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鉴赏专题

发布时间:2020-04-08 13:58: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江苏省洪泽县中学 张宝玉

【高考题例】

㈠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2002年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1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天津卷)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                                  

                                      

㈢1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2004年浙江卷)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⑴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                                  

                                      

⑵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㈣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5年高考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4分)

答: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答:                                  

                                      

【强化练习】

⒈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⑴这是一首七言______,李白,字______,号______,被人称作______。

⑵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答:                                  

                                      

⑶《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答:                                  

                                      

⒉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填空:“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 季节的一种 气氛。

(2)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答:                                  

                                      

⒊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⑴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答:                                  

                                      

⑵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⒋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⑴这首诗用了多种抒情表意的方法,请指出来。(有几种写几种)

答:                                  

                                      

⑵“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有什么内涵?

答:                                  

                                      

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3分)

答:                                  

                                      

(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答:                                  

                                      

⒍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烟。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⑴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

答:                                  

                                      

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                                  

                                      

⒎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窅然:深远的样子,

有人说,第三句写花随流水,窅然远去的景色,与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一样,也是抒发哀伤之情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⒏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⑴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⑵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答:                                  

                                      

⒐阅读李白的《关山月》,回答问题。(6分)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①白登道:白登山,在今山西大同市西。汉刘邦领兵征匈奴,曾在白登山被匈奴围困了七天。

⑴诗歌前四句描绘边塞图景,试分析“明月”、“天山”、“云海”、“长风”在写景中的作用。

答:                                  

                                      

⑵“汉下白登道”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是          ,描写的对象由   过渡到      由战争过渡到    

⑶诗歌的最后四句,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戍客内心的痛苦的?

答:                                  

                                      

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答:                                  

                                      

⒑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⑴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                                  

                                      

⑵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赏析。

答:                                  

                                      

⑶请评述这首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答:                                  

                                      

⒒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⑴一⑵题。(6分)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⑴这首诗通过在谢脁楼与李云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苦闷,也流露出了______ 的思想。诗歌开头采用的是________ 的抒情方式,将自己心中的“弃我”“乱我”的郁结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体现了李白诗歌_________ 的浪漫主义特色。

⑵ “长风万里送秋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为什么会激起作者“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兴致?联系整首诗歌以及李白的生平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答:                                  

                                      

⒓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3小题。(8分)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 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注]谪仙:李白。

⑴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2分)

答:                                  

                                      

⑵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古长如白练飞:

⑶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4分)

答:                                  

                                      

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十四之江西 孟浩然

荆楚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⑴指出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答:                                  

                                      

⑵李白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中见志。在“画”、“情”、“志”中选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答:                                  

                                      

⒕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6分)

                咏赤壁  李 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赤壁诗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铜雀:铜雀台,建安15年曹操建于魏国都城。二乔:乔公之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1)下面对两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3分)

A.这两首七绝都是怀古诗,咏叹的都是周瑜以火攻破曹的史实。

B.李诗宏观地描写了周瑜火攻的气势及曹军战船灰飞烟灭的结果。

C.杜诗从细节入手,将操军剑断戟折的苦战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D.李诗客观地述说了瑜胜操败的历史,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性。

E.杜诗则暗含对操军兵败的惋惜,慨叹偶然因素对历史的影响。

(2)就杜诗的后两句,写一段鉴赏性文字。(3分)

答:                                  

                                      

⒖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⑴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

答:                                  

                                      

⑵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2分)

答:                                  

                                      

【高考题例】

㈠【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分析】本题重点是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前几年试题中也都考查过文学鉴赏的能力,但当时运用的方法为客观性命题,即采用选择题的方法。考虑到鉴赏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对同一首作品,由于阅历不同、感受能力差异等因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的理解。因此,今年采用了主观性命题。

  试题选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来鉴赏。前人《网师园唐诗笺》一书中对此诗的评论是:“‘折柳’二字为通首关键。”现在的题目也就从这儿提出。“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有霸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但从本诗“此夜曲中闻析柳”一句来看,此处的“折柳”是一首曲子。其实“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往往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由“折柳”曲想到,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飘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情。可见,“折柳”在诗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所以说,“折柳”在诗中的地位实为重要。

当然,也许会有考生认为“折柳”在诗中算不得是关键,那只要他能说得自圆其说,就可以考虑给分。

㈡答案:(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2)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㈢答案: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②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㈣答案:(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强化练习】

⒈参考答案: ⑴绝句,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人称作诗仙。⑵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抒发了诗人迁谪之感、去国之情,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⑶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⒉答案:(1)离散(漂泊) 暮春 哀伤(惆怅)(4分) (离散2分,暮春、哀伤各1分)(2)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2分)

⒊答案:⑴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⑵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⒋答案:⑴一二句用典(传说)抒情,三四句用典(叙事)抒情,五六句借景抒情,七八句借象征抒情。⑵象征皇帝被奸邪小人包围,贤者报国无门。不见长安表示远离京城,不得进见皇上。

⒌答案:(1)“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⒍答案:⑴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⑵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

⒎答案:不同意。诗虽写随溪水的窅然远去的景色,却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美景来赞美的。因为上面写的“笑而不答”的神态,以及末句的议论都露出这种感情。“笑而不答”表明诗人的喜悦而至矜持的神态,造成轻松气氛,表明作者对“碧山”的喜爱。末句的“非人间”更直接表现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⒏答案: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⑵答:手法是反衬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

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 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⒐答案:⑴作者将明月、天山、云海、长风连在一起,描绘了一幅辽阔的万里边塞图,隐含征人怀念乡土的情绪。⑵承上启下、边塞、战争、戍卒。⑶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渲染结合,先描绘征人的神态动作,再推己及人写家人的叹息,写出征人的思念和愁怨。⑷诗句通过对边塞景色和戍卒内心痛苦的描写,揭示战争给无数出征人及其家属带来的痛苦和造成的巨大牺牲,表现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谴责,对边关将士和人民的同情。

⒑答案:⑴“浮云”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落日”则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⑵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匹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⑶诗中有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鲜明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⒒答案:⑴怀才不遇、抑郁难平的苦闷;消极避世;直抒胸臆;豪迈奔放。⑵本来诗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可是现实的污浊和黑暗却一再地压抑他,于是,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就成了他寄托思想感情的对象。而今,面对长风万里,秋雁南飞,自己的精神便有了一种难得的爽快。由于诗人又是酒中仙,有如此美景的触发,岂能不畅饮一番?因此,“酣高楼”就成了必然的宣泄方式,可以借此解脱一下自己心中的郁闷,希望达到“借酒浇愁”的目的。

⒓答案:⑴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⑵(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 (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⑶同意。要点:李诗更为雄奇瑰丽,想像更为奇特,富有创造力,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不同意。要点:徐诗分别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切入,气势显得壮阔。 (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能给分)

⒔答案:(1)这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李诗以眼前所见之景间接抒情,孟诗除了借想象间接抒情外,还有直接抒情。(4分)(2)结合诗的意境,言之成理即可。(2分)

⒕答案:(1)C E (C杜诗中未表明剑断戟折的是操军,且没有“苦战场面”的“展现”。E 杜诗没有“对曹军兵败的惋惜“)(3分,对一项得1分,两项全对得3分)

(2)示例①从假设角度反思历史,指出如果没有东风的帮助,历史可能改写。见解虽不一定正确,却表现了诗人的智慧与才情,使全诗深沉而有韵味。示例②末句用典兼以借代,将没有偶然因素、历史可能改写的抽象思考表现得形象生动。(3分,抓准角度1分,结合诗句1分,效果分析1分)

⒖答案:⑴《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⑵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02f411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5.html

《李白诗歌鉴赏专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