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蜀道难》

发布时间:2022-10-06 14:58: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李白《蜀道难》

一、教学准备
1.给学生播放《唐之韵》第七、八集(“一代诗仙”),大致了解李白的生平(终南捷径、供奉翰林、赐金还山、游历吴越……)及复杂的思想(儒家思想底色,道家思想的纹彩)
2.学生课下自读诗文,结合注释,理解诗歌;提出自己的问题,科代表收集上交。
二、教学流程
1.作者简介:请一二名同学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放映的资料片,说说对李白的生平和思想的了解。然后教师补充。(强调李白复杂的思想构成)
2.三读作品: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和句读。
②学生齐读。(以期字音和句读过关,如有必要,教师正音。)③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进一步熟悉诗歌内容、情感。
3.交流、释疑:
本文是一首诗还是一篇散文?(钟原)散文是不入韵的文句长短自由的文章,而本文虽然句式较为自由,但是入韵,所以应该是诗歌而不是散文。
②李白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写这首诗有什么意义?(方菲)
这应该是一首送友人入蜀之作。从诗中“问君西游何时还”“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等句可以看出。
至于诗歌的主旨,历来说法很多,如有忧房琯(莞音)杜甫说、讽刺安史乱后玄宗入蜀说、讽刺四川军阀说、“即事名篇,别无寓意”说。所以到底为什么写作本诗,尚无定论,不过人们根据史实一般倾向于最后一种说法。
所以,本诗反映的应是为友人入山高路险之蜀地而忧虑,希望他早归的心情,表达含蓄而执着的惜别之情。
为何不写送别?送别诗本就种类众多,直抒惜别之情者有之,借写送别抒个人之志者有之(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虽为送别之诗,不直言惜别,但说蜀道之险,惜别之意,岂不中现?
蜀道真的如此险峻?(向莎莎)既然如此难行,作为为什么还要走那里?蜀道之险是历代传闻,可见在当时是事实。不过李白诗中所写,不能坐实理解,因为他好用夸张。根据后人的考据,李白并未走过这险路,他二十四岁出蜀时是往东走的。所以诗中所写都是想象而已。从“西游”、“侧身西望”等可以看出,作者当在长安写下这首诗。(前不久四川民间学者考据得出结论,此诗为李白十六七岁时的作品,也有一定道理。)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何反复出现?
首先这是乐府民歌的特点。反复咏唱的,往往是诗歌之中体现主旨之句。二,诗中表达的内容丰富,它起着勾连诗意的作用。

诗中如何表现蜀道之“难”的?(以此理清诗歌思路)逐句理清,按照课文段落划分,理清思路。
第一段:写蜀道的来历(久隔的历史;五丁开山的传说)和蜀道的高危(夸张、
映衬)
第二段:写蜀道环境凄清,旅愁无限和险要(山川之险)第三段:继续写蜀道之险要(人祸之烈)
板书设计:
久隔的历史
蜀道的来历
五丁开山的传说
面:上有……,下有……(夸张、衬托、想像)
蜀道的高危蜀道点:青泥何盘盘
悲鸟之号
蜀道之凄清(拟人)
子规之啼
山川之险(动静结合)
蜀道的险要
人祸之烈
问君西游何时还惜别思聚之情不如早还家
4.总结:①从本诗看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以神奇的想像、大胆的夸张、开阔的视角(融神话传说、历史、现实于一体)构筑奇绝的场景
从课文中可以总结出上述几点,这几点有助于学生阅读鉴赏李白的其它诗歌。
总结长诗鉴赏要点和方法:
反复诵读,理清思路,把握主旨,赏析艺术手法






对本课教学设计的说明

本诗是李白的成名作,也是体现了其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学习本诗,来要借此让学生更充分的了解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基本构成元素(神奇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二来,进一步学习篇幅较长的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反复诵读,理清思路,把握主旨,赏析艺术手法)。
迄今为止,围绕这首诗的争论颇多,诸如写作时间、写作背景、写作主旨、句读等方面都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说法。而这些(特别是写作主旨)可能是学生鉴赏这首诗歌的难点。所以教学中应该把这个难点淡化,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重点(上述目标之二)上来。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本文最大的障碍就在于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通过诵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感知作品的音韵美进而深入感知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本设计在如下几个方面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
首先,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体现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要求。“知识和能力”方面,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李白诗歌的基本特色(本诗是能集中体现李白诗歌特色的作品之一)理解本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培养一定的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过程和方法”维度上,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自主质疑、交流逐渐理理解和建构相关的内容,掌握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上,学生通过学习本诗,能充分领略李白的胸襟和豪情,获得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喜欢阅读古代诗歌的情感。
其次,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进入课堂赏析的环节之前,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查阅相关文字,充分诵读文本,对作品有了初步的感知,继而进入质疑环节。这是学生在自主感知作品之后自然而然的过程,在这个环节,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来源于学生,因而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交流,充分合作,通过思维碰撞解决这些疑难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这样的阅读鉴赏,是在学生充分接近文本、感知理解之后通过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的方式一起探究有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逐渐建构起来。
第三,体现在授课教师的角色定位上。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当的角色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为学生寻找、播放相关影视资料,体现了教师“辅学者”的角色;在学生自主阅读、质疑的阶段,教师是系列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收集学生的问题并整理);在合作交流探究的阶段,教师是教学活动平等的参与者也是组织管理者;在总结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了鉴赏此类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程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分体现了主导的作



用。从这个设计的整体上来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都体现了有效学习的组织者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feaa94974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7.html

《李白《蜀道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