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发布时间:2020-04-09 17:28: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汪曾祺: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作者:陆建华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7年第08

        在当代中国,即便是普通民众,他可能不了解作家汪曾祺,但不可能不知道《沙家浜》。汪曾祺正是将沪剧《芦荡火种》改编再创作为现代京剧《沙家浜》的主要执笔者。

        汪曾祺(19201997)曾用平淡二字概括自己的一生。他说: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随遇而安》)这话是感慨语,当不了真的。只要对汪曾祺的生前情况稍作回顾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一生非但不平淡,而且具有传奇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作为如今已誉满海内外、被人们尊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的当代中国作家。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到来之前,汪曾祺在当代中国文坛的知名度并不高,以至于他的《大淖记事》荣获1981年度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时,不仅一般读者不知汪曾祺为何许人,连作家叶楠也着急地四处打听:从哪里冒出一个汪曾祺?二是他因在戏剧唱词写作上的才能,成为家喻户晓的现代京剧《沙家浜》的主要执笔者。三是汪曾祺一生写下的作品总共约300余万字,主要在剧本、小说、散文三个方面。其中,剧本作品只占他一生创作的十分之一,他却为此付出生命中最为宝贵的年华,在北京京剧团(后改名为北京京剧院)干了整整20年;他于198010月在《北京文学》发表震动中国文坛的小说《受戒》时,正好60岁,从这开始到他19975月去世,短短17年,却写下占自己一生创作总量90%的作品,取得举世瞩目、开一代文风的突出成就。

        新中国成立之初,汪曾祺曾雄心勃勃地渴望在文学创作上有一番作为,他甚至为此报名参加四野南下工作团随军南下。但他很快意识到,自己熟悉的创作素材,所擅长的创作方法都与主流文学相距甚远,加之编辑工作繁忙,很少有机会体验现实生活,因此,他只偶尔写些数量不多的散文、短论,小说创作却搁浅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cd7664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f2.html

《汪曾祺: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