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理论来分析鲁迅先生文学作品

发布时间:2012-04-24 12:52: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用文学理论来分析鲁迅先生文学作品

作为陕西理工学院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通过学习文学理论课程,不仅让我们的文学理论功底更加扎实,让我们对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与领悟。如今,尽管接触文学理论课程也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应当也只能算是刚刚入门而已,不过,通过短时间的学习,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与叮嘱,我认识到了学好文学理论课程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于文学理论课程的认识学习与消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飞速发展的时代,增强我们的爱国情怀,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用我们的知识与努力,为推动社会的发展来奉献一份力量。

在接触文学理论课程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逐渐步入了文学理论的新天地,大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愉悦感。在我看到,文学理论课程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比如说,通过文学理论的不断学习与积累,使我们对进入大学之前所涉猎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与了解。比如说,一些文学作品的诞生背景、创作者创作文学作品的最终出发点等等……

作为一名新时期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对于我们来说,学习文学理论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更加全面地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从而为自己能够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要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必须要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学素养,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人,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在较为深入、更加全面的认识。只有这样,才可以科学地认识不同的时代,了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入浅出地进行文学欣赏,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比如说,当前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更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关键。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的诗歌,如果我们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了解诗中的精髓的。其实,在不同的时代里,总会有不同的作品出现,而不同时代的作品,都有着一条主线路贯穿于始终。比如说,我们在品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作品时,总能够感受到一种强劲的力量。无论是《长征》,还是《沁园春·雪》等,毛主席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够带给读者荡气回肠的感受,而在其作品的字里行间,不仅向读者传递着美好的希望,同时,也向大家传递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动力。而毛主席的作品,无疑在推进新中国解放与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无比强劲的精神力量。

在踏入大学校园之前,我一直比较欣赏鲁迅先生的作品,一代伟人毛主席曾评价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无产阶段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鲁迅先生一生写作1000多万。其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多部文学作品在公众心中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每一次捧读都令人激情昂扬。而如今,当我们国家阔步前进在科学发展大道上的时代,我们既需要通过更多先人的文学作品来牢记历史,同时,也需要更多全新的文学作品来给国人激励,激励着大家为了伟大祖国在经济社会建设等各项事业中取得更大成果而努力奋斗。

文学理论可以很好地培养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通过学习文学理论课程,让我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

通过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逐渐培养起我们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说,近年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

19189月,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中国的新文学运动,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动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种正义的力量。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鲁迅先生的文字无疑道出了许许多多爱国人士的心声,同时,这样的文学,自然也是一道集结令,召唤着广大爱国之士团结起来,为了伟大祖国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其实,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并不算多,可是,其作品却有着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鲁迅先生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而这,也是与鲁迅先生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当我们用文学理论来分析鲁迅先生的作品时,我们能够看到一位爱国志士以文字为武器,与那些欺害中国人民的人们展开殊死搏斗。同时,鲁迅先生也在通过自己的文字,让更多的中华儿女能够觉醒,从而激励着大家能够紧紧地团结起来,为了伟大祖国的复兴而努力奋斗,为了中华民族的翻身解放而努力奋斗。虽然鲁迅先生的文字是那么的犀利,但是,也更表达他十分强烈的爱国情怀。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当然,透过这些社会上不同性格、不同角色的小人物,也将当时的社会现状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小人物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当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

而最为令我们感到痛心的是,这些小人物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他们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加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当中,又怎么说社会是文明而和谐的呢?鲁迅先生正是很好地把这些小人物作为了自己作品当中的主人公,既真真切切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现状,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内心深处真正的期盼与愿望。而随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随着人类文明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些小人物的生活自然不复存在。

如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伟大祖国正行进在科学发展的征途中,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正在着力打造阳光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文明,越来越和谐,在国家所推行的诸多利好政策的润泽下,人民群众尽享科学发展成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然而,即便如此,在社会前进与发展的进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一些党员干部经不起金钱、美色等各种诱惑,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些官员贪污受贿、腐败成风,严重地败坏了党的风气……面对这诸多的问题,新时代的文学作品绝不能只是唱赞歌,而是需要更多的鲁迅,从而为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望、闻、问、切,当影响社会前进与发展的诸多问题逐一被铲除时,时代前进发展的脚步才会更加铿锵有力,我们的经济社会建设等各项事业才会取得更大成功。而这,也正是我们文学作品应当作出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e9f201aa300a6c30c229ff8.html

《用文学理论来分析鲁迅先生文学作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