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赏析

发布时间:2020-02-01 16:34: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梦令》赏析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3.131155.5.12),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语言清新自然;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语言哀婉沉痛。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二)文意赏析

注释1如梦令:词牌名。

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词牌名,选自《漱玉词》。

3常记:时常记起。

4溪亭:临水的亭台。

5)日暮:黄昏时候。

6沉醉:大醉。

7兴尽:尽了兴致。

8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9回舟:乘船而回。

10误入:不小心进入。

11藕花:荷花。

12争渡:快速划船通过。

13惊:惊动。

14起:飞起来。

15一滩:一行。

(16)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译文: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因为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乘船返回时,迷路进入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鉴赏:这是一首忆昔词。李清照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虽然尺幅较短,但给人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意境当中。“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是“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之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都辨识不出来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地传达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十分愉快的游赏。

接着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遥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忘情的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曳的船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那里的水鸟都吓飞了。到这里,整首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得想要随她一同在荷花丛中荡舟,沉醉不归。

三)阅读测验

1. 这是一首忆昔词。词中哪个词说明是在回忆往事?

2. 词人在出游时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3. 既然是“沉醉不知归路”,又怎么能“兴尽晚归舟”呢?这两句是否矛盾?根据文意回答。

4. 有人把“争渡”的“争”字改作“怎”字,你认为是否能改?为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db5043ef242336c1eb95eef.html

《《如梦令》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