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第四稿)

发布时间:2019-08-23 11:44: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给予是快乐的(最终稿)

1、回顾单元主题导入

1、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第六单元了吧,这一单元都是围绕“爱”的主题展开学习。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老师说课题,你们说课文所表达的爱。《古诗两首》中的两首送别诗让我们感受到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充满着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两岸同胞令人感动的爱,《卡罗纳》揭示了身边人深厚的爱。这节课,我们再去学习另一个关于爱的故事,题目是:给予是快乐的

2、给是多音字,读得真标准,再来一次。

3给予到底是什么意思?

二、了解故事内容,学会概括大意。

1、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同学们,课文都预习过吧,那我来考考你们。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读这样的文章时,我们首先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物(板书),谁能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有谁呢?整个故事是有哪一个事物引起的(板书:保罗 小男孩、一辆新车)

2、他们之间发生一个什么故事,自由读课文,读后仔细地想想。

1)用一句话说说保罗和新车的联系, 用一句话说说小男孩和新车的联系

2)交流:逐个交流,引导把话说简洁。

3、谁能用这两句话把课题也连进去说一说,那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主要内容:保罗得到哥哥送的一辆新车。小男孩非常羡慕,也想送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这让保罗感到给予是快乐的)

4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经历了概括记事文章主要内容的全过程,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抓文章主要人物、事物——用简洁的话说联系——结合课题说完整——)今后读记事文章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尝试概括。

三、站在文本人物的角度,感受“给予是快乐的”

1、 读到这儿,老师就感到好奇怪呀?小男孩想送弟弟一辆保罗那样的新车,保罗怎么会感到给予是快乐的呢?让我们走进小男孩,默读课文,用——划出小男孩的哪些言行使保罗感到出乎意料,从而让他感到给予是快乐的呢?板书:言行、出乎意料)

2、出示震撼一: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1)师:同学们,当这样的哥哥指的是指当怎样的哥哥?(板书:当)

(预设:小男孩要自己挣钱给弟弟买车——就是像保罗的哥哥一样

如果只有一块面包,男孩会把面包留给弟弟——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男孩都会想着他的弟弟)

2)小结:是呀,当这样的哥哥就意味着自己要付出,要给予。多么无私的小男孩,男生读。就是这样一心想着弟弟的小男孩这截然不一的想法,令保罗吃惊,令我们震撼,女生读

2震撼二:男孩还有哪些言行令保罗感到出乎意料?

1)交流出示男孩动作的句子: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

用“猜读法”学习

①师:同学们,这几句话都是描写男孩的动作,没有写小男孩想法,但只要你用心想想,每个动作背后都蕴藏着他的想法。下面教你们一种“猜读法”,(板书:猜读法)请你要透过这些动作去看一看小男孩的内心,猜一猜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我举个例子,如当鲍老师读到,他把弟弟放到最下面的台阶上,我就想:哎呀,这个哥哥太细心了,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是为了让弟弟更清楚地看到这辆新车吧,真是令人羡慕啊!

②同学们,有意思吧,你能不能也像老师一样,选择小男孩的一个动作这样读读猜猜呢,猜到一处就自言自语一下?

③师:是呀,同学们。透过这些简简单单的动作,经过我们的猜读,看到了一个对弟弟关怀体贴、无私给予的小男孩。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几句话,这次朗读可要通过这些动词读出小男孩的心情哦!

2)出示男孩语言的句子:生: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

师: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哥哥?

师:很爱他弟弟,令你感动了。你愿意将这句话再读一读吗?(生读男孩的话)出示句子

生:我认为他还是一位很自信的哥哥。读句子

师:是呀,这是一位为了弟弟奋发向上的哥哥呀!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这样的哥哥,送弟弟一个送车的承诺(生齐读句子,板书:送)

3、望着这样的兄弟,望着这样的情景,保罗的眼睛湿润了,此时,他在想什么?你能联系保罗前面的两次想法和小男孩带给他的两次震撼说一说吗?)

4同学们,这样的小男孩,这样的哥哥,怎能不令保罗感到意外,令我们感动?(板书:感动)难怪保罗也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行动。(出示段落12,生齐读)

6、在这个难忘的夜晚里,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他都感受到了哪些给予是令人快乐的?联系全文来说一说。

给予1(哥哥)给予(保罗)一辆(新车),(保罗)很快乐。

给予2(保罗)给予(小男孩)(坐车兜风),(小男孩)很快乐。

给予3(小男孩)给予(弟弟一个送车的承诺),(小男孩)很快乐。

给予4(保罗)给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乘车去看圣诞礼物),(他们)都很快乐。

四、站在读者的角度,升华“给予是快乐的”。

1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知道他们三个人感受到了“给予是快乐的,此时,老师就想在我们班每人的心里埋下一颗“给予之种”,让它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板书:给予之种,使整个板书形成一棵小苗)。我也情不自禁地用诗意的语言写下这篇课文所带来的“给予” (出示第一节诗,学生深情朗读)。

2、同学们,其实“给予之种”还埋藏在我们这一单元的每一篇课文中,我们不妨去找找。(课件出示本单元每篇课文俄中的“给予”)

3、可见,给予的种子遍布每个角落,走出课本,去生活中发现还有哪些给予给人带来快乐呢?

4、让我们一起在自己的心中埋下一颗给予的种子,现在,请拿出练习纸,纸上有两节空白,请你从单元课文中选择一种“给予”写在第二节,或是从生活中选择一种“给予”写在第三节。

5、品评,指导用诗意的语言写下来。

选一件好作品

选一件差作品,指导把诗句写简洁、有节奏。

6、读最后一节诗,深情结束。

我们都是给予之种,洒遍每个人的心间, 让快乐之花欣然绽放。

留住思考的痕迹

—— 《给予是快乐的》设计感想

一、 确定上课主题与课题

记得九月份,自己拜读过崔峦的讲话稿“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后,也曾帮几个同事备了几堂课尝试探讨: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但那时,我们都是寻找语言训练点比较多、语言比较有特色的课文,如二年级《风娃娃》、《我要的是葫芦》《珍珠鸟》《找骆驼》,设计时感觉比较容易一些。后来徐老师通知我们上课时,也给我们定下这个大方向:要改变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一开始,我也准备找训练点比较多的文章,但后来想给自己一次挑战:如果教一些情感性比较浓的文章又如何避免这种分析式的教学呢?于是,我最终敲定这篇课文《给予是快乐的》。仔细阅读后,我发现自己碰上了一个硬石头,这篇文章所在的单元要求概括为两点:一体会人间真情;二学着关心帮助他人。这样的单元要求让我很困惑:这是语文吗?语文的要求在哪里?具体到本课前的学习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文中的保罗体会到了“给予是快乐的”,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过这样的体会吗?很明显,这课的人文性大于工具性,致使我很难找到语言的训练点。但既然定了,我也就准备和这块硬石头碰下去。至于今天,碰得自己筋疲力尽,碰出的课堂怎么样?请大家大胆地批评指正。下面,我就把自己的设计过程与理念和大家探讨一下

二、设计过程及理念

根据略读课的特点,我定下一个教学的框架

略读课常规的教学一般围绕提示设计,而且一堂课大致安排这么三读 一读知大意 ,二读抓重点设计大问题设计自主学习板块,引领孩子在阅读方法上有所提升。三读谈感受。

根据这三读,我把这一堂课设计成这么几个环节:

@顾单元情景导入

@抓主要人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概括课文大意。

@站在文本人物的角度,体会“给予是快乐的”(其间就抓住一个大问题:小男孩的哪些言行让保罗感到出乎意料,从而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

@站在读者的角度,升华“给予是快乐的”。(分别从“本文——单元中的每篇课文——生活中”三个层次来理解)

那么如何落实每大板块的内容,使用什么策略改变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

1、 引导读文时,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体现过程与方法)

记得拜读崔峦的讲话稿时,其中有几个关键词在我脑中扎下根:吃准目标 指导学习。“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指导学习,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于是我开始去思考如何在这一课中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这篇文章是情节比较曲折的记事文章,我确定在略读课的一读后安排一次概括大意的训练:引导时先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话说简洁;联系课题把内容说完整。引导时循序渐进,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又具体地学习的思维过程。有了这个过程的体验,便于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迁移运用阅读的方法。再如在引导孩子理解本文的内容与思想情感时,我交给孩子一个比较大的学习空间:默读划出描写小男孩震撼保罗的言行的句子,真正体现略读课的特点。又如理解描写男孩动作的句子时,我教给孩子用“猜读法“学习”,从男孩的动作中体会男孩的性格品质。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体现化“内容分析式的阅读”为“策略导向型”的典型的范例引导。(对比明知:如果是分析式的教学,我们就会问:从男孩的动作中,我们体会到什么?这样的设计就是针对这篇文章内容来学;而我今天把这一环节设计成“猜读”形式,不仅使学生在无形中解决了内容问题,还给学生展现了一个阅读过程,使学生明白阅读就应该时常停下来想一想,抓住重点想一想;另外也可以增强学习的兴趣,交流时,学生会很投入地把自己作为一名读者积极地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另外,充分利用板书的导向作用,利用板书梳理出文章的文路、梳理出文本中人物思想情感的交叉体现,让学生看着板书就能回答老师的问题。

2、 联系单元情景,拓展写诗。(落实情感态度目标)。

去年,我申报了一个课题“中年级单元主题引领下的片段读写训练”。在这个课题的引领下,我打破“就文学文“的理念,跳出这篇课文,放入单元情境中寻找训练点,我发现每篇课文中都能看到“给予”带来的快乐,于是我就在开头设计了回顾单元中每篇课文所表达的爱,给孩子铺垫好学文的情感,然后在升华情感时安排了一个写诗的环节。写诗时,引导孩子从三个层次去思考:一是抓住文本中最后一句话: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引导孩子联系全文寻找“保罗都感受到哪些给予?在学生的回答下,我就在黑板上画上一颗给予之种,让他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继而自己以诗句的形式写下这篇课文中的给予;第二个层次就是把单元情景中的每篇课文中的给予梳理出来,再引导学生按诗句的形式说,降低写的难度;最后引发学生到生活中发现给予写下来。

就这样的一个写诗环节,想达到以下几点目标:这是利用文中的情感点进行一个读写训练,加深学生对给予的理解,对情感的升华。其实,也是想给同行一点启示:如何找到把“阅读理解和训练相结合起来的一种策略。如果是我们平时分析式的教学,一般是会问本课中有谁给予谁什么快乐,生活中还有哪些给予?或是你曾给予过谁而快乐”等等问题式的理解层面,学生嘴上说说不一定铭刻在心。那么今天,我经过这么一个写诗的整合环节加上板书的引领就是想改变策略,转变方向。

课有好多种:理性的课堂、感性的课堂;赏析式的课堂、实用型的经济课堂……但并不一定哪种课就是好的,但你一定要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学会平衡。这几年,在感性课堂比较盛行的时候,我就一直在静静地思考:感性过后能留给孩子今后多少有用的学习能力?于是,我从孩子长远的发展来看,追求一种比较理性的课堂,旨在让孩子们能静下心来思考,尽量减少学生表面上的活跃,努力使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如今天我的课堂看上去学生并不怎么活跃,但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相信每个孩子的脑子都能开始运转起来。另外,我还追求主题引领下的教学,旨在每一堂课上能抓一点对孩子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留给孩子一点有用的学习本领。这样一天一点,日积月累,长期下去,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怕收效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f3ed5ef2af90242a895e5f6.html

《给予是快乐的(第四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