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德简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发布时间:2020-01-11 21:48: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代八德简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这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不败于世的根本。儒家学说,儒字,就是人需,符合人性需要的学问。儒家创始人首先认为,“耻,乃人禽之别也”,在如此认识的前提下,又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治国之道。民若“无耻”,政与刑再多、再重,也难以抑制犯罪率的攀升。然而,一旦国民能够“有耻”和“自律”,就会自觉自愿地按照社会规范和法律,调整自己的行为,社会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另:中国人向来讲究“四维八德”,其中“礼、义、廉、耻”组成“四维”;而“八德”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因其有八字,固称做“八德”。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会意,形声字

解:金文“孝”字,为子承老形。小篆之孝,从老的上半部分,从子,意谓子背着父母,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故其本意作「善事父母者」,此之谓孝。

其义有:

1.善事父母之道曰孝。如《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德之本也。」

2.善事父母之人曰孝。如《汉书·武帝纪》「兴廉举孝」

3.居丧曰孝。如守孝、在孝。

4.奉养、孝顺曰孝。如《礼记·祭义》「内则孝于亲」。

5.服父母与祖父母之丧的曰孝。如孝媳、孝孙。

6.能继先人之志也。如《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

子女从父母那里承传血脉和家训,子女之身,就是父母的分身,不孝父母就失去了自身的大根大本。故古云:「孝乃天经地义」。

《诗经·蓼莪》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因此,身为子女,如何行孝,是我们每个人不可不知的。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故为人子女,欲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更要记得「德有伤,贻亲羞」的警言,在自己的品性上,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以德润身,奋发向上。勿让父母为我们操心、蒙羞,此乃孝顺第一步。

人之行孝,不能离开敬。孔子曰:「盖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养父母,没有一定的形式,但皆要出自敬爱之心。想想我们自己,从小对父母的教诲,是不是恭敬听受?

小时候,父母把最好的食物,留给我吃;现在,最好的食物,记得请父母先吃了吗?

家中最好的房间是否敬给父母居住?他们的衣食住行经常关心吗?

父母交待的事情,可曾尽心尽力办好?

父母有病时,能不能尽力侍奉,想方设法减少他们的病痛?

远游在外,已经多久没有向家里问候、回去探望了呢?

……

更进一步,如果能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对所有的师长、宗亲;如果我们还能在立身行道方面有所努力、贡献,让父母宽慰,使他们一生的辛勤没有白费,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光耀门楣」,「孝行」至此就更加圆满。

「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愿我们能牢记这些话。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至此追悔已迟。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声> <会意>字

小篆:悌,从心,从弟;本义作「善兄弟」解,见<说文许箸>。又心中有弟,则如同兄弟间彼此诚心相友爱之意。且以弟又有「次第」意,即有顺的意味。因此「善兄弟」者,弟对兄当恭顺,而兄对弟亦当爱护,顺其正而加以诱掖之。

其义有:

1.敬重兄长、善事兄长曰悌。如孝悌。又如《孟子·滕文公

下》「入则孝,出则悌」。

2.悌友,兄弟笃爱和睦。如《韩愈·元和圣德诗》「皇帝大

孝,慈祥悌友」。

3.悌睦,友顺和睦。如《高士传》「和门悌睦,隐身修学」。

4.与「弟」通。

5.简易曰悌。如《左传·僖公十二年》「诗曰:『恺悌君子,

神所劳也』」。

6.发曰悌。见《尔雅·释言》。

至亲者莫若骨肉,而手足之情,既长且久,当兄弟姐妹犹在之时,更要珍爱,相互勉励、扶持,切莫伤和气,毕竟「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又心常怀有兄长、弟妹之情,则敬亲爱亲之情由然而生。由此扩大,周遭之人亦极易融合为一家人,如此上下和睦,一片祥和之气,充塞于宇宙间,此乃真自然之道矣!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形声> <会意>字

小篆:忠,从中,从心;本义作‘敬’解,见《说文》,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故忠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

其义有:

1.尽己心力以奉公、任事、对人之美德曰忠(名词)。

如《左 ?

宣十二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2.竭尽心力以任其事、服其职曰忠(动词)。

如《战国策 ?

秦》「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

3.赤诚无私。如忠诚;又如《诸葛亮

? 前出师表》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4.尽心力做事的。如忠心,忠贞;又如《史记

? 田单列传》

「忠臣不事二君」。

5.直率的。如《孔子家语

? 六本》「忠言逆耳而利于行」。

6.赤诚、直率地。如忠谏,又如《论语

? 颜渊》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从小篆的造字可见忠是存心居中,正直不偏。人要做到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古人谓:忠者,德之正也。惟正己可以化人,故正心所以修身乃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尽忠者,必能发挥出最大的智慧和才干,因为公生明,偏则暗;诚如《大学》所言「致知在格物」革除私欲之后,一切事物的道理无不清楚明白。因此无论我们是做大事业的,还是在平凡职位上的,要想真正做好,须臾都不能离开忠字。

曾子每日反省自己,首先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意为「别人托付给的事情,是不是忠实且尽心尽力地办到了?」比如说,作为一个公务员,领导交代办理的事情,尽心尽力地作圆满了吗?身为母亲,为家庭尽职、尽责地教养孩子了吗?作为父亲,可堪为子女作榜样了吗?当学生的,功课认真努力了吗?各自在岗位的职务上尽忠了吗?果真能效法曾子每日反省的功夫,察照每日自己「忠诚」的程度如何,未尝不是向上提升的好方法。

尽忠确实是做人的根本。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会意字

解:从「人」,从「言」。意谓人言为信,因言乃心声,凡人说话要落实才能见得人,故信之本义作「诚」解,即笃实不自欺亦不欺人。

其义有:

诚实不欺曰信,如信义,信用

听从不疑,如相信

函札曰信,如信函

使者曰信,如信使

消息曰信,如信息

古人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的道义,皆显明「信义」的重要。如同《弟子规》所言「凡出言,信为先」。此即告诫吾人说话应三思而行,切勿信口开河,言而无信。

甲文 石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029c4bf89eb172ded63b77e.html

《古代八德简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