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老人与海》导学案

发布时间:2020-05-04 15:51: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老人与海》导学案

编制人:杨建华 张文源 胡爱丽 审核人:杨建华

使用说明

1.第一遍研读课文,勾画重要字词、理清故事情节并做好批注,写好感悟,以备交流讨论;

2.第二遍研读课文,在第一遍研读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独立完成导学案,规范书写;

3时间:30分钟。

【立体交叉目标】A层同学侧重于课文批注,写好感悟,深入研究课本,目标达成120%;B层同学侧重于勾画人物心理行为描写语句理清故事情节,目标达成100%;C同学侧重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养成勾画意识,独立完成导学案,目标达成80%。

学习目标

1 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诵读品味,合作探究学会从老人的行为和心理描写中把握人物形象

3激情投入正确理解桑地亚哥这个人物所具有的哲理性和象征意味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关于《老人与海》

海明威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3、《老人与海》的特色:(1)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2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3)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4)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遍诵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用红笔在课文中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2想一想,作者塑造了桑地亚哥怎样的形象?这个人物所具有的哲理性和象征意味

预习案——再读文本,高效预习

一、【夯实基础】

1.请在课文中细致的勾画出下列字词,并注意读音:

鲨下 )杀 )吱 )鱼 蹂躏 )住 )液  

2.注意下列词语:桅杆 皮开肉绽 舵柄  船梢  蹂躏  拽掉  榫头 掌舵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老人与海 第一次斗鲭鲨搏斗的经过//决心不被打败 

第二次斗星鲨搏斗的经过// 准备继续战斗

第三次斗犁头 搏斗的经过//困难处境

  第四次斗两条星鲨搏斗的经过// 决心与之斗到死

第五次斗群鲨搏斗的经过//老人回到了港口

2文本研读疑难:

探究案——研读文本,深入挖掘

【立体交叉目标】A层同学,在中找出根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有自己的独特感悟体验;B层同学,在中找出根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C层同学明确答案,在中找出根据。

方法点拨 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之一:内心独白

1.请同学将五次搏斗前后的老人内心独白找出来。

明确:

2.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征?

3、文中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最后失败了,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

4、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5、小说中有哪些象征意义?

【我的反思与收获】

【拓展阅读】

1.作者

海明威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他于1899年生于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医生家庭,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担任驻欧洲记者,并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1961年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早期,他写出了《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这一时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沦为爱略特在社会崩溃背后所看到的荒原时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写战后一群流落欧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

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毁掉了他的性能力。他爱上了一名英国护士勃瑞特·艾希利,后者也倾心于他,但他们无法结合。一个美国作家罗伯特·柯恩——一个对生活颇多虚妄与浪漫幻想的人也爱上了勃瑞特,但她并不喜欢他。这一群历经沧桑的青年,战后浪迹欧洲大陆,整日无所事事,聚饮、争吵或殴斗。战争夺取了他们的亲人,给他们留下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他们对战争极度厌恶,对公理、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谴责了战争,具有反战色彩。小说因写了一代人的迷惘而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春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控诉了战争毁灭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们的心灵,并使千百万无辜生因此涂炭。这篇作品显露了海明威散文风格的基本特色和“现代叙事艺术”。作品故事情节简单而意境纯一,语言朴实无华,句子短小凝练,环境描写达到情景交融。

40年代,他根据在非洲的见闻和印象写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还发表了《法兰西斯·玛贝康短暂的幸福》。1932年发表了《午后之死》, 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炼,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1939年,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它写了国际纵队的志愿人员罗伯特·乔丹为配合一支游击队的一次炸桥行动而牺牲的感人故事,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孤独、迷惘与悲泣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战后,海明威创作进入晚期,其代表作为《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以自己的经历披露了当权者的伪善和现实的残酷,刻画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情绪,作品中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探索艺术创作的途径中使现实主义在开放性的兼容并蓄中获得了新的光采!

《老人与海》探究案参考答案:

1.请同学将五次搏斗前后的老人内心独白找出来。

明确:第一次搏斗前:他有坚强的决心,但不抱多大的希望。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这也许是一场梦。我不能够阻止它来害我,但是也许我可以捉住它。”第一次搏斗后:“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别想啦,老家伙。”“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

第二次搏斗前:他想“不抱希望才蠢哪”。第二次搏斗后:他想“我现在还有什么事儿可想呢?没有。什么也别去想它,只等着后边的鲨鱼来到吧。但愿这真是一场梦……也许结果会很好的”。

第三次搏斗后:他想“这一回它们可把我打败了。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

第四次搏斗后:“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斗到死。”

第五次搏斗前:“……我应该有点儿运气的。‘可是没有呀,’他说。‘你走得太远,把运气给败坏啦。’”“别胡说八道啦……也许你的运气还不小呢。”第五次搏斗后:……“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什么也不是”,“是我走得太远啦。”

2.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征?

表明了老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完全不是莽汉一味打打杀杀,如果没有这些心理描写,那么我们所仰望的“硬汉”风度无疑是苍白的,仅仅凭着捕捞马林鱼、力搏鲨鱼而表现老人的坚韧、不屈,那么老人的形象将是残缺无力的。从以上的内心独白中不难发现老人桑地亚哥在困难面前不胆怯,勇于挑战,自信,自强,决不屈服的硬汉作风。

3、文中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最后失败了,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

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就如这位老渔夫一样,虽然老了,倒霉、失败,但他仍旧坚持努力,而能在失败的风度上赢得胜利。

4、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5、小说中有哪些象征意义?

大海象征着世界与人生,大马林鱼象征着人所想要达到的目标,鲨鱼则代表着现实生活中与人敌对的邪恶势力,老渔夫乃哲理化的人类的象征,是高度概括化的人类精神的典型。小说的精髓不在于讲述一个相当简单的捕鱼故事片,而是表现人类与生活抗争的力量。不屈不挠的斗争,以火一般的激情去拼搏,就能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海明威作品老人与海(赏析)

这部小说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以摄象机般的写实手法记录了桑提阿果老人捕鱼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这部小说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个纪录:48小时售出530万册! 作品在当年就获得了普利策奖,两年后又获得了诺贝尔奖。

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84天一无所获了。在前40天,有个很佩服他的男孩曼诺夫和他一起出海,但他父母认为老头倒了霉,让他跟别的渔夫去打鱼了。晚上,老头昏昏睡去,他又梦见了儿时见过的非洲、海滩、大山和狮子。第二天清晨,他带着曼诺夫给他的鱼食和祝福又出海了,他划向远远的大海,在天亮之前撒下鱼食。中午他钓到一条巨大的鱼,他怀着对这条大鱼的敬意与之搏斗了两天两夜,第三天,他射死了鱼。然而在归途中,鱼血招来了一群一群的鲨鱼,他用尽了船上的所有工具保护大鱼,却不能阻止,鱼只剩下了骨架。半夜他驶回了小港,早晨,渔夫们围过来,曼诺夫哭了,他给老人送来了热咖啡,要跟他一起出海。茅棚里老人睡着了,他又梦见了狮子。

小说描写了人奋斗中的心路历程,面对失败仍顽强拼搏、绝不屈服的意志,以摄像机般的写实手法记录了桑提亚哥老人捕鱼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

《老人与海》写的是人与大自然搏斗的故事,它的寓意是海明威小说人与外界势力斗争失败的一贯主题,然而他指出人类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做精神上的胜利者。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小说还成功地刻画了主人公桑提亚哥的形象。他是海明威二三十年代创造的“硬汉”性格的继续与发展。小说体现了海明威成熟的艺术风格,表现在孤独的主人公形象塑造,人物的大量内心独白,删减到“电报式”的语言,深藏情感的形象、景物等。另外,在现实主义基础上,作者恰当地运用了意识流手法,如联想、独白、梦境等,更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硬汉”性格的内涵。 以写实而达到了象征寓意是《老人与海》的主要艺术特色。这是海明威艺术造诣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所至。

人的真正胜利也只能是精神的胜利。人在物质上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赢得我们崇高的敬意。而只有精神和气魄的胜利,才使我们感动,才使我们追随那个孩子一样,为他的悲壮落泪。

整篇文章,其实就是人和自然的决斗,是人战胜自我,征服自我,超越极限的争斗。老人其实是人类的化身。海是人类征服的一切。人类的不完美让人类追求,人类的追求成就着人类的完美。人性的光辉体现在这部巨著中诠释了人活着应有的品格,人活着为了什么。那就是:人应该是乐观的,不屈服的对待一切;人应该是有耐性的,一切的诸如贫穷、饥饿、战争都会过去,面对困难永不言败;人应该是多情的,情感生爱,对对手的赞美和爱能增强征服困难的乐趣和勇气;人应该是勇敢的,无畏无惧,不屈从于困境,困境就会退却。人生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人生就像一条小船,旅途不会永远风平浪静,只要我们能战胜巨大的海浪,就一定能驶向自己心目中的终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0615c4a48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f.html

《(完整版)《老人与海》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