征把问题划分为四类:记忆性问题;聚合性问题;发散性问题;评价性问题。 15、网上“维客”关于问题是这样认为的:(http://www.wiki.cn/wiki/%E9%97%AE%E9%A2%98)问题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无异议的定义,但是,一般来说都问题包含有以下三个基本成分:给定 -- 指一组已经是明确已知的,关于问题的条件的描述。 目标 -- 指关于构成问题的结论的明确的描述。 障碍 -- 指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不是显而易见的,必须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一般而言,问题是由于某些导致不能达到目的或者实现目标的认识障碍。它是指不期待的现状没有被解决或者事态出现意外。问题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问题可有如下例子: 在数学领域,问题是关于数学描述对象和结构的疑问(Question)。 数学问题的可以非常的具体(x2 ? 1 = 0的解?) ,也可能非常的一般(general (为什么这些数在不同情况(领域)里面出现?请给出假说并证明之。) 在社会领域,问题是指某类困境。如果解决了这个困境,可以产生社会效益,比如使社会更为和谐,提高效率,或者消除、减少社会矛盾; 在商业领域,问题是指现状和期望的情况的差别。通常,在问题原因不明确情况下,需要进行根本原因分析(Root-Cause-Analyze)和评估行动的合理性。 归结起来,可以发现不同的定义里面共同的元素: 期望。表明问题属于认知领域;问题不是独立存在的,必须要有抱有期望的主体存在,比如人,才会感受或者认识问题;关于问题和期望的关系有较多的争议,有人认为问题是独立于问题解决的主体存在的客观世界的一种表达形式,只不过能够被主体感知和表达出来而已 。现状。事态的目前的状态,包括主体的情况和问题客体的情况; 期望和现状之间的差异。这个是问题的核心。包括:主体对上下文的理解和目标状态的理解程度的差异,以及客体和目标状态的差异以及如果期望和现状向符合,那么问题就失去存在的基础; 待解决。因为期望没有得到满足,差异的存在。问题解决者需要尝试查找后面的原因,并提出解释问题的原因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期解决问题。 问题(Problem)和提问(Question)的联系和区分 问题是期望和现状差异,其存在是客观的,只要有期望和现实的差异,它就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个论点是值得讨论的);提问是把问题用适合的方式陈述出来,提问是人解决问题的一个步骤; 问题是提问的基础;提问是问题被解决问题的主体处理的过程和方法。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关键的活动之一就是不断更准确的重新定义(重构)问题表达方式,使得主体对问题客体认识偏差不断得到缩小(但是偏差可能是无法完全消除的,有认为真理是可以无限趋近但是不可完美获得的,对问题的定义也是这样),从而利于发现合逻辑的解释方法和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样的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提问的方法,而提问的形式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提问的主体有密切的相关性;甚至有通过变换问题的提问方式,来促进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的分类 从问题的领域分类:比如计算机领域的问题和经济学科的问题;此类划分根据问题研究者的知识领域进行划分,但是需要注意可能有些问题被不同的领域覆盖到,并且同样的问题被以不同的形式定义出来。通常这类问题的解决会促成学科的交流和融合。相反的是,由于某个交叉领域问题比较丰富,而可能催生新的学科,比如物理化学。 从问题的解决状态分类: 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对于问题解决的主体(群体)而言,期望和现状的差异没有得到逻辑优雅的解释,或者合理的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可能同样问题的不同的表达形式在另外的领域已经有良好的解,但是由于领域的隔阂造成在其他的学科依然为待解决问题;已经解决的问题。就是对于问题解决的主体(群体)而言,期望和现状的差异已经得到逻辑优雅的解释,或者合理的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学科认识的发展,已经解决的问题可能重新变成待解决的问题,或者待解决问题的一个部分,被以新的视角进行考量。已经解决的问题及其解的集合往往被有系统的归类进入学科的知识体系。按照证伪的知识论的观点,把解的集合归类进入知识体系可能会为后继的科学发展带来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 关于问题的属性:包括伪问题和真问题。问题的核心和根本原因:有问题产生链如下:原因A导致B ,而B又导致C;在这个问题链条上,A可以被称为问题C的根本原因(root cause);而在问题的核心是造成期望和现状差异的关键部分,其余部分要么是这个问题的衍生,要么是和差异部分关系不紧密的部分。问题的核心属于根本原因的集合,但是根本原因可能不止一个,并且其和造成问题的差异关联程度也是有相对区别的。 等价问题 同样问题(Problem)可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Question),就问题的本性而言,这些的不同的表达是等价的,可称为等价问题;也可以通过问题等价的特性,变换问题的表达方式,以便于问题解决者处理问题,比如费马大定理的就是通过不断的变换问题表达方式处理和解决的。 关于问题的发现。从感知没有被满足的期望开始,到问题被完整定义为止。往往人们感知一个问题,是由于在活动或者研究中,发现有些期望没有和现状符合,并开始寻找原因。对于“实践出真知”的论点而言,可以解析为,实践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那么实践是发现期望和现实差异的前提,期望是导致差异的必要条件,而期望和现实差异是感知问题的直接诱因。 16、哲学家的毛泽东把问题与矛盾联结起来,他明确提出“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2版,第839页) 17、综合以上各种关于问题概念的观点,我认为,(1)问题的概念内涵是:问题是相对一定主体的的主观愿望、目标和实现愿望和目标条件之间的矛盾表现。已知的条件和愿望、目标和现在不能实现愿望和目标之间的矛盾是问题的实质。或者说是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是问题的实质。(2)问题概念的外延,按照问题的大小可以分为:大问题、中问题和小问题;按照问题主体不不同,可以分为:自己的问题、别人的的问题、大家的问题、民族的问题、国家的问题、集体的问题、女人的问题、男人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教师的问题等等;按照问题的难度不同可以分为:最难的问题、比较难的问题、容易的问题、复杂的问题、简单的问题等;按照问题的真假划分可以分为:真问题、假问题;按照问题解决前后来划分可以分为:未解决的问题、正在解决的问题和已经解决的问题;按照问题的实质划分可以分为:主观问题和客观问题;按照所处领域划分可以分为:自然界的问题、人类社会的问题、思维的问题;按照学科的不同问题可以分为:数学问题、语文问题、外语问题、生物问题、体育问题、音乐问题、美术问题、政治问题、综合实践活动问题等等;按照问题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重要问题、次要问题、主要问题、原则问题、非原则问题等。总之,有什么标准、有多少种标准就有多少种问题。(3)问题的一般特点是:相对性;永恒性;可知性;条件性;联系性;发展性;表面性;客观性。二、问题和主题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问题,特别是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教学的教学中的问题,是在特定情境的条件下,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愿望与教师代表国家的要求之间的矛盾表现。而主题是由问题转化而来的指要研究的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问题和主题的关系,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是指问题是主题的来源,主题是从问题转化而来的。问题和主题的实质都是在特定情境的条件下,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愿望与教师代表国家的要求之间的矛盾表现。区别主要表现在,从形式上看,问题一般是疑问句,而主题是陈述句;问题是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的疑问,而主题是对疑问的猜想和假说,或者说是对疑问的假设答案;从实质上看,问题往往都是客观的,而主题则的主观的。问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前提,而主题则是课题研究的课题。如果判断某种学习是否具有研究性学习的性质,关键看是否把问题转化为主题(课题)。 三、如何使用上面这些资料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创设情境之后,要学生根据情境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是问题的概念,这时,教师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查找资料,还是把我上面给您提供的资料原封不动地给学生,这是教师根据情况自己决定的事情,但是,这却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教学理念大家都清楚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cc1ee2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9.html

《什么是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