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诗歌鉴赏题(带答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2020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2020新课标2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15.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三、(2020新课标3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苦笋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15.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四、【新高考2卷(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秋江送别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9.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_____;而《送柴侍御》突出________,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
20.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行遇雨袁说友
约得东风二月春,稍陪孤棹晓溪行。酒能宽我三更梦,雨不饶人半日程。愁对梅残初话别,懒看桃艳欲欣荣。红尘未踏心先退,不是宵长故独醒。
(注)①稍:只,仅仅。②故:仍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绘早春二月,春风吹拂,诗人乘坐孤舟,缘溪晓行,所写情景别有意趣。B.颔联写昨夜饮酒使心中烦扰暂时得到宽解,一早出行又喜遇春雨,令人心生惬意。C.颈联写梅花已残,桃花正艳,点出了时节变化,“愁”“懒”则暗示心境的复杂。D.全诗写景清丽,用语浅近;但寻常物象景色之中,却隐含着诗人特殊的人生况味。16.对末句“不是宵长故独醒”中的“独醒”应怎样理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口①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②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①湖:指洞庭湖。诗人在湘江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②云梦:是有名的大泽,在洞庭湖以北的湖南、湖北境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湖口”所见,先放眼湘江水岸,接着远眺云梦,最后注目孤舟离人,描绘出一幅莽苍阔大的湘江暮色图。



B.颈联实写洞庭湖的景象,诗人对洞庭湖水的描绘,流露出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有关星河高悬的描写,则是对孤舟夜渡的遥念。
C尾联由腊月而想到梅花,“残”而冠以“零落”取景设喻妙在自然含蓄,表现了诗人自伤之意,念友之情。
D.从全诗看,作者采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几种景物纳入同一画面之中,使它们发生内在的联系。
(2这首诗的“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这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试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一
苏轼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
(注)①此诗是作者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春末在黄州贬所所作。②在最后。清代纪昀曾评价“独自殿余春”一句“五字三层”,层层皆有意蕴。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呈蒋、薛二友(宋)赵师秀
中夜清寒入缊袍,一杯山茗当香醪。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春来拟约萧闲伴,同上天台看海涛。
(注)①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②香醪:美酒。
本诗颔联“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表达十分精妙,请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此诗作于北宋后期党争之时。②伯时:指李公麟。善绘人物与马,兼工山水。③野次:野外。引言中的“戏咏”,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简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寒食还陆浑别业
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注)①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的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别墅,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②典出《帝王世纪》,帝尧之世,天下太平,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古代一种木制的玩具)而歌。
尾联中的“野老”,有人认为是诗人自己,有人认为是山野中的寻常老人,你怎么看?请阐述理由。
诗歌鉴赏答案
一、14.【答案】A【解析】A选项中“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这一标题中“奉和”是“做诗词与友人相唱和“的意思,”次韵”就是使用朋友寄来得诗歌的原韵字,“见寄”即“寄给我”,皮日休之前给作者写过一首《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
15.【答案】①失约的遗憾之情,诗歌一、二句写作者和好友皮日休曾经相“期”春日聚会饮酒的愿望落空,不能一起作诗,表达了作者失约的遗憾之情;
②对友人的宽慰之情,“栖野鹤笼宽使织”写皮日休如虽如病鹤,但笼子宽大,“施山僧饭别教炊”一句写病号以后可以让山僧再做斋饭,都是作者含蓄宽慰友人眼疾只是小病。
③对友人的祝福之情,“但医沈约重瞳健”一句希望友人眼睛恢复健康,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不怕江花不满枝”一句则用美好的景物对以后美好生活做了展望。



二、14.【答案】B【解析】B项中“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错,“行藏终欲付何人”意思是,在死后,
他们的行藏最终又会托付给什么人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建功立名之后,他们的一切又托付给谁呢。表示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情。并非选项所说“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的意思。
15.【答案】①道理: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②启示: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结合上一问领悟的道理和诗歌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答题时要先读懂诗歌,理清每一句诗歌中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这首诗歌是读史书时的有感而发,先贤们建功立业,在当时已是误解纷纷,史书身上更是以讹传讹。由此可以知道作者感叹的是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的差异。题干要求说的是“一个道理”,因此作答时答出一点即可,而第二问中的启示则是自主探究的部分,结合上一问中的道理进行合理阐发即可。
三、14、【答案】C【解析】C项,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理解有误。“勿多取”指的是管束儿童要俭约正直,不贪不奢,不是指“不要过多取食”。
15.【答案】①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好比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③苦笋在成长中有“战风雨”的不屈经历,而魏征也在宦海浮沉中,有不屈的面对政治风波的勇气。
【解析】这首诗考查的是对诗歌中形象的鉴赏,而且把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结合在一起,这也是咏物诗的典型特色,借物之特性写人之品性,只不过这首诗歌中所表现的人并非是作者本人而是魏征。做题时要先找出苦笋的特性,有“耿介”“苦节”“战风雨”等典型内容,找到以后结合诗歌内容和注释,对结合苦笋的特性对魏征进行分型记了。
四、19.【答案】感伤不舍达观洒脱【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思想感情的把握。
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通过阅读可以发现,在第一首诗歌中表现的是离别的不舍和感伤之情,而李玉玺的诗歌中“不觉有离伤”一句直白地表明了离别时候的豁达,之后“明月何曾是两乡”一句更是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洒脱之意。答题时选择合适的词语作答即可(四字短语最好)。
20.【答案】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五.【答案】15.B“喜遇”“心生惬意”与诗境不符。“雨不饶人”暗含着诗人淡淡的责怨,后文的“愁”“懒”也印证了这一点)
16.①“梅”代表了高洁,“桃艳欲欣荣”象征着世俗的烦扰,诗人在将要踏入红尘之际,心生退意,用“独醒”表达自己对高洁品格的坚守和对世俗社会的厌倦。②孤棹独行,寂寞清冷,借酒消愁,自我宽解,表现出诗人内心卓



然不群的孤独和愁苦。(共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六.【答案】1B“颈联实写洞庭湖的景象”错误,此写洞庭湖的景象,并非实写,而是由“洞庭船”引发的想象,故而在时间上并不承上,“暮”“雪”不见了。
2①飞雪暮霭,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四野茫茫,更显出离人的伶仃:大雁孤飞,象征着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②作者或用正面烘托,或用反面映衬,或用比兴之法,寄寓自己的伤别之情和对友人的不舍、担忧。③诗人通过画面显示特定的意境,既有壮阔生动的自然景象,又有深邃内在的个人情致,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七.【答案】①“独自”写百花凋谢,木芍药独自开放,表达诗人被贬之孤独落寞;②“余春”意为“残春”,春光已失,抒发了诗人年华易逝之失意感伤;③“殿余春”,木芍药于春末殷勤盛放,给低谷中的诗人带来些许慰藉。八.【答案】示例:①意境上,此联通过“竹”“梅”“月”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清雅、幽静的意境。②手法上,动静结合(答“衬托”“以景衬人”“远近结合”等,且分析合理,也可给分)。该联集中笔力描摹室外之景,上句写月出惊鸟,禽翻竹动,叶颤霜下,属于动态描写;下句描摹了人立梅花之下,明月高悬的静态画面,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生动形象。③形象上,通过“竹”“梅”“月”等意象及整个画面的特点,衬托出一位情操高洁、心境淡泊的诗人形象。
九.【答案】①本诗用轻松玩笑的语气做诗抒情,语言幽默风趣。如“峥嵘”本用以形容山的高峻,这里拿来指称石头,写怪石嶙峋特立的状貌;牧童虽未加任何修饰语,而称之为“阿童”,稚气可掬;尤其是以“觳觫”一词代牛,写老牛在鞭子催赶下不免步履蹒跚的样子。②这首诗从画中的竹石牧牛,联想到生活里的牛砺角和牛斗,再以之寄寓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观感,而一切托之于“戏咏”,含讥刺时政之寓意,在构思上很有曲致,也很有深度。(其它看法,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十.【答案】示例1:指诗人自己。1)尾联中的“酣歌”一词,是承接颈联中的“酒”而来,两联一以贯之,都是写诗人自己在山中的生活及感受;2)诗人摆脱了公务的烦扰,在山中化身乡野老人,怡然自得,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喜爱,对太平盛世的歌颂。示例2:指山野中的寻常老人。1)诗人在洛阳为官,此诗旨在歌咏太平盛世,山中之人犹如生活在尧舜时期,将“野老”理解为寻常百姓,更符合诗歌主题;2)由颈联写诗人自己在山中的生活,到尾联写山野中寻常人的生活,诗人视野有所拓宽,诗歌内容更加丰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1f9d19c85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2.html

《【古代诗歌】诗歌鉴赏题(带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