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国读博士”谈谈留英读博的那些事

发布时间:2019-08-17 05:58: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在英国读博士谈谈留英读博的那些事

作者:欧阳倩倩

来源:《留学》2019年第07

        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某娱乐明星学术造假事件把博士这个群体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这批行走在科学前沿的学者往往被普罗大众过度神话,他们被认为是带着光环攀援在科学高峰上的智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勤奋耕耘,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当这一群体被聚焦性地推到大众面前,除了那些附加的光环外,呈现在大众面前的还有他们科研背后的心酸求学史。本期,《留学》杂志记者将带你走进英国博士这一群体。

        学制短、环境好可能是很多学生选择前往英国读博的主要原因。在英国,学生一般经过四到五年就可以完成毕业论文拿到博士学位证书,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甚至三年就可以完成博士学业。

        英国作为英语的发源地,既承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完善的教育服务体系,又链接各国纷呈的多元文化,在这里学生除了能感受到来自古老英国的魅力,也能体会到当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英国的教育体系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并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早在2003年,中英两国就签署了双方互认学历协议。

        读博是对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因此每个人在准备攻读博士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在精力上、知识深度应用和知识领悟上要做好自我挑战的准备。

        第一,选择学校和研究方向。学生可以通过专业排名和综合排名或者整合其他资源去多角度参考和衡量,可以拉开档次选择多所学校同时申请,保证申请效果。

        第二,联系导师。在整个申请环节中,联系导师是最重要的一环。在确定学校后,学生就需要对导师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官网或者其他方法了解导师。针对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以及各位导师的研究范围,最终确定适合自己的导师。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导师进行沟通,把自己的申请资料发给老师,告知导师你的读博诉求。

        第三,在前两个步骤就绪之后,学生就可以按照导师或申请学校的要求准备资料、填写申请表、提交申请。

        第四,如果你顺利通过了网申,那还需要有面试一关。导师会根据学生的学术背景和research proposal内容跟学生有一个简短的交流,然后根据面试情况择优录取。面试方式根据学校的情况各有不同。

        第五,最后申请顺利拿到学校offer。此时,有意向的学生,便可以着手申请奖学金了,在英国奖学金有三种来源:学生导师负责,学校的国际学生奖学金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

        第六,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同学是通过导师推介的方式,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国内外有合作项目的高校,通过国内导师推介,学生可以有机会去海外合作院校读博。

        在学生登上飞往英国飞机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学生博士生涯的开始,也是真正挑战的开端。迎接学生的不仅仅是迷醉在伦敦街头的繁华、高悬在名校之上的哲思、漫步于雨后曼城的浪漫,还有来自异国他乡的各种挑战,包括语言挑战、社交挑战、经济挑战和科研挑战等。

        在异国他乡独自飘零本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更何况语言的不同而带来的交流不畅,即便有的同学在国内考到雅思四个7,也会在实际生活中初露胆怯,而面对味同嚼蜡的专业英文文献时,大多数中国学生更是望而生畏。

        日前,《留学》杂志记者采访了几位在英国读博士的学生。DO同学在国内读完本科和研究生后,在导师介绍下进入了华威大学读博士,他学的是计算机相关专业,谈起初到英国的语言困扰,他介绍道:第一次长时间在国外生活,语言的障碍还是比较明显,主要来自生活方面的困扰。因为在学术上,国内很多专业方面的文献都是英文版,在计算机领域国内外的学科发展是接轨的,所以这一方面的困扰不大。但是在生活方面,刚开始去超市买各种生鲜蔬菜、肉类的时候,特别是不同种类肉的名称,往往会很困惑,所以会常常借助于手机。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了Mia的身上。据Mia介绍:刚来英国的时候会有点惧怕全新的语言环境,虽然开口之前在心里组织好了语言,但是总是有各种原因让我和本地人交流不畅,渐渐的我开始尽量拒绝和本地人交流的机会,包括和自己一个办公室的同学。但是,由于我口语听力没有机会提高,我每次和导师开会的效率非常低,这直接影响了我的学习进度,所以我只能逼自己去融入英语的语言环境,我开始主动和办公室的英国本地同学聊天,经常去参加院里组织的社交活动,从轻松的交流环境入手,让自己卸下怕出错的负担,渐渐的,我开始进一步参加一些学术会议,争取一些做演讲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能很明显地感觉自己有所进步。

        在学生们好不容易适应了英语语言环境后,迎面而来的还有社交挑战。在融入英国当地环境时,每个在英国生活过的学生可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吐槽,英国人印刻在骨子里的淡漠和疏离让外来人很难把他乡当成故乡。就此,DO同学也深有感触: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英国人蛮绅士的,但是我觉得这种绅士也是他们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现吧,一般也是华人跟华人玩,印度人和印度人玩,真正融入英国人圈子的学生不太多。除非学术讨论的时候,大多数时候可能大家还是在自己的圈子里玩,不会去刻意融入……”

        然而,科研压力带来的痛苦可谓是大多数在外读博同学都难以避免的,也是让众多博士生头疼不已的事情。据介绍,在新生刚刚入学时,学生会跟导师确认自己的研究课题。之后学生便开始围绕自己的课题进行研究,导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辅助。在英国做博士研究,由于大部分专业没有课程安排,学生的科研学习全靠自主,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研究期间导师会定时开会,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研究进度,同时给予指导与帮助,时间一般是一周一次或者更频繁,也不乏几周一次导师会的情况。

        据介绍,有的导师还会不定期地到博士办公室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研究的不确定性,科研进度被延误是常有的事情,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也是最折磨人的。正如DO同学所述,其实对于任何一个读博士的人都要培养自己的爱好吧,因为读博期间,我感觉到的,除了部分运气好和天才之外,大部分都是受挫的,所以,需要有人或者有喜爱的东西,能够偶尔转移一下注意力吧,否则真的负能量爆棚,像我就喜欢去游泳,或到英国其他地方转一圈,让自己累一累,暂时忘掉科研的烦恼……”

        Mia说:关于压力,对于读博士的学生来说是无法根治的,我们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己摸索的过程,完全不知道自己下一步会面临什么。我如果遇到压力特别大,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我会选择和导师交流,这个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导师是可以在你的专业领域直接给你提供帮助的人;其次就是找同学倾诉,他们可能不了解你的研究领域,但是一定有战胜压力的经验,能够完全理解我的处境,给我一些建议。

        也有的同学选择根据自己的爱好注册旁听其他课程来调节自己的科研压力。

        关于年度考核,各院系会指派相应老师了解听取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研究进度汇报,并适时给予相应意见,以保证研究进度。待博士生最后一年,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集結成册,如果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则意味着学生可以顺利毕业。

        另外,经济因素也是很多博士生需要考虑的事情。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四年左右的博士学习需要一笔很大的财务支出。除了申请奖学金外,很多学生会选择做助教等兼职工作。Sunny是一位来自林肯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的Mphil学位的同学,9月即将转为博士生,据Sunny介绍:他会在学习之余做一些助教性质的工作,时薪10英镑,这样一年下来能覆盖掉70%的学费。也有的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奖学金勉强支付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但是如果选择假期出去旅游的话,则需要学生通过其他兼职方式补足这一项消费。

        博士毕业后学生的去向极具普遍性。部分学生会选择留校或前往其他学校任教,当一名老师,几年后可以成为一名教授;一部分学生选择进大型企业或者科研机构搞科研,一部分人选择回国从事政府部门和科研机关的工作;还有一部分选择自己创业。总之,选择还是很多样化的。

        四年博士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夹杂着各种心酸痛苦,然而正是者四年时间也磨砺了一个博士生解决问题、迎难而上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e2fb09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3.html

《“我在英国读博士”谈谈留英读博的那些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