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笔记

发布时间:2018-07-02 08:06: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美,是对真与善的超越、包容和沟通。

“十年格物而一朝物格”

“格物”的功夫不在资料性的收罗,而在全身心的体察。

力求使客观素材的灵魂和自己的灵魂相印相通。

未经个人体察的艺术是一种不诚恳的艺术。

另一方面,这种自由又是以制约为条件的。

你就是你,有着显而易见的局限。

它离开了艺术家,但艺术家却获得了一个崇高的名称:创造者。

艺术,因它的独立性而提高了它的创造品性。

“不管他是谁,这张画极像他!”

创造性的思想比其他思想“更具有包容力和理解力”。

恩克苏弹奏的魅力,在于他的自身情感、自然景物和音乐曲调这三者的融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则就是在锤炼着巧遇的敏感度。

作品中场就被人传诵的,倒往往是这些似乎偶然得之的地方。

“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

要从容不迫地把握住自己心灵的音量。

对于意蕴来说,其他一切都是形式——不同层次的形式。

“真正的诗人不由自主地、痛楚地燃烧起来,并且引燃别人的心灵。而这便是全部文学事业之所在”。

“意思既定,然后洒然落墨,兔起鹘落,气运笔随。机趣所幸,触物赋象。即有些小偶误,不足为病。

若意思未得,但逐处填凑,纵极工稳,不是作家

但就艺术创造而言,最真实的太阳却正是这个黑色的太阳。因为它呈示了人的情绪与自然物之间密切对应的无比真实性。

世界就是这样,他不断被人造的标尺度量,又不断的延伸到这种标尺之外。艺术,既然要拥抱整个世界,就不能不忠实地承认标尺之外的世界。

这种困惑可以把人们从简单的道德归附中引开,去寻求某种社会必然性。

人生最大的悲剧在于面对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人生的最大壮美也在与面对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艺术,必须超越对真实的追索(让科学沉浸在那里面吧),也必须超越对善恶的裁定(让伦理学和法学去完成这个任务吧),而达到足以鸟瞰和包容这两者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上,中心命题就是人生价值问题。

残疾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是由于他们的主观愿望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而这一矛盾,正常人也天天遇到。。。。。。从这个意义上说,愿望超越实际可能的正常人,也是“残疾人”,领受着与残疾人极相类似的苦恼。

没有人生的依托,事情本身的大小好坏并没有艺术意义。

人生,是人的客观化,又是客观世界的人性化,它尤其贴近艺术的本性。

艺术,表现着特定时代和社会对于人生意义的了解。

是人生而不是社会,是况味而不是思想。

把生活感受意象化,把人生况味寓言化。

能够执着的用艺术来品尝人生况味的人,一定是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并时时善于对他作出总体思考的人。

成年与儿童的根本区别就是学会了妥协。

缺少普遍意义的情感再深再长,也未必会使许多人产生感应。

因为黑格尔站在理念的祥云上鸟瞰众生,远不能真正深入、全面的来探测大地和人生。

艺术当然要情感,但对现代艺术家来说,更需要一种整体性情感。

艺术进入哲理的领域,不是艺术的自我沦丧,而是艺术的自我超越。

艺术的本质,就是要通过有限的物质条件来揭示世界一切过程背后的伟大的秘密。

“艺术是真理的直观”

若把生活中并未解决的问题在艺术上轻便地解决了,不是太不负责了吗?

对现代艺术界来说,最大的未知是对人的未知,最大的发现是对人的发现。

“他的作品超越了他”。

“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对艺术来说,理解是融化在感觉之中的。

浅层直觉凭借着感觉器官,而深层直觉则改造了感觉器官。

意蕴也就积淀成了形式,因此,艺术形式也就是艺术意蕴的历史纪念碑。

作品外象是深层理解的果,而不是因。他不是对生活有许多话要说,终于找到了一个打渔老人,来巧妙描述;不,他是在真正懂得生活底蕴、人生底蕴之后,才在眼前浮现出一幅打渔的图景,于是将它书之笔端。

问题的轴心,始终是对人的发现,对人际审美关系的发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创造工程,实在是创造人、创建民族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貌的巨型工程。

我们的艺术尝尝显得精巧有余而气度不足。

正是不断指点着传统、呼喊着传统的人,葬送了传统。

先把波浪卷扬起来吧,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凶蛮狂放的大海。

多元催发的最大阻力,是大一统的艺术思想。

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多处表现出服从统一规范、收敛个性特点的明显症候。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04fd324af45b307e8719728.html

《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