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19-03-21 19:53: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本文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两翼”式模式,“一体”,即主题化模式,“两翼”,即课程化和全程化模式。

主题化模式,就是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出发,在掌握他们心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主题,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

“太好啦”——针对小学生冲动任性的倾向,帮助他们具有乐观开朗的心态;

“我能行”——针对小学生恐惧自卑的倾向,帮助他们具有自信勇敢的品质;

“我来帮助你——针对小学生不善交往、缺乏爱心的倾向,帮助他们具有关心他人的亲社会态度。

在此基础上,通过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的课程化模式(开设“心育活动课”)和全程化模式(在学科中渗透,在活动中锻炼,在环境中熏陶)的实践,来开发小学生的心理潜能,满足他们心理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主题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在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有必要考察当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在文献研究中发现,现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面临着“五大转变”:

从教育目标来看,从重在心理治疗、行为矫治的补救性、治疗性辅导、教育,转向协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性、预防性教育,并做到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

从教育对象来看,由面向少数的心理有疾病、行为有偏离的学生,转向面向全体的正常学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想结合;

从教育人员来看,从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为主转向全校教职工的全体参与,做到专职和兼职相结合;

从教育形式来看,从以单一的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辅导形式,转向辅导与教育影响、环境熏陶相结合的全方位的教育;

从教育的实施途径来看,强调以学校为本位,特别强调校长的积极参与,组织和策划,最大限度发挥学校整体力量。

在上述“五大转变”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或具有决定性的转变是教育目标的转变。

因为,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有其科学的、独特的教育目标。科学地构建其教育目标,是我们有效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

通常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从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社会化心理特征以及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提出的,制订目标,实际上就是在“筛选”所要培养的心理素质或心理特征,为学生完成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转化提供积极的帮助。但是,通常意义上的个体心理特征有许多,是否所有特征都应作为我们的教育目标,都需要我们去培养呢?

综观当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其教育目标还普遍求高求空,教育内容也求大求全,大多只从成人的角度考虑学生在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如何如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盲目随意性大,缺少重点和针对性,似乎要把归纳出来的所有优秀的心理品质都一厢情愿地给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却不太考虑学生的心理,教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

我们的观点是,面对众多的心理特征,并不是都要把它们作为我们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目标培养给学生——至少在小学阶段——是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认为,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出发,有重点地确定几个针对性的教育目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能够取得更为明显的教育效果的。

这些重点的教育目标,我们称它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我们把以“主题”作为具体教育内容而开展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称为小学心理健康主题教育。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确定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人们开始尝试用人本主义的观点重新审视心理卫生工作,人本主义者认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说到底,就是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心理发展需要为本,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因此,在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时,我们必须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符合素质教育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在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确定针对学生心理现状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并实施有效的教育,以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要。毕竟不是所有的个体心理特征都需要在我们学校中面面俱到地去培养——至少在小学阶段。

(一)调查本校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人本主义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需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确定,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如果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那么,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就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效果也就有保证。

确定主题的前提是进行调查,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

我们在问卷调查中,选用了国内普遍在使用的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等修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简称MHT)作为测验材料,以整群抽样方式作抽样测验,测验的结果是大多数小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10.1%),另外,我们还发现,学生较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项目依次为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身体不适症状。

(二)提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

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经过分析认为,当前小学生心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冲动任性、自卑和不善交往。

到此,我们依据素质教育的总要求,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及需求,就可以提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即通过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帮助小学生具有乐观开朗的心态、勇敢自信的品质和关心他人的亲社会态度

为了便于表述,我们将主题形象地概括成三句话,并希望这三句话能内潜学生之心,常挂学生之口,成为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外在表露:

太好啦”――针对学生冲动、任性倾向,帮助学生具有乐观开朗的心态,侧重于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我能行”――针对学生自卑倾向,帮助学生具有自信勇敢的品质,侧重于智力潜能的开发;

我来帮助你”――针对学生不善交往、缺乏爱心倾向,帮助学生具有关心他人的亲社会态度,侧重于人际关系的培养。

(与此相应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的内容详见后文)

上述三个主题也与当代国际上提出的人才素质结构的标准相吻合。

1989年在我国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国际教育大会”上,提出21世纪人才素质结构的7条标准:(1)积极进取,勇于开拓;(2)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3)在急剧的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4)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5)学会学习,适应科技领域的综合化;(6)有多种的个性和特长;(7)具有和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除第(4)条外,其余各条都是心理素质所涉及的内容。

以上几条,实质上概括出现代人应具备的条件,即健全的个性、积极塑造自我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而活泼开朗的心态、自信勇敢的品质和关心他人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又分别是以上条件的重要体现。

活泼开朗的心态:指人生动自然,有朝气,蓬勃向上,不呆板,不压抑,不孤独,充分体现了上年儿童的天性——童真、童趣和童心。

自信勇敢的品质:指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做到自我认同和悦纳;在发现自己的长处和成功时,增进其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心他人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沟通,人与人之间能较好地合作,能与父母、同学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能关心他人。

(三)小学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的模式框架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两翼”模式,“一体”,即主题化模式,“两翼”,即课程化和全程化模式。

主题化模式,就是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出发,在掌握他们心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上述三个主题。

在此基础上,通过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的课程化模式(开设“心育活动课”)和全程化模式(在学科中渗透,在活动中锻炼,在环境中熏陶)的实践,来开发心理潜能,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全体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此模式的内涵是:

教育功能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并做到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强调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最大发展,依据学生现有可能性,从他们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其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以帮助学生学会解决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获得全面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此模式的理论依据。

教育目标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并做到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现状,有重点地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几大内容,并把它作为教育主题,以满足他们的心理发展需要。

教育形式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真善美,从而逐步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

教育实施上,突出全校教职工和家长的全体参与,突出活动与教育渗透、环境熏陶的全方位影响。

模式图示(略)。

三、小学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的课程化模式

广义上讲,学校的教育活动都是为实施课程而组织起来的,而课程的实施者是各学科的教师,以课程为载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必然要求全体教师主动参与,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为媒体,以优化环境课程为条件,把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开设心理健康主题教育课程

小学心理健康主题教育要达到预定的目标,必须借助于一定手段,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施,例如,可把它渗透到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中,也可通过班队课来进行,还可通过校园文化来影响学生等。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课程的形式来实施,即开设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课(以下简称心育课)。

现在有一种观点,反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反对开设心育课,理由是课程化实际上不能保证心理教育的效果,抽象的心理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开课只会加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心育课是以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有着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独特的作用。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开设了心育课。几年来,我校的心育课没有给学生布置过强迫性的作业,只有快乐的游戏活动。心育课已成为小学生最喜欢的课。

(二)制订心理健康主题教育计划

为了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在确定了教育主题,开设课程后,必须制订教育计划,使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有法可依”。

我们制订了《学校心理健康主题教育计划》,计划包括“总目标”和“分年级目标与教育内容”两大部分。

在“总目标”中,明确了我校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的总目标:通过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帮助小学生具有乐观开朗的心态,勇敢自信的品质和关心他人的亲社会态度。即要求小学生能常说三句话:“太好啦”、“我能行”、“我来帮助你”。

在“分年级目标与教育内容”中,提出了各年级的分目标、教育主题及课程教育内容,如一到六年级的教育主题分别为适应、能学、悦纳自我、合群、乐观、耐挫。

我们在制订计划时,力求体现“四个要”:

一要讲科学。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基点。我们可以从不同年龄发展阶段来提出其基本内容,但这必然要涉及横向的不同的心理品质(即教育主题),因为每一种心理品质都有纵向的发展过程;我们也可以从心理品质构成的不同方面(即教育主题)来确定具体的内容,但它也必然要考虑不同的年龄阶段。

为此,我们编排了纵横交错的小学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内容,如表。

小学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内容安排表

年段

“太好啦”

(重点:非智力因素培养)

“我能行”

(重点:智能训练)

“我来帮助你”

(重点:人际关系指导)

低段

学习动机、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注意力、观察力的训练,学习习惯的养成

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教育

中段

积极情感的养成,消极情感的调控

记忆力、想象力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

自我形象的塑造,人际关系的指导

高段

耐受挫折的教育,良好性格的培养,不良性格的矫治

思维力(包括创造力)的训练,应试方法的指导

社交技能的训练

二要有重点。虽然每个年级的活动均包括了三个主题,但各年级应有所侧重,低年级突出校园适应和学习动机、兴趣、习惯的培养,中年级突出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自我教育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指导,高年级则突出了积极情绪、性格的形成和耐挫能力的培养。

三要可操作。教育目标不能“高大空”,而要能具体化为可以观察评定和可以训练的行为特征。

例如我们把“认识自我”再具体化为四个更小的主题――认识学习上的自我,认识身体上的自我,认识情绪上的自我,认识交往中的自我,这样,就容易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措施来加以训练。

四要有趣味。将心理健康意义蕴含在饶有兴趣的游戏和其它训练活动中,让学生逐渐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三)编写读本

学校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系统,这个系统由教师、学生和教育内容与方法等几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开设心育课程后,紧要的问题便是将既定的教育目标再具体化,尝试编写成教材。

近几年,心理学工作者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设计、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创造,并有了丰富的经验积累。但编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如果缺乏心理教育课程设计的知识背景,就会出现这样几种现象:内容随意性大,呈现出无序状态;目标与方法脱节,罗列诸多方法但用意不明;套用一般教科书的写作路子,失去了心理教育读本应有的个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接受的兴趣不足。

为了避免在编写心理教育读本时力不从心,我们有必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知识背景。我们邀请了心理教育专家对我校部分教师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辅导:心理教育的理论基础;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心理教育课程的方法;心理教育课程的过程设计;心理教育课程的效果评价等。

在专家的指导下,一本名为《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教育读本》的教材已编写完成,并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在校内试用

1.读本内容

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中,我们根据上述三大教育主题,选取了有关素材作为教学内容:

1)历史故事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富有教益的典故,其中不少内容就侧重人物心理品质来说明道理,这些生动形象的故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作为教学内容的好素材。如我们用《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正面事例来帮助学生具有关心他人的态度,用《诸葛亮三气周瑜》等反面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乐观开朗、胸怀宽广的意义。

2)现实生活

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编写成故事,如用《爸爸下岗了》来帮助学生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用《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来帮助高段学生解决好由于性别意识的萌发而产生的排斥异性的问题。

3)规章守则

《三字经》、《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蕴含着很多富有心理学意义的内容,我们也把它们作为素材。如用《与人交往有学问》、《我与我的同学》等课文来帮助学生与人和谐相处。

2.读本体例

在教材体例的编排中,为了取得预期的效果,“读本”采用统合设计的体例,即将课文标题、故事、问题讨论、行为训练等教学环节、要素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编排。

1)课文标题

读本标题虽然章节不同,但都力求生动形象。全书共三章,标题分别是《太好啦》、《我能行》、《我来帮助你》;第一章共有五节,标题分别是《走进阳光地带》、《快乐围绕你我他》、《愿你有个好脾气》、《笑对人生》、《学习是愉快的》;第一节共有五篇课文,标题分别是《开心一刻》、《让我们坦然面对生活》、《众人划桨好开船》、《做个勇敢的孩子》、《努力吧,你会成功》。新颖活泼、富有趣味的标题,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兴趣,使他们愉快接受。

2)故事

教材中的每一课一般以浅近的有启发性的故事或事例引入,供学生讨论、思考,提出理由,形成意见,并以正确的观点来分析自己或周围的事情。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也能通过自学达到预定的目标。这样编排,就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可读性。如《从诺贝尔的不幸说起》一课,开始从故事引入,讲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不知遇到了多少困难、挫折,但他毫不气馁,凭着对科学的一腔热情,坚持不懈,最后终于获得成功。编排故事也是为下面的讨论作铺垫。

3)问题讨论

教材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在通过听(读)故事的基础上,讨论分析,谈话沟通,进行心理陈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仍如《从诺贝尔的不幸说起》一课,引入故事后,接着展开讨论,古今中外,还有哪些像诺贝尔面对挫折不气馁的人?在我们身边,也有类似的同学吗?------渐渐地,引导学生形成这样一个观点:在挫折面前,不可气馁,只要有勇气和决心,就能战胜它。

4)活动训练

心育课的教学模式以活动为主。我们提出,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游戏中蕴育个性。因此,教材中除故事外,还设计了不少图文并茂的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内容,如“玩一玩”、“演一演”、“测一测”、“辨一辨”等等。一堂课大多数时间用来组织学生在各种模拟情景中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体验,学会自助。这样的安排,就是让学生在饶有趣味的游戏中,在友好的讨论中,不知不觉地学会自助。

5)课后延伸

为了弥补课堂教学活动在时间、空间上存在的不足,教材在每篇课文后安排了类似“弹性课外作业”的延伸活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如在《挑战挫折》一课的课后,安排了看小说《红岩》,参加远足或登山活动。

(四)心育活动课教学方法

心育课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因为它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等知识,因而有着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

1.认知法

认知法主要是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

1读一读”、“听一听活动,就是向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并安排讨论,交流读后心得,同时,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讲述一些故事,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2)“想一想”活动,来训练学生想象、创造能力。如在智力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把一些不连贯的图画联想成一个有完整意义的小故事。

3)“记一记”活动,教师通过暗示、说明、质疑等方法,来改变学生非理性的信念,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如有的学生因考试成绩不佳,就认为自己笨,产生无谓的烦恼,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认知改变”的方法来打破它,如可让学生记一记名人名言等。

2.操作法

操作法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语言、动作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1)游戏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设定的游戏,如参加竞赛性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参加非竞赛性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减轻紧张或焦虑,获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

2)讲演以培养机智,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如让学生讲“我的母亲”,可帮助他们了解母亲的辛劳,培养孩子关心父母的品质。

3)测验在教材中,我们编排了大量的“测一测”的内容,让学生做有关智力、性格等的各种心理测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以促进学生自我的发展。

3.讨论法

讨论可以沟通思想感情,促进问题解决,这是所有教学活动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

1)专题讨论针对某一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如在指导应试技巧中,让学生专门讨论有关考试焦虑的问题。

2)辩论就争论性的问题进行分组辩论,面对两难情景问题(如“笑比哭好”还是“哭比笑好”),提出正反两方面不同意见和理由。

3)配对讨论就一个题目,先同桌两人讨论,得出结果,然后与另两人讨论协商,形成四人小组的共同意见,再与另四个一起协商,获得结论,最后参与全班的讨论。

4.角色法

角色法就是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法,表演出自己的心理或行为问题,进而起到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的作用。

1)表演哑剧教师提出一个主题或一个情景,要求学生不用言语,而用表情和动作表演出来,如在指导处理人际关系中,让学生表演与陌生人见面问好的情景,可以促进学生非言语沟通的能力。

2)互换角色让学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想想对方,有助于消除隔膜,增进双方友谊,如在辅导处理同学间关系时,让同学扮演有矛盾的双方,经过对话,再互换椅子和角色,想想对方的心理,达到理解对方的目的。

3)改变自我让某个学生扮演自己改变后的情况,如学生上课多动不听讲,可让他扮演自己已改正不足后上课不再多动,专心听讲、积极举手的样子。

5.行为改变法

行为改变就是通过示范、奖惩等强化手段来建立某种新的良好行为,或消除某一不良行为。

1)行为训练教师指定学生完成一些行为训练的任务,如对于上课不太举手发言的学生,我们要求他每节课至少主动举手10次。

2)示范学生通过教师(或榜样学生)来获得良好行为,在人际关系指导中,对于礼貌待客的内容,我们通过示范,让学生模仿,学生就能较容易地掌握待人接物的技巧。

3)奖惩利用玩具、奖章等强化物来增强学生某种良好行为,使之能重复出现;利用批评、警告等惩罚手段来限制、改变学生某种不良行为。

四、小学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的全程化模式

不可否认,课程化模式是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但心育课有限的教学时间(一般每两周上一节),又是它的一个弱点。心理健康校本教育模式的突出表现,是在学校具体的、大量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协作,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从而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就是心理健康的全程化模式。

(一)在教学中渗透

1.学科渗透的内容

学科渗透的内容是广泛的,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各方面,根据我们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主题,重点渗透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太好啦”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也是件愉快的事;让学生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尤其是遇到困难、挫折时,更应有“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坚定信心和耐挫勇气。

2)“我能行”

注重智能的训练: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复习习惯以及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习惯;学习策略的训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我调控学习过程的能力;在学生面对学习生活时,有“我能学习”、“我会学习”或“这件事,我能行”的勇气和自信心。

3)“我来帮助你”

注重人际关系的指导: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教育学生要做到和睦共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2.学科渗透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呢?具体的方法有:

1)渗透在情感中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与学生结成亲密友好的关系,营造和蔼、宽松、民主、愉快的教学气氛。为此,首先要把微笑引入课堂,微笑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其次,要以爱来对待学生,对学生的爱与尊重不单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给愚钝的学生以爱的滋润,可使其智慧开发;给顽皮的学生以爱的感化,可使其行为改变;给自卑的学生以爱的抚慰,可使其信心恢复。爱应是教师转变角色的关键,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立足点。

2)渗透在活动中

传统的教学是封闭性的,它重教轻学,强调学生的接受而忽视学生的创造,关心学生的外在表露而忽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必须改变这种呆板的,缺乏生机的传统教学活动。我们提出:“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游戏中蕴育个性”。如在课堂中,创设各种助人锻炼的情景,让学生有自主的选择权利,激发其创造性;应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促使其自我实现;给予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感;让他们能自我调节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正确看待失败和挫折。总之,教学以师生间的合作和学生的自主参与为主,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提供多方面的锻炼机会。

3)渗透在教法中

教学应提倡民主的、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方法。教学中尽量采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师生间的协商或讨论式的教学,能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和建立。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我们可主动采用一些专门的方法,如暗示法、角色扮演法、行为疗法等(前面已有专门介绍)。

另外,教学中还必须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使教学内容既有意义又有兴趣,以惊异吸引学生的学习,以悬念维持学生的注意,以满足增强学生的自信;设计的内容难易要适度,太浅了,学生一目了然,失去了进一步追求新知的情趣。反之,学生听不懂,啃不动,多次努力后仍受挫折,就会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4)渗透在评价中

传统的教学效益观是以学生知识、智能的获得为目的,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主要评价内容的,它只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不关心学生的成长,现在,我们要转变这种评价方式,应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来综合衡量和评价教学,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长,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几年来,我校对学生的素质评价进行改革,提出了小学生素质水平星级制激励性评价模式,即参照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业基础,从个人发展纵向比较的角度来全面评价学生的进步情况和努力程度。这样,不论在作业批改,期终考试,还是在素质报告书中,都用颗颗闪耀的红星来报告、反馈学生的各项素质发展水平。这种激励性评价的结果表明,我校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及过份自责、自卑的心理状态已降至相当低的程度。

(二)在活动中锻炼

过去,学校主要通过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现在,这类活动又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对此,我们进行了如下实践:

⒈班队活动(班会课、晨会课、少先队活动)

这类活动是学校基本固定的教育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除了其他教育目标外,我们还要针对学生心理现状,帮助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克服困难、经受挫折的社会适应能力(即“我能行”的自信品质);帮助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积极情感和情操(即“太好啦”的乐观开朗心态);帮助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如何游玩、如何合作的技巧(即“我来帮助你”的亲社会态度)……为了达到教育目标,在活动前要制订方案(包括活动目的、内容、过程);活动中要有意识地观察、记录,及时指导;活动后及时评价,让每位学生通过活动,明确自己哪些心理品质需要发扬,哪些品质需要得到帮助。

⒉社会活动(旅游、参观、访问等)

我们通过外出考察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让学生学会调查,学会分析,在接触社会、观察大自然中提高认知水平、辨别是非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

⒊社会服务(公益活动)

这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提高社会责任感的最好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有组织的社会服务,如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去聋哑学校帮助残疾学生,去公共场所打扫卫生,与灾区小朋友“结对子”……让他们设法克服各种困难,在服务中得到喜悦,在服务中磨炼自己意志。

(三)在环境中熏陶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所以教育环境就应包括校内教育环境(即校园文化环境)和校外教育环境(这里主要指家庭环境)。

⒈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1)优化人际交往环境

如果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老师,那么,就能形成积极、健康、活泼的心理氛围。因此,我们提出了“团结、文明、进取”的校风,“辛勤耕耘,锐意创新”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奋发向上”的学风,我们要求教师之间要做到风雨同舟,团结奋进;教师要热爱学生,以生为重,学生要尊重教师,文明礼貌。

2)美化校园物质环境

做到树木花奔并存,地栽盆景互补,绿树红墙相映成趣,学校成为四季常绿、四季花开的花园。墙上挂的是小学生们自己绘制或书写的稚嫩可爱的作品,每周一期的“银星电视台”已成为他们大显身手的舞台--我们努力使每一道墙壁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

⒉优化家庭环境

我们通过各种方法指导和帮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家长学校和家委会这块阵地,致力于更新家长观念,改进教育行为,进而形成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的合力。

1)调查研究

调查小学生心理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家庭教育不当是小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同家长一起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2)建立机构

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设立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管理的家委会,经常探讨家教艺术,交流家教方法。

3)组织讲座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开设家庭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家长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与目标,增强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心育合力。

4)开报告会

学校每学期结束前召开学生群体素质报告会,会上,教师宣传学校教育思想,介绍班级特色,学生表演自己的特长节目,并抓住评价反馈这一环节,帮助家长发挥个别教育的优势,不断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五、教育效果

我校小学生在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三项指标上适应不良的检出率明显下降,这表明我们以“三句话”作为主题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已显出成效。

我们仍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原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是:

⒈原326名被试学生中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已由两年前的10.1%下降为7.6(见表)。

⒉原33名高焦虑者在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三个内容量表上的标准分在8分以上的比例,分别由两年前的27.6%、31.0%、37.9%下降到13.8%、10.3%、19.8(见表)。

326名被试总焦虑倾向标准分分布情况对比

总焦虑倾向标准分

64

64

2年前

10.1

89.9

2年后

7.6

92.4

33名高焦虑者在三个内容量表标准分超过8分的比例对比

内容量表

对人焦虑

恐怖倾向

冲动倾向

2年前

27.6

31.0

37.9

2年后

13.8

10.3

19.8

⒊原326名被试学生在以上三个内容量表上的标准分在8分以上的比例,也分别由两年前的7.1%、7.1%、9.2%下降为1.8%、1.5%、4.6(见表)。

326名被试学生在三个内容量表标准分超过8分的比例对比

内容量表

对人焦虑

恐怖倾向

冲动倾向

2年前

7.1

7.1

9.2

2年后

1.8

1.5

4.6

MHT采用的是标准分(即不同年级的原始分均已折算成有可比性的标准分),这已基本排除了身体、心理随年龄增长给测试结果带来的干扰,我们有理由认为,以上这些变化,是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后显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觉敷主编.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江海燕主编.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3)吴增强主编.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4)肖汉仕.论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构建及要求.中国教育学刊,1997,(2

(5)郑雪,罗平.心理教育的课程设计.教育导刊,1997,(2,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0b1621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e.html

《小学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