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 部分译文

发布时间:2012-04-20 13:11: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序致》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古代圣贤的著述,教诲人们要忠诚孝顺,说话谨慎,行为庄重,要建立高尚的人格,并且宣扬美好的名声,这些道理他们已经说得很完备了。

《教子》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导也能成才;智力低下的人,虽受教导也于事无补;智力中等的人,不教导就不会懂得事理。

《兄弟》

《后娶》

《治家》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与后者也。”——风化教育的事,是由上而下推行的,前人影响后人。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如果在家庭内部取消鞭笞一类的体罚,那么孩子们的过失马上就会出现。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既是一个人像周公那样富有才华和美德,只要他骄傲又吝啬,也就不值一提。

《风操》:“目能视而见之,耳能听而闻之。”

《慕贤》

“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我出生在乱世,在兵荒马乱中长大,颠沛流离,所见所闻已经很多。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人在年轻时候,精神性情都还没有定型,和那些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处,受到他们的熏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虽然没有存心去学,但是潜移默化之中,自然跟他们相似。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因此与善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芝草兰花的屋子中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芬芳起来;与恶人相处,就像进入男式满是鲍鱼的店铺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腥臭起来。

“用其言,弃其身,古人所耻。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采用了别人的言论却嫌弃这个人,古人认为这种行为是可耻的。凡是一句话或一个举措,取自于他人的,都应该公开赞扬人家,不可窃取他人成果。

《勉学》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自古以来,那些圣明帝王尚且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普通百姓呢!

“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屡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等到他们成年,体质性情都已逐渐成型;趁这个时候就要对他们加倍进行训育教诲。那些有志气的人,就能经受磨练,成就其清白正大的事业,而那些没有操守的人,从此懒散懈怠起来,就成了平庸之辈。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人生在世,应该有所专业:当农民的就要算计耕作,当商贩的就要商谈买卖,当工匠的就要努力制作各种精巧的用品,技艺之士就要深入研习各种技艺,武士就要熟悉骑马射箭,而文人则要讲论儒家经书。

“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有的人因祖上的荫庇,得到一官半职,便自我满足,完全忘记学习。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贵游子弟”:无官职的王公贵族。这里泛称贵族子弟。----梁朝全盛时期,那些贵族子弟大多不学无术。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等到动乱来临,朝代更替之后,负责考察选拔官吏的,不再是过去的亲信;在朝中执掌大权的,再不见旧日的朋友。这时候,这些贵族子弟们想依靠自己,又一无所长,想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又没有本事。

“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如果能保持有几百卷书,就是再过一千年,也不会沦为贫贱之人。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通晓“六经”要旨,涉猎百家著述,即使不能增广个人的道德操行,劝勉世风习俗,也不失为一种才艺,可用以自谋生计。父亲兄长是不能长期依靠的,家乡邦国不能常保无事,一旦流离失所,没有人来庇护资助你时,就该自己设法了。俗话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各种技艺中最容易学会而又值得推崇的本事无过于读书。

“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这就好比想要吃饱却懒得做饭,想要身体暖和却又懒于裁衣。

“夫读书之人,自羲、农以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那些读书的人,从伏羲氏、神农氏以来,在这世界上,所见多少人,所识多少事,一般人的成败好恶,自然不用说,就是天地不能隐藏,鬼神的事也瞒不过他们。

“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人之所以要学习,就是想使自己多明白些道理而已。

“人见邻里亲戚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学之,不知使学古人,何其蔽也哉?”——人们看乡邻亲戚中有优秀的人物,就让自己的子弟钦慕他们,向他们学习,却不知道让自己的子弟向古人学习,这是多么糊涂啊!

“爰及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推而广之,甚至那些农夫、商贾、工匠、厮役、僮仆,渔民、屠夫,喂牛的、放羊的,他们中间都有杰出之士,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广泛地向这些人学习,对事业是有好处的。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人之所以要读书学习,本来是为了开发心智,提高认识力,以利于自己的行动。

“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以致甘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礼为教本,敬者身基,瞿然自失,敛容抑志也;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穷恤匮,赧然悔耻,积而能散也;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苶然沮丧,若不胜衣也;素怯懦者,欲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译文见书)

“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从学习中所获取的知识,在哪里都可以运用。然而现在的读书人,只知空谈,不能行动。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人们学习是为了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我看见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轻慢同辈。人们憎恶这种人像对仇敌一般,厌恶他像对鸱枭一般。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学。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只能夸夸其谈,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别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需要,提高知识水平以谋求官职。学习就像种树一样,春天可以观赏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论文章就好比赏玩春花,修身利行就好比摘取秋果。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成人以后,思想容易分散,因此,对孩子要及早教育,不可坐失良机。

“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当然人总有困厄的时候,即使在青少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也应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

“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一般人到成年后还未开始学习就说太晚了,于是一天天混下去就好像面壁而立的人,什么也看不见,这实在是愚蠢。从小就学习的人,就好像日出的光芒;到老年才开始学习的人,就好像持蜡烛在夜间行走,但总比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的人强。

“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读书人都空守章句之学,只知背诵老师讲过的,如果靠这些东西来处理实际事务,大概不会有任何用处。

“博士买驴,书劵三纸,未有驴字。”——博士去买驴,契约写了三大张,不见写出个驴字。

“俗间儒士,不涉群书,经纬之外,义疏而已。”——世间的读书人,不能博览群书,除了研读经书和纬书外,就是学学注疏而已。

“《书》曰:“好问则裕。”《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尚书》说:喜欢提问则知识充足,《礼经》上说: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共同商讨就会孤陋寡闻。看来学习要共同切磋,互相启发才能更加明白。我就见过不少闭门读书,自以为是,在大庭广众下口出谬言的人。

“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谈话写文章,援引古代的实例,必须是自己亲眼看到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

“夫学者贵能博闻也。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至于文字,忽不经怀,己身姓名,或多乖舛,纵得不误,亦未知所由。”——求学的人都以见闻广博为贵。他们对于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都希望刨根问底,找出它们的源头来;但对于文字,却漫不经心,连自家的姓名也往往出现谬误,即使不出现错误的,也不知他们的由来。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废一隅也。”——如果没有读遍天下的书籍,就不能任意改动书籍中的文字。有时那个版本认为是错误的,这个版本又认为是正确的;有时两个版本大同小异;有时两版本的同一处文字都不妥当,所以不可以偏信一种说法。

《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e27d924bcd126fff7050bab.html

《颜氏家训 部分译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